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粉蟲的生長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前面幾節內容我們講了黃粉蟲在幼蟲期、蛹期和成蟲期的管理,今天我們詳細講一下卵期的管理工作。
黃粉蟲卵期的管理工作主要有接卵和孵化兩個部分,上一節講過接卵的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卵紙(就是用鋪報紙的方法),因為黃粉蟲的蟲卵很容易破裂,用報紙鋪在成蟲養殖盒裡的時候,要輕拿輕放,也不要用力翻動麥麩;另一種是用接卵盤,用接卵盤的時候要注意防止麥麩在接卵篩下面結塊或者發黴。
黃粉蟲的孵化在整個黃粉蟲養殖過程中,是最簡單的工作,因為蟲卵產在麥麩裡之後不吃不喝,只要管理好溫度和溼度,讓蟲卵自己在麥麩裡面孵化就可以,從我的養殖經驗,卵期主要是預防好蟎蟲。
1、蟲卵的孵化溫度
黃粉蟲的蟲卵可以在15-35℃存活,溫度越高孵化出小黃粉蟲的速度越快,但溫度高於35℃時很容易出現蟲卵脫水乾死的現象;溫度低於15℃時,孵化很慢甚至不孵化,蟲卵超過3周後還未孵化,基本都會死亡。黃粉蟲的蟲卵在25℃左右孵化效果最為理想,溫度為20--30℃時,蟲卵在2周左右的時間孵化出幼蟲。
2、蟲卵的孵化溼度
蟲卵的孵化溼度在70%左右即可,如果溼度太大了,麥麩會出現結塊發黴的現象;溼度太小的話,孵化速度變慢,而且會出現蟲卵的失水死亡現象。在溼度太小的時候,可以在養殖房的地面潑水來增加溼度,但不能直接往麥麩裡噴水,蟲卵在潮溼的麥麩裡容易死亡,同時還容易滋生蟎蟲。
3、卵期的蟎蟲預防
如果在卵期管理不當,會出現蟎蟲。一種情況是在接卵的時候,如果接卵盤下面的麥麩壓得太結實,或者餵成蟲的蔬菜水分過大,會導致篩子下面的麥麩裡面滋生蟎蟲;還有就是在接卵後的孵化過程中,如果溼度過大或者錯誤地往麥麩裡噴水,也很容易出現蟎蟲。
蟎蟲既影響蟲卵的孵化也對黃粉蟲有很大的危害,麥麩裡出現蟎蟲後,蟲卵的孵化率會變低,同時也會導致孵化出的黃粉蟲幼蟲生長緩慢或者瘦弱死亡。蟎蟲一般出現在夏季的陰雨季節,主要預防方式就是控制溼度,不要再潮溼的天氣飼餵含水量大的青綠飼料。夏季陰雨季節要防止存放的麥麩發黴,在晴天后經常曬一下麥麩。注意,接卵盤的麥麩和正在孵化蟲卵的麥麩,不要直接在太陽底下暴曬,如果感覺潮溼,可以放在通風的地方曬微晾曬幾分鐘。
新手在蟲卵的孵化時,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接卵盤裡的成蟲要有一定的密度才能保證產卵的數量,如果接卵盤裡很少幾隻成蟲,產的卵很少,也很難孵化出黃粉蟲。如果剛開始養殖黃粉蟲,由於化蛹的數量很少,羽化後的成蟲也不多,可以考慮先購買蟲卵,然後自己孵化。
還有養殖蠍子用的小黃粉蟲,要結合自己孕蠍的產子時間和二齡蠍的產量來決定蟲卵的孵化,在二齡蠍下背後,需要提供0.8釐米的開口蟲飼餵小蠍子,我們要預算好孵化時間和孵化出幼蟲的生長時間,避免二齡蠍分離後,開口蟲跟不上。同時也要防止孵化過早,幼蟲生長過快,因為黃粉蟲在1釐米以上,不利於二齡蠍的捕食。所以黃粉蟲的孵化一定要和自己的孕蠍產子時間結合好。
以上是蟲卵的孵化管理,我是沂蒙養蠍人,大家在養殖黃粉蟲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都可以隨時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