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月球車沙漠試驗場:挖10多個隕石坑模擬月球環境[2013-12-05]

2020-11-26 網易財經

這裡有鬆軟的細沙和低矮的沙丘,這裡異常乾燥、寸草不生,這裡白天酷熱夜晚寒冷,這裡是中國最像月球的地方。在中國西北庫姆塔格沙漠與羅布泊交界處,科學家們建立了試驗場。即將漫步月球的「玉兔」號月球車就曾經在這裡通過各種測試。

為何要在沙漠中試驗?外場試驗測試月球車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說,中國研製月球巡視器還是第一次。為確保任務的完成,設計師開展了多項地面試驗,外場試驗是其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我們在實驗室中儘可能地模擬了真實的月球表面,對巡視器的性能進行了充分驗證。但是這個環境操作人員非常熟悉,即使沒有看到清晰的圖像信息,也可以憑藉經驗控制巡視器。」賈陽說。

他說:「為避免這個問題,我們要到外場去構制一個未知的環境,讓操作人員看不到各種障礙的情況,完全根據圖像處理來判斷並操控巡視器行進。此外,實驗室內場地有限,沙漠中可以對月球車的長距離行駛、巡視探測能力進行試驗,月球車可以走到公裡級。」「玉兔」號月球車重約140公斤,有6個主動輪,可駛過20釐米高的石頭,最快每分鐘走3.3米。

按計劃,嫦娥三號將於12月中旬在月球相對平坦的虹灣區著陸,這裡是其他國家尚未勘察過的空白。

試驗場如何選出?查遍了中國所有沙漠

科研人員全面分析了地理、氣象資料,尋找中國可能符合要求的試驗地點。

「我們綜合考慮了幾個因素。」賈陽說,「首先沙子的顆粒要細,月壤顆粒的平均直徑是70微米,跟頭髮絲差不多。」

「其次我們要選最乾燥的沙漠。有些沙漠地下含有水分,沙子會有板結。雖然中國沙漠面積比較大,但是很多地方都是有草的,這是我們不期望的,因為月球上沒有草。所以我們選擇降雨量最小的地方。」賈陽說。

此外,還有一個試驗要求就是不能有大風,因為月球上沒有風。「我們查了所有沙漠的平均風速,遴選在試驗季節平均風速最小的地方。」

專家們跑了約2萬公裡,綜合考慮了氣候、植被、土壤力學性能、試驗保密、生活保障等各方面因素,最終決定在庫姆塔格沙漠與羅布泊交界的阿克奇谷地附近進行外場試驗。「我們查遍了中國所有的沙漠,這裡是最符合我們要求的。」賈陽說。

庫姆塔格沙漠是中國第六大沙漠,地處塔裡木盆地羅布泊窪地南緣,東至甘肅敦煌鳴沙山,北抵阿克奇谷地,南以阿爾金山為界,總面積約2.28萬平方公裡。

沙漠試驗

挖出「隕石坑」模擬月面情況

試驗人員在約3平方公裡的區域內,依據嫦娥一號、二號對月球表面的探測數據以及美國「阿波羅」號飛船對月球拍攝的圖像,對試驗場進行了改造。

負責改造施工的段海林介紹:「我們按照圖紙,在沙地上修出一定的坡度,又按照標準挖出大大小小十多個 隕石坑 ,還布置了一些石塊。

賈陽說:「除了光照和溫度條件,我們努力儘可能接近月面上的情況。為了讓月球車的重量與在月球表面儘可能一樣,我們把月球車上的一部分電子設備挪到其他車上,用線連接起來。」

在沙漠試驗場中,科研人員測試了月球車10米短距離行駛,以及一公裡長距離運動能力。另一個重要的試驗是尋找月夜休眠點。「月球車要在太陽落山前找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停靠點,這個點對月球車的姿態是有要求的,要讓月球車在太陽升起時能重新喚醒。」賈陽說。

對於「玉兔」能在月球上走多遠,賈陽說:「月球車真正在月球上不會走很遠,它更多的時間是在探測、拍圖像。圖像傳回地球,地面人員還要用相當長的時間來規劃出一條路來,並在地面上驗證沒有問題後,再傳達給月球車讓它運動。」

(原標題:探秘月球車沙漠試驗場:挖10多個隕石坑模擬月球環境)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專家釋疑中華牌"月球車"如何適應月球兇險環境
    這個長得像小鴕鳥一樣的小傢伙究竟將如何在陌生而兇險的月球上保證自己的衣食住行?已經能在沙石中行進自如的月球車能否適應真正的月球環境?又有哪些難關等著科研人員們繼續攻克?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採訪了國家天文臺和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相關專家。
  •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1月2日晚上,中國嫦娥四號完成了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1月3日,月球車從固定著陸器頭上沿著兩條斜坡緩緩滑下,開始在115英裡寬(186公裡)的馮·卡曼隕石坑灰色泥土地面上行駛。同樣在1月3日,中國公布了月球車的名字:「玉兔2號」。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有創意,但卻很有意義。2013年12月,最初的「玉兔」月球車與著陸器在嫦娥三號任務中著陸在月球近側。
  • 美最新月球車像螃蟹 可載七到八人
    為了使月球車在月面上能夠順利行駛,美國、前蘇聯曾發射了一系列的衛星探測,並對月面環境進行了反覆的科學實驗,為在探測器上攜帶月球車的成功打下了可靠的基礎。科學家對經由月球車月面的實地考察所帶回的寶貴資料進行了分析研究,大大深化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
  • 月球隕石坑有5萬多個,撞擊的小行星哪裡去了?一種結果兩種去向
    月球上的環形山其實就是隕石坑。說起隕石坑大家就不會陌生了。在地球上也有很多隕石坑。它們都是小行星等天體撞擊地球而形成的。月球上的隕石坑同樣也是小行星天體撞擊而成的。並且月球上的隕石坑數量要遠遠多於地球上的。據科學家統計,月球上的隕石坑有5多個。在地球上每當有小型的天體撞擊地球時,一些隕石愛好者就會趕緊出動,在撞擊地點搜尋撞擊慘留下來的隕石。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那麼多?
    在探測月球時,我們會看到月球表面有許多隕石坑,密密麻麻地一看就是經歷過多次隕石的撞擊。除了月球之外,火星表面也有許多隕石坑。但是在地球上,隕石坑卻少得可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從某方面來說,地球才是月球的保護神。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一些,但為什麼事實剛好相反呢?其實,月球上之所以隕石坑較多,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生物活動,以及地質變化,因此從月球誕生之初到如今的隕石坑都能夠被保留在月球上。
  • 坑洞探潛者:最新微型月球車能夠揭曉月球地下世界!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月球崎嶇表面分布著被稱為坑洞的陡壁洞穴,這些地質結構也被稱為「天窗」,可能與延伸遠處的地下熔巖管相通,這些熔巖管是數十億年前月球地質活躍期形成的。目前,科學家最新技術可使人類探索月球天窗、熔巖管和洞穴,這意味著未來不久人類就可以探索月球地下環境。
  • 穿越火星丨第二集:夢想的沃土——從月球到火星
    為了更好地應對火星上未知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研製團隊建設了一個火星表面試驗場,進行模擬試驗。而這個試驗場也正是從幾年前玉兔號和玉兔二號的月表試驗場改造而來。從月球向火星,從月球車到火星車,中國人的腳步越走越遠。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最重要的太空飛行器研發基地之一,在這裡也誕生了中國人探索太空數不清的第一次。
  • 穿越火星丨第二集:夢想的沃土——從月球到火星
    為了更好地應對火星上未知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研製團隊建設了一個火星表面試驗場,進行模擬試驗。而這個試驗場也正是從幾年前玉兔號和玉兔二號的月表試驗場改造而來。從月球向火星,從月球車到火星車,中國人的腳步越走越遠。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最重要的太空飛行器研發基地之一,在這裡也誕生了中國人探索太空數不清的第一次。
  • 坑洞探潛者:最新微型月球車能夠揭曉月球地下世界
    月球崎嶇表面分布著被稱為坑洞的陡壁洞穴,這些地質結構也被稱為「天窗」,可能與延伸遠處的地下熔巖管相通,這些熔巖管是數十億年前月球地質活躍期形成的。目前,科學家最新技術可使人類探索月球天窗、熔巖管和洞穴,這意味著未來不久人類就可以探索月球地下環境。
  • 中國的月球車在月球的另一端清除了奇怪的物質
    中國的Yutu-2月球車從小隕石坑的邊緣捕獲了這張圖像,在那裡發現了一種神秘的凝膠狀物質。(圖片來源:CNSA / CLEP)中國的探月計劃已經發布了圖像,讓我們瞥見了在月球另一側發現的神秘物質。Yutu-2是中國s娥四號飛行任務的月球車,上個月引起了關注,此前其駕駛團隊在靠近一個小火山口時發現了不尋常的東西。
  • 月球車出現故障:誰是幕後「黑手」?
    美國探月也不是一帆風順,共開展了54次月球探測,包括10次載人探索,發射了7個系列54個探測器,成功35次,成功率65%。   月球車是進行月球表面探測的重要工具之一。比如1971年9月2日發射的月球18號,著陸後所攜的月球車因地面不平發生翻滾。而成功發射、運行的月球車1號、2號也命運不同,其中月球車1號在月面工作了10個月,而月球車2號由於中途出現故障只工作了4個月。月球車2號在地面操控下駛入一個撞擊坑考察巖石時,由於輪子在疏鬆凹陷的月壤中空轉,在倒車時坑壁的月壤撞落到月球車太陽能電池板和散熱器表面,導致供電驟減,車內過熱,數日後月球車與地面徹底失去聯繫。
  • 揭秘我國首輛月球車
    嫦娥三號探測器預計將於今年12月發射,其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月球巡視探測器)同樣備受矚目。這輛月球車究竟是什麼樣?它將怎麼進行它的「探月之旅」?又會完成哪些科學任務?25日,在北京舉行的嫦娥三號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上,這些問題一一得到解答。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得多?
    在探測月球時,我們會看到月球表面有許多隕石坑,密密麻麻地一看就是經歷過多次隕石的撞擊。除了月球之外,火星表面也有許多隕石坑。但是在地球上,隕石坑卻少得可憐,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從某方面來說,地球才是月球的保護神。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一些,但為什麼事實剛好相反呢?其實,月球上之所以隕石坑較多,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生物活動,以及地質變化,因此從月球誕生之初到如今的隕石坑都能夠被保留在月球上。
  • 內華達州上的試驗場裡,分布著恐怖的「隕石坑」
    而這些爆炸引起的地面深坑,使得該地區的地面形似月球表面。尤其是在尤卡平原進行的大量核測試,在地面上形成了標誌性的碟形「隕石坑」。衛星圖像下的內華達試驗場,宛如月球表面為了測試電磁脈衝影響,他們打造了一個50噸的真空室,該真空室是為模擬太空真空而建造的。
  • 月球異常!月球最大隕石坑下的「巨大」沉積物是古代小行星金屬
    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顯示,月球上最大的隕石坑隱藏著40億年前小行星撞擊時留下的遠古金屬。美國宇航局在月球表面一個1200英裡寬的隕石坑下發現了一團神秘的物質。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隕石坑,深達數英裡。
  • 「玉兔2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奇怪淺色巖石
    圖片來源:CNSA/CLEP/Our Space中國的「玉兔2號」月球車在最近的月球遠端探測活動中發現了一些相對年輕的巖石。據報導稱,在2019年12月的第13個月球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拍攝到了月球表面散落的淺色巖石。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月球車1號」是靠核能驅動的,最終的壽命是10個月,比預計的壽命還長了3個月。玉兔「玉兔」是中國人在2013年12月發射的月球車,和嫦娥三號一起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上天。「玉兔」是長方形盒裝的樣子,是一個六輪驅動裝置,,長1.5米,寬1米,身披「黃金甲」能夠有效反射月球的強光和宇宙輻射,腹中藏有10多套科學探測儀器。
  • 極為神秘的月球隕石坑,永遠處於黑暗環境,裡面或藏著生命的密碼
    月球,其實是一顆非常「悲催」的星球,誕生以來,月球經常遭受小行星等其它天體的撞擊,導致月球表面坑坑窪窪,到處都是隕石坑,對於科學家來說,月球上的這些隕石坑可都是「寶藏」,因為通過它們,或許可以發現很多的答案。
  • 中國的月球車在月球的另一端清除了奇怪的物質(照片)
    中國的Yutu-2月球車從小隕石坑的邊緣捕獲了這張圖像,在那裡發現了一種神秘的凝膠狀物質。(圖片來源:CNSA / CLEP)中國的探月計劃已經發布了圖像,讓我們瞥見了在月球另一側發現的神秘物質。Yutu-2是中國s娥四號飛行任務的月球車,上個月引起了關注,此前其駕駛團隊在靠近一個小火山口時發現了不尋常的東西。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它在月球上總共的行駛裡程是10540米,共考察了月球上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收集了很多關於月球輻射的數據。「月球車1號」是靠核能驅動的,最終的壽命是10個月,比預計的壽命還長了3個月。此外,蘇聯還發射了「月球車2號」,但是執行任務的時間只有4個月,車體採用的是太陽能電池,最終因為低溫而別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