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暴漲近50%!俄蒙有望加大對華出口,澳大利亞或損失180億澳元

2021-01-14 財經ShareV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因此,許多國家都希望與中國進行合作,不僅在農作物方面,還體現在自然資源方面。

煤價暴漲,中國尋找新供應商

據央視財經此前報導,榆林市綜合煤價約為469元/噸,與2020年5月份相比上漲了150多元/噸,漲幅接近50%,與2019年同期相比也上漲了110元/噸。由於冬天到了,中國用電相對緊張,自然對煤炭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分析顯示,目前中國常用的兩種煤炭都處於樂觀狀態,只是即將迎來需求旺季,供應相對緊張,因此短期內煤價飛漲也是正常現象。

為此,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從其他國家進口煤炭,但不包括澳大利亞。現階段,澳大利亞煤炭受到中國禁令的影響,價格一直處於低位,與中國國內市場價格相比要便宜許多。但從政府的聲明裡即可看出,目前中國還沒有解除對澳大利亞煤炭禁令的打算。那麼如果中國不選擇澳大利亞煤炭。是否會對國內的煤炭需求及高漲煤價有所影響呢?實際不然,中國可以選擇的煤炭供應國不在少數,其中俄羅斯與蒙古正是近期裡與中國進一步推動煤炭貿易的合作夥伴。

據了解,中俄、中蒙跨境鐵路建設在近期都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旦中俄蒙間的跨境鐵路得以建成,那麼三國間以煤炭為代表的能源貿易規模可以進一步擴大。目前,中俄第一座跨江鐵路大橋同江鐵路大橋已基本建成,為煤炭運輸提供了極大便利。

澳大利亞的痴心妄想

對澳大利亞來說,前一個冬天是其向中國出口煤炭的旺季和最賺錢的季節。然而今年的冬天,澳大利亞要錯過這個機會。澳大利亞政府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澳大利亞焦煤和動力煤出口量將分別下降35%和29%。如果這一預測屬實,澳大利亞將損失近180億澳元(約合887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收入。

中澳整體貿易衝突在所難免。不管與中國有多麼密切的貿易關係,莫裡森政府在自己的政治取向上始終站在美國一邊。此外,莫裡森政府對當前的國際形勢估計錯誤。他們認為中國在物質上嚴重依賴澳大利亞,但這種想法完全是虛幻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國每年用煤超過40億噸,但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約2億噸煤炭。這意味著,中國雖然每年需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量煤炭,但自身也在生產煤炭。同時,中國在國際市場上也有許多合作夥伴。對中國來說,澳大利亞根本不是必要的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2017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額創新高,對華出口激增
    由於中澳自貿協定的籤訂,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的出口額激增。 據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發布的出口報告顯示,2017年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出口額增長了15%,達25.6億澳元(折合人民幣約130.1億元),創造了自2004以來的新記錄,其出口總量也增長了8%,達8.11億升。
  • 損失2306億!澳大利亞付出慘痛代價,為何仍不願向中國「服軟」?
    損失2306億!澳大利亞為其錯誤行動買單澳大利亞歷來屬於外向型經濟體,極度依賴國際市場,獨立性較低,其出口支柱產業分別是礦業、農業和留學生教育業。但在一系列謎之操作下,澳大利亞自吞苦果。礦業方面,以鐵礦石和煤炭為例,據澳媒統計,在2019年-2020年期間,澳對華出口的鐵礦石佔其出口總量的87%,交易額達到1020億澳元。但如今澳對華鐵礦石出口可謂「江河日下」,今年7月份大跌約12%。
  • 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小麥受挫後,轉向越南市場?
    >,他們正在與越南啤酒廠洽談合作,以擴大該國大麥對越南市場出口。 要知道,大麥是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中,中國還是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報導指出,2011年至2018年期間,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價值約1.5億至20億澳元(4.7億元至94億元人民幣)的大麥,佔總出口額的50%以上。
  • 千萬噸煤炭漂泊海上,澳大利亞損失多大?很遺憾:中方已結清貨款
    至此,澳大利亞全部六個州出口中國的原木,都徹底被叫停。中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煤炭、大麥、木材、葡萄酒、牛肉等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然而,澳大利亞媒體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澳大利亞11月貿易順差僅為19億澳元(10月為47億澳元)。澳洲對華出口減少12.18億澳元。
  • 全澳高達100億澳元糧食被浪費
    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  「留職補貼」申領人數減少 澳洲經濟恢復速度加快  澳大利亞財長Josh Frydenberg表示,目前申請領取「留職補貼」的僱員人數比10月6日預算估計的數量少70萬人,說明澳洲經濟恢復速度高於預期。
  • 【澳大利亞斥資近億澳元儲備原油】澳大利亞能源部部長泰勒當地...
    2020-04-22 14:51:08來源:FX168 【澳大利亞斥資近億澳元儲備原油】澳大利亞能源部部長泰勒當地時間4月22日透露,趁著國際油價歷史性暴跌,澳大利亞已經耗費9700萬澳元(約合4.3億元人民幣),不斷從國際市場購買原油,增加本國原油儲備,不過由於儲備設施不足,購買的原油只能暫時存放在美國。
  • 澳大利亞出口遇阻,中國人春節可能不買澳洲龍蝦,愁壞當地漁民
    在今年中澳關係變化下,很多澳洲產業出口情況不容樂觀,這其中除了大家熟悉的煤炭、葡萄酒外,其實還有澳大利亞的海鮮,特別是龍蝦,如今雖然已經開啟捕撈季,但澳大利亞卻找不到中國以外的大買家。,所以澳洲的海洋產業十分發達,據統計,1987年 澳洲海洋產業的產值還約只有160億澳元,1994年這個數值就翻到了300億澳元,根據預測,在今年 澳洲的海洋產業將會達到500億-850億澳元,增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可以看出,隨著澳洲對周邊海域的開發,海洋產業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 澳機場負債纍纍 報告:2020年損失或超35億澳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9月22日電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機場協會近日警告稱,他們正努力應對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旅行禁令及安全成本等問題,每個月的損失約為3.2億澳元,合計損失已經達到22億澳元,預計2020年的總損失將超過35億澳元。
  • 澳大利亞有機食品行業總值近10億澳元 產品價格有望下調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由於人們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在增加,澳大利亞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從事有機農業,超市中的有機食品的價格未來可能會下降。     國際市場分析公司IBISWorld指出,澳大利亞的有機食品產業增長迅猛,總值接近10億澳元。     據報導,高級分析師尼克.塔蘭特(Nick Tarrant)稱,由於大批農民進入有機市場,該行業在五年內增長了17%。澳大利亞有機食品在所有食品產量中的比例低於5%,所以成本相對較高。
  • 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來源標題: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澳大利亞新聞網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遊客今年2月的缺席將令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由於春節期間缺少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零售業和食宿業料將遭受巨大損失。
  • 澳大利亞賺錢生意黃了?損失或達403億!正開啟「艱難自救」
    教育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產業,留學生為該行業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2018-2019年度,國際教育為澳洲帶來了376億澳元的收入。但在疫情下,澳大利亞採取的封閉國際措施,使該國的教育行業損失慘重。澳高等教育部門警告稱,如果在第一學期開學時留學生還是無法返澳,那麼其中維州的高校將有可能因此損失高達8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403億元)。此前維多利亞州的一名專家更是警告稱,若政府未能實施一項迎接10萬多名海外留學生回國的計劃,則維州140億澳元的國際教育收入將得不到保障。 為了減少損失,澳洲各高校目前開始了「艱難自救」。
  • 澳各大機場負債纍纍 報告:2020年損失或超35億澳元
    中新網9月22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機場協會近日警告稱,他們正努力應對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旅行禁令及安全成本等問題,每個月的損失約為3.2億澳元,合計損失已經達到22億澳元,預計2020年的總損失將超過35億澳元。
  • 澳航全財年虧損近20億澳元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澳大利亞航空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020年6月的全財年(2019年7月-2020年6月),該公司淨虧損19.6億澳元而上財年為盈利8.4億澳元。隨著疫情形勢的加重,該公司的經營受到重創,重組成本進一步提高。全財年銷售額142億澳元,同比下降21%。按部門的息稅前利潤(EBIT)統計,旗下廉航公司(LCC)捷星航空虧損2600萬澳元。
  • 澳洲龍蝦失去中國市場,價格暴跌50%
    龍蝦價格暴跌50%,澳大利亞漁民歇業停工上個月初,由於遇到清關檢查等措施,澳大利亞龍蝦被澳媒披露對華出口出現延誤,為此澳大利亞出口商決定暫停對華龍蝦發貨。無法向中國這個最大買家發貨也使得澳大利亞龍蝦業陷入困境,不僅產品價格暴跌,部分漁民甚至直接歇業。
  • 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禁令「開始起作用」
    由於黃金出口波動不大,澳大利亞11月份包括對華出口在內的總體出口略有上升,但對中國的鐵礦石和煤炭出口均較10月份分別下降2.2%和3.6%。儘管過去幾個月的鐵礦石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但鐵礦石出口價值卻出現了下降,這表明發貨量下降。澳大利亞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11月份運往中國的鐵礦石數量較10月份下降了7%。
  • 受疫情影響 泰國蘭花出口市場將損失50億泰銖
    當地時間4月14日,泰國蘭花出口協會副主席切特(Jet Meeyan)透露,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泰國蘭花種植及出口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國際市場萎縮導致每天泰國蘭花種植園裡大量的花株被砍掉丟棄,花農損失慘重。
  • 中國遊客不再前往澳大利亞,澳經濟損失14億澳元
    澳大利亞是一個旅遊大國,因為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冬季相反,每年冬季的時候,都會有大量遊客湧入澳大利亞過冬。然而從去年2月份開始,受到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澳大利亞的旅遊業遭到了重創。根據澳大利亞相關部門的統計,在2019年2月份,有超過20萬中國遊客到澳大利亞旅遊。然而在2020年2月,赴澳旅遊的中國遊客下降到了2.1萬人,暴跌了大約90%。
  • 澳大利亞加大力度發展塔斯馬尼亞州經濟
    人民網9月7日電 近日,澳大利亞聯邦與塔斯馬尼亞經濟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了塔斯馬尼亞州先進位造業、農業、就業等方面發展的重要性。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正與塔斯馬尼亞州政府決定共同建立新的就業與投資基金,加大力度發展塔斯馬尼亞州的經濟,提高生產力。
  • 拒絕中國乘客入境,巨虧97億,澳大利亞的航空業頂不住了?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巨頭公司澳洲航空,也公布了財年報告。從數據中顯示的來看,公司總虧損在19.6億澳元,折算成人民幣達到97億元。對此澳洲航空計劃未來會裁掉6000個崗位左右。,今年上半年幾乎沒有去澳大利亞旅遊的中國遊客,預計損失了8成以上的中國籍遊客。
  • 澳大利亞,最艱難的時刻到了
    但澳大利亞統計局已經釋放出了悲觀的信號。受疫情及封鎖措施影響,澳大利亞二季度零售銷售經通脹調整後下跌3.4%,創下自2000年推出商品及服務稅(GST)以來的最大降幅。這一超過預期的下跌表明,消費者支出將拖累二季度GDP增長。與其他各國類似,為了緩解損失,澳大利亞政府也下了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