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o-actin信號途徑在擬南芥木質部導管細胞壁邊界形成中的機制

2021-01-08 網易

2019-02-09 20:43:16 來源: BioArt植物

舉報

  Rho家族是一類 GTP 結合蛋白,具有 GTP 酶活性,因此,習慣被稱為 Rho GTP 酶。Rho GTP 酶是重要的信號轉導分子,參與多種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在細胞骨架重組調控方面其重要作用【1,2】。ROP(Rho-like GTPases from Plant)為植物中特有的小分子G蛋白 Rho 家族的成員,通過控制微管和肌動蛋白絲調控細胞壁沉積模式,從而確定細胞形狀和功能【3】。

  在植物木質部導管的發育過程中,細胞壁沉積並不是均勻分布的,有些地方並不發生沉積,這些細胞壁沉積被局部抑制的地方會在次生細胞壁中形成小的凹陷孔洞,被稱為紋孔,水分通過紋孔在木質部導管之間移動。

  前期研究報導,ROP11 局部活化通過其效應子 MIDD1 和驅動蛋白 13A 誘導微管解聚,從而形成紋孔【4】。然而,ROP 信號如何在細胞壁中建立具有特化結構域的邊緣和邊界仍知之甚少。

  近日,來自日本國家遺傳學研究所的Yoshihisa Oda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 A Rho-actin signaling pathway shapes cell wall boundaries in Arabidopsis xylem vessels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了 Rho-actin 信號傳導途徑在擬南芥木質部導管中形成細胞壁邊界的新機制。

  

  該研究鑑定了新的調控擬南芥中次生木質部導管分化的 ROP 信號途徑。通過分析在擬南芥導管分化過程中上調的基因,作者鑑定了一個具有捲曲螺旋結構域的新蛋白,命名為 WAL,並分析了其亞細胞定位,發現 WAL 蛋白以絲狀結構於次生細胞壁紋孔處累積,調節細胞壁向內生長,並與 F-actin 相互作用,促進紋孔邊緣肌動蛋白組裝。進一步的研究發現,DUF620 結構域蛋白 BDR1 與 WAL 相互作用並募集 WAL 到質膜,這種募集機制是 ROP 依賴的。BDR1 是 ROP 效應子,定位於次生細胞壁紋孔邊緣。

  

  紋孔中ROP信號通路的示意圖

  這些結果表明,BDR1 和 WAL 介導的 ROP-actin 途徑,形成紋孔邊界。該研究揭示了一種獨特的機制,其中兩個密切相關的 ROP 途徑調節細胞壁沉積模式,建立微小但高度特化的細胞壁結構域。WAL 和 BDR 在開花植物中高度保守,並且在若干個樹種的紋孔中也發現肌動蛋白環,這表明 ROP-BDR-WAL 途徑可以被廣泛保存並且有助於在各種植物中提供強有力的水分運輸。

  參考文獻:

  1.Heasman, S. J. & Ridley, A. J. Mammalian Rho GTPases: new insights into their functions from in vivo studies. Nat. Rev. Mol. Cell Biol. 9, 690-701 (2008).

  2.Chiou, J. G., Balasubramanian, M. K. & Lew, D. J. Cell polarity in yeast. Annu. Rev. Cell Dev. Biol. 33, 77-101 (2017).

  3.Yang, Z. &Lavagi, I. Spatial control of plasma membrane domains: ROP GTPase-based symmetry breaking. Curr. Opin. Plant. Biol. 15, 601-607 (2012).

  4.Oda, Y. & Fukuda, H. Initiation of cell wall pattern by a Rho- and microtubule-driven symmetry breaking. Science 337, 1333-1336 (201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08396-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植物細胞壁結構調節卵菌病原體抗性的機制
    Current Biology | 植物細胞壁結構調節卵菌病原體抗性機制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細胞壁是植物細胞與其周圍環境發生互作的主要界面,因此細胞壁必須同時兼顧植物生長、有益微生物定殖以及抑制病原微生物入侵等功能。
  • 光周期促進春季樹木木質部發育的機制獲揭示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黃建國團隊與國內外同行,利用過程模型等方法,揭示光周期促進春季樹木木質部發育的機制。
  • 南京農業大學揭示梨果實石細胞形成轉錄調控機制
    近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線發表了南京農業大學梨課題組題為「PbrMYB169 positively regulates lignification in fruit stone cells of pear (Pyrus bretschneideri)」的研究論文,進一步揭示了梨果實石細胞形成的轉錄調控機制
  • PNAS|李來庚揭示脫落酸通過磷酸化NST1調節擬南芥次生細胞壁的形成機制
    某些特定類型的細胞在停止延伸後會沉積較厚的次生細胞壁(SCW),從而賦予這些專門化細胞以獨特的功能,例如機械支持,水和養分的長距離傳導,對生物脅迫的抵抗力,豆莢脫落和花粉釋放。SCW主要由纖維素,木質素和半纖維素組成。植物次生細胞壁(SCW)的沉積和木質化受季節因素和非生物脅迫的影響,這些響應可能涉及脫落酸(ABA)。但是,涉及的機制尚不清楚。
  • 植物細胞生理
    微絲(microfilament):是指真核細胞中由肌動蛋白(actin)組成、直徑為7nm 的骨架纖維, 又稱肌動蛋白纖維 (actin filament)。中間纖維(intermediate filament): 是一類由絲狀角蛋白亞基組成的中空管狀蛋白質絲。
  • 中柱鞘細胞或活的木質部細胞一方面能吸收離子
    可是後來的工作表明,根尖的頂端區域積累較多的離子,是因為該區域無輸導系統,所以吸收的離子不易運往別處;而根毛區積累離子較少,是因為該區的木質部已分化完全,所吸收的離子較多運往別處(圖5-2)。因此根毛區才是根尖吸收離子的活躍區域。
  • 每日摘要:擬南芥KNAT3/7作用於花序中的次生細胞壁沉積(the plant journal
    轉錄因子KNAT7是一個II類KNOTTED1同源異型基因KNOX2,其在束間纖維中充當次生細胞壁生物合成的負調節因子發揮作用。另外,knat7功能缺失突變體顯示出不規則的木質部表型,說明其可能在木質部導管次生細胞壁沉積方面發揮正向調控作用。
  •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細胞壁是多糖組成的複雜網絡結構,這些多糖經摺疊、交聯,形成適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細胞壁高級結構。研究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的精準調控機制是植物學新的學科前沿。  乙醯化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細胞壁多糖上的修飾形式,可控制多糖構象及多聚物間的交聯,對高級結構的構建至關重要,成為解析細胞壁結構及其功能的突破口。
  • 科學家揭示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機制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周飛)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黃建國與國內外合作者在揭示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8月5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樹木物候被普遍認為對環境變化敏感,為了解植被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反饋關係提供了關鍵指徵。
  • Science‖膜近端F-actin限制局部膜突出並指導細胞遷移
    質膜以多種連接機制與皮層產生可逆性附著,包括埃茲蛋白(E)、根蛋白(R)、膜突蛋白(M)與膜和F-actin的結合。通過連接蛋白的膜附著局限在細胞皮層的最外層,被稱為膜近端F-actin(membrane-proximal F-actin,MPA),其附著強度受MPA的距離或密度調節。肌動蛋白皮層部分通過調節膜張力指導遷移細胞。
  • 小肽整合生長素途徑參與不同溫度下擬南芥花發育過程
    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例,在繁殖過程中,擬南芥在不斷生長的不定花序上不斷開花。花原基的形成和生長依賴於生長素,並且在不同環境下都可以維持健康狀態。這其中由保守的小肽CLV3信號途徑通過一系列受體抑制花分生組織(inflorescence meristems, IM)中心轉錄因子WUS的表達從而抑制莖和IM中的幹細胞增殖。另一對受體CLV2/CRN也負調控IM細胞增殖且不依賴於CLV3。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然而,與有著近200年觀測歷史的樹木枝葉芽物候相比,樹皮以下樹幹木質部物候(如形成層活動、木質部組織形成、韌皮部形成)則一直難以被詳細監測。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進而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
  • Hortic Res | 南京農業大學在梨果實石細胞形成啟動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石細胞是梨果實中一類特殊的厚壁細胞,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化學本質是薄壁細胞中木質素的合成和細胞壁的強烈木質化。當前研究主要基於梨基因組和種質資源,針對石細胞的木質素本質,克隆果實中木質素合成結構基因並解析分子調控機制等,但正常生長的薄壁細胞為什麼會啟動木質化過程並形成石細胞仍然不夠清楚。
  • Science:轉錄因子WUSCHEL介導擬南芥生殖細胞產生機制
    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法國、比利時、瑞士和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將植物的普通體細胞轉化為生殖細胞(用於有性生殖)的調節通路。不同於人和動物的是,植物在早期的胚胎形成期間沒有留有生殖細胞系用於未來的配子產生。相反,植物的生殖細胞是由植物生殖器官(雄蕊和心皮)中的體細胞從頭產生的。為此,選中的體細胞將它們的細胞分裂模式從有絲分裂轉化為減數分裂。有絲分裂是維持染色體數量的細胞增殖過程,而減數分裂是降低染色體數量並且發生基因重組的細胞分裂過程。
  • JXB︱德國圖賓根大學研究者揭示GA和生長素的相互作用調控木質部擴張的分子機制
    德國圖賓根大學Laura Ragni研究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雜誌發表了題為Auxin and Gibberellin signaling cross-talk promotes hypocotyl xylem expansion and cambium homeostasis 的研究論文,在擬南芥下胚軸中
  • Science | 植物維管特異性轉錄因子調控根毛響應低磷環境的機制
    在缺磷土壤中,植物通過增加其 根系 根毛密度,提高對磷的吸收。植物根系中維管細胞的增殖受到轉錄因子TMO5 (MONOPTEROS 5) /LHW (LONESOME HIGHWAY) 形成的異源二聚體複合體的調控【1,2】。TMO5/LHW複合體通過調控它的直接下遊靶標LOG4 (LONELY GUY4) 和LOG3的表達以控制細胞增殖【3】 。
  • Science:破解腸道細菌致癌物colibactin導致DNA損傷機制,有助揭示...
    多年來,已有許多研究表明攜帶這種合成途徑的細菌的豐度與人類癌症之間存在相關性,而且結腸炎相關結直腸癌的多種小鼠模型已證實了這組特定的基因能夠影響腫瘤的進展和侵襲性。」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分離通過這種途徑產生的colibactin的方法,這就使得人們對它的作用機制一無所知。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獲進展
    然而,與有著近200年觀測歷史的樹木枝葉芽物候相比,樹皮以下樹幹木質部物候(如形成層活動、木質部組織形成、韌皮部形成)則一直難以被詳細監測。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
  • 春季針葉樹木質部第一個細胞發育的環境啟動外因及機制研究獲進展
    然而,與有著近200年觀測歷史的樹木枝葉芽物候相比,樹皮以下樹幹木質部物候(如形成層活動、木質部組織形成、韌皮部形成)則一直難以被詳細監測。這導致木質部生長和環境條件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至今不明,影響了對全球變暖下陸地森林生產力和碳收支的準確評估。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最近,細胞壁脅迫被認為可引起與真菌細胞-細胞壁整合(CWI)途徑類似的專一的信號途徑(Voxeur and Ho¨fte,2016;Jendretzki et al.,2011)。在酵母中,細胞壁應激反應主要是由細胞壁結合的質膜蛋白Wsc1-3、Mid2和Mtl1感知(Jendretzki et al.,2011),但這些感受器怎樣檢測到細胞壁變形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