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當前,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與日俱增,發展高效、節能、零排放的清潔型純電動汽車已成為國內外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相比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內含有高壓部件,包括電機控制器、動力電池、電動壓縮機和 DC/DC 等。這些高壓部件都會涉及到絕緣問題,且電動汽車工作環境複雜,振動、溫度、溼度以及部件老化等都會使整車絕緣性能下降。動力電池正負極通過絕緣層與底盤構成電流迴路,當整車絕緣下降時,整車漏電電流就會增大,漏電電流達到一定值時,就會危及乘客安全以及整車電氣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實時監測電動車輛高壓系統對車輛的電氣絕緣性能,確保車輛在絕緣狀態下運行,對保證乘客人身安全、電氣設備正常工作以及車輛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二、相關標準法規
有關國內、國外的電動汽車電氣安全防範相關標準法規有很多,匯總如表 1所示,這些法規標準對於安全要求大致相近,主要以高壓動力電池防護為核心,衍生出相關防護條款,各標準法規都有詳細的電動汽車絕緣阻抗的測量方法介紹以及相關規範說明,標準中對於絕緣性能評估都有一個評判關鍵指標-絕緣強度(Ω/V),國外標準大都採用≥500Ω/V,國內其採用≥100Ω/V。其中,GB/T 18384.3-2015 電動汽車安全要求 第 3 部分:人員觸電防護中 6.7 規定在最大工作電壓下,直流電路絕緣強度≥100Ω/V;SAE J1766 中 4.4.3 規定在系統標稱電壓下,直流電路絕緣強度≥500Ω/V。
表 1 標準法規
標準名稱
標準號
EN
1987-1、1987-2、1987-3
FMVSS/CMVSS
No.305
GB
18384.1、18384.2、18384.3
ISO
6469-1、6469-2、6469-3、23273-3
SAE
J1766/2344
JIS
D5305-1、D5305-2、D5305-3
有關電動汽車零部件電氣安全防範國內相關標準包括 GB/T 18488.1-2015、 GB/T 24347-2009 以及 GB/T 31467.3 等。其中 GB/T 18488.1-2015 中 5.2.7.3 規定驅動電機控制器的冷態與熱態絕緣阻抗均不小於 1MΩ(以 540V 電壓平臺為例,對應絕緣強度接近 2000Ω/V)。GB/T 24347-2009 中 5.6 規定 DC/DC 絕緣強度≥500Ω/V。GB/T 31467.3 中 5.1.5 規定動力電池包絕緣強度≥100Ω/V。從上述國標分析可得,各個零部件對絕緣強度的要求相差較大,有的甚至接近整車的絕緣強度要求。實際上,整車高壓系統包含多個部件,主要包括電機、電機驅動器、動力電池、PDU、電動壓縮機、DC/DC、制動以及轉向控制器等。如果各個零部件廠商按照國標對絕緣強度要求規定 100Ω/V,那麼整車各零部件總的絕緣阻抗遠就會低於 100Ω/V,整車絕緣阻抗不滿足國標絕緣要求。
結合國內零部件指標現狀,在對整車絕緣強度指標設定時,整車絕緣強度應高於國標之要求,各零部件的絕緣強度應高於整車一個等級。這樣,整車總的絕緣強度才不至於超標,才能確保車輛的安全。這也是國外標準為何將整車絕緣強度指標定為≥500Ω/V,遠高於國內指標的緣由。
三、絕緣監測原理
絕緣監測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電流傳感法、對稱電壓測量法、橋式電阻法、低頻信號注入法等。其中低頻信號注入法應用最為廣泛,系統拓撲圖見圖 1。在其內部產生一個正負對稱的方波信號,通過絕緣阻抗監測儀連接端子與直流高壓系統和底盤之間的絕緣電阻 RF 構成測量迴路,通過對採樣電阻上分壓的採集,計算得出 RF 大小。
圖 1 低頻信號注入法系統拓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