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華漲價300%!越南荔枝被中國買家拒絕後,又獲準向日本出口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越南近年來一直不斷推動新鮮水果的對華出口。數據顯示,2018年越南果蔬對華出口額超過27億美元(約191億元人民幣),佔其總出口的70%以上,這背後其實也是越南水果出口愈發離不開中國市場的事實。

基於此,2019年9月,越南方面還表示,為提高水果等產品出口的便捷性,該國正加緊建設河內到友誼關的高速公路,越南也非常願意利用國際陸海新通道,擴大對中國的水果出口。然而,自去年以來,由於出現質量問題,越南對華水果出口大幅下滑;在此情況下,越南水果的出口方向似乎也開始轉變。

對華出口下降30%,越南2種水果再被檢出質量問題!

據國際果蔬報導日前指出,越南農產品加工與市場拓展局發布了最新一期的進出口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對華水果出口額降至3億美元(約2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近30%。針對此次對華出口下滑的原因,越南也給出解釋:主要是因為疫情導致交通運輸不便——據悉,直到今年3月,裝有水果的越南貨櫃仍大批量地堆積在邊境口岸處。

但將視線拉長一些,自去年以來,越南對華水果出口下滑的很大一個原因則在於,中國進口標準的提高。去年8月,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保護部就明確指出,越南需要提高水果質量,以滿足中國市場更加嚴格的要求和標準。據悉,自去年底以來,中國提高了越南水果的進口標準,這導致越南在2019年前11個月對華果蔬出口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3.2%。

不僅如此,據國際果蔬報導上個月底指出,中國南寧海關首次在自越南進口的西瓜和火龍果上檢測出了三種病原真菌。據了解,自越進口的西瓜上存在棉花黃萎病菌,該病菌可危害高達184種農作物;而自越進口的火龍果上存在兩種病菌,主要危害火龍果,使其果實不耐儲存容易貶值。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來西瓜和火龍果是越南的主要出口水果,其目標市場正是中國。

越南荔枝首次獲準出口日本,此前在華價格曾大漲300%!

質量問題加上中國抬高進口標準,這使得越南水果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的計劃也隨之落空,在此情況下,越南似乎開始轉變出口目的地。據越通社4月24日援引該國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最新報導,2020年越南荔枝收穫季節即將到來,而今年日本市場已為越南新鮮荔枝產品敞開了大門,並正等待首批新鮮荔枝進入該市場。

據了解,早在去年12月,日本農林水產省(MAFF)就已向越南發出通知,日方將從2019年12月15日開始,允許滿足檢疫標準的越南荔枝出口到日本。對此,越南植物保護局也表示將繼續與出口企業、檢疫處理機構進行配合,儘快完成後備工作,並尋求進口合作夥伴,致力於在2020年荔枝季節將第一批新鮮荔枝出口到日本。

不得不注意的是,越南荔枝此前就已被中國買家"退回"。據稱,基於中國市場已經提高了新標準——越南對華出口的荔枝每筐最多只能含有1公斤的枝幹,但越南卻無法達到這一標準,最終只能被中國買家拒之門外。不僅如此,由於此前在華銷量的不斷上升,越南荔枝在華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數據顯示,去年越南荔枝部分品種的價格同比上漲了300%以上,漲價幅度驚人。

不過,越通社近期也報導稱,在疫情肆虐傳播的背景之下,鐵路運輸的優勢正在逐步凸顯,因此越南國家鐵路公司也於近日表示,經過1個月的正式運營,越南已通過鐵路運輸形式向中國出口約200多個裝有火龍果的冷藏貨櫃,未來運輸數量仍將不斷提升。換句話說,即使越南水果對華出口受重創,甚至已經在尋找替代市場,但越南方面仍期望未來能有更多水果通過鐵路出口中國。

相關焦點

  • 越南荔枝出口中國被拒,海南火山荔枝等您來吃
    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五月,又是吃荔枝的季節了。中國一直是越南的水果出口大國,今年越南向中國出口的荔枝提價300%。越南是一個農業大國,正因為向中國大量出口水果,才能夠經濟發展較快。而越南並沒有知恩圖報,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越南是首個取消對華的航班。並且禁止大米出口中國,原本以為,到水果季節了,可以通過漲價到中國大賺一筆。沒想到越南荔枝的出口標準,達不到中國海關的要求。因為中國海關,曾多次在越南進口的水果中,發現3種有害病菌。從去年12月份開始,中國提高了越南水果的進口標準。
  • 日本專家代表團赴越南檢查出口新鮮荔枝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植物保護局代表稱,日本專家6月3日下午赴越南對出口到日本市場的新鮮荔枝進行直接檢查和檢疫監察。   植物保護局與北江省人民委員會和有關機構配合按照Covid-19疫情防範規定迎接專家。日本駐越南大使館代表也參加接待。
  • 一年大賺中國71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小麥受挫後,轉向越南市場?
    >,他們正在與越南啤酒廠洽談合作,以擴大該國大麥對越南市場出口。報導指出,2011年至2018年期間,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價值約1.5億至20億澳元(4.7億元至94億元人民幣)的大麥,佔總出口額的50%以上。
  • 日本邁出重要一步,向越南出口雷達衛星,終於破航天出口零的記錄
    日本在航天領域的成就也不低,也算是主要的航空大國之一,也許唯一的遺憾是日本在航天市場中地位低下,直到2019年時,日本才算獲得一個好消息,日本製造的衛星終於出口了,越南決定要引進日本衛星,還可以由日本火箭負責發射升空,也算拿下了一份利潤非常豐厚的合同。僅衛星就價值約200億日元,合1.9億美元,如果把發射等工作算上,那麼總合同金額達到約500億日元,合4.7億美元。
  • 拒絕中國市場的越南,選擇美國卻被「禁止」,卻又開始向中國求助?
    " 文/仗劍走天涯拒絕中國市場的越南,選擇美國卻被「禁止」,卻又開始向中國求助?隨著經濟全球化是一體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和聯繫日益密切。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自然也是和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非常的密切,很顯然,如果在21世紀拒絕和中國合作,那麼對於他國經濟的發展來說,就是雪上加霜。2020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讓東南亞一些國家感受到了,如果沒有中國遊客,那麼本國的旅遊經濟將會很難發展。
  • 越南可可產品首次出口到日本
    越南首批可可產品已抵達日本並將在衝繩和濱松兩個縣出售。這是首次越南有機可可產品首次通過官方貿易方式出口到日本。   這批產品由設在越南巴地頭頓省的亞馬孫食品公司生產。該公司經理胡士寶表示為了生產這批產品,公司已耗費了3年的時間跟農民建立達到美國USDA有機認證和日本JAS認證的可可種植區。   與此同時,公司還花了6個月的時間來完善相關手續、認證、包裝和接受日本各夥伴的檢查活動。這批產品由日本Cpoint集團通過其在越南的代表頭頓紅太陽公司購買的。
  • 澳大利亞出口遇阻,中國人春節可能不買澳洲龍蝦,愁壞當地漁民
    在今年中澳關係變化下,很多澳洲產業出口情況不容樂觀,這其中除了大家熟悉的煤炭、葡萄酒外,其實還有澳大利亞的海鮮,特別是龍蝦,如今雖然已經開啟捕撈季,但澳大利亞卻找不到中國以外的大買家。只不過這樣的海洋資源,2500萬澳洲人自然消費不光,因此澳大利亞就需要出口這些海鮮產品,去賺取外匯 去拉動經濟發展,而澳海鮮最大的市場,依舊還是我們中國,數據顯示 ,澳洲海鮮在2016年對華出口為8500萬澳元,但到了2017年後,隨著關稅減降的優勢,暴增到3.58億澳元,也代表著澳洲名貴海產品,在中國市場已經備受追捧,這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澳洲的龍蝦,據統計 澳洲周邊海域就有不下於
  • 日媒:越戰時美軍曾高薪僱日本人赴越南戰場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每日新聞》8月4日披露,在越南戰爭戰事膠著時期的1969年2月,24名日本人從仍被美軍佔領的日本衝繩登上了前往越南的美軍軍艦。當時一名在船上的二等海員狩俁光永近日接受了《每日新聞》的採訪,第一次詳細向媒體描述了相關事件的始末。越戰期間,還有許多像狩俁這樣的日本人乘坐美軍的軍艦和美軍轉包的民用船隻被派往越南戰場,其中有不少人喪命。
  • 每斤進口僅1元,中國近30年來首次進口印度大米!越南優勢不再?
    據英媒12月2日報導,印度大米行業官員表示,印度貿易商已與中方籤訂合同,將從今年12月至2021年2月出口10萬噸碎米,每噸價格約300美元(約合1968元人民幣)。換算下來,印度每斤大米的進口成本接近1元左右,價格可以說是印度大米的重要競爭優勢。報導援引印度全國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B.V.
  • 新形勢下出口貿易LC/DP 收款方式風險探析
    一、信用證(LC)  最常見的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之一,在中國企業對中東、亞洲、拉美等地區銷售中應用較多。從2014年中國信保對建築陶瓷行業出口的承保數據來看,信用證承保約佔20%。信用證原本作為一種將買家商業信用轉換為銀行信用的結算方式,其「安全性」曾備受推崇。
  • 越南加大出口中國商品監督檢查力度
    《越通社》11月26日報導,越南工貿部亞非市場司表示,中國海關宣布,在從德國、厄瓜多等一些國家進口貨物的包裝、貨櫃以及進口的冷凍海鮮和食品中檢測到新冠肺炎病毒,因此加大對從越南和世界各國進口農產品、水產品和冷凍食品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力度。越南工貿部已指示越南駐中國大使館商務處繼續與中方合作,為越南出口商品通關創造便利。
  • VASP計劃2025年越南海鮮出口實現120億美元收益
    來自SeafoodNews 12月30日消息,越南水產生產和出口商協會(VASP)計劃採取幾項措施,加強會員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促使漁業部門能夠在2025年達到12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該數值比今年高出40%。   今年上半年,COVID-19大流行導致出口大幅減少,但自7月以來,出口有所回升。今年的出口預計達到85.8億美元,與去年持平。
  • 中國此島曾被越南和日本強佔,現在我國奪回後一個外國人都不讓進
    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構成,是中國南海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北起北礁,南至先驅灘,東起西渡灘,西止於中建島。此島曾被越南和日本強佔,現在我國奪回後一個外國人都不讓進。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古稱九乳螺洲(石)、七洲(洋)、長沙、千裡長沙等。珊瑚島1956年起由南越西貢政權佔領,1974年1月17日,越軍佔領了甘泉島和金銀島,1974年1月19-20日發生西沙之戰,中國乘勝收復三島而完成收回。傳言在更早之前,西沙群島也曾被日本佔領多年,古時候就有「千裡長沙」一說。
  • 開羅會議,羅斯福提出把越南和琉球歸還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但此時中國抗日戰爭正處於緊要關頭,蔣介石多次婉言拒絕。直到11月2日,蔣介石打電話給羅斯福,表示願意前往埃及會見羅斯福和邱吉爾。 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提出戰後將越南歸還中國,因為越南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在清朝也是中國的附庸國,所以歸還中國是最合適的選擇。但是羅斯福的提議卻被蔣介石拒絕了。
  • 中越也陷入「政冷經熱」 日媒:越南懂管控糾紛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外媒稱,2014年,中國和越南圍繞南海主權問題的對立尖銳化,但並未達到讓兩國經濟關係徹底冷卻的程度。這是因為在越南出現反華遊行等情況時,中國並未採取禁止部件出口等舉措,而越南方面也對反華遊行進行了制止。
  • 鐵礦石大宗進口:美國「釜底抽薪」,日本「反客為主」,中國呢?
    通過大量出口鐵礦石到中國,澳大利亞去年中國市場至少賺走1020億澳元(約合4891億元人民幣)。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澳大利亞隨便來一次鐵礦石漲價,就可以從中國這裡輕鬆多拿走700多億美元,不用付出額外的成本,也許只需要幾個國際壟斷巨頭一個遠程視頻會議就可以搞定了。
  • 寧願自己虧損,也拒絕向中國出口航發,專家:到頭來還是靠自己
    據了解,該國寧願自己虧損,也拒絕向我國出口先進的航空發動機,而我國專家表示道: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目前這些核心的技術西方國家都處於優勢,由於我國人口數量多,所以對科技的需求也非常大,最終也是向他們投放了一些合作訂單。
  • 日本菅義偉竟拒絕中國加入CPTPP,4大原因暴露日本的壞心思
    先是中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加入了東協主導的RCEP協定,後又搞定中歐投資協定,就待雙方籤字蓋章了。如今,中國希望乘熱打鐵,秉承開放思想繼續加入CPTPP。CPTPP,是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全稱,叫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是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後的新名字。
  • 拒絕跟隨美英等發涉港聯合聲明後,日本政府「找補」:已向中國轉達...
    日本共同社7日稱,美英等國近日發表涉港聯合聲明時曾邀請安倍政府,但遭到後者拒絕。日本此舉讓美英等國感到失望。消息發出後,引發日本國內輿論關注。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8日回應稱,已向中方轉達日本在香港問題上的立場,美英等國也認同日本的應對方式。
  • 巴基斯坦芒果已獲得對華出口資格,印度泰國卻相反?
    基於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周邊國家的出口也因此而受到「輻射」,就比如泰國。都知道,中國市場已然成為了該國最主要的水果出口地之一。但由於受疫情影響,中國市場進口量極速下降,使得泰國水果也跟著「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