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午夜新聞):這次雲南省贈送給中國科技館的三具恐龍化石都來自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為什麼這裡被稱為「世界恐龍之鄉」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1938年10月26日,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中國恐龍研究之父楊鍾鍵先生和他的學生在楚雄州祿豐縣發掘出了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標本——許氏祿豐龍,在世界引起轟動,祿豐被稱為「中國恐龍原鄉」。1958年,國家郵政總局發行了世界第一枚「祿豐恐龍郵票」。之後的七十多年,中外古生物學家不斷到祿豐進行考察、發掘,祿豐成為研究爬行動物,特別是原蜥腳類恐龍早期演化,以及哺乳動物起源的重要地點,翻開任何一本古生物教科書都有祿豐恐龍的記載。1995年,祿豐恐龍再次在世界上引起震撼。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祿豐縣川街鄉阿納村,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大墳場,一個在一億六千萬年前真實存在的「侏羅紀世界」。在近一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掩埋的恐龍化石數量多達四百餘具!楚雄出土的恐龍化石至今仍保持著六項世界之最:一是年代最古老。祿豐恐龍山的「祿豐蜥龍動物群」是當今世界最原始、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群。二是種類最多。僅祿豐蜥龍動物群就有4綱15目18科45種,幾乎涵蓋了恐龍生存時代脊椎動物所有門類和系列;三是數量最多。從「許氏祿豐龍」出土至今,楚雄已經發掘出的恐龍化石達120具,已探明尚待發掘的恐龍化石超過遷具;四是埋藏最集中。在阿納村近一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掩埋的恐龍化石數量多達四百餘具;五是生存年代跨度最大。據科學考證,迄今為止楚雄是世界上唯一一處在同一區域內早、中、晚侏羅紀地層中都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六是保存最完整。目前,僅祿豐世界恐龍裝架展出的恐龍化石就多達26具。同時,楚雄恐龍化石也留給了人們一系列待解之秘:為什麼有如此多的恐龍聚到楚雄?楚雄的地下究竟還埋藏有多少恐龍化石?為什麼相隔5000萬年的恐龍會聚集在這裡?為什麼發現了種類如此繁多、數量如此巨大的恐龍化石,卻沒發現一枚恐龍蛋化石?這些疑問吸引著全世界的科學家和遊客到楚雄考察研究、觀光旅遊 。
責編: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