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是對的嗎?有人認為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變理論」和「時空彎曲理論」是矛盾的。我們暫且把它稱為「時空光速悖論」。下面是這個悖論的產生的原理。

相對論與牛頓理論的一個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對空間的認識。牛頓認為空間是絕對的,而愛因斯坦認為空間是相對的。因此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提出了時空彎曲的概念。相對論之所以被認為是正確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正是它對絕對空間的否定和對時空彎曲的幾何學解釋。顯然,相對論認為在宇宙空間中沒有真正或絕對的直線和平面存在。不僅空間是彎曲的,而且時間也是彎曲(可變)的。

既然空間是彎曲的,那麼在這個彎曲的空間中就一定不可能存在直線運動。同樣,既然時間是可變的那麼在這個空間中的運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勻速。因此,從時空彎曲的前提下得到的結論就是:在宇宙空間中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勻速直線運動。

可是,相對論的基礎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上。如果光速在任何時候都不變的話,那麼光子必須按照絕對勻速直線運動的形式運動。這顯然與時空彎曲產生了矛盾。這就是相對論中存在的「時空光速悖論」:如果時空彎曲,就不可能存在光的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光可以勻速直線運動,那麼時空彎曲就不可能存在。用相對論無法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