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嫦五帶著月球「土特產」啟程回家了|上升器|著陸器|探測器|...

2020-12-06 騰訊網

2020年12月3日23時10分

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

工作約6分鐘

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

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點擊播放 GIF 0.5M

月面起飛前亮國旗 模擬圖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點擊播放 GIF 1.6M

上升器太陽翼展開 模擬圖

嫦娥五號首次奔月

要創造哪些歷史?

為何贏得多國稱讚?

今天一起了解這位

不一般的嫦娥「五姑娘」

嫦娥「五姑娘」飛天奔月

實現4個首次、3個全新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接連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4個「首次」、3個全新。

4個首次

首次月面自動採樣

嫦娥五號視角看採樣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12月3月23時10分,嫦娥「五姑娘」完成月面工作後,踏上了「回娘家」的旅程,突破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當著陸器託舉上升器實現月面起飛上升後,嫦娥「五姑娘」一路飛奔而去。但是僅僅依靠上升器是不可能實現返回地球的,它需要飛到月球軌道上,在這裡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探索,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熟練掌握了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但是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不僅在我國尚屬首次,而且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當返回器帶著月壤,從38萬公裡遠的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這時它的飛行速度是接近每秒11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大多為每秒8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

3個全新

全新的月球探測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器組成,也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

全新的長徵五號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要實現月球採樣返回,整個探測器包括環繞器、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重量非常大,在我國現有運載火箭中,只有長徵五號可將它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不需探測器自身加速。

全新的發射場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此次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開始以來,首次選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

文昌發射場,首先是緯度低、發射效費比高,同等條件下能夠使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提升15%以上;再有,這裡海運便捷,能夠解決鐵路、公路和空運對大尺寸火箭運輸的限制。

目前,我國四大發射場中,能執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只有文昌發射場。

嫦娥「五姑娘」翩然落月

全球聚焦 多國航天人士發出祝賀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

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多國航天機構:這是一次非常複雜的任務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副總經理謝爾蓋·薩維裡耶夫12月1日代表俄國家航天集團祝賀中國同行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他認為,這次中國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具有歷史意義。

「對於中國航天計劃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

薩維裡耶夫還表示,探月項目是航天科學研究的優先方向之一。俄中兩國一直在探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他最後祝願中國同行圓滿完成這次任務,成功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歐洲航天局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的消息,並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祝賀。

歐空局還表示,通過其全球跟蹤站網絡,歐空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歐空局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地面站曾對其進行數小時的追蹤。而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歐空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的馬斯帕洛馬斯地面站接收信號。

歐洲航天局人類與機器人探索科學協調員詹姆斯·卡彭特博士評論說:「『嫦娥五號』探測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我認為他們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同時,能看出他們用非常系統的、分階段的科學方法來逐步提高其探測能力——從早期的『嫦娥』任務到最新的這一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高級官員託馬斯·祖爾布琴(Thomas Zurbuchen)博士在社交媒體上對「嫦娥五號」成功著陸表示了祝賀,他說這不是一次容易的任務,「當在月球上收集的樣本返回地球時......(後續這種研究)可以促進國際科學界的發展」。

多國媒體: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美聯社

美聯社12月2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太空飛行器登陸月球,將帶巖石回地球》的報導。

報導說,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將2公斤的巖石和碎片樣本帶回地球,這將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首次獲得月球巖石的新樣本。預計這些樣本將提供給其他國家的科學家。科學家們希望從中了解更多關於月球的信息,包括它的確切年齡,以及增加對太陽系其他天體的了解。

報導說,從太空中收集樣本是許多太空計劃越來越關注的焦點,而中國對這項技術的掌握,再次展現其在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英國廣播公司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中國已經成功地對月球進行了另一次探測。「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著陸了!它的任務是收集約2公斤的月球「土壤」、「碎石」以帶回地球。距離人類上一次實現這一目標已有44年。

Ars Technica

美國知名技術新聞和信息網站Ars Technica刊發報導,關注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

報導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國和蘇聯也曾實施一系列探月任務,將月球巖石樣本帶回地球。其中,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一共帶回382千克月球巖石。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都還在對這些樣本進行研究。如果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取得成功,將會是40多年以後人類再次帶回月球巖石樣本。

太空網

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登陸月球 以收集數十年來的首個新鮮月球樣本》的報導。報導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嫦娥五號」著陸器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收集約4.4磅(2千克)的月球樣本,其中一些是在月球表面以下6.5英尺(2米)處挖出的。樣本將被轉移到上升飛行器,該飛行器將發射到月球軌道,並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會合。返回器將把月球樣本運回地球。

報導認為,這將是一個裡程碑事件。因為自1976年以來,原始的月球樣品就沒有再被帶回到地球。

報導指出,「嫦娥五號」任務的目的是產生持久的影響,畢竟科學家們現在還在研究1969年至1972年期間,美國宇航局阿波羅任務帶回來的382千克的月球物質。而「嫦娥五號」「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歷史晚期發生的事情,以及地球和太陽系如何演化」。

嫦娥五號

我們等你回來

相關焦點

  • 出發!嫦五帶著月球「土特產」啟程回家了
    月面起飛前亮國旗 模擬圖↑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
  • 嫦娥五號帶上月球「土特產」起飛回家,預計20天後內蒙古見!
    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高精度航天電子系統:確保嫦五「經絡通暢」
    11月24日凌晨,海南文昌,身強體壯的「胖五」再一次拔地而起,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執行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探月工程三期也將緩緩落下帷幕。本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全方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研製,為工程提供了大量高質量高可靠的電子設備和元器件產品。
  • 嫦娥五號帶著「挖土機」到月球啦
    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挖土」終於安排上了!「嫦五」正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工作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今天,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本次任務是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以供接下來開展科學研究。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長五」送「嫦五」 月球去「挖土」!
    原標題:「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   ——首次月面起飛上升。當嫦娥五號完成月面工作後,它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這就是涉及到突破中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順利完成月壤採樣封裝後,上升器就要準備月面點火起飛,這是一個高難度科目。月球表面環境複雜,著陸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穩的狀態,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地形。這給起飛帶來很大難度。
  • 「胖五」送「嫦五」奔月!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聽」落月、挖土,「嫦五」進展順利少不了這些「上海智慧」
    請聽記者李雪梅發來的報導:從月面獲取約2千克的樣品返回,是「嫦娥五號」探測器此行最重要的使命,技物所研製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為採樣區月球土壤成分與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而在月球「挖土」前,技物所研製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為「嫦五」安穩落月保駕護航。
  • 「嫦五」擇機著陸月球!著陸區人類探測器從未到達……
    11月30日凌晨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將擇機著陸月球!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 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 「嫦五」擇機著陸月球!著陸區人類探測器從未到達……
    11月30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著陸月球!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 「嫦五」奔月,去月球「挖土」沒那麼簡單!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沒關係這還有個真人演繹的通俗易懂版本了解一下1 「嫦五」去月球做什麼?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阮劍華說。2 「嫦五」如何一步步完成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軌道器組成。發射成功後,她將經過 11 個階段,大約23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五」著陸區探測器從未到達過
    11月30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著陸月球!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 「長五」送「嫦五」,去月球「挖土」!
    月球表面環境複雜,著陸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穩的狀態,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地形。這給起飛帶來很大難度。此外,探測器還要克服地月環境差異、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等難題。月面起飛時必須依靠太空飛行器「自力更生」,實現起飛時自主定位、定姿。 嫦娥五號探測器。
  • 威武|長五遙五送嫦五!北航人,再立新功!航天人,自立自強!
    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實施中國首次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嫦娥五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來源 | 新浪微博@太空精釀02 中國的探月之路 長五遙五送嫦五,冬月奔月去探月九天攬月星河闊,十六春秋繞落回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
  • 胖五!嫦五!相當威武!
    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動作。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  「嫦娥五號」被稱為  我國最複雜的航天探測器  它全重8.2噸  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  4個部分組成  串聯在一起  就像一串糖葫蘆
  • 五問「嫦五」,怎樣去月球挖把土?
    11月24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奔赴探月之旅。這一次,嫦娥將首次回家,帶回從月球上取回的2千克月壤。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胖五」送「嫦五」 「奔月」採樣去|我國首次,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除「嫦五」核心裝置外,「嫦五」還搭載了由510所研製的月塵帶電及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兩部科學與工程載荷,以及曾在其他型號任務中使用且進行了優化提升的國際救援示位標、貯箱、電源等其他產品,總計27臺/套;另有60平方米高透明導電聚醯亞胺鍍鋁二次表面鏡,以及活動件潤滑機構1920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