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應該是北京早春顏值最高的野花之一了。看罷了款冬、側金盞和崖壁三寶,接下來便開始尋找北京分部的幾種白頭翁屬植物了。
第一次見到白頭翁的實物還是在海坨山,十一的時候草木漸漸凋零,沒想到在枯草從裡開著一朵柔弱的白頭翁。
回來翻看河北植物志,上邊記載了細葉白頭翁和白頭翁兩種,主要從葉子區分。二選一的話當然是細葉了,就是這花期讓我糾結了好一陣子。可惜當時手機拍攝,走的匆忙所以特徵不全。後來也一直沒趕上它的花期。
15年夏末的時候又去海陀瞎逛,在草叢裡尋覓沒有見過的野花。扒拉了半天起身要走的時候,發現了另一種葉形明顯不同的白頭翁。
這個應該不是細葉吧?半信半疑地尋找附近有沒有其他的植株。於是就看到了這個。
這個區別就比較大了,心裡也有譜這回應該是拍到好貨了。回去看著照片翻著植物志,越看越蒙。興安,蒙古?感覺長得都一樣,苞片也沒有拍。問了一些人,莫衷一是,於是心裡落下了一個結。
不知哪天突然想到去知網查查看,還真有人寫了這麼一篇文章。
來源:張玉鈞, 路端正. 北京白頭翁屬植物小志[J]. 北京農學院學報,1997,01:45-47.
一邊感慨自己的機智,一邊感慨北京學者就是多,什麼植物都有人做,我等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三個選項,這題難度不高,那就是興安白頭翁了唄(鑑定坑太深,故事還沒完)。不過這心結只解了一半,畢竟花還沒拍過。轉眼到了17年,恰逢施工,原來細葉和興安混生的地點過不去了,真是遺憾。那也不能不拍,有困難就要克服!於是到了另一個發現細葉的地點。在農家院附近下車沒走多遠就看到一片細葉白頭翁。可能是有馬糞營養長得都不錯。這傢伙有毒所以不用擔心牲口吃掉。
雖然說都是細葉,但一片一片明顯長的不同,有的萼片長向後微微翻卷,有的短胖豐滿,顏色也各不相同。看了看葉子都差不多,可能是單個個體無性繁殖形成的吧。
總算是拍到心願的花了,怎麼拍都拍不夠。粉色的花也不少見,其實從紫黑到淡粉逐漸過渡,一片一個特點。
這一叢顏色就淡,萼片短圓。
一路走上去,細葉白頭翁可真不少,還發現了一株桃色的。
可就是沒有發現另一種白頭翁。可是原來的地方又不讓過去,等了這麼多年還是拍不到麼?那怎麼行,都來了,就一片葉子一片葉子的看唄。早春白頭翁開花的時候,葉子大多還沒有展開,有的甚至沒長出來。翻了好多,都是細葉白頭翁。累了,坐下歇了一會,眼往前方的地上一掃,原來就這在這兒!
摘下葉片對比了一下,應該就是之前遇到的那種吧,再不濟也是新種。在附近找到一株開花的。
顏色很淡,苞片似乎也沒有細葉的裂片細、多。於是就照著模樣的找,希望能發現像細葉那樣的群落,當然之前看到的細葉中並沒有混入這個「奸細」。而細葉白頭翁花的顏色,苞片分支寬窄都變化很大,看這和這個差不多的花卻還是細葉白頭翁。雖然只有這麼五六棵,總算是了了一個心願。特徵也都拍全了,名字也都標上了,還寫了微信文。沒想到還是掉坑裡了。在此感謝劉冰大神指正,這個我一直以為是興安白頭翁的其實是朝鮮白頭翁。。。。。。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於是打開植物志
所以被坑過好多次的人這次肯定不會相信了。於是打開floraof china
翻譯過來最主要的區別是:葉片在花期是否完全展開。這次拍到的明顯沒有完全展開,那朵開花的還沒長出葉片。應該不會再出什麼么蛾子了吧。。。。。。
最後貼出最常見的白頭翁以及三者的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