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澳洲康都小區內飛來白頭翁,但後來發生的事太讓人氣憤!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小區內飛來了野生白頭翁,這讓朝陽區澳洲康都小區的居民十分開心,有的居民準備了鳥食,還有的居民為白頭翁搭了新窩。然而好景不長,幾天之後這個新窩被破壞了,裡面的白頭翁也不知所蹤。對此野保專家表示,野生白頭翁是城市常見鳥類,以害蟲為食,市民遇到後應注意保護。

「你看綠地上落了一隻鳥,兩隻眼睛後面都有白色的羽毛,後背是青黑色的,真好看。」「這應該是野生白頭翁,好久沒見過了。」一周前,澳洲康都小區居民在小區綠地上見到了新「鄰居」。

「這種鳥我們還是第一次看見,它一來就成了小區的貴客。大家給它準備了鳥食和水,看到它還帶著一隻小鳥,有的居民就在小區綠地裡給它搭了一個簡易的窩。」居民盧先生說。

不過,幾天之後盧先生發現,居民為野生白頭翁搭建的鳥窩被破壞了,裡面的小鳥不知所蹤,就連大鳥也不見了。「也不知道是誰幹的,事後大家都很氣憤,更擔心小鳥的安全。」

「野生白頭翁是比較常見的鳥類,在大部分小區都有發現。因為這個小區的綠地很漂亮,所以這些原本在野外生存的鳥類也會選擇和人類共生。」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解釋,野生白頭翁的窩一般都建在很高的樹頂,窩的大小就和成年人的拳頭一樣大。他建議:「野生白頭翁主要以害蟲為食,以後在小區內發現類似鳥類,居民們應注意保護,同時避免過度打擾它們,靜靜地觀賞即可。」

其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開始出現在市民身邊。李理和隊員們曾在天壇公園發現過縱紋腹小鴞,也在百望山森林公園看到過白尾海雕,它們都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

百望山白尾海雕 李理攝

「縱紋腹小鴞喜歡棲息在高大的古樹上,所以天壇、地壇等公園就非常適宜它們居住。這種鳥類晝伏夜出,而且捕食老鼠、蛇、小蜥蜴,對環境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李理說。

縱紋腹小鴞 李理攝

李理認為,近幾年城市綠化面積越來越大,有些綠化還模擬了野外環境,城市河道也得到淨化,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甚至是猛禽。「人類給它們創造環境,反過來它們就會幫人類改善環境,人與動物共生才是和諧的。」

(原標題:小區裡來了野生白頭翁,但後來的事卻讓人氣憤……)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群琛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知】北京的三種白頭翁
    白頭翁應該是北京早春顏值最高的野花之一了。看罷了款冬、側金盞和崖壁三寶,接下來便開始尋找北京分部的幾種白頭翁屬植物了。
  • 恩愛白頭翁 成都鬧市孵育雛鳥
    6月27日,家住成都市成華區協信中心小區的甘女士家的一株盆栽桂花樹上,一對築巢的白頭翁鳥兒經過23天的孵育,帶著四隻羽翼漸豐的小鳥逐個出窩飛離鳥巢,在鬧市城中開始新生活。
  • 為防小貓偷蛋鳥爸爸操碎了心 市民鏡頭實錄白頭翁孵雛過程 (視頻)
    近日,南京鼓樓區寶塔橋一小區中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白頭翁夫婦飛到院中的伍先生家窗前的一棵小松樹上編織窩,準備繁殖自己的後代,伍先生從5月1日至今來,把白頭翁編織窩、產卵、孵雛、養育小白頭翁的全過程用長鏡頭隱蔽拍攝下來
  • 瑞典國鳥飛來小區安家育雛 母愛情令人動容
    近日,南京市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中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瑞典國鳥,烏鶇夫婦飛到院中的一棵樟樹上用泥草築巢,準備繁殖自己的後代。護鳥志願者陳先生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把烏鶇築巢、產卵、孵雛、覓食、小鳥築巢的全過程用鏡頭隱蔽窗臺上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供大家欣賞。
  • 南京一小區飛來瑞典國鳥,安家育雛演繹母子深情
    一個月前,在南京市鼓樓區金域中央小區裡,飛來了一對特殊的客人瑞典國鳥——烏鶇夫婦。他們在院中的一棵樟樹上用泥和草築巢,準備繁殖後代。而一個月裡,這對烏鶇鳥夫婦築巢、下蛋、孵雛、覓食、養育的全過程,被一位市民用鏡頭拍攝了下來,再現了鳥類的母子深情。
  • 代白頭翁,魅力在哪?
    唐 · 劉希夷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 為什麼說北京朝陽才是宇宙中心?
    你若愛她,就把她送到北京朝陽。你若恨她,請自動參照上一句話。  這是一片傳奇的土地。  世貿天階、三裡屯SOHO、國貿…,誰都知道,這裡是北京的CBD。  我說,北京朝陽才是宇宙中心。不只是因為CBD。  繁華只是它的外表,身子裡還有許多的傳奇,像血液一樣流淌。  沒錯,因為那些傳奇。  他一舉團滅「斯巴達勇士」  他是傳奇的朝陽警察  兩千多年前,當列奧尼達一世率300斯巴達死士與上萬波斯人奮戰時,應該不會想到他的後輩會在遙遠的東方,栽在朝陽民警的手裡。
  • 盆栽白頭翁
    盆栽白頭翁白頭翁原產於南歐地中海沿岸一帶,耐寒性非常強,適合在秋冬栽培。花色豐富絢麗,亦有單瓣、重瓣之分,但常見品種以單瓣為多。開花時會有一圈長鬚著生,成熟時長鬚會呈現白色有如老翁的鬍鬚,故名白頭翁。又因花形似罌粟花,所以又名罌粟牡丹,在歐洲還常被用作復活節的花環或裝飾花。除了園藝栽培以外,市面上有時也供應切花。
  • 「北京業主」APP覆蓋百餘小區 小區表決不再紙質投票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近日,「北京業主」APP推廣至百餘小區,今後這些小區表決小區管理規約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舉業委會、選聘或解聘物業企業、調整物業費以及使用管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等小區共同事項時,原則上不得再使用紙質投票,而應當通過手機投票系統進行表決。
  • 湖南發生一起事件,地點在婁底新化縣,現場情形讓人無奈又氣憤
    如果「撒潑打滾」能解決問題,那世界上好多事就不用講理了。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總把「沒素質」當成「機靈」,所作所為讓人氣憤。 據悉,湖南發生一起事件,地點在婁底新化縣,女子在公共場合撒潑打滾,阻礙執法,場面讓人無奈又氣憤。
  • 朝陽群眾家裡飛來一隻大鳥 仔細一看竟是孔雀
    中國常州網訊 「家裡飛來一隻大鳥,看著像孔雀。」4月17日上午,朝陽派出所接到了王先生的報警電話,稱家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據報警人王先生介紹,當天他正好到弟弟家吃飯,準備上樓時,發現不遠處的圍牆上蹲著一隻鳥,「起初以為是只野雞,藏在樹陰底下。」王先生抓了好久,最終把這隻「鳥」給抓住了,細細一看,竟然是只孔雀。「我心想孔雀是保護動物吧,就把它帶回弟弟家,緊接著就報警了。」王先生還說,「周圍鄰居說昨天就看見這隻孔雀了。我看這隻孔雀沒人料理,挺可憐的,希望公安機關幫助保護好它。」
  • 春天的白頭翁,你老家也有嗎?
    有些網友反饋說,「這個我見過」「這個春天在山上很多」「都是常見的」,類似的評論裡有一種說法很典型,就是「我老家有這個」。 其實,類似的感覺沒有錯。 但我還是想和大家說明一件事:生物的分類、物種的識別,有時候是要看很細微的特徵的。
  • 我是北京疤康患者,現在曝光在北京疤康治療的真實經歷
    我是北京疤康患者,現在曝光在北京疤康治療的真實經歷 時間: 2018-09-03 09:3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在冬天的時候,耳朵上的疤痕疙瘩特別怕冷,但是也不能帶東西保暖,因為有壓迫感,疤痕疙瘩就特別疼,嚴重的時候都有輕生的念頭。後來是什麼原因讓她決定來疤康治療呢?她經歷了怎樣的痛若折磨呢?快來聽聽李女士的心聲吧。
  • 海口小區飛來一隻受傷的鳥 這是只什麼鳥?
    小區飛來一隻受傷的鳥  這是只什麼鳥?疑似夜鷺 為國家保護動物小區內飛來的鳥。南國都市報記者徐培培攝  南國都市報10月12日訊(記者徐培培 實習生謝川燕)11日上午,海口市民張先生找到記者,說他住的永秀花園小區發現一隻受傷的大鳥,鄰居們懷疑是國家保護動物灰鷺,請求記者幫忙聯繫相關部門予以救助。  記者注意到,這隻鳥兒的個頭不小,尖尖的嘴巴呈黑色,微微有些彎曲,腳趾為黃色。
  • 廈門一靠山小區多人被紅嘴藍鵲啄傷 居民出行戴起頭盔
    方志秋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沈淑婷)「我每天早上7點多出門,都得特別小心,每天它都攻擊人!」近日,家住柯厝路源泉山莊B區的一名女業主向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求助。令這位女士不堪其擾的「它」叫紅嘴藍鵲,繁殖期具有攻擊性,本報曾報導過它們攻擊人的事件,當時人們稱之為「憤怒的小鳥」。
  • 北京朝陽醫院血管外科成功舉辦第七屆微循環朝陽血管醫學論壇
    11月27日-28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血管外科承辦的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2020學術年會暨微循環血管醫學(朝陽)論壇(2020MEC)暨亞太血管學術聯盟(APAAA)北京學術會議及市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於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臭蟲」密密麻麻,小區業主窗都不敢開
    近日,南京浦口新江雅苑小區裡出現了一群「不速之客」。小區業主何先生向揚子晚報反映,最近自家的窗戶上出現了不少臭蟲。不僅如此,其他鄰居家的窗戶、外牆,以及小區綠化帶裡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這些讓人心煩的傢伙,究竟來自何處?
  • 劉慈欣氣憤的事,正在發生:《三體》被外國女編輯刪減1200處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認知上的差距,不論是在《三體》這部作品裡,還是在真實的社會中,思想都是人類的本質,思維層次越高能達到的成就就越高。而優秀的思維是在閱讀和實踐中磨練,而閱讀優秀的書籍則是最重要的結晶,所以如果你思維邏輯太過簡單,對人性也沒有深刻的認識,那真的應該好好閱讀,由其是《三體》這樣的作品。
  • 小區舊衣回收有貓膩!愛心人士很氣憤,售賣居民愛心2.6元一斤
    ,這種收來的衣服,都被轉賣到偏遠山區,以不同價格出售,一般都是多少錢一斤,不過是不是人云亦云,就有熱心人士進行了測試,結果卻出乎意料其實,這種「舊衣回收箱」很常見了,在筆者的小區,就有好幾家公司投放的,一般顏色有好幾種,有的是綠色,有的是藍色,還有的是紅色,總之,有好幾個,曾經筆者也把不穿的衣服洗乾淨疊好後投放景區,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或者回收再利用,自從聽說這個是被回收然後賣掉的時候
  • 人也要分類?河南一小區物業把業主分兩類引眾怒
    當然了,這句話有歧義,大家可千萬別這麼問啊,太不尊重人!這不最近有個小區物業就做了一件非常不尊重人的事,他們把小區裡的人也進行了分類,這是要幹啥呢?最近,河南一小區業主的打招呼方式,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好端端的,業主之間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