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越南通訊社11月3日報導,澳大利亞出口穀物創新中心(AEGIC)稱,他們正在與越南啤酒廠洽談合作,以擴大該國大麥對越南市場出口。
AEGIC大麥市場總監瑪麗·雷恩斯(Mary Raynes)表示,大麥是啤酒重要原材料,預計將來越南每年的啤酒產量將增長2%至3%——到2030年,越南對大麥的需求將有可能增加至33萬噸。基於此,澳大利亞認為這將是澳大麥出口商擴大出口市場的「大好機會」。
要知道,大麥是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中,中國還是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報導指出,2011年至2018年期間,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價值約1.5億至20億澳元(4.7億元至94億元人民幣)的大麥,佔總出口額的50%以上。
數據顯示,在2018年,中國就購買了總價值1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1億元)的澳大利亞大麥。
但是好景不長——5月18日,我國商務部宣布,當月19日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稅,稅率為73.6%,徵收期限為5年。這也導致了澳大麥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迅速下降。
然而,澳大利亞也沒有完全放棄中國市場。據信報網站11月2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澳大利亞已於8月向中國提交了豁免大麥關稅的申請,並要求中國進行覆審。不過,中國有關部門已拒絕了這個請求。
為了應對上述情況,澳大利亞便在緊急尋找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替代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商品(大麥、葡萄酒、牛肉、煤炭、棉花以及龍蝦等)都面臨著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可以說,「澳大利亞正在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文 | 林妙瓊 題 | 黃紫鎵 圖|盧文祥 審 |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