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在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徵2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於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長徵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軌道艙:作為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艙,以及用於出艙時的氣閘艙。配有洩復壓控制、艙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內部有航天員生活設施。軌道艙頂部裝配有一顆伴飛小衛星和5個復壓氣瓶。無留軌功能。
返回艙:形狀似碗,用於航天員返回地球的艙段。與軌道艙相連。裝有用以降落降落傘和反推力火箭,實行軟著陸。
推進艙:裝有推進系統,以及一部分的電源、環境控制和通訊系統,裝有一對太陽能電池板。
神舟七號搭載著3名航天員一飛沖天,航天員將進行我國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這將是我國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取得的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對進一步推動載人航天事業向更高水平邁進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載人航天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它是當今世界最複雜、最龐大、最具風險的科學事業,是技術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系統工程。「神舟」系列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向世界證明了我國高端科研自主創新的卓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