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概述
習近平在「3·18」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這為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指明方向,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
為此,我們從2018年秋季學期至今,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版)為立足點,堅持網絡思政教育課程和教育教學創新計劃相結合,藉助學習通移動端開展混合式教學。教學對象為我校高專各類專業大二年級的學生。在學校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建設「概論課」網絡課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線解答,使「課內」和「課外」有機銜接;「線上」與「線下」無縫連通,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突破了「教」與「學」的隔閡,延伸了教與學的時空,提高了學生學習靈活性、積極性,增強了教學效果。
2.教育教學解決的主要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1)教育教學解決的主要問題
①課程理論較強,教師上課採用傳統課堂授課,重複反覆講,教學枯燥,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②高職高專學生呈現出動手能力較強、文化基礎較薄弱等特徵,導致出現「教」與「學」相割裂的問題;
③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調動,學習興趣和參與率不高。
(2)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①線下課堂運用啟發式教學
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數位化學習與課堂學習融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啟發式教學,踐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②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
教學過程中,首先在超星泛雅平臺建立本課程網絡課程。目前,專題課件29個、教學視頻80個、測試題620題、主題討論75個、拓展學習資源704個,課程資源在不斷更新完善中。
整個課程基於學習通APP移動智慧課堂教學終端開展信息化教學。圍繞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展開。課前做好創建課程、導入資源、創建班級、話題討論、資源分享等建設,課中進行籤到、測驗、搶答、選人、分組主題討論等課堂互動環節。課後學生在平臺進行筆記、群聊、小組、測驗等自主學習方式。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
思政課教學重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將教學內容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這節課為例闡述本課程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和方法。教學過程如下圖:
③考核評價
考核方式採用平時考核60%+易班網考試40%。平時分網絡在線學習30%+線下學習30%。其中,網絡教學平臺考核比例是:視頻(10%)、測驗(5%)、活動參與率(10%)、提交作業(3%)、在線論壇(2%)等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
3.案例創新點
(1)「課內」和「課外」有機銜接,引導自主學習。
利用網絡課程和其他學習資源,極大地拓展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進行跨越時空的學習,將「課內」和「課外」的學習有效「銜接」起來,形成學生自主學習模式。
(2)「線上」與「線下」無縫連通,拓展學生學習空間。
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針對有疑惑的問題可以查閱相關資源,難以解決的問題可發布在討論群或者帶著問題在上課中與教師進行交流。教師根據網絡平臺精準的學情統計進行分析總結,並在課堂內針對學生的疑問或問題進行疑難點和重難點知識解讀。完成「線上」與「線下」的無縫連通。
(3)「教」與「學」直接結合,形成學習的共同體。
基於移動端的混合式教學有效實現智慧移動學習,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和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的前提下,實現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結合。
4.應用與實踐效果
(1)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學生在網絡平臺討論區留言:「可以帶著手機來上課的課堂」、「課堂氣氛活躍了,可以在課程網絡平臺隨時隨地學習」、「我是美術專業的學生,我在課程網絡平臺看了《毛澤東畫傳》,不僅欣賞了畫,還增加了我對毛澤東的了解和敬佩。太好的資源了,希望老師上傳更多相關資源。」
教學督導說,課堂形式發生了轉變,由老師的「一堂言」變為了「多人言」,課堂學習氛圍好,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實現了參與性與趣味性的統一。
(2)積極參賽,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推廣。
本案例中的微視頻榮獲了第十八屆廣西高校「智眾杯」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微課一等獎、案例榮獲了「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案例」優秀獎。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理念推動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推廣。
(3)專業社會價值推廣
案例在廣西師範學院「新媒體環境下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模式創新中」開展經驗分享,受到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思政部、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等兄弟院校廣泛的好評和鼓勵!
同時,我們將網絡課程中的優質教學資源向學校各黨支部、社區黨支部推廣應用。南寧市青秀區新竹社區黨支部覃書記說,「微視頻內容結合時代問題,具有較好的教育價值,還望製作更的視頻分享給我們社區。」南寧市青秀區南湖社區黨支部韋燦斌書記談到,「黨的建設的微視頻做的很好,當前形勢下,你們這些微課很有教育和啟示作用。」我們的黨建微視頻並被該社區上傳到了社區「魅力幸福南湖社區」微信公眾平臺的「黨的建設」視頻學習資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