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編做朋友,電話/QQ/微信同號:166-0878-5558
這是1.5億年前鳥形恐龍在雲南祿豐留下的腳印!
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美古生物學家7月22日正式宣布,他們在中國雲南祿豐發現的這批特殊的足跡顯示,在侏羅紀-白堊紀之交的時候,這裡生活著一類奇特的古鳥或鳥形恐龍。這個發現對研究歐洲與中國晚中生代鳥類與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都有著重要意義。這個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G.Lockley)教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安東尼·羅米裡奧博(AnthonyRomilio)共同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古生物學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Biology)上。2018年,邢立達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雲南祿豐,對祿豐世界恐龍谷後山發現的足跡進行研究,並將這批足跡命名為三叉足跡。足跡點在恐龍谷博物館的後山,足跡長度18.5釐米,寬度約35釐米。研究人員為足跡做了模型,後期做全球足跡化石對比的時候發現它們都有寬的趾間角,中指很短,長寬比為0.5至0.8,行跡很狹窄等。據了解,多年來,古生物學家在這一帶發現了大量的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動植物化石,其中更以大量的恐龍腳印化石而聞名世界。但是世界上的侏羅紀古鳥類或鳥形恐龍記錄非常少。現對研究歐洲與中國中生代鳥類與恐龍動物群的衍化分布都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來源:雲南新聞七彩雲 楚雄臺 孟春暉
張晧程 劉增慧 張晧程 劉增慧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