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成功返回,一個「壞消息」卻讓中國網友心態崩了

2020-12-18 環球時報

今天,「嫦五」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對此,廣大中國網友最關心的問題卻是......


能種菜嗎???



網友們表示,不種菜吃啥?種菜是種族天賦,早就刻印在骨子裡了,必須得安排。



然而在今天的新聞聯播中,我們得到了令人失望的答案:不能。


很遺憾,因為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不能種菜。



聽到這,充滿期待的網友們心態崩了:


「這分明是騙人!那吳剛的桂花樹是怎麼長出來的?玉兔不吃草?」



「對月球太失望了,以後都不想過中秋節了。」



不過,科學家也給出了一點安慰。由於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氦-3,這是一種未來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也將是大有作為的!



但很顯然,勤勞樸實的中國人並不買帳。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網友卻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7月23日,中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它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飛向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科技在近20年來取得的巨大進步。而此事卻讓印度網友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一些國家心態崩了,印網民:技術都是偷來的
    在澳大利亞宇航局就「天問一號」發布的恭賀消息下面,一些澳網友的評論就顯得心態不平衡,其中更是有一位專家學者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留言表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項目不是一個單純的科學項目,呼籲全球施壓我國停止航天項目。最近數天內,因為休斯敦總領館關閉一事,中美關係變得有些緊張。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視覺中國 圖隨著時間進入11月下旬,我國即將擇機發射本國首顆能返回地球的落月探測器——「嫦娥五號」。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藉助「嫦娥五號」,我國即將實現嫦娥工程無人探月部分的最後一個階段——採樣返回。屆時,「嫦五」將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今天,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本次任務是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以供接下來開展科學研究。
  • 多國火箭發射成功後,一些國家心態崩了,印網民:技術都是偷來的
    此前,《中國航天》報導,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34;已經在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成功發射升空。截止目前為止,探測器已經在預定軌道上安全飛行。這標誌著中國自主研發的&34;正式踏上了火星之旅,對於我國航天事業來說是十分偉大的。中國航天已經在世界上被公認為是進步最快的國家,&34;的成功發射收到很多國家航天機構的發來的賀電。
  • 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原標題: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12秒,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發射!開始歷時23天的探月之旅。
  • 「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中國航天人也是如此,為祖國躋身世界「航天強國」之列,他們紮根在不同的崗位,刻苦鑽研、默默付出。這些成就的背後也有北化人的身影。北京化工大學三位校友胡紹華、馮振華和劉青烽為「嫦五」成功發射做出了貢獻。
  • 「嫦五」啟程探月,多國科學家:史無前例且令人振奮
    如果採集成功,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那麼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上獲取樣本的國家。上一次月面採樣任務是由蘇聯的月球24號(Luna24)自動探測器於1976年完成的,該探測器將重約170克的樣本帶回了地球。
  • 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
    原標題: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本報訊 (記者 關穎)此次,「長五」與「嫦五」的最強大腦,均由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771研究所製造。此次任務中,「長五」能夠穩定飛行,離不開九院771所研製的箭載計算機。它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箭體參數錄取、飛行軌跡誤差修正以及控制指令輸出等多項複雜的控制任務,確保火箭的穩定飛行。為保證「大腦」健康,其內部還設計了特有的「聽診器」,能夠自動聽診飛行控制軟體運行過程中的各類重要參數,可及時、有效地發現系統中存在的隱患問題,為控制系統的故障定位提供判定依據。
  • 「嫦五」順利飛天,國內外多家媒體關注:九天攬月步步高 神州沸騰聲聲遠
    ■ 海南日報記者 邱江華  11月24日4時30分,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當時,美國為表誠意,送給中國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中國航天事業42年磨一劍,不僅將「嫦五」成功送上月球,而且將帶回珍貴月壤著陸地球,這不僅彰顯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力證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 高精度航天電子系統:確保嫦五「經絡通暢」
    11月24日凌晨,海南文昌,身強體壯的「胖五」再一次拔地而起,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執行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探月工程三期也將緩緩落下帷幕。本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全方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研製,為工程提供了大量高質量高可靠的電子設備和元器件產品。
  • 「長五」和「嫦五」,已就位
    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本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第二次應用性發射此前已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後,印度網民集體失控,醋味濃濃心態全崩了
    但隨著而來的,部分自詡為大國的國家心態卻很崩,還出現部分無腦黑的言論,他們稱「天問一號」並非一個科學研究項目,是帶有政治色彩的,還號召各國叫停中國的航天項目。可美國宇航局似乎並不能代表美國民眾,在美國宇航局發布祝賀消息的後面,有美國網友附評「NASA背叛了美國,把航天技術送給中國。」
  • 「長五」和「嫦五」,已就位!
    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本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第二次應用性發射此前已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去月球 2021-01-12 11:57:32|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3月份舉行。
  • 嫦五挖土返回!外國網友:難度和阿波羅登月一樣,這是中國速度
    嫦娥五號攜月壤升空,外國網友:這就是中國速度,難度和阿波羅一樣 12月4日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著陸器亮出五星紅旗,隨後嫦娥五號上升器和著陸器解鎖分離,正式點火起飛,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約2公斤月壤將被送往預定的環月軌道。
  • 嫦五挖土返回,外國網友:難度和阿波羅登月一樣,這是中國速度
    嫦娥五號攜月壤升空,外國網友:這就是中國速度,難度和阿波羅一樣12月4日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著陸器亮出五星紅旗,隨後嫦娥五號上升器和著陸器解鎖分離,正式點火起飛,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約2公斤月壤將被送往預定的環月軌道
  • 「嫦五」即將「回家」,這返回方式有點獨特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 盤點那些為「嫦五」升天出力的高校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帶回月球風暴洋區域的鑽取和表取樣品,成功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月球無人自主採樣返回的國家。今天,老馬主要想和您一起,盤點一下,那些為了「嫦五」默默奉獻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