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之間隔著一條鄙視鏈

2020-12-04 杭州日報

古風

81

隨大流

60

%

最近一檔主打搖滾音樂的綜藝《樂隊的夏天》,不僅為廣大樂迷們開啟了2019年的夏天,在節目裡還暢談了樂隊圈內的各種鄙視鏈。

實際上,在音樂圈內常年存在著一條「鄙視鏈」。之前《吐槽大會》上,嘉賓臧鴻飛說音樂圈鄙視鏈,大體的邏輯是: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所有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

有人說音樂圈鄙視鏈的存在多半是因這屆聽眾不行,急於用標籤彰顯優越。可在年輕人對音樂喜好越來越多樣化的當下,小孩才做選擇呢,成年人是——我都要。

窮酸味

民謠

101

流行歌曲

音樂鄙視鏈

玩說唱的

5.7

%

重複度

聽眾品味

音樂流派

【不可說】

最新鄙視鏈,所有人看不起玩說唱的?

「據知乎、微博上常見的音樂圈鄙視鏈(僅供娛樂)顯示,在地區鄙視鏈中:國外的一定比本土的高級;唱法中,美聲的高於民族的,民族的高於流行的;流派中,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這幫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玩說唱的又瞧不起所有人……」

數玩研究所:

現如今,若想不捲入這些雜亂不堪的紛爭,安安靜靜玩音樂,恐怕只有玩古風了,因為它根本不在鄙視鏈裡。

【不意外】

民謠歌手,人前憂鬱寂寞,人後熱愛春天

「據51CTO大數據抓取的熱門民謠(約42萬字歌詞)顯示,民謠歌詞最喜歡的是春天,其中,春天出現了81次,冬天出現了74次,夏天和秋天各出現了70和47次。而『北京』成了歌詞中的高頻詞,一共出現了81次,但歌手們卻更愛念叨著『南方』而不是『北方』,前者比後者多出現了大約5.7%。」

數玩研究所:

如果把民謠擬人化,那應該是一個喜歡南方的北京小夥子,到底是對生活有希望的,憧憬著明天,在春天感到快樂。

【不得已】

聽歌如進食,嗜辣族遠不懂甜口族的愛

「據網絡調查『在音樂欣賞這件事上,你有什麼難解之謎?』結果表明,『街邊音樂為啥永遠那麼一言難盡』獲贊918,答案位列第一,其他答案裡還有『民謠總是透露著一股窮酸味』『中國風歌曲裡奇怪的填詞』『聽小眾音樂總會被隨大流的人排斥』……」

數玩研究所:

聽搖滾的沒辦法理解聽民謠的,愛記歌詞的沒辦法理解聽後搖的。這就跟進食一樣,無辣不歡族也永遠不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炒個白菜還得放兩勺糖。

【不知道】

從流行曲裡,看到了人類複讀機的本質

「抖音神曲《學貓叫》時長3分29秒,歌詞486個字,如果把重複字眼去掉,還剩下101個字。而據The pudding網站顯示,Billboard榜單中歌手Sia的 Cheap Thrills,整首歌重複循環的段落很多,若把其中重複的部分刪除,46.2%的詞語都可以被節省。」

數玩研究所:

科學家唐納德早在1977年就好好地調侃了一番這個音樂界的世界級現象——流行歌曲的歌詞內容重複度越來越高了。事實上,今天依舊如此。

【不清楚】

音樂圈鄙視鏈永存,都怪這屆聽眾不行?

「對於音樂圈鄙視鏈的癥結討論,多歸因於人們對『品位』謎一般的追求。但根據音樂視頻網站Vevo的調查顯示,一半以上年輕人被問到『你最喜歡的歌手是哪位』的時候答案是沒有,1/3的年輕人並不是某一個音樂流派的粉絲。只有1/4的人有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流派,60%的人認為自己在不斷聽不同的歌。」

數玩研究所:

所以了,把音樂圈鄙視鏈存在的原因全部歸結於這屆聽眾不行,實在不夠全面。

城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高校鄙視鏈大曝光!你可能在最底層……
    而在我們的常識中也一直都存在著這樣一條鄙視鏈:985>211>一本> 二本>三本>專科A>B(A鄙視B)A<>B(AB互相鄙視)除了學校鄙視鏈,專業也有鄙視鏈!!醫科比不了,因為專業性太高,所有非醫學都表示不明覺厲,即使是相近的生命科學也不敢說誰鄙視誰。原因很清楚。理科坐在實驗室裡看著工科在工廠車間,農科在農田。這活生生就是鄙視的來源。你掙的多怎麼樣,工作環境沒我好。你工科農科沒了我理科的基礎知識,你發展革新個毛啊。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在鄙視已經變得公然、無畏、無所顧忌的當下,似乎不鄙視無以證明自己的優秀、高端與成功。你鄙視我,我鄙視他,鄙視食物鏈將消弭的等級制度再次建構,豎中指、翻白眼就是隔開自戀、自卑的「宮牆」。
  • 音樂鄙視鏈沒有解藥
    當然,無論是《樂夏》有意無意製造的衝突話題,還是樂隊與「專業樂迷」之間悠長的敵意,背後都有三個字在作祟:鄙視鏈。  音樂審美不可能是客觀的,每個人都在鄙視他人的審美,以及被他人鄙視,每個人都在鄙視鏈上移動,攀爬,墜落。
  • 「鄙視鏈」這個東西,到底科不科學啊?
    作者通過考察北京各大公園的"相親角",將參與相親的男性和女性,按照"戶口""房產""學歷"所具有的優勢、劣勢,分成了"頂配""高配""標配""低配""簡配""不考慮"等幾個等級,進而梳理出一條層次分明的鄙視鏈--本地人瞧不上外地人,有北京戶口的瞧不上沒戶口的,三環有房的瞧不上五環"郊區"的……層層分級下來,京籍京戶、中心城區與教育高地有房產,男性海歸博士與女性本科等指標立足
  • 各位置鄙視鏈,暴露你的真實想法,猴子竟在打野鄙視鏈最低端?
    優越感這種東西在哪裡都有,遊戲中也不例外,不同職業的英雄之間會相互鄙視,就比如鎧爹和滷蛋,而同等職業的英雄之間也有相互鄙視的存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各位置的英雄鄙視鏈,暴露你的真實想法,猴子竟在打野鄙視鏈最低端?
  • 興趣班形成一條「鄙視鏈」,這幾類竟排在頂端,家長們還引以為傲
    現在興趣班也受家長們互相攀比的影響,形成了一條「鄙視鏈」。 家長之間的攀比,使興趣班形成「鄙視鏈」,排最底層的竟然是這些 最近卞女士帶著女兒去報興趣班,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見了同事和她的女兒。談話間得知同事家的女兒已經在興趣班學了很長時間了。
  • 《樂隊的夏天》中看到的「語言鄙視鏈」
    《樂隊的夏天》提到了音樂圈的「鄙視鏈」,不僅不同的音樂之間存在著鄙視鏈,即使同為搖滾樂,不同流派之間也存在著鄙視鏈。新褲子的彭磊在節目中就講到「覺得朋克太土了,不做了……」。也許只是玩笑話,但不可否認,「鄙視鏈」現象確實存在,並且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 活在留學鄙視鏈的底層是怎樣的體驗?
    回答裡往往是一群歐美留學生,為了自己的母校和地區,與其他人吵得面紅耳赤,鄙視鏈大致如下:常春藤的看不上北美其他學校;北美留學的,鄙視英國留學的沒考過GRE;英國的,鄙視北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都是村炮兒;等歐美圈撕得差不多了,再合起夥來鄙視土澳。
  • 清華大學「鄙視鏈」,本科生看不起研究生?本科非清華不算清華人
    清華大學校內「鄙視鏈」 清華大學校內有三大「鄙視鏈」,學生與學生之間,專業與專業之間,都存在著對比,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最優秀的學生之間的比較是什麼樣的,進入學霸的對比世界。
  •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其實關於觀點,李榮浩在節目裡和對網友的評論回應中已經說的很全面了,但他還是花時間寫了一條長長的微博,像是補充說明。《午夜兇鈴》的原著作者鈴木光司曾經講道,「如果你說花美,就會有人說『也有不美的花』。預想到會有這種抱怨,於是只好寫『既有美麗的花也有不美的花。這已經是廢話了。
  • 你我之間,永遠隔著一條擁堵的延安路高架
    每天堵著沒事兒,我就一直在觀察著周圍同一時間段開車上班的難兄難弟們,因為無論你早出發幾分鐘,最後我們都會殊途同歸,堵在同一個路段——延安高架路滬青平公路上匝道的紅燈,相隔不會超出8輛車的距離。小時候讀過很多軍事小說和兵書,這要是打起仗來,延安路外環滬青平公路虹橋路,絕對就是個兵家必爭之地。
  • 臺媒稱大陸家庭現教育「鄙視鏈」 孩子沒有英文名被嫌棄
    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導臺媒稱,隨著大陸中產階級崛起,基於父母想要孩子未來要更好的心態,生活中生一條又一條的教育「鄙視鏈」,包括絕不讓孩子與沒有英文名字的孩子同讀沒外語教學的幼兒園。她帶著5歲的女兒在園內玩耍,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湊到女兒面前說:「我叫Lucy,你叫什麼?」女兒回答:「我叫Eva。」就在兩人開始玩耍時,旁邊另一個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得知他沒有英文名字後,Lucy拉著Eva跑開了。在一旁目睹全程的鄭開欣略感尷尬,但也夾雜著一絲竊喜和滿足。這是她給女兒報名昂貴英語補習班的代價,每學期的學費2.5萬元。
  • 「音樂圈鄙視鏈」的本質是什麼? - 鈦媒體APP
    實際上,在音樂消費者中,也常年存在一條「音樂消費鄙視鏈」,無論音樂地區、流派、樂器、唱法,都成為樂迷們秀優越的方式。無處不在的音樂圈鄙視鏈有人曾總結出「史上最全音樂圈鄙視鏈」,將「鄙視鏈」這一令人哭笑不得的怪誕現象梳理得十分明晰。
  • 程式設計師的鄙視鏈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在軟體工程師(中國叫做「程式設計師」或「碼農」)的圈子裡,文人相輕的現象可是非常嚴重的,在程序設計的各個領域裡都有著錯綜複雜的「鄙視鏈」。從程 序語言、編輯器、平臺到 { 是寫在 if 的同一行還是下一行,不同陣營的人都習慣鄙視來鄙視去。而其中「你用什麼程序語言?」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原創的鄙視山寨的
    微博鄙視鏈twitter /飯否>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等其他微博最拽的是留下去冰島的字樣,從此不在微博上出現和社交網站一樣,微博(microblog)同樣擁有莫名其妙的食物鏈結構,世界上最早的微博:推特和中國最先流行起來的微博——飯否無疑佔據食物鏈頂端,這些微博的使用者不少在其他微博的使用者前有著隱隱的驕傲。
  • 不同領域科學家之間竟然也有「鄙視鏈」
    那是因為你沒有在海綿演講聽過Sheldon講科普。以下為李劍龍演講稿:研究物理的看不起研究化學的科學家之間竟然也有鄙視鏈?這就是為什麼在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之後,我給自己起了個代號叫Sheldon。大家看這幅圖,這是我翻譯的一位國外物理學家Tegmark的論文插圖。我把它稱為自然科學鄙視鏈。怎麼個鄙視法呢?
  • 養娃五大「鄙視鏈」,拼娃時代,不該勉強的地方沒必要太牽強
    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這個時代,特別盛行鄙視鏈,比如「傳統」的行業鄙視鏈、地域鄙視鏈,還有最近兩年興起的「相親鄙視鏈」「追星鄙視鏈」。糖果媽媽在沒生育小糖果的時候,以為育兒領域是一方淨土,可誰知當上了媽媽之後,才發現在育兒圈也是存在各種鄙視鏈的,從分娩方式到餵養,從帶娃方式到購物,這些方面一次次地將各位寶媽連接在了一起,構成了一條完整的「鄙視鏈」……順產的鄙視剖腹產的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媽媽順產的,要比剖腹產的更有母愛。
  • 鄙視鏈無處不在,音樂界的鄙視鏈引人爆笑
    比如,上大學,985的鄙視211的,221的鄙視普通一本的,一本的鄙視二本的,二本的鄙視三本的,三本的鄙視專科的,專科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自黑(此處應有狗頭保命)。但是,音樂界其實也是有鄙視鏈的。聽古典音樂的基本站在金字塔頂端,睥睨蒼穹。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鍊,追求理性地表達情感。比如: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 「我被拒籤了,因為姓黃」,美國籤證原來還有「鄙視鏈」!
    比如說有網友稱:我被拒籤了,原因是我姓黃!這個拒籤理由是不是很扯淡?小編是覺得這是一個很無聊的理由了,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美國籤證的「鄙視鏈」吧,關于姓氏、省份、婚戀等都可能是被拒籤的理由,一起來看看吧。
  • 遊戲圈存在的鄙視鏈 EVE佔居金字塔頂端 4399在底層苦苦掙扎!
    處於鄙視鏈頂端的就是EVE,其實這也是非常具有爭議的,因為一些大型的主機遊戲根本看不上PC遊戲,而PC遊戲對於主機遊戲也是嗤之以鼻,作為鄙視鏈頂端的兩位大佬誰也看不慣誰,不過從互動的角度來說PC遊戲還是最高端的,特別是動作類網遊更是成為所有遊戲中的巔峰一哥,但是主機遊戲的畫質是一般的PC遊戲比不了的各有各的好處,所以雙方誰看誰都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