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三仙臺,這裡位於臺東縣城東北3公裡處,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特殊景觀區。
相傳八仙中鐵拐李、呂洞賓與何仙姑曾在島上停憩,故稱三仙臺。
還有人說鐵拐李在此偷看何仙姑洗澡!
?三仙臺有八拱跨海步橋,波浪式造型很美觀,它是320米長的跨海人行步道橋。
三仙臺海岸散布著海蝕溝、海蝕柱及凹穴等海蝕景觀;此外這裡海岸植物種類豐富,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
離開三仙臺乘大巴沿著一邊是山一邊是海的太平洋海岸線北上,沿途看到了臺灣東海岸的壯麗景色。
我們來到北回歸線標誌碑處,這裡位於花蓮縣靜浦鎮境內的環島公路旁,我們在這裡午歺,這裡也可住宿,環境很好,是一處正在發展中的旅遊景點。
標誌碑是白色的柱體,高20米,由於它瀕臨太平洋,地勢開闊,所以顯得高聳巍峩。
標誌碑附近的景色也不錯,再貼幾張照片給大家看看
我們乘車繼續北上,來到了著名的太魯閣囯家公園。
這是臺灣五座囯家公園之一,公園以幾乎垂直的大理石峽谷景觀而稱著,懸崖壁立,溪流淙淙,鬼斧神工,雄奇壯麗。
在河床中有巨石群,那是山洪暴發懸崖崩塌造成的結果,相當可怕。
我們導遊曾來此300次,其中有三次遇到暴雨或地震,講述當時巨石崩塌的情況,真是恐怖之極,令人毛骨悚然。
我們來到了狹谷最狹的地段燕子口,在大理石狹谷的峭壁上有著無數的小洞穴,那是巖石經流水侵蝕而成,山谷中的燕群在此築巢而居,後來參觀的人群和車輛越來越多,燕子飛走空留這些洞穴在巖壁上。
位於青山綠水間的長春祠,是為了紀念修築這條中橫公路而犧牲的212位先民,他們的事跡永遠讓人緬懷。
參觀完太魯閣,我們乘車住洄瀾客棧。
洄瀾是花蓮的舊稱,這酒店依山面海,環境優雅,視野遼闊,也貼幾張照片看看吧。
住處門外不遠就是海濱
住處門外有木梯步道通向海邊
這裡樹木是這個樣子六、大理石工廠野柳地質公園總統府等來臺灣的第六天,早歺後參觀花蓮的大理石工廠。
此工廠是隨著中橫公路即我們昨日參觀太魯閣峽谷那段公路而建立起來的,領導修中橫公路的蔣經囯就是此工廠的第一任董事長,這個工廠除了生產各種大理石石材外,玉石類產品也很多,有臺灣的特產玫瑰石、七彩石、貓眼石、臺灣玉等。
許多玉石產品非常精美,擺滿了廳堂內外,任由參觀者拍攝和選購。
參觀完工廠後,我們改乘花蓮至蘇澳新的火車離開花蓮前往基隆。
這是為了避免乘蘇花公路這條山地公路險要並有落石危險而採取的措施。
這樣也好,可體驗一下乘臺灣高鐵的感覺,當我們到達蘇澳新站時再乘上我們原來的大巴繼續北上的旅程。
蘇澳新站附近田野秋色
11月5日的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了位於基隆西北15公裡處的野柳風景區。
這是一個狹長的突出到海裡的岬角,長約1700米,由於海蝕、風蝕以及地殼運動等原因,造成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覃狀石等錦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外貌似蘑菇上部有一個粗大的球狀石,表面孔洞無數,下部是較細的石柱頂著,這種巖石叫覃狀石。
覃狀石很多,其中有一個從側面看恰似"女王頭",這成為野柳風景區著名的景點。
我們在這裡觀賞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