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嫦五帶著月球「土特產」啟程回家了

2020-12-06 國資小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年12月3日23時10分

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

工作約6分鐘

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

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月面起飛前亮國旗 模擬圖↑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上升器太陽翼展開 模擬圖↑

嫦娥五號首次奔月

要創造哪些歷史?

為何贏得多國稱讚?

今天一起了解這位

不一般的嫦娥「五姑娘」

嫦娥「五姑娘」飛天奔月

實現4個首次、3個全新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接連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4個「首次」、3個全新。

4個首次↓↓↓

首次月面自動採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嫦娥五號視角看採樣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12月3月23時10分,嫦娥「五姑娘」完成月面工作後,踏上了「回娘家」的旅程,突破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當著陸器託舉上升器實現月面起飛上升後,嫦娥「五姑娘」一路飛奔而去。但是僅僅依靠上升器是不可能實現返回地球的,它需要飛到月球軌道上,在這裡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

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探索,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熟練掌握了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但是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不僅在我國尚屬首次,而且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當返回器帶著月壤,從38萬公裡遠的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這時它的飛行速度是接近每秒11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大多為每秒8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

3個全新↓↓↓

全新的月球探測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器組成,也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

全新的長徵五號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要實現月球採樣返回,整個探測器包括環繞器、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重量非常大,在我國現有運載火箭中,只有長徵五號可將它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不需探測器自身加速。

全新的發射場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此次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開始以來,首次選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發射任務。

文昌發射場,首先是緯度低、發射效費比高,同等條件下能夠使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提升15%以上;再有,這裡海運便捷,能夠解決鐵路、公路和空運對大尺寸火箭運輸的限制。

目前,我國四大發射場中,能執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只有文昌發射場。

嫦娥「五姑娘」翩然落月

全球聚焦 多國航天人士發出祝賀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

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多國航天機構:這是一次非常複雜的任務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副總經理謝爾蓋·薩維裡耶夫12月1日代表俄國家航天集團祝賀中國同行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他認為,這次中國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具有歷史意義。

「對於中國航天計劃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

薩維裡耶夫還表示,探月項目是航天科學研究的優先方向之一。俄中兩國一直在探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他最後祝願中國同行圓滿完成這次任務,成功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歐洲航天局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的消息,並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祝賀。

歐空局還表示,通過其全球跟蹤站網絡,歐空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歐空局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地面站曾對其進行數小時的追蹤。而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歐空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的馬斯帕洛馬斯地面站接收信號。

歐洲航天局人類與機器人探索科學協調員詹姆斯·卡彭特博士評論說:「『嫦娥五號』探測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我認為他們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同時,能看出他們用非常系統的、分階段的科學方法來逐步提高其探測能力——從早期的『嫦娥』任務到最新的這一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高級官員託馬斯·祖爾布琴(Thomas Zurbuchen)博士在社交媒體上對「嫦娥五號」成功著陸表示了祝賀,他說這不是一次容易的任務,「當在月球上收集的樣本返回地球時......(後續這種研究)可以促進國際科學界的發展」。

多國媒體: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美聯社

美聯社12月2日發表了題為《中國太空飛行器登陸月球,將帶巖石回地球》的報導。

報導說,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將2公斤的巖石和碎片樣本帶回地球,這將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首次獲得月球巖石的新樣本。預計這些樣本將提供給其他國家的科學家。科學家們希望從中了解更多關於月球的信息,包括它的確切年齡,以及增加對太陽系其他天體的了解。

報導說,從太空中收集樣本是許多太空計劃越來越關注的焦點,而中國對這項技術的掌握,再次展現其在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英國廣播公司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中國已經成功地對月球進行了另一次探測。「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著陸了!它的任務是收集約2公斤的月球「土壤」、「碎石」以帶回地球。距離人類上一次實現這一目標已有44年。

Ars Technica

美國知名技術新聞和信息網站Ars Technica刊發報導,關注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

報導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國和蘇聯也曾實施一系列探月任務,將月球巖石樣本帶回地球。其中,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一共帶回382千克月球巖石。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都還在對這些樣本進行研究。如果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取得成功,將會是40多年以後人類再次帶回月球巖石樣本。

太空網

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登陸月球 以收集數十年來的首個新鮮月球樣本》的報導。報導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嫦娥五號」著陸器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收集約4.4磅(2千克)的月球樣本,其中一些是在月球表面以下6.5英尺(2米)處挖出的。樣本將被轉移到上升飛行器,該飛行器將發射到月球軌道,並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會合。返回器將把月球樣本運回地球。

報導認為,這將是一個裡程碑事件。因為自1976年以來,原始的月球樣品就沒有再被帶回到地球。

報導指出,「嫦娥五號」任務的目的是產生持久的影響,畢竟科學家們現在還在研究1969年至1972年期間,美國宇航局阿波羅任務帶回來的382千克的月球物質。而「嫦娥五號」「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歷史晚期發生的事情,以及地球和太陽系如何演化」。

嫦娥五號

我們等你回來

———— /END / ————

相關焦點

  • 出發!嫦五帶著月球「土特產」啟程回家了|上升器|著陸器|探測器|...
    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 嫦娥五號帶上月球「土特產」起飛回家,預計20天後內蒙古見!
    「表取」,顧名思義就是從月球表面通過機械臂和機械爪的配合,抓取一部分月壤。而「鑽取」則是要通過特殊的鑽頭,鑽到月表以下兩米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體取出來。「土特產」啥時候能到?首先是月面上升階段,嫦娥五號上升器帶著裝封好的月面樣品放入上升器中,上升器從月球表面起飛。接著,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上升器起飛之後與在環月軌道待命的軌跡組合體再次碰頭,實現交會對接,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裡。這時才啟程飛回地球,軌道器帶著裝有樣品的返回器一起,輕裝上路,從月球上空飛回地球上空。
  • 「嫦五」回家 英雄凱旋
    記者 付毅飛攝迎「嫦五」回家,賀英雄凱旋。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經過一天奔波,於17日晚上回到了它的「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歡迎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和返回器回家,航天城玉琮廣場舉行了隆重歡迎活動。五院院長張洪太、黨委書記趙小津等領導,院綜合管理部門及京區各單位共5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今天,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本次任務是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以供接下來開展科學研究。
  • 「嫦五」啟程探月,多國科學家:史無前例且令人振奮
    肖龍曾為「嫦五」著陸的候選地點提供建議。肖龍表示,呂姆克山附近的巖石樣本可能有約1.2至20億年的歷史,比阿波羅探月計劃採回的樣本年代更新。「這將是有史以來從月球帶回的最年輕的火山巖樣本。」「嫦五」完成月面任務後,其採集的樣本將被保存在探測器的上升段,該艙段將從月球升起並再次與軌道飛行器接觸,樣本將被轉移到返回艙。隨後,太空飛行器將離開月球軌道,預計於12月中旬在內蒙古著陸。「在另一個星球表面的每一次著陸都具有挑戰性,而『嫦五』探月任務在本質上會更加複雜,因為它將收集、存放並從月面升起再返回地球,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 嫦五成功返回,一個「壞消息」卻讓中國網友心態崩了
    今天,「嫦五」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對此,廣大中國網友最關心的問題卻是......能種菜嗎???「對月球太失望了
  • 嫦娥五號帶著「挖土機」到月球啦
    這也意味著:「嫦五」已經開始正式挖土啦!△視頻:120秒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兩次軌道修正 兩腳太空「剎車」「嫦五」工作小日曆本次「嫦五」發射之前,我們就已經知曉,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
  • 高精度航天電子系統:確保嫦五「經絡通暢」
    11月24日凌晨,海南文昌,身強體壯的「胖五」再一次拔地而起,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執行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探月工程三期也將緩緩落下帷幕。本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全方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研製,為工程提供了大量高質量高可靠的電子設備和元器件產品。
  • 「長五」送「嫦五」 月球去「挖土」!
    原標題:「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李迪克攝   中國航天史上五個「首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採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五個「首次」。   ——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
  •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時間:2020-12-17 10: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 今天凌晨,攜帶著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地點,標誌著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五」回家在即!西班牙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來幫忙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將攜帶從月球表面採集的巖石和土壤樣本,於近日返回地球。歐洲航天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協助嫦娥五號的返航。總臺記者為此採訪了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主任拉斐爾·薩哈貢·施瓦茲,他表示,中國探月計劃將為全人類更好地探索月球作出巨大貢獻。薩哈貢主任介紹說,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已經和中國國家航天局有過多次合作,在此次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過程中,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也將繼續為中國國家航天局提供協助。
  • 「嫦五」回家在即 歐洲這個航天中心來幫忙!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將攜帶從月球表面採集的巖石和土壤樣本,於近日返回地球。歐洲航天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協助嫦娥五號的返航。總臺記者為此採訪了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主任拉斐爾·薩哈貢·施瓦茲,他表示,中國探月計劃將為全人類更好地探索月球作出巨大貢獻。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屆時,「嫦五」將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進入發射準備階段,該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據悉,兩者已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並已於11月17日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 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五成功發射
    中國自2004年正式實施探月工程以來,不斷探索,歷經十六載,成功完成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任務以及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實現了「五戰五捷」的輝煌戰績。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嫦娥工程規劃為三期,簡稱「繞、落、回」,也就是繞月探測、月面探測、月球自動採樣返回。
  •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 「星際快遞員」組合接力 月球樣本非常珍貴,所以大家也非常期待,怎麼帶回來呢?其實之前已經給大家劇透了,三個步驟:從月面起飛,在月球軌道上無人交會對接,最終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聽」落月、挖土,「嫦五」進展順利少不了這些「上海智慧」
    請聽記者李雪梅發來的報導:從月面獲取約2千克的樣品返回,是「嫦娥五號」探測器此行最重要的使命,技物所研製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為採樣區月球土壤成分與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何志平介紹,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自2號凌晨開機後,在「嫦娥五號」探測器月面採樣時擇機工作,已經獲得了豐富的月面礦物信息數據:」獲得了整個採樣區的光譜圖像
  • @三亞「嫦五」出徵在即,細數「嫦娥」的奔月之路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圖片來源:我們的太空微博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從地球出發
  • 「嫦五」中的陝西智慧
    ( 記者 沈謙)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為「嫦五」研製了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以及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要讓「嫦五」與地面建立順暢的聯繫,就要依靠西安分院研製的測控天線。
  • 嫦娥五號要去月球「挖土」,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土特產」?
    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升空,正式啟程要去月球「挖土」,我國此次探月工程預計將帶回2公斤的月壤樣本,進行後續的科研試驗。我們的飛船還沒飛到月球,美國的NASA就給我國發來賀電,裡面明裡暗裡都透著求分享的意思,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的「土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