《紙上籃球》第一章番外篇(2)CTG和synergy的球隊數據介紹

2021-01-15 旋貓工作室

這個系列文章的本體部分,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也都是以NBA官網和BBR所能查到的為主。整塊知識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已經夠用了。CTG和synergy這兩個需要付費的網站,也適合一些更硬核的愛好者、自媒體以及專業人士使用。

先說CTG。它是由法爾克從NBA球探圈離職以後創辦的。和官網或者BBR這種甭管有沒有用,把各種數據大雜燴先燉在一起再講的網站不同,法爾克是自己做過一番篩選的。我認為它首先代表著就是一種應用層面的思路,大家也可以透過數據的類別,去看看NBA的從業者究竟關心什麼。

CTG的各類統計,都是篩掉垃圾時間做的,具體標準就不細說了。他還會篩掉另一種回合,也就是比如時間只剩下1秒,A隊進球後B隊開啟進攻回合,來個全場長甩結束戰鬥。這個我們大致清楚就行。

CTG的拳頭產品,是關於各類數據的量化呈現。比如在球隊數據的部分,每項絕對值左邊,都有相應的排名以及色塊展示。大家可能會覺得球隊數據的量化沒有球員數據那麼重要,確實是這樣。畢竟球隊的對比對象只有30個,你在官網和BBR也可以按照升序和降序排列來得出答案。但那種形式必然會麻煩一些,比如進攻四要素你要點4次滑鼠再去看具體排名,CTG就幫你省去了這些步驟。

CTG在球隊數據方面沒有嘗試做大的創新,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我在本體篇介紹的那些,從百回合得失分,再到攻防四要素,再到攻防兩端的投籃分布拆解。30隊的匯總頁面位於頂部LEAGUE裡的SUMMARY、FOUR FACTORS和SHOOTING,其中投籃分布又會按照攻防的比重和命中率分成4個頁面。這些數據也可以在各自球隊的分頁面查到。

在統計投籃分布時,CTG使用的標準是把4尺內計為籃下(NBA官網是5尺,BBR是3尺)。另一個比較方便的地方是,他對中間區域,也就是非籃下的兩分球比重和命中率做了合併計算。當你希望一目了然地得到這個性價比接近的區域的整體信息時,官網和BBR的強行切割反而會起到幹擾作用——前者分兩塊,後者分三塊(CTG既有切割也有合併)。

另外CTG在單場比賽裡,也是有攻防效率、四要素和投籃分布的,這個功能就不那麼好取代了,原因如下:

1.官網的習慣是在比賽結束之後,才出advanced stats的頁面,過程裡沒辦法查四要素。更致命的是他們算四要素時有一些無法解釋的錯誤。

2.BBR在北京時間5點以後才更新當日數據,自然也包括game log裡的四要素。

3.各大網站在做play by play時,大多都有投籃分布圖。但那種一張圖上各種x和o的做法,你沒辦法知道各處的比重和命中率具體是多少。

4.CTG的王牌功能,量化對比在此處顯得更加重要。畢竟單場比賽的各項數據,對比對象已經不是30支球隊了,而是需要圈定一個範圍做比賽和比賽間的對比。

最後這個功能,全網還有的應該只有當年的onfire,以及現在的旋貓微博。當然微博沒辦法實時更新數據,我們也只能在每天下午的時候統一貼一次圖。

CTG在球隊數據方面還有用到的包括:

Exp W82,Exp W,Win Diff:這塊要結合我在番外篇關於關鍵球隨機性的文章來理解。Exp W82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按照百回合淨勝分表現,打82場應該會贏多少場。Exp W則是打到現在的場次應該會贏多少場。Win Diff是Exp W和實際勝場的差別。

果不其然,我們在榜單末尾看到了獨行俠的身影,它認為40勝的獨行俠按照淨勝分應該贏45場球,-5場的反差也是聯盟最大之一。

LAST 2 WEEKS:過去兩周各隊的百回合得失分和淨勝分。它就是一個關於球隊近期狀態的單獨呈現而已。另外我記得以前霍林格在ESPN有做過一個機算榜單,有意調大了近期表現的權重。他倒不是覺得近期表現真的就更加能說明球隊實力,而是整季的數據會忽略一些傷病和轉會因素。大家可以把近期表現和整季表現對照著來看。

Loc eFG%:在本體篇介紹投籃分布的文章中,我們有提過關於出手數學期望的概念。Loc eFG%就是假設全聯盟各隊在每個區域的命中率都是一樣的,再根據各自不同的出手比重來計算預期的有效命中率。你可以理解成是一項衡量出手性價比的數據。

不用多說,那些更魔球的隊伍,通常Loc eFG%就更佔便宜。但Loc eFG%偏低的球隊,不見得實際打出的有效命中率就肯定低,反之亦然。

PLAY CONTEXT:法爾克根據球隊的陣地戰、快攻和二次進攻做了數據上的拆分,不過我們平時使用得不多。不是說它不是一個好東西,而是synergy在這方面有更細緻的拆解。

synergy這個網站兩句話總結就是:爛到極點的交互方式,不可取代的數據功能。

我最早接觸到synergy,應該是2013-14賽季。他們中途還對普通用戶關過一段時間,只讓NBA官網做延時極大的簡單抓取,再開起來就差不多是現在這個樣子了。這個網站給人的感覺就是,服務對象並不是普通網友,因此也沒必要把精力花在完善功能上,差不多夠用就行了。像官網和BBR那樣各個頁面都能互相跳轉,或者像CTG那樣恨不得每個重要信息都給你做量化對比,在synergy是看不到的。

但沒辦法,他們做的事情,和box score或者play by play為基礎的數據網站完全是兩種東西。synergy是把比賽場上的每種以投籃、罰球或者失誤結束的行為,按照錄像鏡頭切割成不同的play。

由於我們已經把possession翻譯成回合了,似乎play沒有特別合適的翻譯。possession和play的區別在於,possession不會以進攻方搶到進攻籃板為結束,也就是說你自投自搶3投1中,也只算一個possession。一場比賽下來雙方的possession是幾乎相等的。而play只要有投籃即為結束,自投自搶3投1中,會算成3個play。一場比賽下來雙方的play很可能有較大差別。

synergy歸類的play類型總共有11種,分別是:

面框單打:球員在外線有短暫停頓後,面框完成play,包括晃動半天沒運球的持球投籃。

持球擋拆:附近有掩護人隊友時,由持球球員完成play,持球球員不一定非要往掩護人方向移動。

低位背身:在近中距離區域背身接球後完成play。

擋拆接球:起始判斷標準與持球擋拆一樣,最終由掩護人接球完成play,包括順下、外拆和假掩護提前拆。

定點: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定點投籃,還包括各種上提和下沉的接球投籃,手遞手掩護人傳球後外拆再接球,以及沒有什麼停頓的定點突破(與面框單打區分)完成play。

無球掩護:附近有掩護人隊友時,由無球球員完成play。傳球人與掩護人不同。

手遞手:掩護人和傳球人為同一人,由接球球員完成play。

空切:在籃下附近的接球出手完成play,包括手遞手掩護人傳球後順下再接球。

二次進攻:搶到進攻籃板的球員完成play。

快攻:各種非陣地戰的搶攻完成play。

不可描述:其他難以歸類的play類型,包括砍人,技術犯規罰球,倒地爭搶後的亂戰投籃,切廣告不及時沒進轉播畫面的鏡頭等等。

其中面框單打、持球擋拆和低位背身這3大主攻方式,還有圍繞其發起的後續傳球相關統計。我的建議是大家如果真的有興趣研究這個網站,最好打開他們的play by play(頂部game裡選擇具體場次),對照著某場已經有的比賽錄像看一看,對分類方式會有更準確的理解(另一個辦法是多看我們做的每日球員集錦)。

synergy的交互有多麼不友好呢?比如他們在各個球隊頁面裡,只讓你看到每種進攻方式的比重和得分率(即得分數/play數),以及得分率的排名,注意比重是只有數值沒有排名的。如果你想知道某隊某種play得分率高,是不是和佔比偏低有關係,要去匯總頁面裡查。

更可怕的是,synergy的匯總頁面裡,沒有提供類似於官網和BBR那種整合到一起,一鍵排名的功能。想看面框單打的比重,得點Leaderboards裡單項的%Time,它會生成一個獨立的頁面。

也就是說如果在沒有抓取技術支持的情況下,想知道湖人除了不可描述以外,攻防共10種方式的比重是聯盟多少,總共要開20個頁面才行……

這時候你肯定也不會指望他們再提供類似於日期範圍的篩選查詢了。實際上不知道什麼緣故,synergy在還算詳實的單場比賽頁面裡,只提供了各種play的次數,卻沒有提供得分。想得到結果要麼去數play by play(不太現實),要麼在比賽前把球隊頁面的總數據先記下來,再用比賽後的總數據手動減。

等到合適的章節裡,我們會根據從synergy整理的數據做一些總結。系列文章微博「旋貓」首發,每天中午12點和晚上6點雙更(工作日)或日更(周末)。

相關焦點

  • 《紙上籃球》第一章第1節:為什麼要先聊球隊數據
    但剛入門的朋友用這種自下而上的方法來解讀比賽,其實是在設置雙重難題:1.你需要跨越面板數據的局限性,學會看球員的進階數據。2.你需要把每個球員的進階數據整合起來,在球隊層面解釋他們究竟為什麼戰績好或者不好。兩個步驟都不容易,尤其是防守端,球員們的進階數據並沒有進攻端那麼齊全,進一步增加了整合的難度。
  • 《紙上籃球》第一章第8節:投籃分布之兩分球
    上一節我們提到,有效命中率作為四要素當中的最大一項,在分析時有必要做繼續拆解,分別看兩分和三分的比重和命中率。但在兩分球分析的部分,面板數據的信息不足,又會大大幹擾我們的判斷。簡單說就是,我們不清楚一支球隊兩分準,究竟是因為兩分球各個區域都準,還是因為在近框區域有更多出手,畢竟老話講「越靠近籃框把握度越高」嘛。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籃球歷史的發展:眾所周知,NBA從1946-47賽季創立,直到1978-79賽季為止,32年裡壓根兒就沒有三分線這個東西。也就是說期間所有球隊的基礎命中率、兩分命中率和有效命中率就是同一個數值。
  • 《紙上籃球》第二章第6節:失誤率及相關優化
    在BBR的資料庫裡,本賽季百回合失誤前6的球員楊、東契奇、威少、哈登、字母和詹姆斯,無一不是各自球隊的大核。2.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各個網站常用的失誤率算法,是將失誤除以球員自己經手的play數(投籃、罰球和失誤)。也就是說失誤率更接近於一種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帕金斯單比生涯百回合失誤數,要比詹姆斯來得低。但帕金斯算失誤率的分母要小得多,因此生涯失誤率是比詹姆斯要高的。
  • 《紙上籃球》第二章第3節:真實命中率
    我們之前在介紹球隊四要素的部分,曾提到過有效命中率和造罰球率,代表著一支球隊進攻的「質」。發文以後就有不止一個網友問過,這種「質」和真實命中率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其實沒什麼區別。撇開算法不談,有效命中率相當於基礎命中率加成了三分,真實命中率相當於有效命中率再加成了罰球。
  • 數據更新前瞻:大西洋區球隊介紹
    《NBA2K Online》即將於月底更新球員和球隊數據,從今天起我們將開始為大家詳細介紹東部球隊的變化。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大西洋區的球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費城76人隊、布魯克林網隊、紐約尼克斯隊和多倫多猛龍隊。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凱爾特人經過去年的季後賽,已經徹底成為了朗多的球隊。
  • 中國籃球第一翻譯的告別與啟程
    深受海派儒雅文化影響的大鯊魚球員,更多的時候習慣了平和的執教方式,鄧華德的到來打破了常規,幾嗓子下來,球隊一些年輕球員都有點懵。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新來到球隊的翻譯小哥居然也是個「暴脾氣」,嗓門一點不比主教練小。「從自我介紹開始就拉長了嗓子喊。」當時就有人打趣,「咱們隊翻譯和主教練絕配。」
  • 【籃壇】廣東省三人籃球聯賽落幕 這支球隊「主場奪冠」!
    廣東省三人籃球聯賽已經三歲了,它也逐步成長為深受省內籃球愛好者歡迎的三人籃球賽事。隨著參與度的提高和三人籃球運動的發展,本屆賽事的競技水平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在總決賽現場,湧現了一大批草根籃球高手,還出現了前職業球員、職業俱樂部青年隊球員。本屆賽事有亞運冠軍與草根籃球運動愛好者同場競技的場面,還為三人籃球選手向更高的平臺邁進提供了機會——據介紹,本次比賽男子組前兩名的隊伍將參加下周舉行的2020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廣州站比賽。
  • 「籃球之神」喬丹在球員生涯所向披靡,為何經營球隊卻難有成績?
    麥可·喬丹,一流的球技,二流的球隊經營,三流的選人眼光!提起「籃球上帝」麥可·喬丹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籃球巨星,不管你懂不懂籃球,都會聽聽到周圍人在議論他的偉大!確實喬丹的職業生涯偉大,又充滿傳奇色彩,迄今為止儘管所有人都沒有停止追逐「籃球上帝」的腳步,但是對於喬丹,你只能仰望!那麼為何這樣一個球員職業生涯無人匹敵的超級巨星,會經營管理不好一支球隊的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番。喬丹是個偉大的好球員,但卻不是個好的球隊經營者!
  • 安東尼-戴維斯傳統籃球的保護者
    安東尼-戴維斯與2012年首輪第一順位被鵜鶘隊選中,因為奇特的眉毛沒少被人關注,這個瘦瘦高高的大男孩來自名校肯塔基大學,僅在學校讀了一年就獲得了球探的注意。2012年4月3日在ncaa決賽勝出,決定加盟nba。
  • OB體育大數據足球籃球賽事數據_API接口調用-體育大數據
    分析數據匯總用戶賽前分析最關注的各種歷史數據,包括往績、近況、進球統計等。交鋒往績提供某場已完結賽事的相關比分列表數據。近兩年戰績提供某個球隊近兩年已完結賽事的相關比分列表數據。進球總數及單雙數提供某個球隊的進球總數及單雙數列表數據。
  • 籃球的五個位置:關鍵角色和職責
    提到籃球,傳統籃球場上有5個特定位置。兩名後衛,兩名前鋒和一名中鋒。1.控球後衛2.得分後衛3.小前鋒4.大前鋒5.中鋒。這些籃球職位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職責。很多年前,擔任這些職位的球員只會堅持自己的角色,避免做任何超出其職位的事情。中鋒和大前鋒將佔籃板的90%,但很少運球入籃。
  • 籃球術語教學
    威少轟下46次,超過詹姆斯暫時佔據第一,詹姆斯緊隨其後45次暫居第二,隆多以29次三雙數據位列第三。籃球賽總劃分為上、下半場各一,而上、下半場各有二節次,總共四個節次、每個節次10分鐘的比賽;職業比賽則四節,各擁有12分鐘。   first option:第一選擇;進攻技戰術概念。在籃球戰術設計規劃下,可能優先出現空檔而可以投籃的機會稱之;多數的戰術設計,總會規劃一或二甚至第三種可能的攻擊機會,目的在於因應許多意外狀況與困擾。
  • 書法攻略之第三章,紙法,墨法,章法,第一節,紙法,墨法篇
    第三章紙法、墨法、章法第一節 紙法、墨法本章內容不多,但同樣也很重要。很多人以為,拿起毛筆寫字,就得用宣紙。然而,宣紙在唐朝時才出現。所以說,古代人留下那麼多的精彩遺墨,並非是寫在宣紙上的,而是布帛,纖維紙如麻紙等。也就是說,並非是只有在宣紙上才能寫出那種效果來,其他的紙自有其他紙的妙用。當然,隨著歷史上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用紙量也逐漸增大,以前的那種生產技術,規模已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於是宣紙也就應運而生了。宣紙的產生,至少有兩大優勢。
  • 科比20年籃球生涯,拿到多少個周最佳和月最佳?
    科比-布萊恩特1996年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首輪第13順位進入聯盟,職業生涯20載,7次打進總決賽,5奪NBA總冠軍,2個FMVP、1個常規賽MVP和兩屆得分王,以及留下了數不清的無數紀錄。    科比20年籃球生涯,一共拿到33次周最佳和17次月最佳,周最佳和月最佳次數僅次於第一的詹姆斯。詹姆斯截至目前拿到64次周最佳和40次月最佳。
  • 中國體彩·華付金科 2017深圳市男子籃球聯賽(乙級賽)
    (甲、乙級)」是在市文體旅遊局、市體育總會支持下,由市籃球協會主辦、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協辦的一項群眾性業餘籃球賽事,旨在促進籃球運動在我市的普及和發展,為廣大籃球愛好者提供以球會友、增進交流的平臺。賽事分甲級(10支隊)和乙級(20支隊)兩個組別,採用升降級制,已成功舉辦十二屆(每年一屆),吸引了來自全市各區各行業的球隊積極參賽,是我市業餘籃球賽事中參賽面最廣、參賽水平最高的,在社會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應和積極的影響。
  • 籃球場上5個位置,4個歷史第一已定,唯獨這位置,爭議不斷
    在籃球歷史上,每個位置都誕生過偉大的運動員,以及除了中鋒的位置外,其餘的四個位置都有歷史第一人。首先我們說一下籃球場上四個位置上已經公認歷史第一人,在控球後衛的位置上,毫無懸念就是魔術師詹森,即便是史蒂芬-庫裡這樣劃時代的控球後衛,距離魔術師詹森也有很大的差距。魔術師詹森也是湖人隊史第一人,即便是科比-布萊恩特,也沒能完成對魔術師詹森的超越。
  • 《籃球經理世界》打造夢幻之旅的籃球遊戲
    ,率領自己的俱樂部歷經重重磨難,最終站上籃球經理世界的頂峰。 作為一款專業級籃球類模擬經營遊戲,《籃球經理世界》致力於打造一個接近真實的遊戲背景,超過4萬名各國籃球運動員最新數據,全世界範圍內數千家俱樂部真實資料,《籃球經理世界》將擁有海量準確、可靠、最新的具體數據,為玩家營造出一個猶如真實般存在的虛擬籃球世界。
  • ...再創籃球奇蹟 清華附中在中國初高中籃球聯賽勇奪三金-清華大學...
    清華附中的隊員耐心地調整,逐漸拉近比分,第一節以14:16的比分落後回浦中學2分。清華附中第二節陣容的內線高度更佔優勢。15號張陳治鋒連續籃下得分,加上外線三分進帳,幫助清華附中帶著34:32的兩分優勢進入了下半場的比賽。第三節比賽,清華附中防守端連續送出封蓋,爭取後場籃板,為進攻提供了有效保障。
  • 用我能聽懂的語言,給你講解一下籃球位置,和每個位置的任務!
    他的作用我們可以概括為簡短的一句話:控球和組織進攻以及得分!從傳統方面來說,控球後衛是球場理論上持球機會最多的球員了,他就相當於一支球隊主要部分的大腦,是進攻戰術的發起點,以「場上教練」這一詞來形容都不為過。所以,控球和組織球隊進攻是控球後衛在球場上最重要的作用。
  • NBA聯盟早期,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籃球歷史和奇聞怪談!
    才開始了解某個球隊,了解NBA,了解NBA的歷史,以及其他時代那些偉大巨星。然後知道了數據,知道了球探,知道了主教練,知道了理療師,知道了交易籌碼、奢侈稅、三分線、聯防規則……當NBA的版圖在你的知識範圍裡日漸宏偉之後,你才多少明白那些巨星的不朽。1891年,奈史密斯先生發明了籃球。那時候他只不過是想讓學生們嘗試把一個球投進籃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