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賺錢生意黃了?損失或達403億!正開啟「艱難自救」

2021-01-19 金十數據

教育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產業,留學生為該行業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2018-2019年度,國際教育為澳洲帶來了376億澳元的收入。但在疫情下,澳大利亞採取的封閉國際措施,使該國的教育行業損失慘重。

澳高等教育部門警告稱,如果在第一學期開學時留學生還是無法返澳,那麼其中維州的高校將有可能因此損失高達8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403億元)。

此前維多利亞州的一名專家更是警告稱,若政府未能實施一項迎接10萬多名海外留學生回國的計劃,則維州140億澳元的國際教育收入將得不到保障。

為了減少損失,澳洲各高校目前開始了「艱難自救」。據1月15日報導,當前維州政府正起草了一份計劃,擬允許為留學生設立單獨的入境配額,以保證留學生可以放心返校學習。

此前澳洲大學聯盟執行長傑克遜(Catriona Jackson)也表示,建議國外考生嘗試不同的「考學途徑」,從多個方面考取赴澳學習的資格。

但令這些高校感到擔憂的是,他們的計劃在短時間內很有可能無法實現。報導指出,為了防範英國高傳染性病毒的入侵,該國已宣布實施更高級別的國際入境人數限制,這已導致留學生在今年年中無法順利返澳學習。

澳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數據表明,澳洲高校可能需要4年時間才能從留學生的流失中恢復過來。而在2021年期間,已經損失超過1.2萬工作崗位的教育行業會是雪上加霜。

文 |林妙瓊 題|曾雲梓 圖|饒建寧 審|曾雲梓

相關焦點

  • 創業做生意,如何在逆境中自救?擁有這一樣東西,想要自救就不難
    創業做生意,在面對逆境,你需要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積極的心態。創業做生意,如何在逆境中自救?擁有積極心態這一樣東西,想要自救就不難。人生不可避免遭遇逆境,創業做生意,也是如此,我們無法避免,但卻可以選擇處在其中的心態。
  • 因疫情巨虧6億,意甲引入私募基金17億歐投資自救
    文|孔真妮 體育大生意記者 11月20日,據體育商業媒體Sportspro報導,意甲聯盟投票後決定接受由CVC Capital、Advent International、FSI三者組成的私募股權基金17億歐元的報價,由CVC牽頭的該私募基金離收購意甲媒體版權公司10%股份更近一步。
  • 損失近100億,澳洲航空迎百年來最大危機!要賣"護理包"自救
    為了遏制疫情,各國紛紛發布了旅行限制令,在這樣的背景下,航空公司航班大面積停飛、飛機訂單被取消或無期限推遲,全球航空業遭受重創,澳大利亞航空也不能倖免。損失近100億,澳洲航空面臨100年來最大困境據第一財經8月20日消息,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2020年的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損失19.6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8.53億元)。
  • 損失2306億!澳大利亞付出慘痛代價,為何仍不願向中國「服軟」?
    損失2306億!澳大利亞為其錯誤行動買單澳大利亞歷來屬於外向型經濟體,極度依賴國際市場,獨立性較低,其出口支柱產業分別是礦業、農業和留學生教育業。但在一系列謎之操作下,澳大利亞自吞苦果。礦業方面,以鐵礦石和煤炭為例,據澳媒統計,在2019年-2020年期間,澳對華出口的鐵礦石佔其出口總量的87%,交易額達到1020億澳元。但如今澳對華鐵礦石出口可謂「江河日下」,今年7月份大跌約12%。
  • 中國遊客繼續缺席,澳大利亞零售商哀嚎,今年春節損失將難以估量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澳大利亞的各大零售商和酒店業,因為今年再次失去中國遊客,其損失將達到14億澳元(約70億元),而連帶著其它依靠零售、旅遊來生存的產業也都將遭受衝擊,可以說整個澳大利亞經濟的損失將難以估量。
  • 俄蒙有望加大對華出口,澳大利亞或損失180億澳元
    為此,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從其他國家進口煤炭,但不包括澳大利亞。現階段,澳大利亞煤炭受到中國禁令的影響,價格一直處於低位,與中國國內市場價格相比要便宜許多。但從政府的聲明裡即可看出,目前中國還沒有解除對澳大利亞煤炭禁令的打算。那麼如果中國不選擇澳大利亞煤炭。是否會對國內的煤炭需求及高漲煤價有所影響呢?
  • 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來源標題: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澳大利亞新聞網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遊客今年2月的缺席將令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由於春節期間缺少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零售業和食宿業料將遭受巨大損失。
  • 澳大利亞,最艱難的時刻到了
    澳聯儲做出上述決定是基於對目前澳大利亞經濟的預判。澳洲聯儲稱,全球遠景仍不明朗,復甦估計是逐漸的,「3月中旬出臺的支撐澳大利亞經濟的一攬子計劃正如預期般發揮作用,政府最近也宣布將延伸各種收入支撐的計劃」。雖然選擇了按兵不動,但對於澳大利亞經濟,澳聯儲仍然給出了不樂觀的看法,直言澳大利亞經濟正經歷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經歷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萎縮。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
  • 血虧100個億,又一巨頭「栽了」,2萬人待崗,靠賣睡衣自救
    每經編輯:畢陸名日前,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人民幣),而上一財年澳航實現盈利8.4億澳元(約合42.17億元人民幣)。
  • 猶太人的賺錢智慧:做嘴巴的生意,全球有70億的「無底洞」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吃飯可算是我們人生的一大事,是我們全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世界商人」猶太人看來,我們要學會做嘴巴生意,嘴巴是消耗的無底洞,全球有70億人每天都要吃飯,所以這個市場有無窮的潛力。
  • 多個公司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
  • 巨頭也撐不住,「花式」自救來了:竟賣起了油條
    而截至9月底,美國四家最大航空公司的總失業人數已達15萬人。由於歐洲疫情再度反彈,航空客運量再度暴跌,歐洲航空業也籠罩著悲觀情緒。據歐委會測算,今年上半年,歐洲前兩大航空公司的德國漢莎航空損失約30億歐元,法荷航集團營業額同比減少83%。
  • 拒絕中國乘客入境,巨虧97億,澳大利亞的航空業頂不住了?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巨頭公司澳洲航空,也公布了財年報告。從數據中顯示的來看,公司總虧損在19.6億澳元,折算成人民幣達到97億元。對此澳洲航空計劃未來會裁掉6000個崗位左右。,今年上半年幾乎沒有去澳大利亞旅遊的中國遊客,預計損失了8成以上的中國籍遊客。
  • 開啟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
  • 慘虧98億!2萬人停薪待崗,巨頭遭遇百年困境,靠賣睡衣自救
    當地時間20日,澳大利亞最大航空公司「澳洲航空」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財年公司損失高達19.6億澳元(約合98億元人民幣)。在虧損嚴重的情況下,澳洲航空不得不開啟了&34;。首先是裁員以縮減運營成本,6月,澳航便宣布計劃裁員6000人,目前該公司仍有2萬人在家停薪待崗;其次,未來一年停飛100架客機。據說,這些舉措將節省100億澳元的開銷。
  • 慘虧98億!2萬人停薪待崗,巨頭遭遇「百年困境」,靠賣睡衣自救...
    這是澳航創辦100年來經歷的最大困境當地時間20日,澳大利亞最大航空公司「澳洲航空」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財年公司損失高達19.6億澳元(約合98億元人民幣)。在虧損嚴重的情況下,澳洲航空不得不開啟了&34;。首先是裁員以縮減運營成本,6月,澳航便宣布計劃裁員6000人,目前該公司仍有2萬人在家停薪待崗;其次,未來一年停飛100架客機。據說,這些舉措將節省100億澳元的開銷。
  • 血虧100個億,又一巨頭「栽了」!2萬人待崗,靠賣睡衣自救
    日前,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人民幣),而上一財年澳航實現盈利8.4億澳元(約合42.17億元人民幣)。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