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人的智商是出生就決定的?徹底真相了

2021-01-10 快科技

我們都認為我們的智力只是自然發展和演進的問題,但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向媒體稱,很多因素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智商,甚至你所選擇的和你結婚的人是誰也能夠影響到你。換句話說,我們測試的智商在不斷提高,並不代表我們會越來越聰明,這只是人類對環境變化的心理響應。

弗林表示他很擔心把整個世界交給千禧一代。作為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教授,他經常會遇到在智商方面擁有巨大潛力的聰明學生,但發現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並不會深入去真正了解周圍環境的複雜過往。

歸因於更好的教育和健康條件,今天的千禧一代擁有的智商最高

「他們有所有應該掌握的現代技能。但當他們從大學校園中走出來的時候,與從田野裡走出來的中世紀農民並無二樣,」弗林這樣告訴我,「事實上,他們只是被固定在一個更大的世界裡,這就是現代社會,但思想中並沒有歷史的維度感。」他認為這一結果導致我們對當前的很多問題看法過於簡單,很容易被政治家和媒體操縱。

我們在弗林兒子維克多的客廳裡談話,維克多是牛津大學的數學家,目前在紐西蘭訪學。沙發上放的是他正在閱讀的書——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的《逃離》Runaway,這是一本文學批判類的作品。弗林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脫離手機屏幕。他告訴我,「我在今年出的第二本書裡告訴年輕人,因為上帝你得以受到教育,你為什麼不讀呢?」弗林說,當他年輕時, 「如果你沒有閱讀過最近書,就沒法和女孩子約會。」

弗林最近出了一本新書——《你的家庭會讓你變得更聰明嗎》。一個人是否會變得聰明,也是關於人類思維會隨著時間如何發生變化的討論,其中也包括人類智力的進展,這就是著名的「弗林效應」,關於在一生中影響我們智力的各種因素。

弗林現年82歲,是關於人類智商的研究人物,但弗林自己說,「我只是一個心理哲學家,在心理學方面有著深入研究。作為哲學研究的一部分,我發現一些所謂某些種族在智力上低劣的說法比較可疑。」通過考察,弗林發現,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他們智商平均每十年上升30點左右,但很少人會注意到這一點。

智商增長太快,使得其並不能通過基因變化來解釋

「為什麼心理學家不能主導這些研究呢?這是什麼原因?」弗林反問,因為這些並不是小的漸進式的改進,相反改變很明顯。在1934年到1964年之間,荷蘭人智商增長了20點,但其卻被測試人員忽略了。「這些現象就發生在眼前,他們卻對此無視。」

對於心理學家來說,早就知道基因在智力中所起的作用,而這種作用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加。在幼兒園,基因對智商的影響相對較小,更重要的是父母與孩子的談話、交流以及聯繫。對雙胞胎的研究表明,這個年齡段基因對智商的影響約為20%。

當你慢慢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思想,但會受到父母思維的影響,而你的基因也會找到影響自己思維的新方法,你或許會進行更多的致力聯繫,或是加入一個讀者俱樂部,或是練習高階數學題,這反過來會提高你的智商。

此外,家庭背景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如果你能夠進入更好的學校或是你的父母能夠給你買很多書,都有利於智力的提高,這些機會因素都能夠相加。如果你發現自己失業或是因個人問題而困擾,你的智商可能會受到打擊。但總體來說,基因能夠決定你和他人80%的智商差異。

然而,關於智商變化的「弗林效應」太明顯也變化太快,並不足以通過基因改變來解釋,因為自然選擇的速度過於緩慢,通常需要在幾千年的尺度上來觀察。那麼,對智力影響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麼?很多心理學家對此表示茫然,「他們這樣認為,智力僅僅是緩慢變化的結果,他們無法觀察到眼前的東西。」

事實上,答案也並非那麼讓人困惑。如果你將智力與另一個在幾十年中緩慢變化的身體特質進行比較,就會清晰一點。這就是身高。在一代人中,你會發現高個父母會有高個孩子,矮個父母也會有矮個孩子,身高會顯出大部分人的遺傳特質。但如果你比較不同代,你就會發現我們都要比自己的祖父母高的多。這不是因為我們的基因發生了改變,而是現代生活提供了更好的飲食,更好的醫療條件,使我們的身體得以增高。

弗林和他的同事威廉·迪肯斯(William Dickens)假設,由於我們社會認知需求的轉變,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智。智商包括各種因素,如四惠、空間推理能力、抽象思維以及識別能力,這些共同反應了「一般智力」。即便我們並沒有明確有針對性地學習這些技能,但我們所受的教育依舊能讓我們用更抽象的方式觀察世界,幫助完成任務。

你可以想想自己的那些小學課程,比如那些關於生命指數的思考,關於自然界不同元素的組成,通過學習,我們正在慢慢地把事物分類,用邏輯規則進行組合,這也是很多智商測試中的問題。弗林認為,讓孩子們通過這種科學方法觀察世界的頻度越高,他們的測試得分也就越高。

西方教育使得更多的人通過科學方式看待世界

但影響智商的不僅僅是教育。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由于越來越依賴於技術,我們的整個世界被設計成如此模樣,也限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我們的祖父母應付打字機,而我們的父母則對錄像機絞盡腦汁,而今天的孩子在很小的年齡就學習使用觸控螢幕。而對於習慣閱讀紙面信息的20世紀初的人來說,看清楚輪渡地鐵圖都是困難的。弗林指出,這種社會的進步使得我們不斷改變思維層次和符號,學習如何遵循現有規則和進行圖像類推。現在這種方式是如此的廣泛,以至於我們都忽略了其要求的認知飛躍。

結果,為了順應社會變化,我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都在提升,這導致人類的平均智商在上世紀至少增加了30點。智商的提高並不意味著我們提高了自己的原始智力,我們僅僅是為順應現代社會而對自己的心理機制進行微調,並不是完全升級。但弗林認為,這種改進有著重要的社會學意義,影響了人們對現實的思考。至少智商上升的福林效益能夠預測到一個國家經濟的上升。「如果沒有效益,他們就不會這樣做。「

更重要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智商是完全可塑的。這意味著老年人依舊可以通過機體健康來保持高智商。需要動腦的職業能夠保持大腦的活躍。「現代社會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今天70歲的人完全勝過15年前的同齡人,「弗林指出。總體來說,這種智商增長的速度是每十年月11點。弗林本人也能夠證明這一點,」我的父親在12歲之後就不再斷了,他在70歲退休。我鍛鍊得更多,我到現在也沒有退休。「鍛鍊的結果是更健康的大腦和更積極的心態。

弗林的新書試圖使用新的分析方法來填補智商測試中的缺陷。考慮到在智商測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受測人所掌握的詞彙量,這樣一來,有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交流更多,將有助於提高測試結果,減小遺傳對智商的影響;相反,具備遺傳優勢的那些人也有可能會被周圍的環境所拖累。

諸如失去親人後的悲傷也會影響到智商

當然,這種差異性很小,乃至於很多人會忽略它。但弗林的分析表明,幾個點的智商也能夠決定你的生活方式。譬如對於孩子進入大學來說,生活在一個好的家庭或許能夠讓他們的SAT考試分數提高到500至566,這就決定著你是上名校還是平庸大學。

弗林不是一個失敗者。無論我們的家庭背景如何,我們都有能力把自己的智力發展掌握在自己手中。畢竟研究表表明,相比於此前,我們當前所處的情況對智商的影響力更大。弗林指出,看看他的學生,就知道是顯而易見的,「那些之前受到智商鍛鍊少的人來到我們的環境,與我們的普通學生相比,他們提高得更多。「

技術的普及也會提高我們的智商

我問弗林怎樣才能夠讓大腦能力提升。他建議我,「你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人結婚,並不是那些看起來像明星的人,而是那些讓人覺得在智力上有挑戰性的人。他們會為你帶來新的想法和世界,這會使你的生活更有趣。「

這也印證了他對千禧一代的擔憂。儘管智商有所提高,但他擔心這些人不能夠有效地將想法與重要問題聯繫起來。「我不是悲觀,但實際上像你這樣的年輕人讀書太少,特別是歷史讀的太少,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

他說,喬治奧威爾在《1984》中描繪了一個反烏託邦的世界,政府通過重寫歷史來控制和操縱群眾。弗林坦言,「很多人,只是生活在現代泡沫中的古老人,通過塑造泡沫,媒體可以做任何事。」

換句話說,我們的智商可能在上升,但這並沒有讓我們更聰明。就像威廉·龐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在其最新力作《雲上的思維》一書中指出,日常物正在影響我們的決策方式。

無論如何,弗林改變了我們對智力的看法,這只是我們對環境變化的心裡響應。

相關焦點

  • 植物緬甸(二):櫻麒麟,徹底顛覆了我對仙人掌的以往認知
    沒想到,她一語真相。回來後一查,這隻奇葩學名叫做Pereskia bleo,中文名叫櫻麒麟,來自仙人掌科木麒麟屬。這個真相,實在令我意外,徹底顛覆了以往我對仙人掌的認知。查資料時發現,櫻麟麒,算得上是仙人掌家的老祖宗,人們普遍認為,它是最原始的仙人掌,因為有互生的葉片。所以,在英語裡,它也被稱為leaf cactus(葉仙人掌)或rose cactus(玫瑰仙人掌)。
  • 被「人體懸浮術」騙了多年,現在揭開真相,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
    大家小時候肯定看過很多的魔術,而這些魔術其實都有一定的原理,一般在了解了真相之後,大家都不會覺得神奇了,大家應該也見過魔術中的人體懸浮術吧,我們一直被人體懸浮術欺騙了多年,現在揭開真相,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
  • 10 原著益生菌:不情願接受認知被顛覆2020.07.27
    突和猛到對三十年前的關於微生物的認知進行顛覆(難聽就叫否定)。不妨分享幾個例子:首先是對動物(包括人)組織器官無菌認知的顛覆。可是檢測結果把人搞懵圈了,消化道菌群是從哪運動到子宮的呢?你猜!)新生兒出生5秒後檢測口腔有菌、新生兒第一次胎便有菌(菌哪裡來的?口腔裡的可以說來自產道,第一次胎便一定是初生兒體內原來就有的)。從根本上,顛覆了無菌是安全的認識理念。有菌(原著益生菌菌群健全)才是健康的。
  • 人的智商和情商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說來也奇怪:你看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腦袋,一個身軀,一雙手,一雙腳。這是每一個人都相同的地方,但是為什麼每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都會不盡相同呢?這樣豈不是對有的人而言就是一個不公平?這個不公平的意思是說每一個人出生後就應該是一樣的智商和情商,但是卻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就好像有的人天上數學就可以烤100分,有的考個「雞蛋」的都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顛覆你的認知:智商測試不為判斷孩子聰明程度,智力由他自己把握
    智商測試發明者是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智商測試是為了評估孩子們不可改變的智力水平。其實不然,他設計這個的初衷不是為了給孩子們的智力下定論。比奈於20世紀初在巴黎工作,他設計智商測試的目的是鑑別出那些無法從巴黎公立學校的教育中獲益的孩子,從而設計出新的教育計劃,讓這些孩子回歸正軌,他相信教育和練習可以帶來智力上的根本改變。
  • 基因決定智商?揭開「種族現實主義」偽科學的面紗
    作者斷言,智能決定人的命運:人類智能主要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從智能可以預測個人的發展,包括財務收入,工作表現,未婚生子和犯罪率,而且與其父母的社會經濟水平無關。整本書中,遺傳因素(種族)決定智能的說法就像核彈一樣在全國爆炸開來。
  • 地球不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真相可能顛覆常人認知!
    為此,一位位優秀的科學家就開始朝著探尋宇宙的方向前進,比如牛頓的出現,讓我們知道了萬有引力定律,認為宇宙的中漂浮的星球都是各個星球的重力和引力相互影響的,也發現到了宇宙中的每顆星球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在運轉,在自傳的同時也是在公轉著 ,比如說地球自傳一圈就是一天,而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一圈就是一年,包括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也是有自己的自轉和公轉軌道,這種認知早就被無數人印在腦海中了
  • 地球上最聰明的魚,它的行為顛覆人們對魚的認知,智商到底有多高
    大家好,一提到魚,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酸菜魚、清蒸魚、剁椒魚頭、烤魚等等一系列吃魚的方法,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嘛,如果提到魚的智商小夥伴們一定想到的就是記憶力差,因為現在網上說的最火的說法就是魚的記憶只有7秒,也就是很傻很天真的代表了,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智商了一直以來人們在說自然界聰明的生物裡也根本不會提到魚類
  • 出生時辰決定命運,以下4個時辰出生的娃娃,十人九富!
    出生時辰決定命運,以下4個時辰出生的娃娃,十人九富!幫助身邊的人,常常得人尊重,身份及地位高,顯貴。在亥時出生的人在生活中謙遜禮貌,為人做事低調,再加上命中吉星庇佑,事業得以順遂發展,財富厚積薄發。
  • 徹底顛覆了:我對銅排鍍錫工藝的認知!
    由於此工藝設備徹底顛覆了以往銅排只能掛鍍的電鍍方式,發明了流水線式平行輸送電鍍方式,電鍍生產中不需要使用掛具,打破了缸槽的大小決定所電鍍產品大的了局限,對超長銅排無限制,因而在節省掛具投入的同時也捨棄了銅排電鍍生產中勞動強度最大的上下掛工序。
  • 【早讀】長相隨爸,智商隨媽?遺傳的真相,終於有答案了
    這些臉部特徵會由多個與之相關的基因決定,並容易受到後天發育的影響。至於很多人關心的像爸爸還是像媽媽的問題,在決定臉部特徵的基因裡,幾乎大部分都位於人類細胞的常染色體上,而並非性染色體。因此,在長相上並沒有一定會像爸爸或像媽媽這一說法。可以根據父母來推測孩子的身高?除了臉部特徵之外,人們對於身高、體型也十分關注。
  • 地球不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真相可能顛覆常人認知!
    認為宇宙的中漂浮的星球都是各個星球的重力和引力相互影響的                                                                                也發現到了宇宙中的每顆星球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在運轉,在自傳的同時也是在公轉著 ,比如說地球自傳一圈就是一天,而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一圈就是一年,包括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也是有自己的自轉和公轉軌道,這種認知早就被無數人印在腦海中了
  • 認知決定差距:能看透這個真相,就稱得上「有智慧」的人
    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很多人都受不了別人的批評,無法成為賈伯斯眼中的」聰明人「呢?你可能會說,因為太敏感,自尊心太強,因為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從更深層的原因來講,這是「認知失調」導致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這種元認知上的偏誤,會使人無法從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中學到東西。比如剛進入新崗位的職場新人,同樣的起點,卻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
  • 智商基因在X染色體 兒子智商由媽媽決定?
    網上一度盛傳著一種說法,說是媽媽對孩子的智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智商的八對基因全部都是位於X染色體上面,而男生是XY, X來自媽媽,Y來自爸爸,因此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 誰是目前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他七歲讀懂微積分,智商高達220
    愛因斯坦幫助人類打開微觀世界大門 牛頓、霍金和愛因斯坦不僅是不同時代的科學家代表,而且這三位科學家創立的理論在各自所在的時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定律讓人類深刻認識宏觀世界各種運動和現象,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則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霍金髮現的奇點理論、霍金輻射理論深刻地解釋了宇宙起源、宇宙結構等真相
  • 殷墟中發現了紂王亡國的歷史真相,此發現顛覆認知,令人不敢想像
    據《呂氏春秋》、《帝王世紀》記載,微子啟、微仲衍與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啟、微仲衍出生時,他的母親尚為妾,而被立為王后之後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啟年長,想立他為嗣,太史根據禮法認為微子啟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為嗣子。帝乙逝世後,辛繼位,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紂",因為諡法上"紂"表示殘義損善。
  • 靈界真相(顛覆世界人類認知)一傳奇人物
    本人無神論者,更不相信封建迷信,之前的我是典型的唯物主義者,但是通過閱讀《靈界真相》一本書後,顛覆我關於對宇宙世界的認識,從而轉變成唯心主義者本著科學求真及哲學的角度來探討書中講述的一切。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1688年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個基督教家庭,一生活躍,於1772年3月29日客死在異地英國,享年八十四歲。他是靈界的代言者,被譽為"西歐歷史上最偉大、最不可思議的人物。
  • 先天不足,後天怎麼提高智商?讀書是真的可以提高智商,別不信
    從小學習成績都比較好,工作了之後工作效率也高,讓我一直有以為智商還不錯的錯覺,直到前幾年我才發現,我之所以學習成績過得去以及辦事效率高不是因為智商,而且因為勤奮,因為做什麼事都很認真的態度。過去我一直認為人類的大多數的人智商其實是差不多的,沒有誰比誰厲害多少,人和人之前的差距其實只是一個機會。但是我的這種想法在遇到我的老公之後徹底顛覆了,因為他的智商比正常人要高出很多,我們正常人需要付出100分的努力才能學好的東西,對他來說他只要稍稍花一點心思,他就可以輕鬆學會,為此我還曾期待我的孩子會不會像他一樣聰明。
  • 腦容量vs腦結構,誰決定智商高低?
    轉載自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就腦容量大小是否決定智商的問題爭論不休。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腦容量與智商之間的關聯微乎其微,決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腦結構而不是腦容量大小。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就一個問題爭論不休:腦容量越大的人是不是智商就更高。如今,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腦容量大小在解釋人智商高低問題上作用不大。相反,他們相信大腦的結構或是解釋智商高低的關鍵所在。
  • 1975年後出生的人類智商逐代下降?
    弗林效應弗林效應(Flynn effect)指智商測試的結果逐年增加的現象。是以詹姆斯·弗林命名的。最早提出這現象的人是理察·林恩。在1982年的一期《自然》內,他提出了美國人做智力測驗的成績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