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懸浮微粒物質納入臺灣地區災害項目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1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立法院」院會7日三讀修正通過「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將懸浮微粒物質、火山災害納入災害項目。「內政部」在初審時表示,做為火山災害主管機關,會進一步研究相關議題和SOP(標準作業流程)。

    據報導,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吳思瑤提案指出,地震只是火山災害的眾多並發影響之一,其餘包括火山熔巖流、火山灰及火山氣體等危害都與地震不同,在未「入法」的情況下,完全無從應變防範,更無法建置預警演練SOP,因此提案將火山災害納入。

    三讀條文明定,懸浮微粒物質、火山災害都納入災害項目。其中,火山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為「內政部」,懸浮微粒物質災害主管機關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在「法案」初審時表示,火山爆發造成的災害為複合型災害,也是毀滅式的,相關應變與事前判斷涉及高度專業,但目前臺灣地區經驗不足,將由「內政部」擔任災害應變單位,進一步研究相關議題與SOP(標準作業流程)。

 

 

 

責任編輯:王永昂

相關焦點

  • 臺"立法院"審"災防法" "立委"提案將火山爆發、海嘯納入
    華夏經緯網5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查各「立委」版本「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朝野立委」提案將海嘯、火山爆發、懸浮微粒物質災害納入「災防法」,若「法案」修正通過,相關災害將成為天然災害,適用「災防法」各項規定。
  • 兩座活火山引恐慌 臺「消防署」:前年已建立災害相關機制
    華夏經緯網5月31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中研院」經過長期的火山監測後,證明大屯火山和龜山島下都有巖漿庫,屬於活火山,消息一出引起臺灣社會熱議,臺灣「內政部消防署」因此發布新聞稿,指出對於火山災害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重建工作等,已於前年6月8日函頒火山災害防救業務計劃,針對相關災害建立相關預警及應變機制,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 加強能力建設 努力提升地震與火山災害綜合防禦能力——寫在汪清7...
    華北部分地區震感明顯,由於此次地震屬於深源地震,地震能量經過數百千米的逐步衰減,僅造成極微小的震動,未造成人員傷亡和建築物破壞。  吉林省地處歐亞大陸東緣,是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的觸角地區,具有發生淺源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動的構造背景。深源地震活動與長白山火山活動、東北淺源地震活動存在著一定的關聯。
  • 日本氣象廳的地震、海嘯、火山災害預警
    地震災害的監測預警  日本堪稱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家,每年發生有感地震約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發生在日本及其周邊地區。  海嘯災害的監測預警  為實時預警海嘯災害,日本氣象廳在全國設有 100個海嘯觀測點, 24小時不間斷監測海嘯災害。  據我國 《南方網》 3月14日報導: 「日本的海嘯預警全球水平最高」,地震後3分鐘內即可發布海嘯警報。日本氣象海嘯預警水平高主要是依靠存放海嘯數值模式模擬出各種數據的 《海嘯資料庫》。海嘯災害大多是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變動而引發的。
  • 災害|壯觀的火山噴發背後
    世界上有不少火山,有的火山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如我國長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等都是火山噴發後巖漿凝固形成的火山,為什麼這些火山沒有噴發?而印尼的火山經常噴發,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下面探討一下有關火山及火山噴發的相關問題。第一、形成火山的條件。地球上的巖層由大大小小的板塊組成,巖層的下面是巖漿。
  • 地球面臨眾多自然災害威脅 火山灰是小兒科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英國《每日電 訊報》網站4月26日發表文章稱,在冰島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灰事件之前,人們很難相信一次火山噴發會造成整個歐洲航班禁飛一周。現代社會科技異常發達,可災害來臨時,人們卻是如此無助。事實上,還有很多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無法預測的驚人後果,有的甚至比火山噴發要嚴重得多。
  • 懷特島火山強烈噴發,為什麼紐西蘭是火山和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
    我們根據自然災害的成因,可以把自然災害分為氣象災害、地質地貌災害、生物災害和海洋災害等分類,其中氣象災害和地質地貌災害是影響範圍最廣的兩類自然災害。紐西蘭懷特島火山噴發氣象災害包括洪澇、乾旱、颱風、寒潮、凍雨、沙塵暴等分類;地質地貌災害包括地震、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分類。
  • 箱根火山警報升溫 火山災害生存指南
    在關東旅行的各位同志們得提高警惕了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自然災害是指一些發生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自然事件,但是卻能夠造成我們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根據成因可以分為地質地貌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地質地貌災害是指在地球的發展演化過程中,由各種地質作用形成的災害性地質事件,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
  • ...組衛星照片,展示了墨西哥El Chichón火山幾十年前和今天的景象。
    墨西哥火山今昔對比景象  北京時間3月30日消息 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今日公布了一組衛星照片,展示了墨西哥El Chichón火山幾十年前和今天的景象。  30年前,墨西哥恰帕斯州(Chiapas)的一座火山從六百多年的沉睡中醒來,毀滅了周圍鬱鬱蔥蔥的環境。人們一度以為El Chichón火山處於休眠狀態,或者只是一座死火山,但它突然在一個星期裡發生了三次小規模爆發,毀滅了9個村莊,估計造成了1900人喪生。而且,火山爆發產生的火山灰和火山氣體,從根本上改變全球氣候。
  • 東北季風導致臺灣霧霾天氣 全臺霧茫茫(圖)
    記者林澔一/攝影 圖片來源:聯合報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昨天全臺從北到南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10)含量都超標,雲林縣更因風砂揚塵影響,達到空汙最嚴重的有害等級。「環保署」頻頻呼籲易過敏的民眾及老人、小孩儘量避免外出,若要出門應戴上口罩。顆粒更小的細懸浮微粒(PM2.5)含量昨天也超標。
  • 菲律賓火山影響臺灣?臺氣象部門:目前尚無影響
    菲律賓的塔爾火山從昨天下午起,進入了劇烈動蕩的不安定時期,並在今天凌晨演變為有巖漿噴發,外界關心是否會影響臺灣?臺灣氣象部門表示,目前塔爾火山噴發高度已達10公裡以上,預計該火山噴發物質在中高對流層內快速向東至東北傳送,未來72小時分布範圍以東經125度以東太平洋海域為主,火山本身與其噴發灰雲目前對臺灣地區均無影響。
  • 中國的火山在哪裡?
    便在南北兩條海溝的影響下 產生許多火山 (請橫屏觀看,臺灣及周邊火山分布示意圖,除澎湖列島外,臺灣其他火山都受海溝影響,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 為什麼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的國家?
    火山噴發和地震都屬於自然災害,屬於地質災害的範疇。世界各地,有的地方很少發生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而有的地方卻經常發生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這是為什麼呢?板塊運動示意圖火山噴發和地震的發生多與地殼運動有關係,和板塊運動有很大的關聯,往往處在板塊與板塊的邊界附近,多發地震和火山噴發,特別是消亡邊界附近,由於板塊相互碰撞擠壓,能量容易集聚,更容易發生地震災害。六大板塊示意圖那麼,為什麼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的國家?
  • 臺灣大屯火山:火山噴氣孔景觀(組圖)
    臺灣大屯火山:火山噴氣孔景觀(組圖)     14:512003年12月5日遊客在臺灣陽明山景區參觀小油坑火山噴氣孔活動的地質景觀(11月19日拍攝)。  這是臺灣陽明山景區小油坑火山噴氣孔活動的地質景觀(11月19日拍攝)。
  • 1999年臺灣集集地震災害特徵對抗震韌性城鄉建設的啟示
    今天是集集地震21周年紀念日,回顧分析1999年集集地震災害的主要特徵及其社會經濟影響,對於我國抗震韌性城鄉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鑑意義。臺灣集集地震災害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包括以下6個方面:(1)斷層錯動形成的破裂帶和斷層上盤效應破壞力極大。
  • 難得一見的地球災害動圖
    由於巖漿中含大量揮發分,加之上覆巖層的圍壓,使這些揮發分溶解在巖漿中無法溢出,當巖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分急劇被釋放出來,於是形成火山噴發。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
  • 臺灣攻略之——臺灣地形
    有五條巨龍之美譽的海岸山脈(又稱臺東山脈、臺灣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脈等五大山脈,蜿蜒起伏,自東北至西南平行伏臥在臺灣島上。  構成臺灣地形的骨幹是位置偏東的海岸山脈,為全島主要分水嶺。山嶽高峻雄偉,氣勢磅礴。高度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22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有62座,大都集中在海岸山脈和玉山山脈。它們攔截了東西的水氣,形成了豐富的降雨。
  • 為什麼地處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地震、火山和海嘯災害?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地震、火山噴發、海嘯、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最多發的國家之一,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不會是一片寧靜的國土。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國土主要由馬來群島來構成,島嶼數量極其眾多,全國總共有大約17508個島嶼,真可謂是「萬島之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印度尼西亞地區島嶼數量這麼多,陸地形態如此破碎呢?在世界範圍內幾乎無出其右者。
  • 自然科學|《地球的災害—自然災害篇》與《地球的災害—人為災害篇》
    《地球的災害—自然災害篇》分別分成《地震》、《火山爆發》、《山崩和雪崩》、《颱風和颶風》、《洪水和海嘯》、《饑荒和瘟疫》等六大部分,通過天然災害的介紹了解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