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南芥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

2021-01-20 泉的微物志

上周一個中午,吃過中飯,困得不行。最近事多,真是感覺自己被掏空。可是約好了和小夥伴一起做實驗,先做準備工作。喝茶,然後該去幹活了,可還是困。

在困頓中開始,畢竟是自己熟悉的事,做起來很快。看著顯微鏡下的圖像,分析,調整,最後基本明確問題。結束的時候,忽然發覺一點都不困了。

以前學習的時候,老師會反覆強調要做好準備工作。不只是試劑用具儀器,更重要的是身心的狀態,要靜心,之後才能做好。一開始真是要事先調整狀態,雖不是焚香沐浴,深呼吸總是有的。不把身心投進去,的確很難做好。而時間久了,自己的身心和那件事似乎有了聯繫,當我坐在顯微鏡旁,自然就進入了那種靜而清醒的狀態。

就如悲哀的陶藝人拿起一塊泥開始揉的時候會放下悲哀,憤怒的畫家拿起畫筆能化解憤怒,煩躁的繡娘拿起針線會平靜下來,一技傍身不僅是謀生,也會是一種救贖。


下面是我們那天我們看到的兩張好看的圖片。


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葉肉細胞,擬南芥是一種模式植物,十字花科,和我們吃的白菜蘿蔔薺菜是一個科的植物,做植物研究的基本都要用到它。紅色的是葉綠體的自發螢光,綠色的是綠色螢光蛋白(GFP)標記的線粒體。


這和上一張圖是同一個視野,用DNA特異的螢光染料DAPI顯示DNA,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DNA。

相關焦點

  • 丙酮酸則回到葉肉細胞,通過葉肉細胞葉綠體中的丙酮酸二激酶
    (1)NADP-ME類型這類植物包括玉米、高粱和馬唐等。葉肉細胞質中的PEP羧化酶固定CO2產生草醯乙酸(OAA),由葉綠體中NADP專一的蘋果酸脫氫酶催化形成Mal。Mal從葉肉細胞運輸到鞘細胞,通過鞘細胞葉綠體中的NADP專一蘋果酸酶催化形成丙酮酸和釋放CO2。CO2通過卡爾文環固定產生PGA,再轉化為糖和澱粉等;而丙酮酸則回到葉肉細胞,通過葉肉細胞葉綠體中的丙酮酸二激酶作用生成PEP(圖3-27)。
  • 觀察葉綠體試驗中,為什麼取「菠菜稍帶葉肉的下表皮「
    :上圖是有上下葉之分的一個葉片的結構,其中葉片的上表皮和葉片的下表皮都是由一層起保護作用的細胞組成,它們排列緊密,且無色透明,但下表皮上氣孔多,而且氣孔的保衛細胞中也有葉綠體和中央大液泡。(2)葉肉: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是位於上下表皮之間的薄壁組織,即葉肉,葉肉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大多數植物的葉片有上下葉之分,因為上下葉受光情況不同,使得兩面的葉肉組織產生分化。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中兩種能量轉換器
    儲存鈣離子     線粒體可以儲存鈣離子,可以和內質網、細胞外基質等結構協同作用,從而控制細胞中的鈣離子濃度的動態平衡。線粒體迅速吸收鈣離子的能力使其成為細胞中鈣離子的緩衝區。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加也能使誘導凋亡因子(AIF)等分子釋放進入細胞質基質,破壞細胞結構。細胞增殖與細胞代謝的調控;·合成膽固醇及某些血紅素。線粒體的某些功能只有在特定的組織細胞中才能展現。例如,只有肝臟細胞中的線粒體才具有對氨氣(蛋白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造成的毒害解毒的功能。
  • 葉綠體、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
    外被:由兩層單位膜構成,外膜通透性大,內膜物質有較強選擇通透性。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向化學能的轉化是在類囊體膜上進行的,因此類囊體膜亦稱光合膜。在葉綠體的基質中有顆粒較大的油滴和顆粒較小的核糖體。基質中存在大量的DNA纖維,各種可溶性蛋白(酶),以及其他代謝有關的物質。
  • 線粒體和葉綠體基因簡介
    ,呼吸鏈中的某些蛋白質或酶的編碼基因就在mDNA(線粒體DNA)上。線粒體還能獨立合成一些蛋白質,因為線粒體有自己的rRNA、tRNA和核糖體,可以表達自己的基因。現在已知的線粒體基因組至少含有tRNA基因、rRNA基因、細胞色素氧化酶基因、ATP酶基因、細胞色素還原酶基因、一些抗藥性基因等。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mRNA上的密碼子和tRNA上的反密碼子是對應的。
  • 葉綠體與線粒體的異同
    葉綠體與線粒體是兩種非常重要的細胞器,之所以說其重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它們的功能和作用與細胞的新陳代謝及生物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二是幾乎各類的考題以及模擬試卷都會對這兩種細胞器進行考查
  • 葉綠體和線粒體有何區別?
    它是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通過呼吸作用,將有機物氧化分解,並..線粒體 廣泛分布於真核細胞中 橢球形或球形.葉綠體 僅存在於綠色植物細胞中 棒狀、粒狀化學組成DNA、RNA、磷脂、蛋白質DNA、RNA、磷脂、蛋白質、色素等.結構雙層膜結構,內膜向內突出形成嵴.在內膜(嵴)和基質中,分布著許多與有氧呼吸作用有關的酶類.
  • Developmental Cell: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Signaling Regulates MicroRNA Biogenesi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
  • 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 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的作用
    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1)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裡的能量轉換器     (2)葉綠體: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製造的有機物中。     (3)線粒體: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機制清華新聞網12月29日電 12月2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 葉片的結構:葉片的主要由表皮、葉肉和葉脈構成
    表皮細胞一般為形狀不規則的扁平體,側壁凸凹不齊彼此互相嵌合,連接緊密,沒有細胞間隙,在表皮細胞的外壁上有一層也是透明的且不易透水的角質層。表皮上這些成對的半月形細胞,叫做保衛細胞。通常上表皮的保衛細胞少於下表皮。保衛細胞中綠色的顆粒是葉綠體。葉綠體在保衛細胞及葉肉細胞裡有,在表皮細胞裡卻沒有。保衛細胞之間的空隙叫氣孔。
  • 液泡較小,線粒體,高爾基體和內質網豐富
    cell)和韌皮纖維(phloem fibre)組成。韌皮部中主要承擔物質運輸的細胞是篩管分子(圖6-4)。篩管分子是長形的生活細胞,在發育過程中,細胞核和液泡膜喪失,成熟的篩管分子缺乏微絲、微管、高爾基體和核糖體,質膜完整,線粒體、質體和光滑內質網仍然存在。在被子植物中,篩管分子首尾相接,端壁分化為篩板,形成長的細胞聚集體稱為篩管(sieve tube,圖6-4)。
  • 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發文報導R-loop介導擬南芥中葉綠體基因組...
    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發文報導R-loop介導擬南芥中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維持的新機制清華新聞網1月9日電 1月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RHON1共轉錄移除R-loop以維持擬南芥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RHON1 co-transcriptionally
  • 思維導圖:細胞的基本結構
    (多選)有些實驗可以通過染色改進實驗效果,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觀察菠菜葉肉細胞時,用甲基綠染色後葉綠體的結構更清晰B.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適量紅墨水,可用於觀察白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C.檢測花生子葉中脂肪時,可用龍膽紫溶液對子葉切片進行染色D.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時
  • 專題02 細胞的結構
    根據細胞代謝需要,線粒體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移動和增殖B.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核酸的種類相同C. 人體未分化的細胞中內質網非常發達,而胰腺外分泌細胞中則較少D.4.(2019全國卷III·1)下列有關高爾基體、線粒體和葉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三者都存在於藍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場所D.三者的膜結構中都含有蛋白質【答案】D【解析】藍藻是原核生物,細胞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沒有高爾基體、葉綠體和線粒體,A錯誤;線粒體和葉綠體含有少量的
  • 昆明植物所在竹類植物葉綠體基因組中發現水平基因轉移
    目前已知的水平基因轉移主要發生在原核生物以及單細胞真核生物中,對這些類群生物的進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水平基因轉移現象在多細胞真核生物中被發現,尤其是在被子植物不同細胞器之間,如線粒體(mitochondrion)基因組中常存在大量來自葉綠體(plastid)基因組的水平基因轉移。然而,被子植物葉綠體基因組在進化上十分保守,極少發現水平基因轉移,目前僅在兩種真雙子葉植物中有報導。
  • 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有的沒有基粒或只有發育很差的基粒,但體積大
    2.C4植物的解剖和生理特徵C4植物的葉片具有兩種不同的光合細胞: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具有厚壁和不透氣的維管束鞘細胞(bundle sheath cells)總是圍繞著葉的維管束,維管束鞘細胞的這種同心排列稱為Kranz解剖(Kranz anatomy)或者花環結構(wreath structure)(圖3-25)。葉肉細胞和鞘細胞中都含有許多葉綠體。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外觀正常,具有許多充分發育的基粒;而維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有的沒有基粒或只有發育很差的基粒,但體積大,累積大量的澱粉。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發文報導R-loop介導擬南芥中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維持的新機制
    1月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RHON1共轉錄移除R-loop以維持擬南芥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
  • 高三生物第一輪複習: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教案
    功能:與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液 泡: 結構:泡狀結構,含多種成分     功能:儲存物質並能調節滲透壓   溶酶體:含多種酶,能分解物質   典例解析:   例1 洋蔥根尖生長點細胞中的DNA存在於   A 高爾基體、線粒體和細胞核 B 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膜 C 線粒體和細胞核 D葉綠體和細胞核   例2
  • 葉綠體中的ATP
    與酶的敘述,錯誤的是A.葉綠體中三碳糖合成澱粉所需的ATP來自細胞呼吸B.NADPH和NADH都市重要的輔酶,並有較強的還原性C.酶在發揮作用時,一定伴隨著ATP的水解D.合成酶時,一定伴隨著水和ADP的生成[答案]C【疑難問題】葉綠體中的ATP除了光反應可以產生外還可以來自於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