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坎城演講秀英文:24小時大Party,人類高頻社交時代到來

2020-12-05 i黑馬

送走了光鮮亮麗的明星,法國南部小鎮坎城又迎來了年度的另外一場盛會——6月17日到24日,坎城國際創意節在此召開。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的商業領袖、創意人士,聚在一起分享洞見和創意。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代表,搜狐也現身坎城揭開了旗下產品矩陣的「秘密創意」。

在6月20日創意節特設的「中國日」論壇上,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發表了45分鐘英文演講——Transforming Online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 a Big Data Era(大數據時代的網際網路媒體和娛樂產業演進),詳細闡述了構成中國網際網路的三條脈絡:信息1 to N、N to N、內容形態的變遷,以及搜狐如何推進機器學習、VR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受到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行業人士關注。

以下為演講全文翻譯:

大家下午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搜狐的創始人兼CEO。

搜狐,作為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公司,幾乎是中國最早建立門戶網站、擁有網絡伺服器並在IDC做託管的網際網路公司。我認識到建立導航網站的重要性,所以開始著手建立分類目錄導航。我在讀了美國某年輕創業家的相關書籍後,深受啟發,前往美國,與對方深度探討並達成了合資和併購的協議,這就是搜狐成為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公司的過程。

目前,搜狐擁有四大業務線,其一是搜狐媒體平臺,搜狐是PC時代三大門戶網站之一,旗下涉獵搜狐新聞客戶端,PC新聞網頁端等多項網際網路產品。與此同時,搜狐在視頻行業也有資深的積累,我們分別在2009年和2013年,成功打下關於視頻版權的兩場硬仗,這為中國視頻行業奠定了基礎,在這樣穩健的框架基礎上,視頻領域現在幾乎沒有盜版。

搜狐還擁有搜尋引擎搜狗。搜狗搜索是繼百度之後中國第二大搜尋引擎,絕大部分中國用戶還使用了我們的中文拼音軟體搜狗輸入法。搜狐的第四項業務是遊戲,搜狐早在PC時代,就成為遊戲領域排名前三的網頁遊戲供應商,在向手遊轉型的過程中,我們同樣得到了用戶的良好反饋。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搜狐集團的介紹,但今天在這裡,我想回顧一下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軌跡與美國類似卻具有中國特色。簡單回顧中國的網際網路可以沿著三條脈絡去追蹤,第一個是信息1對N,第二個是N對N,第三個是內容形式,基本上構成搜狐的內容業務架構,最後,我還會講到廣告,這是我會講到的第四點。

首先,網際網路在中國的興起與美國相似,都是1對N,這意味著一個消息來源、N個信息受眾。搜狐最早開始建立網站導航索引,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後來我們發現了內容的重要性,所以搜狐開啟了門戶網站原創內容的大門。由此,搜狐與新浪、網易一併成為中國三大門戶網站。

作為關鍵詞搜尋引擎的百度,憑藉其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性質和移動手機的普及,通過將信息與移動端相結合的方式,後來居上,緊跟在三大門戶網站之後。在PC時代,用戶信息可以在短短幾周之內被追蹤並收集,但是在人們長期使用相同瀏覽器的情況下,門戶網站並沒有長期積累用戶信息、收集用戶畫像的方法,但是時代在變遷,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終端成為了人們時刻攜帶的必要工具,人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給予了足夠的用戶配置文件信息。而如今,機器深度學習配合電腦cpu和gpu強大的計算能力,我們可以利用電腦技術,從多個維度上匹配廣告商與用戶。

以上是過去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PC時代如何利用用戶資料為網站導航、門戶、搜索提供信息。而當下,隨著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能力逐漸成熟,在圖像和視頻製作上的應用也更為直高效。信息傳遞的戰爭愈演愈烈,而這一切,都被濃縮在我們手機小小的屏幕裡的APP信息流裡。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交互行為和社交網絡。其實1對N這種形式,已經存在多年,比如報紙和電視。而網際網路的獨特之處則在於其N對N的模式,即N個源頭N個受眾。最早期的網絡社交起源於網上論壇,俗稱BBS,我不知道你們當中是否還有人記得,後來論壇逐漸演變成為了個人主頁,隨之進一步升級成為了博客,從BBS到博客,在BBS時代,每個訪客或用戶都在留言板裡被劃分為不同的話題框,最極端的例子莫過於百度貼吧,不過,這依然是一個舊版本的留言板。在早期,搜狐也有類似的留言板服務,但從論壇到博客,網際網路行業實現了質的飛躍,因為個人的理念變得越來越重要,一時間,用戶信息畫像的捕捉成為了網際網路的中心現象。

從2005年開始的博客,到Twitter和Facebook。你知道,博客不僅僅是一個頁面,因為你的訪客看到你的博客,並且使用你的博客,如果有人想要瀏覽你的博客,他們就會來到你的頁面。但從留言板到博客,個人主頁出現了,網友不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個體的影響力初見端倪。而從博客到Twitter和Facebook,個人主頁被分成了兩個頁面。一頁是你的個人資料,另一頁是你的工作狀態,你可以關注其他人。就算不去任何地方,人們也可以瀏覽到所有朋友的狀態以及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這真的是一場革命,如果一個人想要訪問別人的博客,他需要主觀做出決定並主動去搜索想要訪問的博客頁面。但要是通過社交軟體點擊關注一個人之後,人們就不需要有任何特定的意識行為,只需要坐著接收信息,而這,就是創新,就是革命。現在人們可以通過軟體社交,建立長久穩定甚至永久的人際關係。經研究表明,地球上有70億人,任何兩個人都可以通過「六層關係」找到對方,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遍布全球人際關係也不再遙不可及。

中國版的博客,叫做微博,當然,微信也符合個人迷你博客的性質,連接了千千萬萬的用戶。一夜之間,社交媒體以其空前的高效在中國炸開了鍋。想想電子郵件和簡訊,微博則是升級加強版的通訊工具,在有N個受眾的情況下,量變帶來質變,比如,如果你發了一條微博,有人跟你轉發了,又有別人跟著你的粉絲轉發了,它就像一個原子彈,導致了一系列的裂變和組合。從數學角度考慮,這種自動爆炸傳播效果會帶來多少種新的交互方式的可能,又會給人們帶來多少交流的機會?

第三條發展脈絡是內容的形式,從開始的圖片到現在的視頻,再到實時的直播。現在很多的中國人都在進行直播,尤其是那些一直在直播的年輕女孩們,粉絲會在網上給她們支付小費。

現如今,移動手機依靠其強大計算能力,將這一切新生內容聚集到自身。實際上,手機本身不僅限於接收和消耗視頻/內容信息,它更是內容的貢獻者,而且很方便。現在已經沒有人使用相機了,你的手機就是相機。你甚至可以拍下一段視頻,然後把它傳到你的社交網絡上。因此,內容的生產、傳遞和消費也變得相對容易。這就是是第三條發展線,網際網路前20年的發展和積累,為現在的我們創造了的更多機會,在如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用手機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關於機器學習方面,如何掌握用戶的資料和行為,並進行精準的匹配推送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當你用你使用應用程式在線上做各種各樣的活動時,購物、閱讀、衝浪,這一切的行為模式和數據都在被記錄,都可以隨時被提取。你的用戶畫像隨著你的線上行為逐漸豐滿,而搜尋引擎通過自動學習,對用戶動向日漸敏感。比方說,每當用戶訪問一個網站時,他可能帶來1000個參數甚至10000個參數的大數據的坐標,比如你是誰,你住在哪裡,你在網上買了什麼產品,或者你在閱讀什麼新聞。機器根據這些參數,會在成千上萬的文章中,為你精準推送,因為機器能夠比人腦更好地理解內容。過往的網際網路過分依賴於關鍵詞進行分類,軍事、國際、八卦,或者關於其他東西的,以最單一的維度對文章進行分類,但是現在機器可以做到前所未有的精算分析,這篇文章對於該用戶是太簡單還是太複雜,文章的視角是激進還是保守,機器都可以通過智能的方式分類總結這些文章並推送給相對應的讀者用戶。

接下來我們可以談談聲音和視頻的內容展現,比如你有一個很多幀組成的視頻,時長約在1-5分鐘,每幀都有一些人出現,通過人臉識別、顏色等等因素,機器會總結這段視頻的內容及含義。打個簡單比方,你可能是某位名人的粉絲,所以你很有可能會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有你偶像的視頻片段。由搜狐人工開發聲調識別和圖像鑑別功能將視頻轉化為文本,接下來的工作就由機器全權操作,現在的智能機器非常強大,你只需要把整個參數放進一個大鍋裡,讓這個大鍋自然煮沸,你就可以獲得最想要的最優匹配。

在1對N的模式下,人們的信息來源主要有兩種:社交媒體和新聞APP。這兩種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務方式相互競爭,爭搶用戶資源。你可以選擇留在你的社交網絡平臺上,等待別人來分享文章和資訊,也可以不停地刷新在你的Facebook和選擇你想要關注的公共主頁,讓人群過濾內容最後呈現給你, 或者你可以選擇使用新聞APP,讓機器為你選擇你下拉的內容。在這兩種信息源的形式中,人們要麼選擇留在社交網絡中,要麼選擇使用新聞APP。 如果你讓我說,從2005-2007年Facebook的發展趨勢來看,似乎社交網絡正在勝出,我只想到我的社交網絡,我不關心任何新聞出口。人性本是如此,人總是對其他人充滿著好奇與溝通的欲望,人們互相傳達信息與故事,建立信任和感情,但是與此同時人們是被動地獲得信息。但是現在有了這些APPs和機器學習能力,閱讀可以變得如此有趣,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機器會給你所有的內容。你可能會把時間均分在在新聞應用和社交網絡上。我知道你有很多事情要做,看視頻等等,而如今所有的網際網路資源都集中到了你手中手機的小小屏幕上。

關於廣告呢?廣告商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早期廣告是出現在報紙或者大橫幅上,任何用戶都會得到廣告信息,然而他們不可能全是你的目標用戶。搜尋引擎的到來,讓鎖定目標用戶變得更加簡單和理想化,因為當廣告商明確了目標用戶,並且可以通過目標用戶輸入的關鍵詞立刻得到他們的關注時,廣告商會知道該搜索者此時此刻對其輸入的關鍵詞一定有興趣。

根據這個目的可以計算出,搜尋引擎了解文章或者論文甚至任何信息,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小的媒體公司會花錢去購買一些關鍵字。這也是為什麼搜尋引擎如谷歌,在2005-2006年中能夠謀得巨大的利潤。這就是為什麼情景目標鎖定,一直比關鍵詞目標鎖定低效的原因,讓我們來比較一下Google的兩個項目: AD Word 和 AbSense。 AD Word要比AbSense高效有用得多,而這正是因為AbSense太過依賴於情景設定,浪費太多時間在揣摩用戶的心理上,而AD Word簡單直接,只關注用戶搜索的關鍵詞,所以關鍵詞才是信息來源之動脈。

隨著移動apps的應用,用戶的信息配置也越發豐富。你也許不能確切的知道此時的用戶正在思考什麼,但是根據你所擁有用戶大量的歷史搜索記錄,你也可以對用戶的需求提供恰當的匹配。如果你有個搜索app,用戶搜索關鍵字的同時,搜尋引擎也在了解用戶想要了解的信息,因為做同一個關鍵詞的搜索,不同的人可能會想要搜到不同的東西,因此,我們需要有另一個維度來進一步明確目標,提供給用戶真正想要的信息,並為他們提供最適合的廣告。

每當用戶使用搜狐新聞APP,我們的推薦引擎將決定給他提供什麼內容。而我們的廣告機器人也會通過計算,從數以萬計的廣告客戶中選擇最符合用戶所瀏覽新聞的廣告,從而提高點擊率與品牌曝光率。為廣告商和客戶提供精準定位為搜狐首創。從前只有搜尋引擎才能享受這樣的競價過程。可是通過手機app、機器學習、計算等一切技術手段,你不用考慮情景型新聞,你只需要關心這個用戶是誰。

他可以隨心所欲,點開和他完全無關的內容,但是因為你了解這個人的搜索記錄,你就能選出合適的廣告客戶。我們將在廣告伺服器中使用這項新技術,廣告伺服器能夠計算用戶正在閱讀什麼樣的文章或新聞,及他感興趣的類似主題內容,從而在廣告投放計算中加入新維度的參數,使其投放更精準。

廣告客戶的春天來了!尤其是在中國,無論經濟狀況好壞,中國始終是第一人口大國,擁有最多的小型媒體。我們有這麼多的城鎮,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小型流行商店和英語學校,各種培訓機構和各種花卉商店,人們要生活對嗎?中國有14億人,有數以萬計的小企業。他們沒法花一百萬做廣告,每個月他們在這上面只能花一點點錢。比方說,如果你在成都有一所英語學校,在搜狐做廣告時你並不指望讓北京及其他地方的用戶到你學校。你只想針對自己所在的地區,提高本地服務的可能性。而我們掌握用戶的定位信息及什麼樣的用戶最有可能喜歡英語。這樣一來小型英語培訓機構,就可以花非常少的錢卻找到該地區周圍最精準的客戶群。

中國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而這技術對於這類企業的拓展非常重要。我們提供最好的技術服務、視頻、新聞等等,所以我們擁有最大的用戶群和最好的機器學習能力,為廣告客戶服務,為之匹配用戶。而這項業務可以衍生出巨大的商業回報。

這就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現狀,與美國情況相類似。對於搜狐而言,我們有自己的新聞APP並在其中建立了我們自己的社交網絡,我們同時在做這兩件事,因為我們認為上網獲取信息進行閱讀和學習;了解朋友在做什麼並互發感興趣的內容是用戶上網的兩種最為主要的方式。在未來,社交網絡通過視頻和直播的方式構建。如果討論2005年的社交網絡,你關注的僅僅是PC端上的信息。而在2017年,你不僅通過手機你甚至通過穿戴設備看視頻,看直播等富媒體。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條重要的時間軸。我剛談到從博客到微博的發展是兩頁,一頁是你自己的個人主頁,另一頁則是時間軸,即你的工作頁面。你所關注的朋友都在直播他們的烹飪,跑步,遊泳。你在開車時只要通過聲控說聲「朋友們好」,你們朋友們都會通過直播方式出現!

這就像一個24小時不間斷的大派對,不管你在哪裡,我在這裡,我們已經在坎城,而我的朋友在中國,只有時區不同。首先是網絡,然後是時間軸,不僅是推送或標籤,還包括直播,人機智能語音交流,機器精準理解我們所說的內容。我們會有一個盛大的派對,無論你在哪裡,這將是一個聯繫緊密且高頻的社交網絡。從2005年Facebook和twitter先後出現,到12年後的今天,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去探索。

相關焦點

  • 搜狐亮相2017坎城國際創意節 張朝陽秀英文解讀人工智慧和大數據
    央廣網北京6月22日消息(記者 馮爍)近日,坎城國際創意節在法國召開。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的商業領袖、創意人士,聚在一起分享洞見和創意。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代表,搜狐現身坎城並舉行「搜狐主題日展覽」,展示包括媒體、視頻、搜索、遊戲在內的核心產品矩陣。
  • 張朝陽質疑5G:這麼高頻的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
    5月17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在出席搜狐科技5G峰會時,談到自己對5G時代的理解和對人體的危害。張朝陽表示,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這麼微波的、高頻率的、幾千兆的赫茲,根據自己的物理知識,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
  • 張朝陽擔憂:5G高頻電磁波會否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集微網消息(文/Kelven),5月17日在搜狐科技5G峰會的時候,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談到自身對5G時代的理解,其感覺到最大擔憂的是5G的高頻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會有多大。張朝陽表示: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這麼微波的、高頻率的、幾千兆的赫茲,根據自己的物理知識,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3G、4G的話,它可能是低頻,波長長一點,在這種高頻電磁波下,會對水分子和氧的一些震蕩頻率可能會產生共振。」有業內人士表示。
  • 5G高頻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張朝陽:沒做深入研究
    日前,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在搜狐科技5G峰會上談到了自己對5G時代的理解和對人體的危害,此觀點一出後引發網友熱議。17日晚間,張朝陽在微博回應稱,目前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做深入的研究,大家不要把這個觀點太看重。
  • 張朝陽的時間複利
    實現久違的盈利,作為公司創始人的張朝陽,最能掂量這其中的份量。過去三四年 ,張朝陽也一直讓自己投入在工作的狀態中,期間的微妙變化,外人看到的可能是微不足道,張朝陽體驗的是卻是另一番滋味,就像他每天堅持英語直播, 「 我的英文在過去 4 年比之前在美國 9 年的長進都要大。
  • 張朝陽重拾物理博士底子:列普朗克定律科普秀翻全場
    在幾乎全民期盼5G儘快到來的時候,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網際網路「老兵」張朝陽卻從另一個角度潑了盆冷水,稱5G高頻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
  • 搜狐張朝陽重拾物理博士底子:列普朗克定律科普秀翻全場!
    [PConline資訊]在幾乎全民期盼5G儘快到來的時候,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網際網路「老兵」張朝陽卻從另一個角度潑了盆冷水,稱5G高頻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  不過,昨日(5月18日),張朝陽在微博澄清,解釋他本人不是生物醫學專家,只是看了一些國外報導形成的觀點,希望大家不要看得太重。
  • 搜狐張朝陽重拾物理博士底子:列普朗克定律科普秀翻全場
    在幾乎全民期盼5G儘快到來的時候,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網際網路「老兵」張朝陽卻從另一個角度潑了盆冷水,稱5G高頻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不過,昨日(5月18日),張朝陽在微博澄清,解釋他本人不是生物醫學專家,只是看了一些國外報導形成的觀點,希望大家不要看得太重。
  • 狐友校花大賽開啟:「內容+社交」張朝陽「奇正相合」振興搜狐
    社交是網際網路的中原,張朝陽做狐友是要逐鹿中原。文/左遠良在網際網路行業,張朝陽是這樣一種存在,他是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啟蒙者,創業的時間遠遠長於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起步也早於丁磊、王志東。鮮有網際網路大佬,能像張朝陽這般,成立公司二十餘年,仍然堅持在業務一線。
  • 清華大學2018年「iTalk」英文演講秀
    清華大學2018年「iTalk」英文演講秀展現國際組織中清華人風採清華新聞網4月4日電 (通訊員 閆秋鶴 王海灜)3月31日晚,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的全英文演講秀「iTalk·你的夢讓世界心動」在人文社科圖書館大同廳舉行。
  • 張朝陽質疑5G潛在危害:高頻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_遊俠網 Ali213.net
    現今幾乎是全民期盼5G儘快到來的時候,而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網際網路「老兵」張朝陽發出另一種聲音,稱5G高頻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  不過,昨日(5月18日),張朝陽在微博澄清,解釋他本人不是生物醫學專家,只是看了一些國外報導形成的觀點,希望大家不要看得太重。  而今天上午,張朝陽在微博貼出用方巾信手寫出的「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其用以描述單位頻率的輻射強度。
  • 張朝陽變狠:曾每天只工作5小時享受生活,54歲再奮鬥只睡三小時
    活著2019年這個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裡,54歲的馬雲退休了,54歲的張朝陽開始準備當一個好的CEO。以前的張朝陽沒這麼焦慮,每天只工作5小時。現在他每天睡兩次,每次睡一個半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工作。為了不成為先烈,張朝陽和董事會打了足足四年的太極。每次開會前,就挨個和董事發郵件,逐一攻破。此事難度之大,大到有一段時間張朝陽不願意再出來見人,當有高管希望他出面接待貴客時,他總是能推則推,有不識相的追問原因,張朝陽倒也不生氣,只是解釋,自己當年和董事會鬥得太厲害,以至於落下病根,見人心慌。
  • 張朝陽,月球的正反面,是舍與得
    回歸:社交和媒體的價值歸位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張朝陽即將迎來自己55歲的生日,早已經過了知天命的他,卻依舊活躍在中國網際網路的一線,這一次,張朝陽表示搜狐要回歸到媒體和社交的價值本位。而對於視頻行業,張朝陽在今年的網際網路大會上又有了新的看法。「5G到來後,天下是大Party,信息分享都變得很便捷。」張朝陽預測,未來人們對文字的處理會越來越少,5G時代人們更多地是對高清視頻的需求,對實時信息傳播的需求。
  • 搜狐老總張朝陽只睡4個小時,你一天睡幾個小時?
    近日,在最新一期財新時間節目中,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的張朝陽向觀眾傳遞了自己的「時間法則」——一天只睡4個小時。主持人問道:「我覺得這個你可以給我們講一講,你剛給我看上面講睡眠法,但是它這個就是完全顛覆了傳統的一天要睡夠七八個小時的說法。」據張朝陽介紹,這種睡眠法是一天只睡4個小時,中間隔1個小時,也就是說在睡兩個小時後,可以定鬧鐘叫醒自己,一定要讓自己從床上起來,讓自己保持徹底清醒,1個小時後再睡兩個小時。這樣只睡4個小時。
  • 5G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大?張朝陽:個人觀點別太看重
    針對"5G高頻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的報導,張朝陽表示,他本人不是生物醫學方面的專家,只是看到了一些國外的報導。目前其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做深入的研究,所以大家不要把這個觀點太看重。張朝陽透露,目前在生活中,一般會保持與手機30釐米以上的距離。
  • 英文陷阱:party pooper放臭氣
    英文陷阱:party pooper放臭氣 2005年05月23日14:38:30     除夕到了,有人提議守夜的時候一起去Pasadena排隊佔位子,觀賞元旦早晨的玫瑰花車遊行。正當大家興致勃勃的在討論各項細節時,Jill卻一直在唱反調,想要阻止我們的計劃。
  • 手寫物理公式 搜狐張朝陽重拾物理博士底子
    在幾乎全民期盼5G儘快到來的時候,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網際網路「老兵」張朝陽卻從另一個角度潑了盆冷水,稱5G高頻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很大。不過,昨日(5月18日),張朝陽在微博澄清,解釋他本人不是生物醫學專家,只是看了一些國外報導形成的觀點,希望大家不要看得太重。沒想到,今天上午,張朝陽在微博貼出用方巾信手寫出的「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其用以描述單位頻率的輻射強度。
  • 張朝陽:無人機影像內容帶動「雙輪驅動」,搜狐二次爆發可期
    今天搜狐多個產品都已具有社交屬性,而在談到社交話題時,耿直Boy張朝陽說到了他的出身:「我是學物理數學的,我知道數學上社交是2.0,指數級的。社交夢想不是一日的,而是二十年的夢想,不斷地要做。」與此同時,無人機技術的進步,還帶來了人類視覺體驗的全新升級。
  • 「老兵」張朝陽談網絡視聽行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DoNews 12月8日消息(記者 宋巧靜)12月8日,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產業大會在成都開幕,會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發表了主旨演講,回顧了網絡視聽行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