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類進化歷程:地鐵上可能會遇到一張"智人臉"

2020-11-22 cnBeta


圖1:人類祖先的身份至今仍不明確,儘管有確鑿證據表明,如拉密達地猿(Ardipithecus ramidus)這樣的物種可能是人類的直系祖先或始祖近親

人類與猿類何時分化?

遺傳學已經證明我們與近親黑猩猩分道揚鑣的時間線。當我們在2005年對完整基因組進行比較時,發現這兩個物種的DNA中有98%都是相同的。這些差異為我們的血統分化的時間提供了重要線索。通過估計新基因突變被代代相傳的速率,科學家們可以利用基因差異作為「分子時鐘」,粗略地估計出分化發生的時間。大多數計算表明,這個時間在400萬到800萬年前。

這個「時間窗口」遠比我們原來想像的更近。在20世紀60年代,化石證據使得古生物學家們得出結論,認為短吻拉瑪古猿(Ramapithecus)是人類最早的祖先之一。但隨後的DNA分析顯示,分化發生在那很久之前,短吻拉瑪古猿現在被認為是猩猩的祖先。

科學家們還在尋找我們和其他猿類之間的「缺失環節」嗎?

我們仍然不知道自己和黑猩猩最近共同祖先的身份。但科學家們往往不喜歡「缺失環節」這一說法,因為這意味著進化是以一種有序、線性的方式進行的,並且有明確的節點。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起源負責人克裡斯·斯金格(Chris Stringer)表示:「這讓人感覺,有一種過渡形式,神奇地彌合了現代猿類與人類之間的鴻溝,並表明我們必須將一切都納入我們的進化路線中。」

但現實是混亂的:不同的人類分支以不同的速率進化,新的特徵可以獨立出現好幾次。分化可能持續了數千年,跨越大洲,種群分化,然後再次雜交。與其說這是一棵生命之樹,倒不如說它更像是茂密多刺的灌木。

我們是否可以假設,我們與其他猿類的最後共同祖先就像黑猩猩那樣?

不一定,黑猩猩不是簡單的進化人類版本。我們假設的共同祖先會有類似黑猩猩和人類的特徵,同時還有被這兩個物種最終拋棄的某些特徵。這個共同的祖先可能是四肢著地行走,或者是直立行走。

科學家們仍在試圖將這種進化拼圖拼合起來,在基於化石的記錄中,顯示人類與猿類共同祖先是一種不斷變化的生物。更複雜的是,大多數已經發現的化石可能只是進化的旁支,而不是直接祖先。

科學家們發現了哪些重要化石?

人們相信的最早人類血統標本之一,是在查德發現的、擁有六七百萬年歷史的化石。它被稱為查德沙赫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擁有類似猿的臉,突出的眉毛以及非常小的大腦,但同時也擁有像人類一樣的小犬齒。脊髓位於顱骨下方,而不是背部,有人認為這預示著這種生物是用兩條腿走路的,但目前還很難確定,因為只有它的頭骨和其他幾塊骨頭。

另一種來自同一時期的化石來自肯亞,名為圖根原人(Orrorin tugenensis),它的特點是擁有小牙齒和腿骨,這表明其屬於原始兩足動物。


圖2:拉密達地猿有大腳趾,暗示它可能是敏捷的攀巖者?

稍晚些時候,大約在440萬年前,科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令人震驚的完整女性骨架——拉密達地猿。這種猿人身材矮胖,身高約有1米,擁有類似猿人的手臂和大腳趾,暗示它可能是敏捷的攀巖者。科學家們就拉密達地猿直立行走的程度上存在分歧:有人認為它經常用兩條腿走路,其他人則認為,只有需要用手臂來攜帶東西的時候,它才會這樣做。

這具骨骼的骨盆骨被壓碎,骨骼中也不包括膝蓋,它們都可能有助於更明確地解決這個問題。對於拉密達地猿來說,它是人類直系祖先的最有力證據來自於牙齒,她的牙齒小而尖利,更像現代人類的牙齒,而且缺少像黑猩猩、大猩猩和早已滅絕的猿類那樣的大尖牙。

隨後是「露西」問世,這是有著318萬年歷史的化石骨骼,以甲殼蟲樂隊的歌曲《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命名。露西被認為是古生物學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因為它擁有獨特的原始特徵——與黑猩猩差不多的大腦、有力的下顎以及長而下垂的手臂。同時,它還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人類特徵。特別是它的腿、膝蓋和骨盆與人類的解剖結構驚人地相似,這表明我們的祖先在此時已經獲得了能夠行走和奔跑的人類特有能力。


圖3: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s)出現在大約400萬年前,它的大腦和黑猩猩大小差不多

露西也幫助人們接受了「非洲作為人類搖籃」的理念,這反映在它所代表物種的學名上——南方古猿阿法(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科學家們現在認為,南方古猿屬逐漸進化,並分布在非洲南部和東部地區,而其中一個物種成功進化到下個階段。

為什麼我們的祖先開始直立行走?

傳統的「草原理論」認為,氣候變化導致茂密的森林被大片的草原取代,這為人們徒步長途旅行創造了新的動力。然而,向兩足動物的轉變似乎至少在600萬年前就開始了,這個時間遠在非洲氣候乾涸到足以創造出大草原之前。更複雜的是,最近對露西化石的分析表明在它去世前不久,身上出現多處骨折,導致許多人猜測它可能曾從樹上掉下來。

最近的一個想法是,兩足動物首先出現在森林中,這與化石記錄一致。在蘇門答臘島上,人們觀察到紅毛猩猩在森林樹冠上行走,它們用兩條腿在樹枝上行走,並使用雙臂幫助支撐它們的重量或懸掛,這樣它們就可以通過更細的樹枝移動。無論什麼原因促使我們從四條腿過渡到兩條腿,這似乎已經發生了數百萬年,人類祖先很可能在地面和樹木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更替旅行。

當我們掌握了走路的竅門,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我們的祖先何時被歸屬為人類的具體時間依然十分模糊,許多都是主觀猜測,但是科學家把大約240萬年前出現的物种放在人類誕生的起點之上,即人屬(Homo genus)。我們是這個群體的唯一倖存者,但地球上曾經有許多古人類生活,其中有些甚至與我們的祖先存在交點。

其中最早的是能人(Homo habilis),他們生活在240萬年到140萬年前的非洲。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雜工」,因為這個物種最初被認為是最早的石質工具製造者。從那時起,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鋒利的石頭、錘子和鐵砧等。「能人」身高約有1米到1.4米,有突出的臉和巨大的牙齒-,為此獲得了「胡桃鉗」的綽號。他的腦殼比南方古猿大50%,但仍然只有現代人的一半大。

直立人(Homo erectus)生活在170萬年到180萬年前,在解剖學上更接近現代人類。直立人身高更高(1.5到2米),擁有比能人更大的大腦,但下巴和牙齒更小,這意味著飲食發生了改變。哈佛大學人類學家理察·朗漢姆(Richard Wrangham)認為,顎部解剖的驚人變化表明直立人掌握了火,並開始烹飪,從而提高了覓食和消化的效率,可以釋放更多能量支持更大的大腦。直立人有時被稱為第一個世界主義者,因為它的地理分布範圍很廣,在非洲、西班牙、義大利、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都有發現。

最早的智人(Homo sapiens,即我們)的證據來自於在摩洛哥山洞中出土的化石,大約距今30萬年。至少有五具人類骨骼被發現,旁邊還有工具、瞪羚骨頭以及木炭堆。德國萊比錫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讓-亞克斯·胡比林(Jean-Jacques Hublin)去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在倫敦地鐵上遇見的那個人,可能就擁有智人的臉。」

人類何時離開非洲,在世界各地繁衍?

直到最近,來自化石、遺傳學和考古學的一系列證據表明,大約6萬年前,現代人類首次從非洲擴散到歐亞大陸。然而,最近的一系列發現(包括在中國洞穴中發現的10萬年前的人類牙齒,以及在以色列北部發現的近20萬年前的顎骨)表明,智人在世界各地冒險的時間遠早於此前所想。

然而,這些早期的「走出非洲」冒險似乎對現代人的遺傳學貢獻甚少,也許這些群體已經滅絕了,或者是在隨後的遷徙浪潮中被滅絕。通過對現代人共同祖先進行三角測量,科學家可以發現,非洲人與非非洲人的祖先在6萬年前就已經開始有所交匯。隨著這些祖先跨洲旅行,他們會遇到其他五花八門的人類物種,包括歐亞大陸上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以及印尼弗洛勒斯島上的矮人物種「霍比特人」,可能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其他物種。


圖4:人類進化並不是一個整齊的或線性過程

我們滅絕了尼安德特人嗎?

尼安德特人傾向於被認為是史前世界裡的暴徒,他們很少有機會對抗我們祖先的智慧和狩獵能力。不過,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尼安德特人擁有比我們更大的大腦,他們製造珠寶,在古代的儀式中埋葬死者的屍體,並使用顏料——這可能是為了製作部落標記。

然而,在大約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的數量開始急劇下降。當時,恰好是非洲智人在歐亞大陸定居的時候。也許他們曾激烈爭奪資源,並在衝突中被殺光。也有可能是他們不太適應氣候變化,無法像我們的祖先那樣繼續向北部和東部遷徙而滅絕。

雖然尼安德特人滅絕了,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現在還活著。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人之間的雜交意味著,今天活著的所有非非洲人都攜帶著大約1-5%的尼安德特人DNA。每個人都獲得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的不同部分,所以總體來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中有相當一部分(至少20%)是通過存活種群傳播的。

我們曾與其他物種雜交?

的確如此,遺傳學表明,非洲以外的所有人祖先都曾與尼安德特人混血,而且可能不止一次。此外,人類祖先可能還與另一個古老人種——丹尼索瓦人雜交。我們不太了解這些古老近親們,因為他們的化石已經支離破碎。但在西伯利亞洞穴裡發現的手指骨,科學家們能夠提取出高質量的DNA,顯示這是一名生活在大約41000年前的丹尼索瓦女孩的DNA。

有趣的是,丹尼索瓦人的DNA只出現在現代土著澳大利亞人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人身上,這表明他們的祖先在穿越地球的途中一定遇到過丹尼索瓦人,可能是在東南亞的某個地方我們只能推測這些雜交事件的大概,以及它們是不同部落的和平合併還是暴力衝突。


圖5:地球上曾經有過數量驚人的人類物種,其中有些甚至與我們的祖先存在交點

我們能用克隆技術把滅絕的人類近親復活嗎?

從理論上講,可以將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突變剪切和粘貼成現代人類基因組,然後將其轉化為卵子,並通過代孕母親培育出古人類嬰兒。在著作《再生:合成生物學如何重塑自然和我們自己》(Regenesis: How Synthetic Biology Will Reinvent Nature and?Ourselves)中,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推測,利用基因工程來復活滅絕生物的可能性。

丘奇寫道:「如果社會對複製人類和人類多樣性的價值感到滿意,那麼整個尼安德特人的生物本身就可以由代孕媽媽黑猩猩或極具冒險精神的女性來克隆。」在這個實驗中,有些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尼安德特人的細胞,甚至是器官——微型大腦和肝臟,以便更好地理解尼安德特人與我們的不同之處。

我們何時學會說話?

這個問題很棘手,因為語言在化石記錄上沒有直接的痕跡,甚至今天的神經科學家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人類大腦是如何產生語言的。有些人認為,基於集體狩獵和其他複雜行為的早期證據,原始版本的語言先於智人而誕生。例如,在已經滅絕的犀牛、熊和田鼠的殘骸旁,都曾發現5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另一種已滅絕的近親),這些都是被屠殺的動物。

所謂的語言基因FOXP2被認為是說話的關鍵,它也掌握著線索。這種基因的智人突變版本在黑猩猩或其他動物身上看不到。我們現在知道,尼安德特人有相同的基因突變。然而,現代人類在FOXP2的側翼DNA中有兩倍的突變,這決定了基因何時開啟和關閉,暗示我們可能進化出了與我們的親屬不同的語言能力。

接下來如何?

人類的進化還沒有結束,但我們無法預測人類將如何進化。人們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我們正處在不斷上升的智力軌道上,但並不能保證這一點。事實上,在過去的2萬年裡,人類大腦的體積縮小了5-10%。也許這可以和在家畜身上看到的模式相提並論,它們的大腦幾乎總是比野生同類小。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斯金格說:「也許我們已經馴化了自己,我們的祖先所需要的那些部分不再那麼重要了。」

我們也有可能在用個人腦力交換集體智慧。斯金格說:「我們的大腦非常昂貴,它們消耗了我們20%的能量。所以,如果進化能讓大腦變得更小,它就會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小小

相關焦點

  • 揭秘人類進化歷程:可能會遇到一張「智人臉」
    不一定,黑猩猩不是簡單的進化人類版本。我們假設的共同祖先會有類似黑猩猩和人類的特徵,同時還有被這兩個物種最終拋棄的某些特徵。這個共同的祖先可能是四肢著地行走,或者是直立行走。科學家們仍在試圖將這種進化拼圖拼合起來,在基於化石的記錄中,顯示人類與猿類共同祖先是一種不斷變化的生物。
  • 人類史:智人是人類的祖先嗎?人類文明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他們製造的工具除石器外還有骨器;從生活遺蹟來看,他們不僅會使用天然火,而且會人工取火。毫不誇張的說,群居性在人類的進化史和文明史的形成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且無可替代的作用。那時的他們會像鳥兒一樣在樹上搭巢,或者住在天然的洞窟裡。人類學會為自己營建一個遮風避雨的窩居,距今也僅僅只是幾千年前的事。
  • 人類史:智人是人類的祖先嗎?人類文明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人類是如何能進化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人類種群是如何構建秩序,從而形成社會的?從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的出現到現代文明,這10萬年間的人類歷史是如何變遷的?在自然界大部分動物都存在大量表親,只有人類是孤零零的。然而,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什麼現在只餘下智人的後代即我們呢?
  • 恐龍滅絕之後,新生代的人類如何從靈長類進化為現代的智人
    當度過了1000萬年的樹棲生活後,四肢的大量運用使得它們越來越修長而靈活,到5500萬年前,最早靈長目動物,阿喀琉斯基猴出現了,它的腳後跟骨頭很特別,具有明顯的類人猿特徵,他是類人猿與猴的過度,從那以後人類的祖先開始了獨立的進化歷程,真正成為一支屬於我們人類進化的是古猿,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類發展而來的,人和猿有一定的近親關係,人的遠祖是3000到3500萬年前生活於埃及法尤姆窪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
  • 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梳理人類進化史上的三次遷徙潮
    如此以來,整個地球的整體氣候和海平面都出現了較大波動,進而導致了物種不斷出現繁榮、遷徙、進化以及滅絕。遠古猿人同樣受到了冰期等氣候因素的影響,不斷的遷徙和演化,並最終形成現代人類的模樣,成為地球的霸主。前面提及,從遠古猿人到現代人類的進化是複雜多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梳理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的進化歷程吧!
  • 現代人類並非自然進化而來,而是從智人就被幹預了進化過程?
    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試圖解開物種起源之謎,但是這套理論並不是無懈可擊,特別是在解釋人類進化史的時候,顯得非常牽強和不合乎邏輯。有研究發現,人類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但是在智人出現之前,其進化都是非常非常緩慢的。到了大概14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才開始向類人猿進化。隨後在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進化過程之後,在大概200萬年前才進化出人類最早的類人南方古猿。
  • 現代人類並非自然進化而來,而是從智人就被幹預了進化過程?
    有研究發現,人類的先祖最開始能夠上溯2500萬年前,可是在智人出現以前,其進化全是非常非常遲緩的。來到大約1400萬年前,人類的先祖才剛開始向類人猿進化。接著在經歷了一個極為悠長的進化全過程以後,在大約二百萬年以前才進化出人類最開始的種人南方古猿。
  • 遠古時代有17個人種,卻只有智人進化成人類,他們怎麼做到的?
    所謂的「自我馴化」,是指人類生活在自己創造的文化中,受到創造出的文化影響,即使2個人從未謀面、距離遙遠,但是只要生活差異不大,便會出現一系列的相似特徵,比方說皮膚色素的增減、體毛的長短、頭髮的捲曲程度、身體各部位比例等等。同時,這種變化也會導致人類的大腦越來越發達。
  • 人類是猴子進化而來的?追溯到更早時期,人類可能是條魚!
    人類是猴子進化而來的?追溯到更早時期,人類可能是條魚!對於人類的起源之謎,每個人心中都有疑惑。人類發展的進化歷程,得從森林古猿說起,距今有了1500萬年的歷史。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無數次的演變和進化,才形成了現代人。
  • 科學家猜測,人類可能是從魚類進化而來,這是怎麼回事?
    人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也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高級生命。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就開始探索研究人類的起源,通過不斷的考古研究發現,科學家認為人類是由猿不斷進化而來。人類從類人猿到現代人的進化歷程,一共經過了四個階段,分別是猿人,能人,直立人以及智人。
  • 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一對染色體丟失了,究竟被誰偷走了?
    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一對染色體丟失了,究竟被誰偷走了?人類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生物,不僅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通過雙手創造,具備豐富的想像力,一直以來人類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才成為創造的動力。
  • 人類的發家史 | 進化的歷史015
    摘要:簡要介紹了人類進化的歷史。所以有的科學家推測南方古猿可能已經能夠製造工具來應對複雜的環境。然而南方古猿腦容量比較小使這種推測存疑。在那個時代,南方古猿的生存應該非常艱難的。他們沒有能力去追捕兇猛的其他動物,反而很可能就成了其他猛獸的美食。不管怎樣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的起源是一次進化上的飛躍,標誌著人類家族與高等靈長類中的其他類群分化開來,他們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 直立人進化為至少6種人類,為什麼最後只剩下人類的祖先智人?
    簡單原始生命經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生命種類越來越多,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直到哺乳動物的出現,又經過漫長的進化有了人類的誕生。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現代人類的祖先是10萬年前的智人。而在智人那個時代,地球上並不是只有智人這一個人種,還有其他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和西布蘭諾人等至少6種人類。
  • 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的智人.北京猿人,並不是中國人的祖先(附袁碩《進擊的智人》演講視頻和圖片)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非常關心人類的起源問題。除了簡單的常識「人是從猴子進化而來」之外,可能許多聽眾在大腦裡多少記得一些像南方古猿、露西化石、能人、智人之類的名詞,而且肯定對周口店人、北京猿人有印象。不過如果要具體說清楚人類進化是怎麼進行的,上述這些概念之間是個什麼關係,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 人類起源謎團,進化史上的20萬空白期,智人竟成為唯一「人類」
    而在這個時期進化掉體毛是無法抵禦寒冷的。所以這是違背進化論的理論,外國學者列舉了一些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區別:比如害怕陽光直射、骨骼密度、皮膚的韌性,肌肉的發達程度以及自身的恢復能力等等。他想表達,除了人類其他的動物甚至植物都是符合「達爾文」這個進化論的理論,唯獨人類有很多地方與進化論格格不入。
  • 未來人類模樣曝光 人類漫長進化史回顧/組圖
    近日,一組英國科學家大膽預測的千年後人類可能進化的新樣子曝光,看到圖片不禁讓人大吃一驚,未來的人類不但沒有進化的更好看更完美而是變得像怪物。據了解,英國科學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是有一定依據的。未來人來會變得個頭更高,因為科技發達醫療手段精湛;由於更多的以來電腦等高科技電子產品,人來思考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人來的大腦會越來越小;人類對色彩要求敏感,從而視覺的範圍會變廣,人類的眼睛也會變大;通過液體或者是是藥物獲取營養會使人的牙齒變得越來越沒有用處,牙齒和嘴巴會變得越來越小;由於環境汙染等原因臭氧層會變得越來越薄,紫外線的輻射也會更加的強烈,這樣人類的皮膚會變得粗糙容易長皺紋;長時間使用代步工具會讓人們下肢的肌肉力量減弱
  • 人類演化過程中,曾存在17個人種,為何只有智人進化成人類?
    提到人科動物,你會想到什麼?在地球上,人科動物只有現代人這一種,分布於世界各大洲,經過漫長的進化後,最終成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人科動物可是曾經有17種的,他們都去哪了呢?
  • 人類進化過程中,曾經存在過17個人種,為何後來只剩下智人?
    在20萬年前,現代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祖先——智人出現了。不過,在智人之前,人類在地球上已經進化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根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顯示,人類從直立人開始,一共進化出來了17個人種,不過後來最終都一一消失了,只留下了智人繼續朝著高等生物的方向進化。最終,在大約1萬年前,人類成功進入到農耕時代。
  • 人類進化過程中,曾經存在過17個人種,為何後來只剩下智人?
    在20萬年前,現代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祖先——智人出現了。不過,在智人之前,人類在地球上已經進化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根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顯示,人類從直立人開始,一共進化出來了17個人種,不過後來最終都一一消失了,只留下了智人繼續朝著高等生物的方向進化。
  • 縱觀人類進化史,為什麼只有最晚出現的智人脫穎而出?
    筆者:三體-小遙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曾經將自己看做萬物靈長,可以作為地球的主宰者而存在,並且大膽地展開了太空探索之旅。時間仍然不停流動,人類已經走過了幾百萬年,如今我們已經了解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情況,暫時沒能破解生命的真正起源。縱觀人類進化的歷史,我們十分好奇,為何只有人類從眾多人種中脫穎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