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蟲基因組之謎

2021-01-19 百邁客醫學

春節假期,小編把一直追的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者號》第一季看完了。這部全新的《星際迷航》加入了新的角色以及新的外星種族,同時延續了該系列對種族、政治、環境等社會問題持續關注的優良傳統,非常精彩,強烈推薦。




這一季中印象比較深的,應該是聯邦艦隊意外捕獲的那隻怪獸,這隻怪獸長的很像水熊蟲,也可以說是一隻巨型水熊蟲。發現者號利用這隻巨型水熊蟲實現了精準長途孢子菌絲網絡躍遷。這項技術可厲害了,遠超光速曲率引擎十萬八千裡。巨型水熊蟲可以通過孢子菌絲網絡躍遷到宇宙的任意角落。而其在對自己不利的生存條件下,即在幾次被迫的躍遷之後,脫水縮為一團,最終以此種方式重獲蟲身自由。



它 長 這 樣 ~~


被稱為地球上不死小強的水熊蟲(水熊)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有記錄的約900多種,其中許多種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蟲體型極小,最小的只有50微米,大的也只有1.4毫米,身體表面覆蓋著一層水膜,類似於防護服,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也用於呼吸水膜中的氧氣。水熊蟲被稱為是地球上最強的物種,耐高溫、耐冷凍、耐放射,甚至在外太空也可以存活。水熊蟲在環境惡化時,身體縮成圓筒形自動脫水忍耐蟄伏(隱生現象),耐力驚人。可以說水熊蟲承受極端環境的能力,遠遠強於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水熊蟲如此強的生存能力,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大家可能也想起了之前關於水熊蟲基因組的相關研究。2015年在《PNAS》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illumina平臺結合mate-pare文庫測序,同時使用PacBio的測序平臺對基因組進行三代測序。研究人員通過序列分析發現,水熊蟲基因組序列中有17.5%的序列為外源序列,其中的91.7%來源於細菌,水熊蟲強大的生存能力與外源基因的水平基因轉移(HGT)存在關聯。這樣比例的HGT可以說是一項驚人的發現。但是,2016年在《PNAS》發表的另一篇文章中,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只使用了illumina平臺結合mate-pare文庫測序,經過使用新的計算工具,對比兩組數據,最後卻得出了相反結論,即水熊蟲基因組中並沒有很高比例的外源序列,只有不到1%,而之前研究中基因組序列中的細菌序列實際來源於汙染。



事情當然沒有結束,2017年英國愛丁堡大學與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的研究人員,又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員採用PacBio RSII對20kb PacBio文庫進行測序,結合前期illumina測序結果對基因組進行聯合組裝,獲得了更高質量的水熊蟲基因組數據,同時使用Illumina NextSeq 500進行mRNA-Seq,用於基因組的注釋,使用HGT index approach對HGT比例進行估算,得出結論為HGT在水熊蟲基因組中的最高可信度估計值佔基因組的0.7%,具有較低可信度的值為1.8%,上限為2.3%。雖然水熊蟲基因組中沒有較高水平的HGT事件,但一些HGT在水熊蟲脫水存活過程中非常重要,例如,起重要作用的過氧化氫酶基因即來源於細菌的基因組。至於前期研究發現高比例的HGT可能是樣本汙染以及不夠嚴格的HGT篩選導致的。

     雖然對於水熊蟲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的研究尚無定論,但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樣本取材時儘量避免汙染以及使用更恰當的組裝方法(例如使用PacBio與illumina平臺聯合組裝),還有合適的生物信息學方法,對研究結果影響很大。


百邁客擁有PacBio RSII測序儀BioNano Irys 系統Illumina HiSeq 4000DA Proton測序儀Illumina HiSeq 2500Miseq等測序設備,形成了二代測序平臺與三代測序平臺相結合進行測序的模式。可提供基因組水平、轉錄組水平等不同組學的研究。

我們為客戶提供從樣本取材、包裝到運輸的全程指導,確保樣本質量。實驗環節採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每份樣本具有唯一性標識,貫穿整個實驗環節;生物信息分析團隊核心人員從事生物信息分析人均近10年,成功完成了上千個項目的分析,積累了豐富的分析、技術開發經驗,在基因組組裝方面,成功完成獼猴桃基因組,芥菜基因組的組裝,支持客戶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等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發布論文數百篇,累計影響因子近一千五百分,此外還擁有40餘項專利和150餘項軟體著作權,多項經營指標連續多年保持100%以上增長率。


Boothby TC, Tenlen JR, Smith FW, Wang JR, Patanella KA, Nishimura EO, et al. Evidence for extensive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from the draft genome of a tardigrad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5; 112(52): 15976-81.

Koutsovoulos G, Kumar S, Laetsch DR, Stevens L, Daub J, Conlon C, et al. No evidence for extensive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in the genome of the tardigrade Hypsibius dujardini.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6; 113(18): 5053-8. 

Yoshida Y., Koutsovoulos G., Laetsch D. R., Stevens L., Kumar S., et al.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the tardigrades Hypsibius dujardini and Ramazzottius varieornatus. PLoS Biol. 2017; 15: 1-40.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文獻全文


醫學事業部    小    畢  |  文案

時韋美  |  審核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水熊蟲為什麼能百殺不死?科學家找到答案了
    緩步動物俗稱水熊蟲,這種微生物能夠在其他大多數地球生物無法生存的環境中存活下來。太空?當然。超高壓?小意思。被冰凍多年之後呢?也沒問題,並且解凍後還能照常繁殖。尤為特別的是,水熊蟲能經受住高強度輻射,按照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遺傳學家馬克·布拉克斯特(Mark Blaxter)的話說:「高強度輻射絕對會讓你喪命。」 水熊蟲為什麼能夠在這些極端環境中存活?
  • 把水熊蟲基因與人類結合,人類就能抵抗太空輻射嗎?
    說起水熊蟲,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這種生物堪稱不死的小強,雖然大小只有1毫米,但它可以在零下20度的環境下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在150度高溫中洗桑拿,在深海高壓中遊刃有餘,在太空環境裡安然無恙,甚至還能抵禦宇宙射線的攻擊。
  • 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它的生存利器是什麼?
    水熊蟲們的棲息地相當廣泛,海洋、淡水甚至沼澤中都有它們的身影。水熊蟲必須要在水環境中才能生長和繁殖,而遇到泥沼乾涸時,它們也自有辦法:讓自己脫水收縮,進入一種可逆的「隱生」狀態。在「隱生」狀態下,水熊蟲可以耐受各種極端的物理環境,科學家們也一直對這背後的原理十分感興趣。通過基因組分析,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水熊蟲對抗極端環境的一件法寶——一種可以「防輻射」的蛋白質。
  • 地球「三體人」,水熊蟲真不像地球本土生物
    十八世紀,德國的一位牧師在顯微鏡下,發現了一種體態憨厚微小,行動緩慢的蟲子,因行動方式與熊無異,便將其形象的命名為「水熊蟲」,水熊蟲被發現三年後,義大利科學家SpaUanzani對其產生極大的興趣,並正式將水熊蟲,命名為緩步動物門(Tardigrades),自此水熊蟲正式步入人類視野。
  • 關於Bearworm水熊基因
    Our name comes from this:水熊蟲是這個星球上所有已知生物最頑強的生命體,也是Bearworm水熊作為生命醫療科技公司的有效體現。我們希望通過基因組學讓人類更健康。我們的名字便由此而來:Bearworm水熊是一家基於人類基因組學為基礎的生物醫療科技公司,憑藉在人類微生物基因組學、合成生物學與基因編輯組學領域研發的科學數據,與全球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政府和社區合作,為更多人提供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
  • 水熊蟲跌落神壇,這種生物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死侍」
    一直以來,水熊蟲就被譽為「不死小強」。這種微小的生物,可以不吃不喝存活30年,不管是零下200攝氏度的低溫,還是150攝氏度的高溫,水熊蟲都能歡快自得,就算拿到宇宙的真空條件下,致命的宇宙射線在水熊蟲看來,也不過是撓痒痒而已。
  • 水熊蟲 | 如何在太空中活下來?
    苔蘚上的水熊蟲這張圖是一張色彩增強的電子顯微照片----一隻一毫米長的肥碩水熊蟲正在爬上青苔。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的總稱,它們體型極小,小的大約在50微米,最大也不過1.4毫米,需要在顯微鏡才能看清。電子顯微鏡下的水熊蟲水熊蟲體表覆蓋著一層水膜,用於避免身體乾燥,同時也可通過水膜呼吸水中的氧氣。雖然長得又小又不忍直視,其實它可是被稱為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之一呢!
  • 與水熊蟲「合體」 人類就能抵禦太空輻射?
    美國康奈爾大學遺傳學家克裡斯·梅森對美國趣味科學網站指出,水熊蟲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太空環境中存活的動物。那麼,水熊蟲耐受各種極端環境的「秘密武器」是什麼呢?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相比其他動物,水熊蟲具有更多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以及更多拷貝的MRE11基因,這些基因可以幫助減輕氧化損傷、修復DNA,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 吸取別人的基因轉移到自己身上,這就是水熊蟲生存能力變態的原因
    耐低溫水熊蟲耐低溫的能力超乎人們的想像,在零下200攝氏度的液態氣體中,水熊蟲存活了21個月,在零下272的液態氦氣中,水熊蟲存活了8小時。在各種極端環境下,水熊蟲可以進入「假死」狀態,只要過後有水,水熊蟲就能活過來,而且身體似乎不受影響,可以正常產卵,後代也都是健康的水熊蟲。這種狀態其實是一種脫水狀態,有研究顯示,在絕對乾燥的環境中,水熊蟲可以存活1到10年。
  • 水熊蟲為何會被送往月球,它是唯一可以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生物!
    就是這次在飛行器上還有來自地球的乘客,它就是水熊蟲。也許很多人對於水熊蟲並不了解,那麼我們簡單介紹下水熊蟲這種動物。水熊蟲人送外號「小美」,它是一種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水熊蟲的個頭很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則有1.4毫米。不要小看這種生物,要知道它是地球上唯一可以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生物之一。
  • 隱身抗輻射又不怕火燒,地表最強水熊蟲為何能違背自然規律?
    這其中就有一種非常頑強的生命,那就是水熊蟲。「水熊蟲」這個名稱,相信大家在一些科普讀物上看到過。因為這種生物非常的犀利。下面就跟著筆者來瞧瞧水熊蟲這種生命的奇妙。水熊蟲是可以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任何一個地區的,不管是是怎麼樣的環境都是難以將它殺死的。水熊蟲的體長只有50-140微米左右,最大的水熊蟲也就是1.4毫米。
  • 這兩種生物比水熊蟲更強悍,它們為什麼沒有成為地球上的霸主呢?
    水熊蟲雖然體型非常微小,但它超強的生存能力近些年來被人們所熟知,水熊蟲被公認為無法被自然環境直接殺死的生物,它不僅讓人們重新認識了碳基生命體的上限,同時科學家也期望解開水熊蟲DNA的奧秘,然而還有至少兩種生物比水熊蟲擁有更強的生命力,下面來看看這兩種神奇的生物是什麼吧!
  • 地球生命力最強的水熊蟲,若被送到木衛二,還能生存嗎?
    最有利的是上面有大量的液態水,而且上面的水比地球還要足足多出一倍。根據種種的數據反饋,木衛二表面的冰層下面,極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的海洋。眾所周知,液態水是維持碳基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那麼地球上的水熊蟲,如果去到木衛二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會不會繼續存活下來?沒什麼會提到水熊蟲,那是因為它是生物界的大網紅。
  • 生命力超強的水熊蟲,發現者竟然是個神父?
    水熊蟲的發現歷史還是要追溯到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看到這裡或許有朋友會有疑問,不是說水熊蟲要用顯微鏡才能夠看到嗎,為什麼說十八世紀就有人發現水熊蟲了,那時候有顯微鏡嗎?確實有,在這裡給大家插入一個關於顯微鏡的小知識,顯微鏡最早是出現在十六世紀末,它是由一位荷蘭的眼鏡商人和一位荷蘭的科學家聯合發明的。
  • 水熊蟲:這傢伙變得越來越奇葩了
    文/Fiona MacDonald譯/射射原文/www.sciencealert.com/the-tardigrade-genome-has-been-sequenced-and-it-has-the-most-foreign-dna-of-any-animal
  • 水熊蟲水仙花哪種生物的生命力更強 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
    水熊蟲水仙花哪種生物的生命力更強 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時間:2020-05-11 09:23   來源:99遊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水熊蟲水仙花哪種生物的生命力更強 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 支付寶螞蟻莊園每天都會在小課堂更新一道題目,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5月11
  • 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選項中 哪種生物的生命力更強水熊蟲還是水仙花
    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選項中 哪種生物的生命力更強水熊蟲還是水仙花時間:2020-05-04 07: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選項中,哪種生物的生命力更強水熊蟲還是水仙花 螞蟻莊園課堂5月4日每日一題的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以下選項中,哪種生物的生命力更強
  • 作為地球最強生物,水熊蟲真的名副其實?它真的有金剛不壞身?
    提起水熊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大名,那麼它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它的金剛不壞之身你就知道答案了。,水熊蟲到底個頭非常小,平均的長度大約在0.5毫米左右,最長不超過1毫米,水熊蟲分布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包括極寒之地。
  • 《動物管理局》水熊蟲為何要花式自殺?這個案件最終如何解決的?
    《動物管理局》水熊蟲為何要花式自殺?這個案件最終如何解決的?水熊蟲的確是《動物管理局》裡比較好玩的一個案例了。雖然這個角色的行為是不斷自殺,客觀上形成擾亂社會,但是怎麼看怎麼可樂。水熊蟲真是花式自殺,他的故事好玩就好玩在這個「花式」當中。水熊蟲的故事分在兩集出現(實際出場還不止兩集),第一集裡水熊蟲已經自殺了84次,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第二集裡水熊蟲乾脆隨身攜帶一本花式死法大全作為自殺指南,同時加進自己的自殺創意,當然一次次嘗試依然以失敗告終。
  • 水熊蟲稱霸月球?一次探月意外,竟令其成為首批太空「殖民者」
    與水熊蟲一起墜落月球的還有和它一起被放置於鎳模物件的存有人類DNA樣本和3000萬條人類文明的資訊。由於安置水熊蟲及DNA樣本和人類文明資訊的鎳模物件已經被覆蓋了一層環氧樹脂,所以意外發生之後,研究人員認為鎳模物件很可能能夠保護水熊蟲倖免於難,並且在月球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