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它的生存利器是什麼?

2021-01-19 果殼

是誰在-20℃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是誰能在150℃高溫下淡定自若?耐得了真空,扛得住射線,在六倍於深海壓力的環境也能存活下來,甚至還能在沒有食物沒有水的月球表面生存下來?地表最強水熊蟲的大名想必你早已聽聞,那你見過它在顯微鏡下的樣子嗎?

水熊蟲並不是一個物種,而是由1000多個物種組成的緩步動物門的統稱。這些8隻爪、長得有點像米其林的傢伙看似簡單,耐受極端環境的能力卻令人驚嘆。水熊蟲們的棲息地相當廣泛,海洋、淡水甚至沼澤中都有它們的身影。水熊蟲必須要在水環境中才能生長和繁殖,而遇到泥沼乾涸時,它們也自有辦法:讓自己脫水收縮,進入一種可逆的「隱生」狀態。在「隱生」狀態下,水熊蟲可以耐受各種極端的物理環境,科學家們也一直對這背後的原理十分感興趣。

通過基因組分析,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水熊蟲對抗極端環境的一件法寶——一種可以「防輻射」的蛋白質。有了它,可以顯著減少DNA在遭受x射線照射時的損傷。

從脫水狀態逐漸恢復生機的水熊蟲(Ramazzottius varieornatus)| Daiki D. Horikawa

其實,這已經不是科學家第一次嘗試尋找水熊蟲耐受能力的機制了。2015年,曾有遺傳學家對一種淡水水熊蟲(Hypsibius dujardini)進行了測序,他們聲稱在水熊蟲基因組中發現了大量來自其他生物的外源基因,並由此提出了水熊蟲通過「水平基因轉移」從其他生物那裡獲得環境耐受基因的假說。但是,很快又有科學家提出質疑,認為這個基因組數據被微生物汙染了,結果並不可靠。

這一次,日本研究者們選擇了一個耐受力最強的水熊蟲物種(Ramazzottius varieornatus),對它們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並研究了不同階段的基因表達情況。為了避免測序時的微生物汙染,他們用次氯酸鹽和抗生素給水熊蟲樣品做了個徹底滅菌。

測序結果發現,這種水熊蟲來自外源生物的基因很少(只有1.2%),遠低於此前報告的結果。該結果證實,水熊蟲抵抗極端環境的關鍵基因來自自身演化,而非其他外源生物。

這水熊蟲的基因有什麼特別?相比其他動物,它具有更多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以及更多拷貝的MRE11基因(用於修復DNA雙鏈斷裂)。這些基因可以幫助減輕氧化損傷、修復DNA,從而起到保護作用。此外,水熊蟲體內還缺少了一些與環境應激有關的基因,這可能也有助於它們渡過難關。

通過基因組和基因表達的研究,科學家們還找到了水熊蟲抵抗輻射損傷的一個獨門武器——損傷抑制蛋白(Damage suppressor, Dsup)。這種蛋白質從水熊蟲的胚胎時期就開始大量表達,它可以結合在DNA上,並作為「護盾」抵抗輻射損傷。

在水熊蟲體內,Dsup蛋白充當了為DNA抵擋射線的「護盾」。

這種蛋白「護盾」放到其他細胞裡也同樣能起到保護作用。研究人員讓實驗室裡培養的人源細胞也表達了這種「護盾蛋白」,結果,與沒有「護盾」的普通細胞相比,表達了Dsup蛋白的細胞在接受x射線輻射後,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細胞活性和增殖能力,其DNA損傷也比對照組減輕了40%。

了解了這種蛋白「護盾」,有朝一日人類或許也可以提高自身或是其他生物耐受x射線輻射的能力,或許還能變得更適應太空環境,不過這一點還不會很快實現。研究者也表示,Dsup蛋白並不是萬能的,它雖然效果明顯,但也只是減少了大約一半的DNA損傷。

要想完全了解水熊蟲的基因組功能,還需要更多後續研究工作。跟著水熊蟲這個「超級倖存者」,人類或許還能學到更多極端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參考資料:

1.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920/ncomms12808/full/ncomms12808.html

2.http://gizmodo.com/genes-hold-the-key-to-the-water-bears-indestructibility-1786814698


果殼喊你來面基,一場只存在48小時的夏季轟趴,點亮平凡生活裡的尤裡卡時刻!年輕有玩市集打卡不斷,清醒宇宙限定款飲品喝不完!更有吱扭星球、機器人格鬥、深海魚類模型、AI腦迴路解剖室……統統等你來解鎖!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查看活動詳情!



除了水熊蟲,還有哪些深得你心的醜萌生物或動畫形象?


BTW,我們設置了小小的門檻,相信熱愛科學的你肯定會通過考驗!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在42秒內答對儘可能多的題,達到一定分數才可以加入,每24小時僅能答題一次。呼~深吸一口氣,然後好好答題吧!


相關焦點

  • 地球最強水熊蟲,極端環境下它也能活,有哪些辦法能滅掉它?
    導讀:地球最強水熊蟲,極端環境下它也能活,有哪些辦法能滅掉它?最近看劇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這麼一種生物,那就是水熊蟲,號稱地球最強,是人類目前已知的最強悍的動物,那麼它究竟厲害都什麼程度呢?可以說它甚至能夠活到太陽燃燒殆盡的那一天。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筆者-菲君此前,以色列發射的首個登月探測器「創世紀」因登月失敗將一批水熊蟲遺留在了月面上,不少人相信,水熊蟲你那個作為地表最強生物很快就會適應月球的惡劣環境
  • 570顆原子彈都炸不死,地表最強水熊蟲真沒弱點?科學家:也怕人
    去年4月,以色列登月失敗,讓一種地球生物意外的完成了月球移民,或許未來會成為月球上的生命之一,這種生物,便是被稱作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可能大家會說,月球上的環境是不適合生命的,水熊蟲即使被遺忘在了月球上,也會很快就死掉了,為何說它可能會成為太空中的新物種呢?
  • 地表最強!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
    地表最強!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文/張濤拉罕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或許只有太陽停止燃燒,它們才會滅絕。變色、隱生、抗輻射,耐高溫,快來看看水熊蟲有哪些絕技吧。處於該狀態下的水熊蟲,從生物層面來說已完全死亡。但這其實是一種假死。在隱生狀態下,水熊蟲可以在151℃的高溫、-272.8℃的低溫(接近絕對零度)、真空、高度輻射及高壓的環境下繼續生存。當隱生的水熊蟲再次接觸到水時,它們便如鳳凰涅槃般舒展身體,重又「復活」。這個狀態被稱為「水合」。
  • 它被譽為地表最強生物,科學家想盡辦法都無法殺死它
    先來看看這隻最強生物的長相,它們沒有幼年期,一出生就有50微米,最大的可以長到1.4毫米。正常環境中,水熊蟲身體表明都會附著一層水膜,為它提供氧氣,避免過於乾燥。不過這麼小的生物,想要看清楚它們的樣子,就必須藉助顯微鏡了。
  • 地球生命力最強的水熊蟲,若被送到木衛二,還能生存嗎?
    最有利的是上面有大量的液態水,而且上面的水比地球還要足足多出一倍。根據種種的數據反饋,木衛二表面的冰層下面,極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的海洋。眾所周知,液態水是維持碳基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那麼地球上的水熊蟲,如果去到木衛二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會不會繼續存活下來?沒什麼會提到水熊蟲,那是因為它是生物界的大網紅。
  • 水熊蟲為何會被送往月球,它是唯一可以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生物!
    就是這次在飛行器上還有來自地球的乘客,它就是水熊蟲。也許很多人對於水熊蟲並不了解,那麼我們簡單介紹下水熊蟲這種動物。水熊蟲人送外號「小美」,它是一種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水熊蟲的個頭很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則有1.4毫米。不要小看這種生物,要知道它是地球上唯一可以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生物之一。
  • 誰是地表最強的生物?
    01 「地表最強」的特技——隱生水熊蟲之所以被認為能夠在月球上活下去,是因為它們擁有著「地表最強」的特技——隱生:在惡劣的環境中,水熊蟲就縮成一個小桶狀,把自己身體的含水量從85%驟降至3%,新陳代謝水平僅維持在平時水平的0.01%,只為能夠活下去。
  • 地表最強生物,或成功渡過物種大滅絕!最後去了月球
    萬物終有時,地球上的生物不管你是兇殘如上古恐龍,還是溫柔如現代水豚,都逃不過自身的限制,如果生存的環境發生劇變,最終也會走向命運的終點。然而今天要講的這種生物可沒有這種自身限制,即使生存環境劇變也難以傷它絲毫,堪稱地表最強生物。
  • 地表最強「水熊蟲」登陸月球,能存活多久?
    水熊蟲號稱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最堅不可摧的生物,它會被人類發現源於一次偶然。1983年,當一批日本科學家來到南極進行冰川考察時,他們意外遇到了一塊繁衍著非常奇怪生物的苔蘚。苔蘚上毫米大小的生物因為形似泰迪熊和毛毛蟲的結合,被命名為「水熊蟲」(tardigrades,又叫water bears,屬緩行動物門)。
  • 地表最強生物當之無愧
    >有網友感慨,要做只像水熊蟲一樣死不了的生物,那麼這小東西究竟有多強那,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水熊蟲水熊蟲因能承受多種極端的環境而出名除了能夠在高溫、超低溫、高壓強等極端環境中生存,水熊蟲還能抵抗輻射。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們,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溼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它們是第一種已知可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 更誇張的是,水熊蟲具有全部4種隱生性,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包括151℃高溫、接近絕對零度(-272°C)、高輻射,以及真空環境。
  • 水熊蟲基因組之謎
    這一季中印象比較深的,應該是聯邦艦隊意外捕獲的那隻怪獸,這隻怪獸長的很像水熊蟲,也可以說是一隻巨型水熊蟲。發現者號利用這隻巨型水熊蟲實現了精準長途孢子菌絲網絡躍遷。這項技術可厲害了,遠超光速曲率引擎十萬八千裡。巨型水熊蟲可以通過孢子菌絲網絡躍遷到宇宙的任意角落。
  • 水熊蟲在極為惡劣的外星環境中,為何也能生存?
    在今年4月份,一臺名為「創世紀號」的登月探測器成功抵達月球,它來自以色列,也是以色列發射的第一臺登月探測器,不過,正當地面的人們密切關注「創世紀號」的一舉一動,等待著「創世紀號」觸月成功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在距離月球表面不足10公裡的地方,「創世紀號」突然發生了故障,在月球表面墜毀,與地球失聯。
  • 隱身抗輻射又不怕火燒,地表最強水熊蟲為何能違背自然規律?
    這其中就有一種非常頑強的生命,那就是水熊蟲。「水熊蟲」這個名稱,相信大家在一些科普讀物上看到過。因為這種生物非常的犀利。下面就跟著筆者來瞧瞧水熊蟲這種生命的奇妙。水熊蟲是可以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任何一個地區的,不管是是怎麼樣的環境都是難以將它殺死的。水熊蟲的體長只有50-140微米左右,最大的水熊蟲也就是1.4毫米。
  • 作為地球最強生物,水熊蟲真的名副其實?它真的有金剛不壞身?
    提起水熊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大名,那麼它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呢?,181攝氏度的高溫也沒有辦法立即殺死它,在真空中也可以存活,更為關鍵的是600兆帕斯卡的壓力也沒有辦法壓扁它,它有多強悍相信不同多說了吧。
  •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也有弱點,科學家:全球變暖是它們的剋星
    緩步動物(Tardigrata),也被稱為水熊蟲,它們通常被認為是地表最強的生物。但是它們也是有弱點的。科學家們發現,為了保持活躍,水熊蟲需要被一層水包圍。當它們進入冬眠時,它們會縮回頭和腿,進入完全乾涸的狀態。它們的「極端冬眠」對它們的生存非常有效,它們就是靠冬眠來躲避地球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的——這聽起來跟《三體》中的三體星人靠脫水來躲避災難有點相似。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讓水熊蟲徹底從地球上滅絕的唯一方法是將地球上的海洋蒸發掉。
  • 水熊蟲 | 如何在太空中活下來?
    苔蘚上的水熊蟲這張圖是一張色彩增強的電子顯微照片----一隻一毫米長的肥碩水熊蟲正在爬上青苔。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的總稱,它們體型極小,小的大約在50微米,最大也不過1.4毫米,需要在顯微鏡才能看清。電子顯微鏡下的水熊蟲水熊蟲體表覆蓋著一層水膜,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也可通過水膜呼吸水中的氧氣。雖然長得又小又不忍直視,其實它可是被稱為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之一呢!
  • 如果把地表最強微生物DNA合成人類細胞,能在火星上生存嗎?
    將地表最強微生物DNA合成人類細胞的計劃在研究了太空飛行的遺傳效應之後,梅森提出,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把緩步行走生物的DNA合成我們自己的細胞,通過這項基因改造工程或許可以降低人類免遭太空旅行和火星生命危險的可能性,同時幫助人類克服這些挑戰,將我們的物種進一步擴展到太陽系。
  • 地表最強生物不懼太空環境,科學家總結出4大生存能力,令人咋舌
    經過查閱資料,人們發現這種生物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已經存在了,科學家們將這種生物取名為「水熊蟲」,1842年,一位科學家為了檢驗水熊蟲的生存能力究竟有多強悍,他在125℃的熱水中將水熊蟲投入其中,此後,又有人效仿這個實驗,結果表明,水熊蟲完全可以在高溫中生存,而且耐高溫能力極強。那麼,它又是否可以抵禦極端低溫呢?
  • 與太陽同壽的「地表最強生物」,在地球沒有天敵,風乾遇水復活
    但在地球上卻有一種生物,與太陽同壽,沒有任何天敵,既煮不爛也凍不死,號稱「地表最強生物」,它就是水熊蟲。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全球分布著大約有900多種,並且很多都是世界性的。水熊蟲因為外形長得像熊而聞名,人們也稱它為「小美」,水熊蟲是地球上已知的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