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場,有著陽極和陰極,事實上它所產生的磁場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能探測到,其強度在25~65微斯拉之間,這是一個非常弱的磁場,但足以讓羅盤自己打開指向磁南極,此外一些動物物種利用這種微弱的磁場來辨別方向,甚至用它來確定自己每年的遷徙路線,不過除了確定方向,地球磁場還有其他作用,沒有它我們可能無法生存。
圖解:磁場示意圖
磁場
磁場會在行星周圍延伸形成磁屏蔽,我們稱之為——磁層,它能夠阻止太陽風的長驅直入,在太陽的最活躍期,太陽會噴射出高速的帶電質子,氦原子核和其他元素,同時產生大量的太陽耀斑,忽然強烈釋放出的電磁輻射能夠使這些粒子加速,甚至使其接近光速,這些高速的帶電粒子將對人類造成有害且致命的影響,但幸運的是,地球磁場的存在能夠將這些粒子推向地球的地理兩極,當這些帶電高能粒子與高層大氣相互碰撞時,就會產生大自然所能提供給我們的最美麗的景象之一——極光,就像在夜幕中繪製畫卷一般。
19世紀時,人們發現神秘的太陽黑子每隔11年就出現,從那時起人們便明白太陽黑子就像時鐘一般會按照太陽周期以恆定而有序的速度運作,和地球一樣,太陽也有它自己的磁場,這種磁場由太陽內部的等離子體運動產生,等離子體在外層和內層以不同的速度運動,這種速度上的差異導致內外層以相反的方向滑動形成磁場,並產生磁場最強的區域——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出現在太陽極大期,也就是太陽活動最活躍的時刻,當太陽黑子活動最劇烈的時候太陽風暴便會出現,這些粒子和極光甚至可以達到低緯度地區遠離兩極,並對這片區域造成一定的影響:
事件一:17世紀時它們曾經到達過加納利群島,當時的人們驚慌失措以為是來自神的可怕預兆。此外,太陽風暴還能造成所有通訊設備的大面積停電或嚴重故障。
事件二:1998年的槐北克大停電,整個城市停電超過24小時。
事件三:太陽風暴的另一威脅在於它對地球衛星的破壞,很簡單因為衛星更容易暴露在太陽風暴中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強大的太陽風暴發生在1859年9月初,就是著名的卡靈頓事件,當時一個極弱的太陽周期恰好剛結束。
事件四:2017年9月,美國宇航局發現10年來最大的太陽耀斑。
地磁兩極與地理兩極並不重合
這仍然是一個有待探索的問題,但不少人相信,在地球3000公裡深的液體外核中存在大量的鐵和鎳,在地球內核保持固態,外核的對流運動,再加上地球的自轉,產生了電流,進而產生磁場,這也使得大氣層和生命得以存在,所有的磁體都有一個北極和南極,但是正如前面討論過的,地磁兩極與地理兩極並不重合。
事實上,在人類測量磁極位置的5個世界裡,它們從未重合過,現在地磁軸和地理軸相差11.5度,所以地磁北極距離地理北極約1000公裡,問題在於地球磁極不是靜止的,它每天會一共125米,也就是說大約50年後地磁北極可能會跑到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去,磁極移動是由於處於熔融狀態的地核在不斷地隨機移動。
地球磁極未來的位置很難預測,因為沒有人知道地核有多麼地反覆無常,更不清楚它是否會很快的開始向另一個方向漂移,如今地理北極正對著北極星,儘管這只是隨機的結果,由於歲差運動北極星並不總是在那裡,也不會永遠在那裡,真正重要的並不是磁極的移動,而是有些時候兩極是倒置的,也就是地磁逆轉現象,這一點已經在古代巖石的研究中被證實,地球磁場的強度一直在下降,由於地磁逆轉現象的隨機性,目前無法確定下一次到底會是什麼時候,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未來兩極會再次顛倒,如果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未來不久將會到來。
上一次地磁逆轉就發生在78萬年前,從那時起磁場的強度及其運動都開始逐漸減弱,儘管沒有確切的方法來預測,那我們可以暢想下那時會發生什麼以及會有多大程度的災難到來,一旦發生地磁逆轉,在倒置的磁極回復原樣的這一段時間內,地球的磁場將會消失,也就不再能夠保持我們免受太陽風暴或宇宙輻射的傷害。
黃姤結語·沒有磁場保護的日子
沒有磁場保護的日子,磁場中所含的粒子將會落入大氣中,但它們並不會傷害人類,反而會產生壯觀的金色線,在這段時間內藉助磁場確定方向的動物會感到困惑無措,此外,通訊系統也可能會失靈從而導致通訊系統不能正常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會有末日災出現,畢竟大氣依舊存在,事實上太極已經至少倒置過20次了,而地球上的生命依舊繁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