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月球探測器在鳥取沙丘展開模擬月球地面行走試驗

2020-11-27 人民網

人民網東京9月28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針對世界首個月球地面探測比賽,日本唯一參加這一挑戰的科研小組「HAKUTO」27日表示,此前在鳥取市的鳥取沙丘開展了月球探測器試驗機型的行走試驗。

據悉,該月球地面探測比賽由美國谷歌公司贊助,能在2017年末之前讓探測器登陸月球開展地面探測、並成功將影像傳送回地球的小組將成為優勝者。在參賽的16個小組中,日本的「HAKUTO」有望獲得優勝。

在這次行走試驗中,小組成員將鳥取沙丘當做月球表面讓探測器行走,並確認了搭載於探測器上的照相機的操作情況。

「HAKUTO」科研小組由eye-space(東京)公司和日本東北大學等方面的成員組成。(編譯: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探秘月球車沙漠試驗場:挖10多個隕石坑模擬月球環境[2013-12-05]
    這裡有鬆軟的細沙和低矮的沙丘,這裡異常乾燥、寸草不生,這裡白天酷熱夜晚寒冷,這裡是中國最像月球的地方。在中國西北庫姆塔格沙漠與羅布泊交界處,科學家們建立了試驗場。即將漫步月球的「玉兔」號月球車就曾經在這裡通過各種測試。
  • 在月球展開的這面五星紅旗,不簡單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美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環球時報》記者從月面展示國旗系統的研製單位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國旗展示的方式與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有很大不同,且研製難度又邁上了一個臺階。
  • 我國執行全新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降落月球
    就在昨日晚些時間我國執行全新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區域並傳回著月球陸影像圖,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工作人員精確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各設備設置。
  • 在永不可見的月球背面留下「中國印跡」
    ▲月球的馮·卡門隕石坑著落區選定後的工作就是圍繞著陸區域如何實現輕盈一落、可靠分離、平穩巡視,進行設計和驗證。團隊詳細分析了整個動力下降過程,識別出其中的關鍵環節,然後力求通過地面驗證,把這些環節做到地面全覆蓋。
  • 月球車出現故障:誰是幕後「黑手」?
    美國探月也不是一帆風順,共開展了54次月球探測,包括10次載人探索,發射了7個系列54個探測器,成功35次,成功率65%。   月球車是進行月球表面探測的重要工具之一。1990年1月,日本發射「飛天」號月球軌道器,「飛天」號接近月球後與地面失去聯繫,未獲得探測成果。2008年10月,印度的「月船」1號繞月探測器,其設計壽命為2年,但因故障只在軌工作312天就與地面失去聯繫。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超1年精心選材,試驗嚴上加嚴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後,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攜帶的一面五星紅旗成功展開,標誌著月面國旗展示系統首次在月面展示成功。這是繼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美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後,我國國旗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也讓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國標識」。
  • 中國探月工程收官之戰即將打響,「嫦嫦5號」月球探測器即將出徵
    而第三步「回」將由「嫦娥5號」探測器來完成,這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意義重大!試驗路程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號」T1試驗器成功發射升空。該試驗器被用於驗證飛行器能否從月球軌道順利返回,並降落在預定的位置。
  • 五星紅旗在月球展開!起飛回家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點火起飛模擬圖。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
  • 嫦娥三號試驗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月球車指日可待
    新聞背景據近日召開的2012年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透露,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號任務,目前已經圓滿完成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技術方案得到驗證,工程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 月球「土特產」請籤收!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中國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 日本也要上月球:幫助美國探測火星
    據日本《產經新聞》18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制定了2018年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的方針。20日,宇宙政策委員會小組和文部科學省的專家們將召開會議,對月球探測器SLIM的情況予以說明,預計日政府將於今年夏天正式決定。
  • 緊跟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日本投入巨資展開研究,暴露背後隱藏實力
    阿波羅計劃是一個讓美國投入巨資與蘇聯展開競爭的「面子工程」的項目,目前美國執行的是更為經濟的重返月球的計劃。如今日本是緊跟美國重返月球的計劃,也投入巨資開始了相關的研究工作。,日本試圖通過加入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而獲得登陸月球的太空人的資格。
  • 走近「玉兔號」——解密我國首個月球車
    「玉兔號」:威風、敏捷月球車,也稱月面巡視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面自動移動,完成探測、採樣、運載等任務高度集成的太空飛行器,是在月球上完成零距離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平臺。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玉兔被賦予純潔、善良、敏捷、聰明等多種形象。經過全球徵名後,我國首個月球車 被命名為「玉兔號」。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嫦娥五號 照片可見輪廓
    (觀察者網訊)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第二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拍攝到了剛剛抵達月球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五帶著月球「土特產」啟程回家了|上升器|著陸器|探測器|...
    ,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玉兔」今天早晨5點左右別「嫦娥」獨巡月球村
    而巡視器,也就是月球車,將在月面巡視行走。自此,玉兔號正式走向探月之路。  玉兔號從舷梯走到月面  已平穩落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姑娘,經過簡單休息後,又要在今晨開始一個大動作,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要說再見了。在分別前,著陸器要為月球車充電,對月球車進行初始化。月球車與地面建立通信鏈路。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將開啟兩天月球採樣工作
    接下來著陸器將在月球表面開始持續約兩天的工作,採集月球樣品。國家航天局介紹,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的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 五星紅旗閃耀月球
    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這是繼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後,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再次展示中國標識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後,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攜帶的一面五星紅旗成功展開,標誌著月面國旗展示系統首次在月面展示成功。這是繼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美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後,我國國旗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也讓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國標識」。
  • 【雲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
    鑽取到的月球樣品,進了取芯管後,取芯軟袋拉繩隨之上提,樣品就被自動裝進軟袋裡。由於質地柔軟,軟袋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纏繞封裝,再放入初級封裝裝置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航天局原局長欒恩傑形象地將鑽取封裝這一過程比喻成「裝香腸」。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