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提出了早期地球強大的磁場的證據,從而保護了生命的形成

2020-08-28 一點宇宙

為了確定過去的磁場方向和強度,研究人員對從澳大利亞收集到的鋯石晶體進行了測量和分析。鋯石大小約為0.1毫米,並且包含更小的磁性粒子,這些磁性粒子在形成鋯石時鎖定了地球磁場的磁化強度。圖中,鋯石晶體放在一角硬幣的「 O」內,以表示大小。


地球磁場減少生物收到太陽風的影響

在地球深處,旋轉的液態鐵產生了我們星球的保護磁場。磁場是看不見的,但對地球表面的生命至關重要:它使地球免受有害的太陽風和太陽發出的宇宙射線的影響。

考慮到磁場的重要性,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弄清楚磁場在整個地球歷史上是如何變化的。這些知識可以為理解地球的未來進化以及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進化提供線索。

羅徹斯特大學的最新研究提供了證據,證明在地球周圍首先形成的磁場比科學家以前認為的還要強。這項發表在《PNAS》雜誌上的研究將幫助科學家得出有關屏蔽性地球的持續性以及太陽系中是否存在其他具有維持生命的條件的行星的結論。

羅切斯特地球與環境科學教授,人文、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約翰·塔杜諾(John Tarduno)說:「這項研究告訴我們有關宜居星球的形成的一些信息。我們要回答的問題之一是為什麼地球如此發展,這為我們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磁屏蔽是在地球上很早就記錄下來的。」今天的地球磁場

今天的磁屏蔽層是在地球的外核中產生的。地球緻密的內芯中的高溫使由鐵水組成的外芯渦旋和攪動,產生電流,並驅動稱為地球發電機的現象,該現象為地球磁場提供動力。液體外芯中的電流受到從固態內芯流出的熱量的強烈影響。


由於磁芯材料所處的位置和極端溫度,科學家無法直接測量磁場。幸運的是,上升到地球表面的礦物含有微小的磁性粒子,這些粒子在礦物從熔融態冷卻時鎖定了磁場的方向和強度上。

研究人員使用新的古磁性物質、電子顯微鏡、地球化學和古磁場強度數據,對從澳大利亞收集的鋯石晶體(最古老的已知陸生材料)進行了測年和分析。大約0.2毫米的鋯石包含甚至更小的磁性粒子,這些磁性粒子會在形成鋯石時鎖定地球的磁場強度。地球磁場已存在40億年

塔杜諾先前的研究發現,地球磁場至少存在42億年之久,而且存在的時間幾乎與地球一樣長。另一方面,地球的內核是最近才加入的:根據今年早些時候塔杜諾及其同事發表的研究,它的形成僅在大約5.65億年前。


儘管研究人員最初認為地球的早期磁場強度很弱,但新的鋯石數據卻表明磁場強度更大。但是,由於尚未形成內核,因此,最初在40億年前發展起來的強大磁場必定由另一種機制提供動力。

塔杜諾說:「我們認為機理是地球內氧化鎂的化學沉澱。」

氧化鎂很可能被與形成地球月球的巨大撞擊有關的極端熱量溶解。隨著地球內部的冷卻,氧化鎂可能析出,從而驅動對流和地球發電機。研究人員認為,地球內部最終耗盡了氧化鎂,以至於5.65億年前磁場幾乎完全崩潰了。

但是地核的形成為地球發電機和地球目前擁有的磁屏蔽提供了新的動力。火星上的磁場

塔杜諾說:「早期的磁場非常重要,因為它在太陽風最強烈時保護了地球和大氣和水。磁場產生的機制幾乎肯定對其他行星等行星和系外行星很重要。」

比如,一個主要理論是,火星像地球一樣,在其歷史的早期就具有磁場。但是,在火星上,該場坍塌了,與地球不同,火星沒有產生新的場。

塔杜諾說:「一旦火星失去了磁屏蔽,它便失去了水分。」 「但是我們仍然不知道為什麼磁場會崩潰。早期的磁屏蔽層確實很重要,但是我們也對磁場的可持續性感興趣。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數據,幫助我們找出一組過程維持地球上的磁屏蔽。」

相關焦點

  • 月球早期的磁場幫助保護了地球大氣層?
    月球很可能使我們的地球大氣層免受了40億年前,來自更活躍的太陽的傷害,從而導致它的磁場早已消失。地球的磁場,月球可能也有磁場雖然今天月球沒有明顯的磁場,但最近阿波羅任務帶回的巖石樣本的證據表明華盛頓特區NASA的詹姆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們利用這些信息模擬了早期月球磁場與地球的相互作用。他們發現,月球和地球的磁場應該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保護性的磁層。地球與月球相互作用的潮汐力量可能幫助維持了幾億年的電流和磁層活動。最終,月球漂離地球,其核心冷卻。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
    行星的全球性磁場就像星球的「保護罩」一樣,它通常產生於表面之下數千千米的液態核中,由核中的液態熔鐵運動產生,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太空中。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
  • 月球磁場曾「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球?-虎嗅網
    行星的全球性磁場就像星球的「保護罩」一樣,它通常產生於表面之下數千千米的液態核中,由核中的液態熔鐵運動產生,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太空中。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維持核中液體的運動需要能量,比如核中的熱。
  • 月球磁場曾保護地球生命!
    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曾保護地球大氣層免受活躍太陽輻射的侵害。地球磁場這麼強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格林和同事對地球磁場和早期月球磁場的相互作用進行建模,並得出結論稱,這兩個磁場造就了一個統一的磁層,保護地球免受部分太陽風的影響。「地球與月球相互作用的也許在數億年裡幫助保持了月球磁場的活躍度。」格林稱,「但最終月球遠離了地球,月球的內核冷卻下來,產生的磁場也消失了。」地球和月球曾經共同的磁場或能回答有關早期地球的一個重要問題。
  • 超級地球液態金屬海洋可形成保護生命磁場—新聞—科學網
    現在科學家們認為這類系外行星上可能擁有液態金屬的「海洋」以及可以保護生命存在的磁層。 實驗室測試顯示,在超級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熱量和壓強狀況下,氧化鎂和其它一些在類地行星地幔中常見的礦物會轉變為液態金屬形態。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理解超級地球上的環境條件,包括判斷其是否有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
  • 地球上的生命:我們可能要感謝月球現已不復存在的磁場
    ▲ 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幾近滿月狀態的明月,懸掛於地球大氣之上北京時間 10 月 28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顆行星是否適宜居住,取決於許多因素。其中之一便是需要有強大而又持久的磁場。從行星表面數千公裡之下的液態地核產生,這些磁場可一直延伸到太空,為大氣層遮擋有害的太陽輻射。
  • 地球上的生命:我們可能要感謝月球現已不復存在的磁場
    最近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雜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約40億年前生命正孕育之時,月球上的磁場曾經可能保護過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只不過,如今,月球磁場已經消失。  現在,地球自己有強大的全球磁場,可以保護大氣層和低軌道衛星免於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危害。相反,月球既沒有可呼吸的大氣層,也沒有全球磁場。
  •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古磁場40億年前形成
    極光是由地球磁場和太陽風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圖片來源:NASA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至少在40億年前便形成了磁場,比此前認為的早了5億多年。   這項7月31日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在理解地球何時以及如何開始演化形成現代形式上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古磁場通過阻止強勁的太陽風暴去除大氣層,使這個有著5億年歷史的星球更加適宜於生命居住。
  • 曾為地球「挺身而出」的磁場
    現如今,我們的地球就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磁場,它保護著大氣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嚴酷的太陽輻射的傷害。近日,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上的新研究表明,現在已經消失的月球磁場可能曾經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從而可能對40億年前生命的誕生產生了影響。
  • 月球才是地球保護神,40億年前,它用磁場捍衛了地球大氣層
    好在,我們的地球有一個強大的護盾,那就是磁場。同時,在四十億年前那種強大的太陽輻射中,我們的地球大氣層能夠倖存下來,還應該感謝另外一個護盾——月球。最近,美國宇航局領導的一項研究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如果不是月球,今天的地球恐怕不會有生命存在。
  • 科學家提出激波再形成證據
    在20世紀80年代,基於早期的超算集群模擬,一些科學家提出在無碰撞等離子體中,較高馬赫數激波(Supercritical shock)反射一部分上遊入流離子,這些迴旋反射的離子能夠促使形成新的激波面,新的激波面生長成熟後,其能夠取代老的激波面並反射上游離子,這個過程周而復始,稱為激波再形成(shock self-reformation),是激波的一個基本物理特性。
  • 地球磁場越來越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地球磁場的存在對於地球生命意義重大,它能夠保護地球生物免受太陽輻射的危險。但至今為止的地質證據分析表明,如今地球磁場正在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在遙遠的過去,地球南北磁極要比現在穩定得多,每隔500萬年出現一次南北磁極大逆轉,但是現在,南北磁極的轉換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每隔20萬年就會翻轉一次。 地球磁場由地核提供動力。
  • 地球磁場是怎麼產生的?35億年前先有地球磁場還是先有生命呢?
    地球很好地保護了人類,地球磁場功不可沒,它使有害的高能粒子繞開地球。地球磁場一旦消失,後果不堪設想。科學家想要弄清楚地球磁場產生的時間和原因,以便更好地預測未來地球磁場的演化規律。比較流行的地球磁場起源學說是「地球發電機」。
  • 研究:銀河系形成初期被強大磁場限制
    一份新研究進行的模擬顯示,銀河系在形成的初期被一個強大的磁場所控制,否則,今天的銀河系將比現在的體積大45%。​據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報導,劍橋大學一份研究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稱在宇宙初期一個強大的原始磁場,對宇宙內天體的演化產生巨大影響。
  • 科學家觀測5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磁場:保護生命演化
    甚大天線陣是一個由27臺25米口徑的天線組成的射電望遠鏡陣列,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聖阿古斯丁平原上,由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負責運行。生命只有在具有磁場的行星上才能演化,因為磁場可以形成保護罩,避免行星表面遭受有害的宇宙輻射。天文學家也由這一新發現推測,或許外星生命可以在許多遙遠的星系中出現。
  • 火星早期環境優良,有沒有可能地球早期生命,來自於火星?
    火星早期環境優良,有沒有可能地球早期生命,來自於火星?7月23號我國成功發射天問1號,它帶著所有人的希望朝著火星運行,在太陽系內最受大家爭議的兩個行星莫過於火星和月球,很多人認為火星早期或存在過生命,地球早期出現的生命和火星或有很多聯繫,大約在40億年前火星的地表環境比人類還要適宜。關於外星生命一直是大家研究一個話題,科學家在宇宙中研究了幾十年時間,都沒能找過其它生命的蹤跡,難道早期的火星存在過生命?
  • 地球磁場形成之謎首度揭開
    科技日報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5日發表的一項地球科學模型,首次詳細分析了地球早期磁場是如何產生的。 地球的磁場已經運行了至少34億年,而它的起源卻一直未知。磁場其實也是地球最神秘的特徵之一,它對所有生命體都至關重要。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將磁場理論化為地核動力作用的結果。在地球內部,液態的外核圍繞著固態的內核旋轉,而其方向則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 現如今所說的磁場,正是由富含金屬鐵的液態地核外核中的「發電機」產生的,但這一過程在地球早期,應該較難維持,因為地核的冷卻速度並不夠快。
  • 很多證據表明地球早期原始生命遍布宇宙,如今為何只有地球有生命
    有很多證據表明,34億年前,有些微生物降落地球?當時這些微生物遍布宇宙。後來降落地球的微生物隨著生命的進化形成化石被保留下來。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於什麼時候?原始生命早在地球生命之前遍布宇宙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在地球上,人們認為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地球形成後,生命在地球環境中進化。其中的兩顆星外隕石的發現為生命的起源找到了證據。
  • 地球早期生命可能從「毒溫泉」開始 研究有助在太陽系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形式
    生命起源一直是困惑科學家數十年的未解謎團,目前,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早期生命可能是從「毒溫泉」開始的,同時,深入了解地球上複雜分子的形成過程,將有助於指引我們在太陽系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形式。一些科學家主張稱,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看似不適宜居住的條件下逐漸形成的,生物在地球上遊蕩之前,像邦帕斯地獄這樣的高溫溫泉可能促進化學反應,使簡單分子連接在一起,從而向複雜生命邁出第一步。然而,其他科學家將地球生命的起點聚焦於海底深處的熱液噴口,在海底熱液噴口處,富含礦物質的熱水從海底裂縫中翻滾而出。
  • 地球形成早期板塊運動就開始了,新研究發現地球生命或許因此繁榮
    隨著科學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科學家終於能夠逐漸了解地球的內部機制,但是科學家發現,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還是知之甚少。可以說地球的科學研究成果,要比科學家研究宇宙成果少得多。要知道地球研究,對於我們發現系外行星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研究地球越是徹底,那麼我們對於研究其他類地行星,才會有更多的基礎理論,對於生命的產生,才會有比較科學的檢驗方法。所以了解地球科學知識,對於人類來說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