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跟」又「找補」後,日本想針對中國牽這個頭?!
日本牽頭,準備就香港事務發G7外長聲明。在宣布「不跟」美英等國發表涉港聯合聲明,日本政府8日又「找補」稱已向中方轉達立場、美英等國也認同日本的應對方式後,日本共同社當天援引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的話稱,圍繞中國國安立法,日本政府擬通過七國集團(G7)外長發出表達關切的聲明,並已就此展開協調。
-
跟隨美國腳步 日本也要制裁林鄭月娥?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被美國制裁,10日有消息稱日本政府也會跟隨美國的制裁指令凍結林鄭的帳戶,也不會批准她在日本開設帳戶。香港東方日報網10日稱,日本政府9日響應國會議員松原仁的書面問題時披露了此事。松原仁稱,即使林鄭有關交易不是在美國的司法管轄區,日本銀行也不應為她處理,甚至在日本置業也有困難。他還聲稱,這次制裁安排涵蓋其他10名8月時被美國制裁的內地及香港官員。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接收日本賠償艦艇史
31日,魏道明回電,謂日本海軍之處置,美國政府頃告已決定辦法,即戰鬥艦及巡洋艦均將予以毀來,驅逐艦及較小艦艇由中,美,英,蘇4國共分,蘇聯已贊同此議,英國雖尚未表態,但估計也不會反對。美方針對中國方面的意見,特於1月28日發出照會:日本大量艦船現均從事於遣送,掃雷及其他有關執行日本投降之工作,俟其結束上述工作時,最高統帥即將據情報告美國政府,屆時美國政府自當與各有關國家政府洽商,將日本艦船平均分配於英,蘇,中,美4國,美國國務院希望知悉中國政府對上述程序是否同意。
-
此170多萬土地曾屬中國,建立了一個國家,立國後把日本人都趕走
在歷史上,這塊土地還曾經作為一個國家獨立存在過,而存在這個國家的目的就是打擊日本。事情是怎樣的呢?1917年10月革命槍響,沙俄垮臺。革命勝利後,國內出現了兩個政府。這兩個政府一個叫臨時政府,一個叫蘇維埃。為了扼殺新生的蘇維埃,英、法、日、美等協約國乘機進行武裝幹涉。1918年3月6日起,英、法、美幹涉軍先後在摩爾曼斯克登陸。
-
俄否決通往中國的石油管線 將修管道向日本輸油
這樣一來,自然資源部實際上否定了對中國大規模出口石油的計劃。中國肯定將不得不把自己進口石油的方向轉向海灣國家。又訊今年以來,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同中國競爭俄羅斯的石油資源,一再派出重量級人物出訪俄羅斯,並利用十分優惠的條件,迫使俄羅斯政府和有關方面改變已經基本確定的、首先建設從俄羅斯的安加爾斯克至中國大慶的石油輸送管道計劃。
-
阿富汗政府拒絕美國「反卡爾扎伊」議員入境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陳一鳴據4月25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因長期批評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美國國會眾議員達納•羅爾巴克上周末隨國會代表團訪問阿富汗在杜拜轉機時,被阿政府拒絕入境。羅爾巴克的對外聯絡主管特納•塞特梅爾23日對法新社說,由於羅爾巴克長期批評卡爾扎伊政府腐敗,並指責美國在阿中央政府建立西方式民主的戰略遭到失敗,因而得罪了卡爾扎伊。塞特梅爾稱:「當卡爾扎伊發現羅爾巴克是國會代表團的一員時,他通知美國國務院說,如果羅爾巴克也在代表團的名單中,整個代表團都將被拒絕入境。國務卿希拉蕊於是以個人名義向羅爾巴克轉達了卡爾扎伊的意見,並建議他不要繼續訪阿。
-
日本人質因政府「英語不好」送命?
不過,說起這宗變故的始作俑者,日本政府其實難逃其咎。如今,安倍政府進退兩難,卻不願放棄「積極的外交政策」,這般處境佐證了兩個中國俗語,一為「解鈴還須繫鈴人」,二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日本民眾,既然你們的政府做出了愚蠢的決定,拿出兩億美元與伊斯蘭國作戰,現在你們有72小時向政府施壓,讓他們做個聰明的決定,拿兩億美元拯救你們同胞的生命。」 而在美國專業日英翻譯員珍妮弗·克蘭德爾的重新翻譯下,安倍的講話應為:「為了減少ISIL造成的損失,我們願向土耳其和黎巴嫩提供援助,讓伊拉克、敘利亞的難民和無家可歸者得到安置。
-
兩次拒絕美國後,莫裡森罕見向中國公開示好,終於承認現實?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並不友好,這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採取了一系列追隨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然而,近日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兩次拒絕了美國的要求,並公開向中國示好。拒絕美國在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中,獲取盟友的合作與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何讓英法美氣急敗壞,讓意日坐立不安?
1939年4月15日,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宣告英法慕尼黑陰謀破產後,史達林便邀請英、法外長在莫斯科開始政治談判。談判中,蘇聯向英法提出一些建議:締結英、法、蘇之間有效期5至10年,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反侵略互助條約;三國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安全;締結三國間相互援助的具體協議。
-
日本曾提出與中國分割琉球群島,但被李鴻章拒絕
明朝末年,日本薩摩藩派兵入侵琉球王國,強迫琉球朝貢,此後琉球成為中日兩國的屬國,但明廷對此並不知情。清朝建立後,琉球主動向清朝朝貢,並以清朝名義向清政府請求冊封。直到清末,日本崛起後,琉球發生了變化。中日琉球之爭自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逐漸增強,於是日本開始使用各種卑劣的手段攫取周邊國家的領土。
-
日本為何始終不承認敗給中國?未向日本派駐佔領軍是重要原因
日本投降後,美、蘇、中、英等11個同盟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決定由美國作為代表,全權辦理對日軍事佔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關於這一點,早在《波茨坦公告》第七條中就已經明確:日本領土經盟國之指定,必須佔領對各在對日作戰中付出重大犧牲,做出重大貢獻的國家,可以派出軍隊參與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按照《波茨坦公告》,盟軍任何一國都有權利在日本駐軍。
-
臺當局擬批准親日團體在陽明山立日本天皇碑,臺北市政府阻擋拒絕
一個由臺日兩地人士組成的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本皇室為由,向臺灣當局表達希望在陽明山立起一座所謂「昭和天皇櫻之緣」的紀念碑,希望在明年花季前完工,以便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遙相呼應。
-
...英外交大臣拉布為報告撰寫序言稱,中國政府頒布香港國安法...
英外交大臣拉布為報告撰寫序言稱,中國政府頒布香港國安法、取消數名立法會議員資格,短短5個月內兩次嚴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令人質疑其對「一國兩制"承諾。英將繼續捍衛港人權利,落實《中英聯合聲明》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目光緊盯中國,潘多拉魔盒或就此開啟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1068字,閱讀約需2分鐘 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牽頭組織的包括美、日、印、澳四國在內的"四方會談"後,近幾日,日本和印度與五眼聯盟成員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
-
美交通部拒絕中國增航申請
此前有消息稱,達美航空已獲得上海市政府批准,可以恢復中國航線,但仍需中國民航局通過。看到這個消息的海外華人十分激動,認為七月開始中美往返航班會逐漸增多,終於可以買機票回國了!但據最新消息表示,美國交通部拒絕了中國航空公司增航的申請。
-
中國為何沒有駐軍日本?
盟國安排中國派兵佔領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美蘇英等11個同盟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決定由美國全權統一辦理對日軍事佔領和戰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時中蘇英等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國家也應該派出軍隊對日本進行軍事佔領。
-
百年前外蒙告急,國內各派軍閥竟無人出兵,日本人一語道破原因
1921年2月中旬,中國駐法、駐英公使致電外交部,請求電示庫倫失守詳情。 英、法、日、美等國駐華公使紛紛來中國外交部探問庫倫失陷情形,北洋政府向中國駐外使節和外國駐華公使說明:庫倫確已失陷,中國政府已決定派張景惠為援軍總司令,「前往規復」。
-
揭秘新中國外交60年:自然災害時仍對外慷慨解囊
「老大哥」變敵人 1956年波匈事件發生後,中國批評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兩國意識形態上的差別逐漸顯露,這讓意圖控制中國的赫魯雪夫暗中不滿。1958年,蘇聯向中國提出由蘇聯出錢、出技術,在中國建立所謂「聯合艦隊」和「長波電臺」,試探中國對主權的態度,遭到了中國的嚴辭拒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關於應對海洋垃圾和塑料的聯合聲明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2018年11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與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於新加坡舉行第三次中加總理年度對話。雙方認識到,當前人類活動造成的塑料汙染給海洋健康、生物多樣性及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
英法院拒絕「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保釋申請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英國一法院作出裁決,拒絕「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保釋申請。外媒曾指出,由於阿桑奇曾違反保釋條例,並被認定為有「潛逃風險」,獲得保釋的可能性並不大。此前於1月4日,英國倫敦中央刑事法院做出判決,不同意美政府引渡阿桑奇,理由是阿桑奇有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