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生物,或成功渡過物種大滅絕!最後去了月球

2020-12-05 love科學醬

萬物終有時,地球上的生物不管你是兇殘如上古恐龍,還是溫柔如現代水豚,都逃不過自身的限制,如果生存的環境發生劇變,最終也會走向命運的終點。然而今天要講的這種生物可沒有這種自身限制,即使生存環境劇變也難以傷它絲毫,堪稱地表最強生物。

它就是水熊蟲,但它並不是單一物種,而是由近1000個不同物種組成的緩步動物門,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的前行速度是比較緩慢的,而且它們僅有1毫米左右,因其外觀看起來像多腿小熊,所以便有「水熊蟲」的俗稱。然而,它那小巧甚至有點可愛的外表下卻有著十分耐抗的體質,不僅可以耐高溫高壓,還能不吃不喝長達數十年,最關鍵的是還能抵抗住強輻射。

科學家曾特意為這種水熊蟲做過各種實驗,模擬各種極端條件以檢測這種生物到底有多能抗,結果令科學家們十分震驚!

耐無氧:沒有氧氣環境對它生產無影響

耐低溫:在-200℃的極端低溫下,水熊蟲可以生存數天,而當溫度再降為-280℃,它依然可以存活兩天!

耐高溫:水熊蟲可以在180℃高溫下存活2分鐘。

抗輻射:在高達5700 Gy強度的輻射下生存良好(10-20 Gy強度的輻射可對人類和地球大部分生物生命造成威脅),可以說強輻射對水熊蟲基本無影響。

耐高壓:水熊蟲可以承受近600兆帕的壓力,也就是說在6000個大氣壓下它還能完好無損

這是什麼概念呢?比如,地球上最深的馬尼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壓力也就5000個大氣壓左右,即使是一個50 Kg的鐵塊沉入馬尼亞納海溝水底也會被強大的水壓壓扁,而水熊蟲卻能完好無損。

這還不夠,通過後面一系列實驗,科學家們還發現水熊蟲在被風乾長達十年後,只要加一點水就能成功恢復如初(外星生物嗎?);在能腐蝕人類皮膚甚至骨頭的強酸、鹼環境中無明顯變化。

這種生物這麼強,科學家們當然不會放過研究的好機會了,在2016年科學家就在《自然》雜誌發表文章披露水熊蟲超強耐受力的研究結果。水熊蟲的「超能力」源於自身的進化,與其他動物相比,水熊蟲體內的超氧化物歧化基因和MRE 11基因(DNA修復)更多,這些基因對生物體的保護、修復有著重要作用,而且科學家還發現,水熊蟲可以合成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損傷抑制蛋白,它可以附著在水熊蟲DNA上起到保護膜的作用,這就解釋了強輻射為何對它沒有影響了。

經過眾多試驗後,科學家不得不做出「非科學」結論:即使發生如小行星撞地球、超星系爆發、超級火山噴發這種毀天滅地的大災難也不能消滅這種生物。此外,科學家推測水熊蟲很有可能成功是從前幾次物種大滅絕中倖存並且逐漸進化而來,最終才有了今天這種「地表最強」生物。

有意思的是去年8月份,一艘載有水熊蟲樣本的以色列探測器墜毀於月球表面,水熊蟲因此被迫去了月球。對於月球的生存環境,水熊蟲自然可以輕易應付。如果不人工幹涉的話,或許億萬年後,月球也會演變成如今地球也說不定呢?

相關焦點

  • 誰是地表最強的生物?
    圖源網絡它可能是人類已知的在太陽系中分布最廣的生物。你知道,月球上已經有生命了麼? 月球上的生命,源自於地球人的一次失誤。去年4月,以色列的首個登月太空飛行器創世紀號因為計算失誤,墜落在了月球表面。這艘太空飛行器,攜帶者數千隻包裹在環氧樹脂中的水熊蟲,據該項目的贊助者稱,這些水熊蟲在月球上存活下去的機率,很大。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筆者-菲君此前,以色列發射的首個登月探測器「創世紀」因登月失敗將一批水熊蟲遺留在了月面上,不少人相信,水熊蟲你那個作為地表最強生物很快就會適應月球的惡劣環境
  • 這種地表最強生物,被他們一失手灑了幾千隻到月球上!結果…
    ,探測器上攜帶的微型動物水熊或在月球倖存。它可在極端溫度、輻射和真空環境下存活,是地球已知生命力最強的生物。水熊蟲(Water Bears)指的並不是單獨一個物種,這其實是個龐大的群體:緩步動物門(Tardigrada)。是的,整整一個門,這裡面人類所知的物種目前已經上千了,可能還有更多物種尚未被發現。之所以俗稱它為「水熊蟲」,是因為它看起來像可愛的多腿小熊(認真臉)。
  • 570顆原子彈都炸不死,地表最強水熊蟲真沒弱點?科學家:也怕人
    去年4月,以色列登月失敗,讓一種地球生物意外的完成了月球移民,或許未來會成為月球上的生命之一,這種生物,便是被稱作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可能大家會說,月球上的環境是不適合生命的,水熊蟲即使被遺忘在了月球上,也會很快就死掉了,為何說它可能會成為太空中的新物種呢?
  • 中科院專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緣於溫室效應
    在生物演化的「長河」中,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曾造成95% 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生物物種滅絕。對這一「大滅絕」事件,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由溫室效應引發,其滅絕速度遠超早前認識。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期被刊登在國際上著名的自然科學綜合期刊——美國的《科學》雜誌。
  • 大滅絕後的生物復甦之路
    在經歷了大滅絕後,生物是如何劫後餘生再現輝煌的呢?這是當今科學界最前沿的研究熱點之一,因為它不僅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生命演化過程,而且對於當代人類應對自然災變也有一定的啟示。顯生宙以來的5.41億年間,曾發生五次全球性生物大滅絕,包括奧陶紀末大滅絕、泥盆紀晚期大滅絕、二疊紀末大滅絕、三疊紀末大滅絕和白堊紀末大滅絕。五次大滅絕的起因不同,規模和影響有差別,復甦之路也不盡相同。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小行星後來哪去了?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恐龍,大約毀滅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毀滅的根本因素是源自一場猛烈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一顆直徑在十公裡左右的巨型小行星與地球相遇(說是巨型,其實主要是相對於地表生物而言,畢竟這顆小行星的尺寸和當年地球所撞到的那顆體型和火星差不多大的天體根本沒法比較,而後者那場撞擊誕生了我們現在的月球)。
  • 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它的生存利器是什麼?
    是誰在-20℃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是誰能在150℃高溫下淡定自若?
  • 生物大滅絕事件(四)
    生物大滅絕是指大規模的集群滅絕,生物滅絕又叫生物絕種,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的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徹底消失或僅有極少數存留下來(也就是咱們平時說的世界末日)。在集群滅絕過程中,無論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過劫難,而且還經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類群一起滅絕,卻總有其它一些類群倖免於難,還有一些類群從此誕生或開始繁盛。
  • 萬一某天,人類真的滅絕了,下一個地表最強物種會是誰?
    滅絕這個詞,聽著是挺恐怖的,但對已經存在了50億年的地球來說,每隔約2600萬年,生物界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就比如,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估計萬萬想不到,它們滅絕了6500萬年後的世界,會變成人類的天下。
  • 誰才是地表最強生物?這種微型昆蟲奪得桂冠,甚至能在太空中存活
    地球不僅是目前宇宙中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而且還是物種最為豐富的一個星球。地球生物的多樣性表現在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棲息地多樣性,幾乎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例如變色龍會根據環境來變化自己的體色,從而達到偽裝躲避敵害的目的。
  •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的數量,這次生物大滅絕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左右,延續了大約6500萬年。
  • 大滅絕後的生物復甦之路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經歷了大滅絕後,生物是如何劫後餘生再現輝煌的呢?這是當今科學界最前沿的研究熱點之一,因為它不僅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生命演化過程,而且對於當代人類應對自然災變也有一定的啟示。顯生宙以來的5.41億年間,曾發生五次全球性生物大滅絕,包括奧陶紀末大滅絕、泥盆紀晚期大滅絕、二疊紀末大滅絕、三疊紀末大滅絕和白堊紀末大滅絕。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在地球的演化歷史中,曾出現過許多奇形怪狀、或大或小的生物,但現存至今的卻寥寥無幾,而導致它們消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環境的劇變,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史上發生過的幾次物種大滅絕事件。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五次生物大滅絕示意圖在歷史上,我們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有很多科學家認為,現在已經開始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前五次大滅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板塊運動等變化,使得地球氣候發生紊亂,導致物種大滅絕,或者是地外行星撞擊。而這個時代的大滅絕,是人類這一物種的行為引起的。人類不斷繁衍,人類也破壞環境,破壞其他物種的棲息地,最終使得很多野生動物消失。
  • 與太陽同壽的「地表最強生物」,在地球沒有天敵,風乾遇水復活
    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整個地球上的生物就已經有無數種,人類就算窮其一生也無法徹底的了解清楚。更不用說地球之外,宇宙之中的生物了,眾所周知,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任何生物都難以逃脫死亡。但在地球上卻有一種生物,與太陽同壽,沒有任何天敵,既煮不爛也凍不死,號稱「地表最強生物」,它就是水熊蟲。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全球分布著大約有900多種,並且很多都是世界性的。水熊蟲因為外形長得像熊而聞名,人們也稱它為「小美」,水熊蟲是地球上已知的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生存。
  • 在未知生物胃中,科學家發現14000年前滅絕生物的最後一塊肉
    important}作者:文/虞子期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過程,而每次生物滅絕幾乎消滅了所有的物種,根據《生命科學》雜誌報告指出,名叫「Coelodonta antiquitatis」的史前生物在死亡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它遺體上的最後一塊「肉」,被一種神秘的生物所食用,而這種神秘的生物是在2018年西伯利亞地區被發現,科學家們分析了該物種具有18000歲(相當於年齡有18000年),不過就算是發現了它的存在,尚不清楚該物種是狗還是狼。
  • 地表最強「水熊蟲」登陸月球,能存活多久?
    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要「定居」月球了?據外媒報導,今年4月,以色列一家私人企業發射的登月探測器在接近月球時發生墜毀,但其上搭載的數千份水熊蟲樣本或有幸著陸月球。不過,和通常人們對於生物在地外空間生存機率的擔憂不同,得知這個消息的全球網友們卻並不擔心水熊蟲是否能存活,問題只在於時間長短——10年,20年,還是100年?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進行時,科學家:未來20年是我們自救的最後機會
    提起物種大滅絕,很多人可能首先會想到恐龍大滅絕。實際上恐龍滅絕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但地球上已知的大滅絕事件發生過5次,第一次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當時有85%的物種遭受了滅頂之災。最嚴重的一次是2.5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超過96%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地球物種幾乎團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