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al Cell: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

2020-11-28 生物谷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Signaling Regulates MicroRNA Biogenesi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了葉綠體逆行信號可以調控擬南芥microRNA(

miRNA

)的生成,並揭示了該調控機制在擬南芥耐熱性獲得方面的重要作用。


miRNA是一類長約21個核苷酸的內源小RNA,它們從其前體(primary miRNA, pri-miRNA)在細胞核內被Dicer-like 1 (DCL1)加工產生,與效應蛋白Argonaute1結合後通過切割靶標mRNA或抑制翻譯等方式調節基因表達。葉綠體是植物細胞重要的細胞器。它不僅是光合作用的中心,而且是植物感受內源和外界環境刺激的感受器之一。葉綠體可以利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小分子,通過逆行信號通路將環境刺激傳遞至細胞核,調控核內基因表達。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通過正向遺傳篩選獲得到了一個嚴重影響miRNA產生的突變體cue1. CUE1是一個定位於葉綠體內膜的轉運蛋白,它可以將化合物PEP轉運至葉綠體內並通過Shikimate 通路代謝產生三種芳香族胺基酸 (Tyr, Phe, and Trp)。

遺傳

學分析表明,三種芳香族胺基酸中的Tyr,而不是Phe和Trp,為miRNA的積累所必需。進一步分析發現,Tyr通過生成下遊代謝產物維生素E調控miRNA生成。戚益軍研究組隨後深入研究了維生素E 調控miRNA生成的作用機制,發現維生素E可通過葉綠體逆行信號分子PAP,抑制核內RNA外切酶XRN2的活性,使得pri-miRNA 免於降解,從而促進miRNA的生成。此外,該研究還發現miRNA通路的逆行信號調控模式對於擬南芥熱脅迫下耐熱性的獲得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葉綠體逆行信號通路可調控細胞核內miRNA 的生成,這對理解葉綠體逆行信號通路和miRNA通路的調控機制都具有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博士後方曉峰和博士生趙高展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戚益軍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和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提供經費支持。(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
    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報導葉綠體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的重要機制清華新聞網12月29日電 12月2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植物生物學研究中心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葉綠體到細胞核逆行信號調控擬南芥microRNA生成」(Chloroplast-to-Nucleus
  • 張立新團隊發現液液相轉換驅動葉綠體內蛋白分選
    研究人員確定了兩個擬南芥錨定蛋白重複蛋白STT1和STT2,它們專門介導葉綠體雙精氨酸易位(cpTat)途徑的蛋白到類囊體膜的分選。   STT1和STT2通過其C末端錨定蛋白結構域的相互作用形成獨特的異二聚體。cpTat底物與STT複合物N端固有無序區的結合引起液-液相分離。
  • 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發文報導R-loop介導擬南芥中葉綠體基因組...
    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發文報導R-loop介導擬南芥中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維持的新機制清華新聞網1月9日電 1月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RHON1共轉錄移除R-loop以維持擬南芥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RHON1 co-transcriptionally
  • Cell 新發現!一條連接細胞膜和葉綠體的信號傳遞途徑
    中科院上海逆境中心研究團隊揭示一條連接細胞膜和葉綠體的信號傳遞途徑責編 | 逸雲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遭受各種威脅,包括病原體(例如病毒和細菌)的攻擊。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植物已形成一系列複雜且巧妙的機制來感知來自病原體的威脅信號,並產生相應的防禦反應,從而阻止或清除病原體入侵。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發文報導R-loop介導擬南芥中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維持的新機制
    1月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孫前文實驗室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RHON1共轉錄移除R-loop以維持擬南芥葉綠體基因組穩定性
  • The Plant Cell:餘迪求等擬南芥WRKY57轉錄因子研究獲進展
    植物葉片衰老受到多種發育因子和環境因子所調控。外源植物激素茉莉酸(JA)處理可以誘導葉片細胞迅速進入衰老程序,而生長素(Auxin)卻可以有效地抑制該過程發生。眾所周知,植物激素JA和auixn介導的信號途徑之間存在著交叉調控通路,並在植物發育和抵抗病原菌侵染等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調控功能。
  • 《Cell》雜誌發文,河大在國際上首次揭示葉綠體蛋白轉運新機制!
    ,揭示了相分離的重要生理意義,而且對於探討葉綠體的生物發生、光合器官的建成和功能調節以及真核生物的起源和進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葉綠體是植物光合作用場所。葉綠體是由光合細菌共生演變而來的,在光合作用及其他多種重要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葉綠體具有半自主性,95%葉綠體蛋白是由核基因編碼的,在胞質中合成為前體後,通過葉綠體外被膜和內被膜上的轉運通道將蛋白質轉入葉綠體的不同區域才能使葉綠體行使光合功能。
  • Plant Cell | 中科院李梅/​常文瑞研究組揭示光合作用卡爾文循環的催化和調控機制
    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卡爾文循環(暗反應)兩個階段,其中卡爾文循環包括多步酶促反應,利用光反應過程中產生的ATP和NADPH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碳水化合物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一個擬南芥Msc S-like蛋白MSL8,是花粉在缺水滲透脅迫下生存所必需的,研究表明,MSL8是低滲脅迫誘發的膜張力變化的感受器(Hamilton et al.,2015)。植物也有一個大的環核苷酸門控離子通道(CNGCs)家族以及類穀氨酸受體(GLR)家族,可能對於調控脅迫應答的胞質Ca2+信號具有重要作用(Swarbreck et al.,2013)。
  • Plant Cell |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研究團隊揭示茉莉酸信號調控根毛...
    ,參與調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葉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積累及抗凍害反應等。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每日摘要:擬南芥和番茄中調控胚珠發育的分子機制差異(the plant journal)
    Pérez‐AmadorOvule primordia formation is a complex developmental process with a strong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seeds.
  • Developmental Cell:TGF-β信號通路的核心信號轉導分子Smad4在...
    近期,她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基因敲除技術研究了TGF-β信號通路的核心信號轉導分子Smad4在調控大腦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中的作用。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細胞》(Cell)旗下的子刊《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雜誌上。在臨床上,腦功能障礙常與新生兒顱內出血(ICH)和成人中風有著密切的關係。
  • Rho-actin信號途徑在擬南芥木質部導管細胞壁邊界形成中的機制
    Rho GTP 酶是重要的信號轉導分子,參與多種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在細胞骨架重組調控方面其重要作用【1,2】。ROP(Rho-like GTPases from Plant)為植物中特有的小分子G蛋白 Rho 家族的成員,通過控制微管和肌動蛋白絲調控細胞壁沉積模式,從而確定細胞形狀和功能【3】。
  • Developmental Biology:線蟲sel-7基因在發育時間調控過程中的作用
    2009年6月3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張宏實驗室在Developmental Biology上發表題為 「The temporally regu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SEL-7 controls developmental timing in C. elegans」 的文章,該文章主要報導了線蟲的sel-7基因在發育的時間調控過程中的作用
  • 華中農業大學徐芳森課題組發現茉莉酸信號參與調控缺硼引起的擬南芥生長抑制
    茉莉酸(Jasmonates, JA)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抵禦逆境脅迫的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但是,JA如何參與調控植物響應缺硼脅迫的機制還沒有明確的研究報導。累積的JA在JAR1作用下轉化為JA-Ile,激活JA信號參與缺硼對擬南芥生長的抑制。本研究以擬南芥野生型和相關遺傳突變體為材料,研究缺硼脅迫下JA合成與信號的適應性變化,從而揭示JA參與植物響應缺硼脅迫的分子調控機制。該研究發現缺硼條件下擬南芥地上部和根中累積的JA達到正常硼條件下的7.9倍和2.8倍。
  • 生物物理所揭示光合作用卡爾文循環的催化及調控機制
    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卡爾文循環(暗反應)兩個階段,其中卡爾文循環包括多步酶促反應,利用光反應過程中產生的ATP和NADPH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儘管卡爾文循環不需要光能,但該過程仍受到光/暗調控。
  • 膜聯蛋白8負調控擬南芥細胞死亡和抗病性
    廣譜抗性調控是植物生物學研究的一個活躍領域為了解決 RPW8.1信號是如何調控的問題,我們進行了一個基因篩選,並試圖確定突變增強 RPW8.1介導的 HR。在這裡,我們提供了證據連接膜聯蛋白與 RPW8.1介導的抗白粉病的擬南芥。我們分離並鑑定了擬南芥 b7-6突變體。
  • 擬南芥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
    不只是試劑用具儀器,更重要的是身心的狀態,要靜心,之後才能做好。一開始真是要事先調整狀態,雖不是焚香沐浴,深呼吸總是有的。不把身心投進去,的確很難做好。而時間久了,自己的身心和那件事似乎有了聯繫,當我坐在顯微鏡旁,自然就進入了那種靜而清醒的狀態。
  •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特異性激活WNT7/β catenin信號通路的新...
    WNT7/βcatenin信號通路十分重要 近日來自美國NIH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cell reports發表了他們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大腦內皮細胞中,GPR124能夠作為共激活因子與WNT7共同激活經典WNT/βcatenin信號通路。這一發現對於擴展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新成員又添濃重一筆。
  • 擬南芥種子數目和角果大小的遺傳調控新機制
    Current Biology | 擬南芥種子數目和角果大小的遺傳調控新機制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種類繁多的豆類植物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包裹種子的角果的長度決定了種子數量,並且控制雌蕊(最終發育為角果)伸長的激素信號網絡已經被闡明【2】,但是該調控網絡並未涉及胚珠發育的規則啟動。最近的一項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鑑定了NERD1(NEW ENHANCER OF ROOT DWARFISM1)作為胚珠數量的正調節因子,但是在胚珠間距調控中沒有發揮特定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