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前圓恩寺胡同地下停車場建成,增加車位約70個,前圓恩寺胡同實現不停車;2017年,南鑼南口停車場對居民開放,福祥、蓑衣胡同實現不停車;2018年底,炒豆胡同實現不停車;剛剛過去的7月3日,玉河地下停車場十幾個車位對居民開放,雨兒胡同實現不停車。到2025年,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29條胡同將全部實現不停車。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雨兒胡同,正在整治修繕的胡同裡,各種施工腳蹬三輪車來來往往,運送建築垃圾、綠植等。遊人在齊白石故居前留影,也互不幹擾。三輪車暢行無阻,遊人步行通暢,得益於這條胡同裡,已經沒有機動車停放了。
雨兒胡同是6月30日《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機動車停車規劃》出臺後,第一條實現不停車的胡同。雨兒胡同的停車需求是32輛,有22輛車停進了南鑼南口停好場,10輛停進了玉河地下停車場。居民的停車需求得到滿足。
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佟種鈞介紹,按北京市新總規要求,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逐步實現不停車。新的停車條例出臺以來,街道加大宣傳,胡同空間是公共空間,不但居民使用,路人遊客也要使用。居民正逐步形成停車入位、停車收費、違停受罰的認識。
以雨兒胡同為例,街道多次組織居民議事廳協商,居民參與建言獻策停車治理。同時,街道積極聯繫社會停車場,以優惠價格提供停車位給居民使用。南鑼南口停車場是社會停車場,正在改造,預計8月完工,可停車400輛,居民停車150元一個月。玉河地下停車場可提供十幾個車位,居民停車400元一個月。這兩個停車場距離居民院均約500米左右。
據介紹,到2025年,南鑼片區29條胡同將實現不停車,覆蓋南鑼主街兩側的四個社區:福祥、南鑼、菊兒、鼓樓苑。將由南向北實現,通過挖潛空間資源、與社會停車場對接等方式實現。目前停車需求是1500個左右,缺口是1100個,任務艱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於麗爽
攝影:和冠欣
監製:閆雪靜、童曙泉
編輯:田超
流程編輯:孫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