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星團

2021-02-15 星空天文

位於智利的拉西拉天文臺,利用MPG/ESO 2.2米望遠鏡上的寬視場成像儀拍攝了這幅美麗的圖片,這簇藍色的恆星是已知包含恆星最多的疏散星團之一——M11,又被稱為NGC 6705或野鴨星團。

M11是疏散星團,有時候這類星團又被稱為銀河系星團,距離我們約6000光年,位於盾牌座。它最早是由德國天文學家Gottfried Kirch於1681年在柏林天文臺發現的,它在那時候的望遠鏡中只不過是一個毛絨絨的光團。直至1733年,這個光團才被英格蘭神父William Derham分解為單個的恆星,隨後便被查爾斯·梅西耶在1764年收入了他那著名的目錄。

梅西耶是一位「彗星獵手」,他編寫這個目錄的動機是因為他經常被一些看起來像彗星但是恆久不動的雲霧狀天體——比如一些我們今天所知的星團、星系和星雲——所困擾。他想要有一個記錄以便防止再次對它們進行錯誤的觀測,並把它們與可能存在的新彗星混淆起來。這個特別的星團被標註為第11個這類天體——因此得名梅西耶11(M11)。

疏散星團通常存在於旋渦星系的旋臂,或不規則星系中密度大的區域內,這些地方產星活動仍然常見。M11是疏散星團中恆星密度最大,也是最為緊湊的星團之一。它寬約20光年,包含了將近3000顆恆星。疏散星團與球狀星團不同,後者的密度非常大,被引力緊緊束縛著,包含有數十萬的恆星,這些恆星的年齡都非常大,有一些幾乎接近於宇宙本身的年齡。

研究疏散星團是檢驗恆星演化理論的重要方法,因為這些恆星都是從同一個初始氣體塵埃雲中誕生的,因此彼此間都非常相像——它們的年齡、化學成份、與地球的距離都是相同的。但是,星團中恆星的質量各不相同,大質量恆星的氫燃料很快就會耗盡,因此它們的演化速度要遠遠高於低質量恆星。

沿著這個思路,我們就可以對同一個星團中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恆星進行直接的比較研究:比如,年齡為1千萬年、質量與太陽相等的恆星演化方式,與年齡相同但質量是其一半恆星的演化方式是否不同?在這個意義上,疏散星團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文「實驗室」。因為疏散星團中恆星間的束縛都非常鬆散,所以其中的個體非常容易在鄰近天體引力的影響下被彈出這個群體。由於NGC 6705已經至少存在了2.5億年,所以再過個幾百萬年,這群野鴨的隊形就再也難以保持,星團將分崩離析,其中的恆星也會合併到周圍的天體系統中。

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ESO)

相關焦點

  • 最新在銀河系中發現三個疏散星團!
    這些被命名為ufmg1、ufmg2和ufmg3的星團是在銀河系人馬座臂上發現,這一發現發表在《arXiv》上。由相同的巨大分子雲形成的疏散星團,是一群相互之間引力作用鬆散的恆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在銀河系中發現了1000多顆這樣的恆星,他們還在尋找更多的恆星,希望能找到這些恆星群的各種類型。擴大已知星系疏散星團的名單可能對增進我們對銀河系形成和演化的了解至關重要。
  • 星團是什麼?你真正了解星團嗎?
    星團是指恆星數目超過10顆以上,並且相互之間存在物理聯繫(引力作用)的星群。星團按形態和成員星的數量等特徵分為兩類: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大多數已知道疏散星團離開太陽的距離在1萬光年以內。更遠的疏散星團無疑是存在的,它們或者處於密集的銀河背景中不能辨認,或者受到星際塵埃雲遮擋無法看見。據推測,銀河系中疏散星團的總數有1萬到10萬個。疏散星團的直徑大多數在3至30多光年範圍內。有些疏散星團很年輕,與星雲在一起(例如昴星團),甚至有的還在形成恆星。
  • 七姐妹星團:又名「昴星團」,是距離地球最近也是最亮的疏散星團
    組成星團的恆星數量從十幾顆到幾十萬顆不等,如果組成的星團整體呈圓形,而且中心密集,我們稱為「球狀星團」,目前銀河系中發現的球狀星團數量超過150個以上。球狀星團而有些恆星之間的引力作用較弱,形成的星團結構鬆散,形狀不規則,我們稱為「疏散星團」,與球狀星團相比,疏散星團中的恆星密度要小得多,一般存在於恆星活躍形成的區域,比如旋渦星系的旋臂和不規則星系中,疏散星團一般來說都比較年輕,有些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目前在銀河系內已經發現了一千多個疏散星團
  • 星團的「黑暗面」
    球狀星團是由成千上萬顆恆星組成的巨型球狀天體,通常圍繞著星系運行。它們屬於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系統,能夠在星系成長演化的整個過程中倖存下來。智利聖地牙哥天主教大學的博士生 Matt Taylor 以歐洲南方天文臺研修生的身份主持了該項研究。他說:「球狀星團及其成員星是了解星系形成及演化的關鍵。
  • 星空中的鑽石手鍊:昴星團,一個美麗而年輕的藍白色星團
    星團是指那些恆星高度密集的區域,他們一般是從同一個氣體雲裡誕生的,昴星團也不例外。等等,我覺得在繼續介紹之前我們應該先來學習一下昴星團的正確發音,因為我小時候看《十萬個為什麼》時就一直把它讀作「昂(ang)星團」,後來過了好久才糾正過來……如果你不幸也跟我一樣,那現在先跟我讀:「昴(mao)星團」第三聲。
  • 「星團」就是一團星星嗎?科學家:星團能帶領我們認識銀河系
    星團是指一堆恆星聚集成的集團,也就是相對來說恆星比較密集的一片區域,而且它們是源於同一片巨大的分子雲,星團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較為鬆散的疏散星團,另一種是較為密集的球狀星團,它們遍布了整個銀河系。
  • 「星團」就是一團星星嗎?科學家:星團能帶領我們認識銀河系
    星團是指一堆恆星聚集成的集團,也就是相對來說恆星比較密集的一片區域,而且它們是源於同一片巨大的分子雲,星團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較為鬆散的疏散星團,另一種是較為密集的球狀星團,它們遍布了整個銀河系。
  • 兩個星團兄弟倆
    天狼座和其「頭頂」的兩個星團——M46、M47(位於圖片最左側)來源:必應巧的是,這兩個星團都類屬於疏散星團(通常指由數百顆至上千顆由較弱引力聯繫的恆星所組成的天體,直徑一般不過數十光年),雖然並不如球狀星團那麼稠密但星星之間也緊緊的聚集在一起。
  • 昴星團:七姊妹星團
    /M45), 一個位於金牛座的疏散星團。昴星團是一個典型的疏散星團——星群幾乎同時從巨大的塵埃氣體雲中誕生。其中最亮的恆星們誕生於近一億年內,發著熾熱的藍光。它們異常明亮,將劇烈燃燒直至殆盡,壽命也因此只有幾億年,比起太陽的數十億年不過須臾。許多不同的文化都曾為昴星團命名,基本都含有數字「7」,比如「七姊妹」, 「七姑娘」,或者」七個小女孩「。
  • 天文知識——星團和星雲
    昴星團今天和大家來說一說星團和星雲我們先說星團,上面的圖片便是著名的昴星團,位於金牛座天區,明亮的恆星,周圍包裹著雲氣。怎麼樣,是不是很漂亮?那麼,什麼是星團呢?星團是多個恆星由於它們的公共質量中心的引力作用而鬆散地聚集在一起的恆星群。星團有三種類型:星協、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 在時隔八年之後,行星「金星」和疏散星團「昴星團」再次空中相會
    首先,在4月3日,也就是今天晚上將會上演「 金星合昴星團」天象;在4月8日,我們將會看到今年年度「最大滿月」天象;在4月14日至17日期間,將會在火星、木星、土星和月球之間上演「三星趕月」天象;在4月22日,將會上演「天琴座流星雨」天象,這將是上半年難得的流星雨天象;在4月26日,將會上演「月掩灶神星」天象;在4月28日,金星亮度將會達到極大。
  • 這個球狀星團太缺鐵了
    年齡越大的貧金屬星代表著越早的宇宙演化階段。因此,找到貧金屬星是研究恆星演化史的關鍵。據悉,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在距地球250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外圍發現了一個迄今金屬豐度最低的球狀星團RBC EXT8。這一發現刷新了大型球狀星團的理論金屬豐度下限,挑戰了現有的球狀星團形成理論。
  • 進一步認識襁褓中的球狀星團
    在銀暈中大約有150個球狀星團,它們差不多和宇宙本身同樣的年老。而且不僅僅是銀河系,其他大質量星系中球狀星團也是無處不在。球狀星團就有極大的質量和極高的密度,因此天文學家正致力於弄清楚它們誕生的物理條件。現在,天文觀測為球狀星團形成的早期階段研究帶來了曙光。               按照球狀星團形成的早期理論,宇宙中原初物質的坍縮形成了球狀星團。
  • 色彩斑斕的天體圖 令人矚目球狀星團
    據外媒9月14日消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令人矚目的球狀星團的圖像,名為NGC 1805的「球狀」星團。華麗的星團,由成千上萬顆恆星組成。>據航天局稱,這是一個由成千上萬顆顏色各異的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
  • 一個年輕的球狀星團意味著什麼?
    這個球狀星團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球狀星團NGC 362距地球約27700光年,位於南天杜鵑座。
  • 球狀星團脈衝星似乎揭示了答案!
    近日,科學家發現附近球狀星團中的脈衝星揭示了銀河系的演化過程,這一個遙遠的球狀星團是數十顆快速旋轉恆星的家園,它可能為銀河系的形成和環繞銀河系的氣暈提供新的線索。這個球狀星團被稱為47Tucanae或47Tuc,是一個密集的恆星群,位於大約15000光年之外,位於環繞銀河系的星系暈邊緣。
  • 華裔小哥新發現球狀星團被撕慘狀
    (右)天文學家們用明亮的紅巨星來測量原本鳳凰座球狀星團的化學結構。這次「被撕裂球狀星團」的非凡發現很令人驚訝,因為本次銀河系考古所發現的恆星比其他球狀星團裡的恆星化學成分中金屬元素含量有顯著減少。這些證據有力地表明它原本的天體是該類別中的最後一員,一種和現存球狀星團誕生及演化過程都不一樣的球狀星團。我們的銀河系中有大約150個球狀星團,每一個都是由數百萬計的恆星組成的球狀集合,在恆星暈中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行。
  • 球狀星團可能是星際文明的故鄉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中心(CfA)表示,通過研究球狀星團或密密麻麻的球體可以容納數百萬顆恆星,而該區域的平均面積僅為100光年,可以很好地尋找外星生命。 。CfA天體物理學家Rosanne DiStefano率領科學家小組進行研究並在佛羅裡達州美國天文學會(AAS)第227次會議上介紹了他們的發現,他解釋說,球狀星團很可能是「發現智能生命的第一個地方」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銀河系中大約有150個球狀星團,其中大多數繞星系軌道運行,許多可追溯到大約10億年前的銀河系誕生。
  • 野鴨是什麼樣子的?野鴨的生活習性有哪些?養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野鴨是水鳥裡的經典代表。它也是出了番鴨以外的所有家鴨的先祖。有非常多樣的種類,主要的還是綠頭野鴨,綠頭野鴨還被稱為野鷺。也屬於候鳥型需要遷徙,跟所有遷徙的動物一樣,綠頭野鴨也是群居型的鳥類。那麼綠頭野鴨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什麼生活習性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貧鐵」星團被發現,整個星團圓圓的,含量是太陽的0.125%
    據報導,前段時間,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在距離地球250萬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已知的金屬豐度最低的球狀星團,這個球狀星團位於仙女座星系周圍,它的發現也挑戰了現有的球狀星團形成理論。根據現有的天文學研究理論,球狀星團是宇宙中最早的「恆星之家」,它可能是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恆星所形成的,從宇宙中恆星演化的時間來看,球狀星團的年齡,至少有100億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