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眼科醫學會:術後關鍵一年 避免眼球受傷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眼科醫師和醫改會都提醒民眾,想以雷射治療近視,要多考慮、多評估。(聯合晚報報系資料照)

華夏經緯網2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名醫蔡瑞芳擔憂雷射近視手術十多年後恐有併發症,臺灣眼科醫學會表示,蔡瑞芳僅提了幾個病例,沒有科學實證,停做雷射近視手術僅是他「個人意見」。但為避免患者恐慌,醫學會建議,接受雷射近視手術後一年後,視力漸趨穩定,每年仍要定期回診檢查。

據報導,眼科醫學會估計,臺「衛生署」於1996年核准雷射近視手術後,至今有16年歷史,島內至少有超過20萬人做過這項手術。對於蔡瑞芳提出警告、宣布「停機」,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丘子宏表示,這只是蔡瑞芳個人意見;而蔡瑞芳的患者術後出現視力下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不代表手術不好」。

三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戴明正,幾年前曾在眼科醫學會提出對雷射屈光手術的研究報告,他說,雷射近視手術的安全性無庸置疑,眼科界近年來都在針對新儀器、技術改善眩光等質量的探討。

丘子宏則說,根據眼科醫師臨床觀察以及澳洲墨爾本大學眼科2010年發表的報告,在長達13年的術後追蹤,顯示接受雷射屈光手術的病人,度數在術後一年都能達到穩定。

醫學會也會對患者加強宣導。丘子宏也說,術後一年最關鍵,為免角膜瓣移位,不能讓眼球受傷,要避免揉眼睛、以及運動碰撞等意外。但高度近視者本就是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的好發族群,隨年紀的增加,這些疾病產生的可能性逐漸升高。

丘子宏解釋,雷射近視僅是改善度數,但是高度近視造成眼球變長、變大,視網膜變薄、容易退化等老問題仍在,因此患者手術一年後,仍須定期到眼科檢查眼底、眼壓等,同時也要改善過度用眼的習慣。

戴明正也說,有些患者抱怨的眩光、夜間視力變差等,是雷射近視避免不了的問題,患者術前也不要輕信「保證」、「包醫」,免得跟自己的期待有太大落差。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臺眼科醫學會要求 鐳輻射手術前告知並嚴選病人
    臺灣眼科名醫蔡瑞芳日前提出LASIK雷射近視手術可能會有併發症,並宣布「封刀」,撼動眼科醫學界,也引發許多近視族群對雷射手術的疑慮。他今天赴眼科醫學提出報告,並表示其他國家和地區已陸續有受害患者設置的網站,提醒世人注意雷射手術的問題。
  • 眼球後方長了個直徑兩公分的腫瘤,32歲小夥眼球突出像金魚
    十天前,王先生的媽媽發現他右眼眼球明顯往外突出。雖然自己並沒什麼感覺,也沒有特別在意,王先生還是在媽媽的催促下,到當地醫院眼科掛了號,並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CT檢查。 檢查結果讓醫生和王先生都有些吃驚,在他右眼眼球的正後方長了個腫瘤,腫瘤大小已經和眼球差不多。受限於醫療技術水平,醫生建議王先生到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 在南昌做完近視手術,術後如何養護?點這裡了解一下
    近視手術只能矯正當前的度數,為避免手術再次發生近視,因此還需連續兩年度數變動不大時再做。是不是做完近視手術就萬事大吉了?有些近視朋友,被眼鏡套牢了十多年,一下子感覺「解放了」,開始無節制地用電腦和手機等等。其實,無論是否做近視手術,都要有正確的用眼習慣。一般來說,近視雷射手術後第二天就會有一個較好的視力,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 武漢艾格眼科醫院白內障科袁媛主任當選湖北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
    為培養我省眼科學界的青年人才,加強省內各地區眼科學學科建設,進一步推動我省視覺健康事業的持續發展,經湖北省醫學會批准,湖北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成立大會於2020年10月25日在武漢順利召開。艾格眼科醫院白內障科袁媛主任當選青年委員會首屆委員。
  • 青海受傷雪豹來京手術成功 術後護理很關鍵
    青海受傷雪豹來京手術成功受傷雪豹。圖片來源:北京晨報近日,一則青海受傷雪豹需救援的消息在網絡傳開,眾網友都急切關心雪豹的情況。據悉,昨天凌晨2點30分許,受傷雪豹從千裡之外的青海省西寧市抵達北京派仕佳德動物醫院,中午12時許開始進行4個小時的手術。
  • 職通車:辦公室乾眼,即使沒感覺角膜也受傷了
    一年一度的浙江省眼科學術年會,來了很多全國有名的眼科專家,他們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和臨床前沿技術,記者整理了一些公眾關心的內容。  1、近視發病部分基因已找到,今後有望用藥物預防矯正近視  浙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瞿佳教授透露,由他擔任首席科學家的973項目《近視發病機理及幹預的基礎研究》,已找到與近視發病有關的部分基因。  今後,人們有望通過藥物來預防和矯正視力,但這條研究探索之路還是相當漫長。
  • 山東省知名眼科專家馬先禎:白內障手術早已不是單純的復明手術
    相反,「成熟的白內障」會增加手術難度和風險,影響術後視覺恢復效果。山東省知名眼科專家、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馬先禎提醒,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藥物能夠根治白內障或者延緩白內障的進展。現在白內障手術已經不是單純的復明手術,在治療白內障的同時,醫生可以解決患者的其他視覺問題,例如遠視、近視、散光、老花等。因此,白內障手術可以稱作是對視覺進行重建的過程。
  • 臺灣名醫停做雷射近視手術:醫生稱不讓孩子做
    日前,臺灣著名眼科醫生蔡瑞芳宣布,發現有患者術後十餘年出現視力不明原因下降。儘管比例極低,但本著對病患負責的態度,今後不再做。他的這一決定引起社會各界對該手術安全性的大討論。據了解,中國每年有50萬人做該手術。眼科學界內對此看法也不一。昨日,廣東省衛生廳表示,已關注此事,並請專家論證。
  • ICL近視手術全知道,術前術中術後全攻略
    因為ICL算是一種定製晶體,需要一定的配貨周期,一般如果只是近視度數,國內有庫存,預定時間大概在一周左右,如果有散光時間會長一些,個別情況下,比較少見的眼球參數,例如超高度近視,大散光等,可能國內庫存沒貨,只能瑞士廠家定製生產,那訂貨周期可能長達70天,疫情期間可能更長。
  • 點燃「麻雷子」還沒起身就炸了 17歲男孩眼球破裂
    經眼科手術縫合,雖暫時保住了眼球,但因炸傷嚴重,右眼術後只剩光感,還需進一步的治療。  昨日,記者在何氏眼科醫院病房見到了術後的小亮和他的母親。母親惋惜地說:「孩子自己有感覺,跟我說自己右眼估計以後是看不見了。」  小亮回憶說,大年初一吃過了晚飯,大約9時多,他跟幾個小夥伴出去放鞭炮,當點燃一個「足球雷」,還沒來得及起身跑開就炸了。
  • 西安市第一醫院眼科專家簡介
    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人,西安市眼科學術帶頭人,西安市醫學會眼視光學分會主委,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西安分會常委,中國眼微循環專業委員會眼影像學組委員、中國研究性學會神經與再生修復委員會委員,美國堪薩斯醫學中心訪問學者。
  • ...開封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氏眼科代表性傳承人石喜武老中醫
    石氏眼科當代代表性傳承人石喜武系中華醫學會委員、中華國際醫學會主任專家委員,全國名老中醫。歷40餘年,心習方、目習症,或常或異輒應手而愈,具有豐富的臨證經驗,重視實踐,以療效為要,即臨床水平之高低,療效是試金石,以療效彰顯石氏眼科的醫術優勢。
  • 知名抗疫醫生術後視網膜脫落 愛爾眼科股價恐遭「開年劫」
    原標題:知名抗疫醫生術後視網膜脫落 愛爾眼科股價恐遭「開年劫」 摘要 【知名抗疫醫生術後視網膜脫落 愛爾眼科股價恐遭「開年劫」】知名抗疫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稱
  • 盲目轉眼球小心「掉了」視網膜 眼科專家教你正確護眼
    堅持鍛鍊,高度近視也不用戴眼鏡了,還能遠離老花眼……」最近網上熱傳的新式眼球操,吸引了10餘萬網友閱讀。這套眼球操真有這麼神奇嗎?近日,記者分別向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的3位眼科專家進行求證。專家們一致認為,眼球操能消除近視、遠離老花眼並不靠譜;相反,如果盲目地轉眼球,還可能導致眼睛損傷。  傳言:轉眼球能消除近視?
  • 眼科名醫陳有信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去醫院掛號的時候才能了解醫生的情況,而我們有權利選擇找哪個醫生就診,這時就要提前了解醫生的情況,那麼接下來介紹眼科名醫陳有信的相關信息。一、怎麼樣評價眼科名醫陳有信一個醫生是好是壞?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畢竟,每個人的思考角度都是不一樣。患者看病絕大多數是「認廟不認和尚」,醫生的個人品牌是依附醫院的,脫離了醫院,醫生能帶走的患者就少了很多。
  • 上海七旬阿叔眼眶內長腫瘤 上海普瑞眼科醫院專家20分鐘手術成功摘除
    來自上海奉賢區的王阿叔在上海普瑞眼科醫院成功手術,摘除了右側眼眶內血管瘤,避免了失明風險。
  • 什麼是斜視手術 斜視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2、術後患者需要避免用眼過度,一定要多注意休息,要不然對斜視術後的恢復會有很不利的影響,而且術後還需要及時的採用抗生素,積極的控制炎症也很重要,而且還需要定時到醫院換藥,一般換藥的時間,醫生會在出院之前和病患交代的,只要遵醫囑到醫院換藥就可以了,在恢復期間的時候應戒菸戒酒,禁食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不然很容易造成術後出現感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