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種類繁多,可引起動物疾病的病原菌也很多,而且有的是人獸共患病。各類動物病原菌的分類、形態與染色特徵、培養與生化特性、致病與毒力,是動物細菌性傳染病的微生物學診斷基礎。
產芽孢的細菌是一群差異很大的細菌,大多數為革蘭氏陽性,並且能運動,有6個屬,在獸醫學和醫學上重要的是芽孢桿菌屬和梭菌屬。
梭菌屬是一大群厭氧的革蘭氏陽性大桿菌,有80多種,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存在與土壤、汙水和人畜腸道中。通常在厭氧條件下形成芽孢,芽孢大於菌體,常使菌體膨大,位於中央、近端或頂端,使菌體呈梭形,匙形或鼓槌狀。當芽孢位於菌體中央時,菌體形如梭狀。運動或者不運動,運動者具有鞭毛。
致病性梭菌種類不多,主要包括:致牛、綿羊氣腫疽病的氣腫疽梭菌;致各種家畜惡性水腫和羊快疫的腐敗梭菌;致人畜破傷風病的破傷風梭菌;致人、畜肉毒中毒病的肉毒梭菌;致綿羊、山羊黑疫病的諾維梭菌;致犢牛、羔羊、仔豬、家兔等多種家畜的腸毒血症和壞死性腸炎的產氣莢膜梭菌(魏氏梭菌)。它們在適宜的環境種均可產生毒性強的外毒素。
產氣莢膜梭菌的形態觀察
產氣莢膜梭菌曾稱魏氏梭菌或產氣莢膜桿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及人和動物腸道中,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多種嚴重疾病。
形態與染色:
產氣莢膜梭菌菌體直杆狀,兩端鈍圓,革蘭氏染色陽性。芽孢而鈍圓,位於菌體中央或近端,使菌體膨脹,但在一般條件下罕見形成芽孢。在動物創傷組織種形成莢膜。多數菌株可形成莢膜,無鞭毛,不運動。
培養及生化特性:
產氣莢膜梭菌對厭氧的要求不嚴格,對營養條件不苛刻,在牛乳培養基中形成洶湧發酵是本菌的特徵之一。血平板上形成雙層溶血環,內環完全溶血,外環不完全溶血。
微生物學診斷:
鑑定本菌的要點:厭氧生長、菌落整齊、生長快、革蘭氏陽性粗桿菌、不運動,接種至血瓊脂平板有雙層溶血環,引起牛奶洶湧發酵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