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太空旅行」開啟後,12月1日23時11分左右,經過了近200個小時的飛行,「嫦娥五號」終於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
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這也意味著:「嫦五」已經開始正式挖土啦!
△視頻:120秒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
兩次軌道修正 兩腳太空「剎車」
「嫦五」工作小日曆
本次「嫦五」發射之前,我們就已經知曉,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
如今,回看「嫦五」從發射成功到著陸成功的全過程,經歷了兩次軌道修正、完成了兩腳至關重要的太空「剎車」……
嫦娥五號,厲害了!!!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飛行約17小時,距離地球約16萬公裡。)
11月25日22時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2臺150N發動機工作約6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飛行約41小時,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
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成功完成第一腳「剎車」。(飛行約112小時,距月面約400公裡。)
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
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繼續在平均高度約200公裡的環月軌道上飛行,等待上升器交會對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擇機軟著陸於預選區域,開展自動採樣等後續任務。
12月1日23時,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挖土」終於安排上了!
「嫦五」正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最美的「深空芭蕾舞」即將上演!
如今,中國帶回的第一抷月壤,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啦,想想還是有點小激動~
不過,重點來了!
目前「嫦五」剛剛開啟月球採樣階段,等到它成功獲取約2KG月壤,再完成樣本封裝送回家,在無人協助的狀態下自動地實現月球樣本「採集一包裝一轉移一封裝」一系列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甚至《科學》雜誌評論稱——要想成功從月球取回樣本,需要嫦娥五號跳一場複雜的「深空芭蕾舞」!
那麼,這第一抷月壤從採集到送回家,究竟要經歷哪些步驟?
「月壤」回家總共分幾步?
帶著各種自動挖土設備的「著陸器」,經過一番鏟、挖、鑽、抓的過程之後,先把採集到的月壤和月巖樣品放到上升器裡;上升器從月球表面起飛、上升,把月壤和月巖樣品送到月球上空,等待前來接應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完成無人交會對接,上升器把它攜帶的樣品轉移至返回器;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月球軌道上尋找合適的時機、加速從月球飛回地球。在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飛到距地球5000公裡的時候,軌道器留在月球軌道,返回器將獨自帶著月球樣品飛回地球,用一套華麗酷炫的半彈道跳躍式動作返回地球,最終降落在指定地點。至此,這一場「深空芭蕾舞」演出才算圓滿完成!
小科普:其實,「嫦娥五號」的四個部分——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隨著登陸月球到回家的過程,每經歷一個步驟,就有一個部分離開了我們。
不過,為了最終的勝利,它們的「犧牲」都值得!最終,「返回器」將攜帶著全村人的希望,回到地球。
此時此刻,「嫦五」還在辛勤地「挖土」中。期待「嫦五」工作一切順利,早日凱旋!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劉博
策劃丨田野
編輯丨隋博宇 於渤
視覺丨黃魯峰
視頻丨劉哲 趙汗青
總臺央視記者丨崔霞 王世玉 李廈 李寧 楊弘楊 吳天白 陶嘉樹
國家航天局丨段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