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月球一直是人類探測太空的一個熱門地,不僅僅是因為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的距離比較近,相對於其他的行星來說探測的難度較小;更是因為月球上同樣隱藏著很多關於太陽系形成、地球形成的秘密。
人類為了探索月球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嘗試,歷史上已經有非常多的月球車登上了月球,也還有很多在整裝待發,準備出發月球。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呢?
月球車1號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輛登上月球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是前蘇聯發射的,於1970年11月成功落地,它是美蘇太空爭霸戰的產物之一。「月球車1號」前後共有8個輪子,能夠在月球上實驗,收集巖石,還能夠爬緩坡。它在月球上總共的行駛裡程是10540米,共考察了月球上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收集了很多關於月球輻射的數據。
「月球車1號」是靠核能驅動的,最終的壽命是10個月,比預計的壽命還長了3個月。
此外,蘇聯還發射了「月球車2號」,但是執行任務的時間只有4個月,車體採用的是太陽能電池,最終因為低溫而別損壞。
巡行者1號
在前蘇聯「月球車1號」登月後不到1年,美國也將「巡行者1號」送上了月球,這是非常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與「月球車1號」不同的是,這輛月球車是有人駕駛的四輪驅動裝置,長3米,寬1.8米,重209公斤,以電池為動力,最高的時速為16公裡。
NASA的宇航為戴維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歐文是首次在月球上「開車」的兩個人,他們在月球上行駛了2個小時,行走了8公裡後,才回到登月艙。
玉兔
「玉兔」是中國人在2013年12月發射的月球車,和嫦娥三號一起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上天。「玉兔」是長方形盒裝的樣子,是一個六輪驅動裝置,長1.5米,寬1米,身披「黃金甲」能夠有效反射月球的強光和宇宙輻射,腹中藏有10多套科學探測儀器。
「玉兔號」能爬緩坡,並且進行20釐米越障,最高可耐受330攝氏度的溫差。
但在2014年1月25日即將進入第二休眠夜之前,「玉兔」月面複雜環境的影響,控制出現了部分問題,但是最終還是被喚醒了。
2016年7月31日,「玉兔」在月球的旅程終於畫上了句話。預計服役三個月,卻超長服役兩年多,是真的勞模。
玉兔二號
玉兔二號是嫦娥四號任務的月球車,在2019年1月登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著陸,著陸點是艾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至今已經是人類在月面上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了。
「玉兔二號」月球車在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一切情況良好。
玉兔二號為我們傳送回了非常寶貴的資料,首次揭示了月球地下40米的地質分層結構、繪畫了月球背部的地質解剖圖,以及月球的礦物和環境等相關數據。
「月球巡洋艦」
這輛月球車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豐田公司共同開發的,該月球車將包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技術。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各方正在為月球探測器的每個主要部件以及月球巡洋艦的原型製造測試部件,包括使用模擬來確認駕駛時的功率和散熱性能,製造和評估原型輪胎,使用虛擬實境和全尺寸模型來考慮月球巡洋艦艙室的設備布局。
此次發射的主要目標是研究如何在月球上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生存,這個月球車能夠幫助太空人探索月球極地地區的水兵和其他資源。
小結:
月球是人類酷愛探索的太空熱門點之一,目前也已經有很多月球車在月球上奔馳過。人類史上第一輛月球車是由前蘇聯在1970年發射的「月球車1號」,美國緊隨其後發射了有人駕駛的月球車。然而,中國在登月史上也寫就了輝煌的一筆,實現了人類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登陸。此時,日本也野心勃勃,預期在本年代末發射「月球巡洋艦」,這是一艘載人月球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