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啊,南方人比北方人瘦那麼多

2020-12-01 網易新聞

北方大爺比基尼一撈,都是大肚腩,南方姑娘卻瘦竹竿兒居多。南方人似乎都比北方人要瘦一點?這究竟是先天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經濟和生活環境的影響?

又到了靠空調續命的七月。

夏天,是瘦子展露身材的大好時機。但對胖子來說,約等於公開處刑:露胳膊,胳臂粗;露腿,腿粗;露肚子……三層遊泳圈根本不敢露啊。

但你可能也發現了,北方大爺比基尼一撈,都是大肚腩,南方姑娘卻瘦竹竿兒居多。南方人似乎都比北方人要瘦一點?

全中國胖子瘦子真的是分布不均的嗎?

中國哪裡的人最瘦?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確定怎麼去衡量一個人是胖還是瘦。

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身高體重指數(BMI),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標準之一[1]。計算方法很簡單,體重(kg)/身高(㎡)即可。

2015年5月25日,天津,一名男孩在減肥機構進行鍛鍊和針灸減肥後稱體重。體重是胖瘦最直觀的感受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基於對大規模的調查數據,制定了符合中國人身體狀況的BMI劃分標準,也是目前中國官方和學界判斷超重和肥胖的主要標準:

BMI<18.5kg/㎡為低體重;18.5kg/㎡≤BMI≤24.0kg/㎡為正常體重;24.0kg/㎡≤BMI<28kg/㎡為超重;BMI≥28kg/㎡為肥胖[3]。

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哪裡人最胖?

2017年中國疾控中心的報告證實了很多人的猜想:天津超重率居全國之首,北京肥胖率居全國之首,東北三省遼寧、黑龍江、吉林的超重率分別位居全國第2、5、7位,而福建、貴州、廣東、廣西等則處於全國倒數幾位[6][7]。

總之,北方省市超重率、肥胖率總體高於南方省市。

演員姚晨出生於福建泉州,是一個地道的南方瘦子

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的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規律:南方人最瘦,北方人比較胖,東北人最胖 [4]。

此外,中國體質人類學家鄭連斌的研究發現,發現無論男女、城鄉,漢族人的BMI指數值從南到北呈線性增長[5],也就是越往北越胖。

而漢族人的體型,都以偏中胚層的內胚層型、內胚層-中胚層均衡型和偏內胚層的中胚層型三種體型為主[5]。

外胚層體型的人比較瘦長,脂肪和肌肉都不發達,中胚層體型的人肌肉比較發達,內胚層體型的人比較粗壯,腹部及內部器官相對肥大,且多脂肪。但體型的分類不是那麼絕對,只能說有些人更接近於某一類 / Wikipedia

其中,北方人出現第一、三種體型的概率高於南方人,南方人出現第二種體型的概率高於北方人,男女有微小的差異。但總的來說,北方人的體型體脂更高,南方人的體型更為瘦長[5]。

若單看肥胖率這一指標,榜首的北京25.9%,比起榜尾的海南5.7%,整整高出了20多個百分點[6],這意味著每100個人中,北京比海南,多了20個胖子。

相聲演員嶽雲鵬河南,雖然胖胖的但很可愛

看到這裡,很多北方人猛虎落淚:都是優秀的中華兒女,南方人憑什麼天生就瘦?如果我出生在南方,這輩子是不是就不用減肥了?

南方人瘦,可能與先天有關

北胖南瘦,究竟是環境影響更大,還是基因的影響更大?

很多人認為,因為北方太冷,所以北方人需要更多能量禦寒,一到冬天必須整倆硬菜,吃得多自然就胖了。這是真的嗎?

這種個人經驗式的解釋,有點類似1847年德國生物學家貝格曼在恆溫動物身上發現的一個規律:同一種恆溫動物,生活在越寒冷的地方,體格更大,比如北極地區的熊、狼等都比溫帶地區的更大[8]。

貝格曼給出的解釋是,越冷的地方,恆溫生物體格更大也就是相對體表面積(表面積/體積)更小,新陳代謝更慢,能貯存更多營養物質,在惡劣環境中活下來[11]。

加拿大北極區的巴芬島,兩隻北極熊寶寶在媽媽周圍玩耍。根據貝格曼法則,北極附近的恆溫動物,比在溫帶的同類更大

過去的五十年裡,許多人類學家認為貝格曼法則也可以應用在人類身上。

但加拿大學者弗雷德裡克•福斯特提出來,這個法則用在人類身上是有條件的:只有在緯度差異50度或溫度差異30度以上的兩地[8]。

讓我們回到北胖南瘦的中國。從最南邊南沙群島曾母暗沙,到最北邊的漠河以北,差不多跨了50度。但問題是,南沙群島幾乎沒有常住居民。

實際有常住民的海南島最南端,在北緯18度左右,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的緯度差異遠不到50度。

所以,貝格曼法則對我們「北胖南瘦」的現象,解釋力並不強。

有人提出,除了自然環境差異,還有經濟環境的差異啊。會不會是南北經濟影響了體重?

沒錯,來自全球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們的體重和經濟水平密切相關。

2016年,《柳葉刀》發表了一項針對全球成年人體重的調查研究,這項研究收集了全球200個國家40年近2000萬成年人的數據。發現過去四十年來,無論男女,全球體重偏輕的比例都明顯下降,而肥胖率卻在顯著上升。

體重不足的情況多發生在非洲、東南亞、南亞等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而肥胖多發生在北美、歐洲及澳洲等發達地區。

2011年8月24日,肯亞遭遇了60年不遇的旱災,貧困問題進一步加劇,五分之一的兒童面臨著營養不良的危機

這項研究也記錄了中國人的體重變化。從1975年至2014年,經濟生活水平在提高,體重較輕(BMI<20kg/㎡)的人群比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同時,肥胖甚至超重人群(BMI在25kg/㎡- 40kg/㎡之間)的比率均較大幅度上升[9]。

這跟中國疾控中心的報告結果也是大致符合的:2013年,中國城市超重率比農村高了2.7%,肥胖率比農村肥胖率高了1.4%[3]。

2016年安徽銅陵。兩位老人坐在老房子門口,其中一位尚未解去蓑衣鬥篷,他望著村口,等著孩子回來。物資本就相對匱乏的山區人民,在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下很少為肥胖困擾

因此,無論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經濟發展水平與體重之間的關聯不言而喻。

所以,南方人更瘦,是因為南方經濟水平不如北方嗎?

這顯然不符合現實情況。最經典的反例,就是廣東、浙江無論是經濟體量、人均GDP及經濟增長速度等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而東三省卻仍在「低位徘徊」[10]。

經濟發展水平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西部人口比中東部瘦,農村人口比城市瘦,卻不能完全解釋南方人為什麼比北方人瘦。

自然環境和經濟水平都不能完全解釋北胖南瘦,那麼是因為南方人天生瘦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嗎?

2014年08月北京青少年減肥營營員正在訓練。中國青少年的肥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確實有研究顯示,中國南北方人群「存在明顯的遺傳學差異,南方居民與東南亞居民更為接近,北方居民與東北亞、西伯利亞居民更為接近」[5]。

更有趣的是,去年國內某基因研究院在《細胞》雜誌上發布了一份研究,樣本有14萬,發現中國南北方人群存在6個具有遺傳差異的基因。其中一個名叫「FADS2」的基因在北方有更高的等位基因頻率,也就是說這個基因在北方人中出現的比例更高。而這個基因,與動物脂肪含量高的飲食相關[19]。

所以,北方人對肉食的偏好和消化能力可能和這個基因有關。

這或許可能能給我們一點啟發:基因可能影響了南北方的飲食差異,進而影響了南北方人的體型差異。我們期待未來會有更多這方面的研究。

所以,南方人究竟吃了啥,怎麼吃都不胖?

想減肥,還是向南方人學習吧

南方人的瘦,和南方人的飲食結構密切相關。江湖傳言「南甜北鹹」,那南方人吃得那麼甜,為什麼還能這麼瘦?

沒錯,南方部分地區在長期歷史演變過程中形成了嗜甜之好,但這主要指的是東南一帶,比如蘇州、無錫、上海本幫菜「口味偏甜」,粵菜中的潮州菜也「甜味較濃」[20]。

蘇州某菜館的甜品「桂花糖芋艿」。除了甜點,蘇州人紅燒肉、清蒸魚、炒青菜都必須放糖

更為廣大的南方中部西部地區如雲貴川、湖廣兩省加上廣西,飲食偏鹹辣。

其次,北方人吃糖也並不少。比如2017年中國統計年鑑顯示,食糖消費量最高的省份其實是北方的黑龍江和甘肅,都超過全國平均水準0.5kg,南方省份如江西、湖北消費量反不及全國平均水平[15]。

不僅如此,北方人高鹽的飲食習慣也更可能導致肥胖。《中國公共衛生》2017年發表的一項橫斷面研究表明,膳食鹽攝入量很可能是人們肥胖、中心性肥胖(內臟型肥胖)的獨立危險因素[16],意思就是,就算把引起這些肥胖的其他影響因素排除,但鹽依然會導致肥胖。

黑龍江黑河小攤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鹹菜。高鹽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肥胖、高血壓、中風等疾病

果然,南北方飲食和胖瘦的關係得到了學者張繼國的證實。他區分了中國幾種不同的飲食模式,其中,南方模式以大米、蔬菜和豬肉為主,北方則以麵粉、穀類和薯類為主。

大體來說,南方模式中,蛋白質供能比脂肪供能更低,膳食纖維、維生素、鈣和鋅的攝入量高,不僅可以降低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概率,還能減小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概率,以及女性腰圍[14]。

生於南方,長於南方,南方人即便到了北方生活,也不會輕易改變這種飲食習慣和行為模式。

2015年4月,廣州某飯店的炒青菜。南方人吃飯,非常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除了飲食,還有一個因素也對身材至關重要——對,就是運動。

2018年5月,有媒體根據全民健身、城市賽事和場館等指標,對全國300多個地級行政單位及4個直轄市進行排序,發現除北上廣深以外,成都、青島、杭州等城市擠進了前十。而十強榜上,北方城市只有三個,而南方城市有七個[17]。

城市賽事、場館等看似和胖瘦無關,其實也是一個城市運動氛圍的體現。

2018年8月5日,廣東珠海湖國家溼地公園,一位年輕人在環湖跑步

總之,北胖南瘦的差異確實是存在的。

但回到我們每個人自身,套用一句流行語: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之低,還輪不到比拼天賦。瘦身這件事,也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管不住嘴,邁不開腿,胡吃海喝也想瘦成閃電純粹是做夢。

參考文獻

[1] 倪國華,張璟,鄭風田.中國肥胖流行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3,19(10):70-74.

[2] 秘迎君. 中國九省成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及其與全死因死亡風險的關聯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7.

[3] 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報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3.

[4] 中國肥胖指數發布:南瘦北胖 東北胖子最多. 中國新聞網.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10-21/7581579.shtml

[5] 鄭連斌, 李詠蘭登. (2017) 中國漢族體質人類學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

[6] 北肥南瘦 數據揭秘中國哪省人最胖?數字之道. 20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sohu.com/a/144893930_157078?spm=smpc.content.share.1.1562038810184YLhSYGq#comment_area

[7] 疾控中心報告:全國最胖和最瘦省份出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7.

[8]Foster F, Collard M (2013) A Reassessment of Bergmann's Rule in Modern Humans. PLOS ONE 8(8): e72269. Retrieved from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72269

[9]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2016) Trends in adult body-mass index in 200 countries from 1975 to 2014: a pooled analysis of 1698 population-based measurement studies with 19·2 million participants. Vol 387, Issue 10026. Retrieved from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6)30054-X/fulltext#%20

[10]東中部省份已成經濟發展「雙引擎」. 經濟參考報. 2019.

[11]Bi, Mengjie & Shen, Mengwei & Zhou, Kexin & Mao, Lingfeng & Chen, Shengbin & Peng, Peihao. (2015). Geographical variance of ladybird morphology and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in China. Biodiversity Science. 2015. 775-783. 10.17520/biods.2015076.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6383598_Geographical_variance_of_ladybird_morphology_and_environmental_correlates_in_China

[12]Trenton W. Holliday, Charles E. Hilton. (2010) Body Proportions of Circumpolar Peoples as Evidenced From Skeletal Data: Ipiutak and Tigara (Point Hope) Versus Kodiak Island Inuit.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42:287–302.

[13]Riveros-McKay F, Mistry V, Bounds R, Hendricks A, Keogh JM, et al. (2019)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human thinness compared to severe obesity. PLOS Genetics 15(1): e1007603. Retrieved from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7603#sec002

[14]張繼國. 中國成年居民膳食模式變化及與肥胖關係的研究(1991-2009)[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

[15]中國統計年鑑,2017.

[16]李婷,婁培安,陳培培,張盼,喬程,董宗美,張寧.成年居民每日膳食鹽攝入量與肥胖關係[J].中國公共衛生,2017,33(04):556-559.

[17]「2017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Top100, 人民網. 2018. Retrieved from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8/0508/c419474-29971206.html

[18]Skinny genes the 'secret to staying slim', BBC. 20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46976031

[19]Liu, S., Huang, S., Chen, F., Zhao, L., Yuan, Y., Francis, S. S., … Xu, X. (2018). Genomic Analyses from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Reveal Genetic Associations, Patterns of Viral Infections, and Chinese Population History. Cell, 175(2), 347–359.

[20]孫補卿. 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

本文來源:網易浪潮工作室 作者:鹿鳴 責任編輯:易穎_NBJS6971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北方人喜歡吃米飯,南方人卻接受不了麵食?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為什麼南方人喜歡吃米飯,而北方人喜歡吃麵食,這是由於地理環境以及氣候條件所決定的農作物的生長不同,所以造就了我們的飲食習慣不同,不過現在很多北方人也越來越喜歡吃米飯,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南方人卻不喜歡吃麵食,尤其是饅頭,南方人做出來的饅頭是甜饅頭,所以說對於北方人來說表示接受不了
  • 南方人才是真正的大佬,南方人的操作北方人看驚了
    南方人才是真正的大佬,南方人的操作北方人看驚了 每當提到南方人和北方人 都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 提起「生猛」兩個字 北方人當仁不讓 但是在某些時刻 #南方人才是真正的大佬
  • 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是怎麼看暖氣的?
    南方地區冬季不像北方地區的絕對溫度那麼低,但是空氣溼度比北方大得多,是典型的潮溼陰冷型地區,南方地區也不屬於國家強制規定供暖的地區。北方地區冬季的絕對溫度很低,但是空氣乾燥,屬於乾燥寒冷型地區,所以北方是國家強制規定需要供暖的地區。
  • 位置最尷尬的省份:南方人認為是北方,北方人卻覺得是南方
    作為一個有著960多萬平方公裡的的大國,為了更好的將我們中國的國土面積管理起來,也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劃分了中多個省份。但在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更願意用一個區域來形容自己所在地方,就好比我是一個廣東人,而我會說自己是南方人。我的東北朋友,也會稱自己為北方人。
  • 早生活|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真相是……
    ☞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真相來了南方冷還是北方冷?對於室外溫度來說,北方肯定會更低一點。對於室內溫度來說,南方肯定會更低一點。因為北方普遍有暖氣,《室內空氣品質標準》規定,冬季採暖標準為16℃~24℃。
  • 荔枝說:北方的白菜南方的冷 「南方人不懂系列」又雙叒來了
    11月,南方人在屋裡穿秋褲,北方人穿襯衫。   12月,南方人在屋裡穿毛衣,北方人穿襯衫。  同一個冬天,南方人和北方人卻有著360°截然不同的過冬模式。   你們熟悉的 「南方人/北方人不懂系列」又雙叒來了。
  • 南方人的快樂,北方人懂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2021年首場寒潮「助力」下,最近南方多地降雪,這讓很少見雪的南方人異常興奮。成都市民彭先生表示,他記憶中成都已有快10年沒下過雪,玩雪對很多人都是新奇體驗。攝影/韓陽對於北方人來說,鵝毛大雪是日常;而對於南方人來說,零星小雪就是狂歡。當「霸王級」寒潮橫掃大半個中國,跨過長江,揮師南下,北方人在擔心降溫,南方人卻在期待下雪。尤其是廣東朋友們,一邊猶豫著掏出壓箱底的羽絨服,一邊在朋友圈躍躍欲試地問道:「咩啊?今年會唔會落雪?」
  • 北方人和南方人有啥不同?科學定論來了!
    15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團隊獨立主導、多家單位參加的研究成果。在我國,北方人與南方人方言各異,外貌特徵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付巧妹團隊通過對大量中國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組研究發現,在中國,南北方人群早在9500~7500年前已分化。付巧妹:北方人的格局主要是跟古北方人群相關,南方同期的人群主要是跟古南方人相關。
  • 我國「最爭議」的省份,南方人非說是北方的,北方人卻認為在南方
    我國「最爭議」的省份,南方人非說是北方的,北方人卻認為在南方我們國家除了會用省份來區分各個地區之外,還會用「南方」與「北方」來劃分每個區域。要是問大家,南北方之間的差異有哪些的話,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絕對能夠聊上三天三夜。
  • 北方人對南方的冬天誤解到底有多深?
    ……當有一天北方朋友來南方過冬的時候他才會明白什麼叫凍入骨髓的冷北方的寒冬頂多是物理傷害多穿衣就好而南方是物理與魔法混合傷害>穿再多也抵不住寒風入侵在豔陽高照的南方冬日南方人取暖的方式常常是約上三五好友在屋外喝著烤茶,打著摜蛋發發呆,曬曬太陽因為南方的冬天
  • 南方的冬天能凍哭北方人,我保證
    南方的冬天還真是魔法攻擊又是一個冬天,又到了北方人被南方人給整笑了的時節。一個真正的南方人,腦內對北方的冬天一定有如下標配的疑問:你們暖氣調幾度啊?出門後暖氣不關嗎?暖氣的開關在哪裡?那是暖氣片?我還以為是柵欄!在北方室內居然可以穿短袖?
  • 北方人喜歡一家人睡一個炕,不會感到不方便嗎?看完才明白
    導語:北方人喜歡一家人睡一個炕,不會感到不方便嗎?看完才明白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地方都有其不一樣的風俗習慣,這也使得世界變得更加的有魅力,世界文化更加多樣性,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旅遊大平臺,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都會選擇通過旅行來放鬆心情,見識更廣闊的大世界,那麼本期就讓筆者帶大家來了解世界新鮮事。
  • 中國南北分界線,橫穿的省份較為「尷尬」,南北方人傻傻分不清楚
    南方人吃肉粽子,北方人吃甜粽子;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小麥;南方人買菜按根數,北方人買菜按噸囤;南方人面不改色打蟑螂,北方人表示幾十年沒見過兩隻蟑螂。「南北之爭」似乎盛行已久,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一說,我們關於「南北」的界限已經持續了上千年。
  • 生猛北方人看到了南方的蟲子,差點離開人世……
    (圖源:@渡邊魚子醬微博)當然,對於「久經沙場」的南方人來說,這些都是小場面。許多南方人會騙那些懵懂無知的北方人,說南方的蟑螂能夠載人,一次載兩個人走。而且蟑螂起飛也不用助跑,說飛就飛。看來這些蟲子對於南方人來說,真的是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了。甚至在閒魚上,有些南方人還專門為北方人做起了蟑螂刻字的生意:其實這波操作也像極了冬天下雪的時候,北方人給南方人在雪地裡寫字。
  • 我國「最特別」的省份,北方人認為是南方,南方人認為是北方
    導讀:我國「最特別」的省份,北方人認為是南方,南方人認為是北方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
  • 南方人對下雪到底有多麼渴望
    2020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算是這次降溫的一個起點,老楊說太冷了還是開車送孩子們上學吧,他開車的時候手機一直開著一個監控,我還納悶呢,我們家沒有裝攝像頭啊,他到底在看什麼監控?他說這是二子坪停車場的監控。
  • 你知道北方人和南方人最愛哪些品牌麼?
    你知道北方人和南方人最愛哪些品牌麼?由於地理、人文、風俗的不同,南北方的習俗真的是差異很大,比如說飲食方面,南方人接受不了北方人生吃大蔥和大蒜,而北方人對南方人愛吃「雞腸」「蛇肉」等也是無法理解;北方人多以麵食為主,而南方人則更喜歡吃米飯;北方人過年不吃豬舌頭,寓意怕遭人非議,而南方人則相反,在他們眼中過年吃豬舌頭,寓意是來年發大財;還有吃水餃的時候,北方人愛蘸醋,南方人愛蘸醬油;像這些差異,真是數不勝數
  • 南方人質疑:北方一家老小睡火炕,新婚夫妻該如何創造下一代
    文/1在我們國家,南北的差異非常大,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問題,不管是衣食住行,還是生活習慣都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南方人和北方人在爭論,豆腐腦到底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粽子應該是包肉還是包米
  • 南方用來煲湯,1斤40元人稱「廣東人參」,北方人:樹根也能吃?
    導讀:一畝能產5000斤,1斤40元,南方人很喜歡,北方人:送我?不吃!文:三農小七山裡有很多好東西,比如野花和野果。獼猴桃的根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藥材,還有很多植物的根莖價值都很大,還有一種植物的根莖,在南方很受歡迎,南方人很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