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經驗總結一:液質使用經驗與禁忌
1.酸性物質適合做負離子檢測,所以流動相偏鹼性較合適,促使其解離,鹼性物質適合做正離子檢測,流動相中適當的加入酸,促使其形成正離子,流動相中適當加一些醋酸鈉(或者醋酸銨),可形成加鈉的正離子或者加銨的正離子。
液質分析中推薦使用的流動相和添加劑
2.糖苷類的物質在做FAB和esi(+)時,[M+Na]峰往往比[M+H]峰要強,此為經驗,原因只是推測可能和天然產物的提取過程有關;鹽類化合物如鹽酸鹽、硫酸鹽在質譜中酸的部分一般不會出現;二羧酸鹽(esi負離子模式)除了分子離子峰外,會出現連續掉44的兩個峰,為失去羧酸根的離子,這三個峰非常特徵,但是會受錐孔電壓的影響,調低電壓譜圖會更漂亮。
3.胺類物質做esi質譜時要注意進樣量要少,因為很容易離子化,不易衝洗乾淨,會影響後面樣品的測定。像三乙胺在液質聯用時不能用於調節流動相pH值。若不慎引入三乙胺,在正離子檢測時總會出現很強的102峰(三乙胺的[M+H]).
4.質譜用水一般用娃哈哈純淨水之類的就很好;質譜用甲醇和乙腈,換用了很多品牌,發現Merck的還是稍微好一些;Finnigan用的氮氣不一定要用到液氮瓶,用普通的鋼瓶氣就可以了,可能還省錢些;建議大家買一個好一點的手電筒和一個放大鏡,手電筒用來看源裡面,放大鏡看你割的毛細管平整。
5.質譜的基線其實跟液相的紫外檢測器和螢光檢測器一樣,基線高的原因不外乎內部和外部的原因。
1)。你選擇的流動相在質譜的響應比較高,比如水相比較多的時候,噪音比較大些;還有如果鹽含量比較大的時候,噪音更大些。
2)。檢測器的靈敏度越高的時候,噪音應該越高。如果質譜的汙染比較嚴重時,基線肯定比較高。比如離子阱檢測器,用得久了,阱中的離子就會增多,一方面降低了質譜的靈敏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基線噪音。
3)。質譜的基線很多時候還跟你選擇的離子寬度有關。比如你作選擇離子掃描的時候,基線就低些。你作選擇反應掃描的時候,離子寬度不要選得太寬,太寬噪音就高些。
4)。多級質譜一般做二級或三級質譜,基線噪音就低很多。
6.質譜維護經驗交流:做樣前-檢查氮氣,流動相,質譜儀的真空度,毛細管溫度…
1)最好不用直接進樣(容易汙染離子源);
2)做聯用時最好分流(a可以使用常規柱,b縮短分析時間,c延長質量分析器壽命);
3)最好使用在線切換閥,降前每個樣品的前後1-2分鐘的流動相切入廢液(避免樣品中的鹽進入質譜,做Sequence時可以把平衡柱子的流動相切入廢液);
4)開始聯用前,直接運行質譜數分鐘,可以先將溫度(毛細管溫度和離子源溫度(APCI))加熱到預設定值(如果是APCI源還可以避免將燒掉heater,太貴了,最好別燒);
5)待機時將切換閥置於waste,避免剛開液相時將流動相打入離子源;
6)關機前毛細管的溫度先降下來,穩定一段時間後再關閉電源,避免風扇停止轉動後毛細管外圍的熱量向裡擴散,容易引起內部線路及電子元器件老化加速;
7)每天清理毛細管口外部,擦洗乾淨,每次停機時注意清洗Skimmer,用無塵擦拭紙,kimberly那種;
8)如果用的是鋼瓶而且天天做樣的話,將兩個鋼瓶並聯,當然,一月不做一次的話就算了;
9)做定量時注意離子源噴針的具體位置,否則標準曲線就不能用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