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生物不懼太空環境,科學家總結出4大生存能力,令人咋舌

2020-12-05 星際科普

1773年,一位神父宣稱地球上存在著一種可以在任何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生物,不過,很多人都對他的說法嗤之以鼻。不過,很快1774年,就有人發現地球上存在著一種緩步生物,它不僅可以在「死亡」後復活,同時也可以為了生存脫幹自己的體內水分,當環境重新變得宜居之後,它們則又會悄悄復活。

經過查閱資料,人們發現這種生物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已經存在了,科學家們將這種生物取名為「水熊蟲」,1842年,一位科學家為了檢驗水熊蟲的生存能力究竟有多強悍,他在125℃的熱水中將水熊蟲投入其中,此後,又有人效仿這個實驗,結果表明,水熊蟲完全可以在高溫中生存,而且耐高溫能力極強。

那麼,它又是否可以抵禦極端低溫呢?科學家同樣做了實驗,在零下272℃的環境中,水熊蟲仍然頑強地生存者,同時,它能夠承受的電離輻射也是驚人的,雖然水熊蟲非常小,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夠看到它們,不過,他們承受電離輻射的劑量卻是人類的數百倍,換句話說,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中,水熊蟲可以毫無壓力的生存。

我們都知道目前已知的地球最深海溝是馬裡亞納海溝,那裡的水壓是非常恐怖的,可是水熊蟲可以承受的水壓,卻是馬裡亞納海溝的6倍,這也表明,即使在惡劣的環境,對於水熊蟲來說,都不算什麼。多年來,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總結出了水熊蟲的四大生存能力,各個都強悍到令人咋舌。

第一:隱身習性。水熊蟲可以在絕對零度、高強輻射、真空、高壓等環境中生存,目前已知最強的隱生記錄,是120年。所謂的隱生習性是指,水熊蟲遇到惡劣環境,可以將自己全部新陳代謝都終止,進入到一種「假死」的狀態。

第二:低溼隱生。不僅是水熊蟲,所有陸生緩步動物都掌握這項技能,當它們的生存環境變得極度乾旱,它們就會將新陳代謝降到正常的0.01%,同時,它們脫水,變成「小桶」的形狀,然後當它們的生存環境重新注入水分,它們就會從「小桶」狀態重新舒展,重新恢復自己頑強的活力。

第三:缺氧隱生。對於地球上大部分生物來說,沒有氧氣是根本沒有辦法生存的,不過,這對於水熊蟲在內的緩步動物來說,卻是個特例。即使沒有氧氣,它們也可以生存,當然,個別的也會出現窒息的情況,不過這也只是極個別的情況。

第四:變滲隱生。當水熊蟲遇到高壓環境,它們也會立刻將身體縮成一團,迅速進入「水桶」狀態,當它們重新回到正常環境,它們就會醒來。可以說,水熊蟲以上任何一個生存能力,對於人類來說都望塵莫及,或許這也是讓它們可以在地球上生存5億年仍然沒有滅絕的原因吧!

大家對於水熊蟲都有哪些了解?歡迎大家與我們分享你的觀點!也歡迎大家關注我,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原來它才是地表最強生物!還能遨遊太空!
    人類自稱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也想著終有一天能夠徵服自然。可是近些年來,人類慢慢的發現,對自己生存的威脅還是有很多的。從一直沒有辦法證明酒精存在還是不存在的外星生物,到肉眼根本無法識別的病毒微生物。最近,更是在地球上發現了比人類生存能力更頑強的生物。它就是水熊蟲!
  • 科學家想用地表最強生物的基因改造人類
    圖片來源:NASANEXTMIND誰是地表最強生物如今,科學家想用水熊蟲的DNA來改造人類。據外媒SPACE報導,威爾康奈爾大學遺傳學家克裡斯.梅森(Chris Mason)稱, 想用水熊蟲的DNA對人類進行基因改造,使得人類能夠承受致命的宇宙輻射,從而完成火星之旅。
  • 誰是地表最強的生物?
    01 「地表最強」的特技——隱生水熊蟲之所以被認為能夠在月球上活下去,是因為它們擁有著「地表最強」的特技——隱生:在惡劣的環境中,水熊蟲就縮成一個小桶狀,把自己身體的含水量從85%驟降至3%,新陳代謝水平僅維持在平時水平的0.01%,只為能夠活下去。
  •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能「上刀山,下火海」,還能遨遊太空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吧。人類自稱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也想著終有一天能夠徵服自然。可是近些年來,人類慢慢的發現,對自己生存的威脅還是有很多的。
  • 如果把地表最強微生物DNA合成人類細胞,能在火星上生存嗎?
    將地表最強微生物DNA合成人類細胞的計劃在研究了太空飛行的遺傳效應之後,梅森提出,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把緩步行走生物的DNA合成我們自己的細胞,通過這項基因改造工程或許可以降低人類免遭太空旅行和火星生命危險的可能性,同時幫助人類克服這些挑戰,將我們的物種進一步擴展到太陽系。
  • 它被譽為地表最強生物,科學家想盡辦法都無法殺死它
    今天,來跟大家一起認識一下這個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先來看看這隻最強生物的長相,它們沒有幼年期,一出生就有50微米,最大的可以長到1.4毫米。正常環境中,水熊蟲身體表明都會附著一層水膜,為它提供氧氣,避免過於乾燥。不過這麼小的生物,想要看清楚它們的樣子,就必須藉助顯微鏡了。
  • 地表最強生物當之無愧
    除了能夠在高溫、超低溫、高壓強等極端環境中生存,水熊蟲還能抵抗輻射。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們,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溼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它們是第一種已知可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 更誇張的是,水熊蟲具有全部4種隱生性,能夠在惡劣環境下停止所有新陳代謝,包括151℃高溫、接近絕對零度(-272°C)、高輻射,以及真空環境。
  • 與太陽同壽的「地表最強生物」,在地球沒有天敵,風乾遇水復活
    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整個地球上的生物就已經有無數種,人類就算窮其一生也無法徹底的了解清楚。更不用說地球之外,宇宙之中的生物了,眾所周知,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任何生物都難以逃脫死亡。但在地球上卻有一種生物,與太陽同壽,沒有任何天敵,既煮不爛也凍不死,號稱「地表最強生物」,它就是水熊蟲。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全球分布著大約有900多種,並且很多都是世界性的。水熊蟲因為外形長得像熊而聞名,人們也稱它為「小美」,水熊蟲是地球上已知的生命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生存。
  • 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它的生存利器是什麼?
    耐得了真空,扛得住射線,在六倍於深海壓力的環境也能存活下來,甚至還能在沒有食物沒有水的月球表面生存下來?地表最強水熊蟲的大名想必你早已聽聞,那你見過它在顯微鏡下的樣子嗎?水熊蟲並不是一個物種,而是由1000多個物種組成的緩步動物門的統稱。這些8隻爪、長得有點像米其林的傢伙看似簡單,耐受極端環境的能力卻令人驚嘆。
  • 地表最強生物,或成功渡過物種大滅絕!最後去了月球
    萬物終有時,地球上的生物不管你是兇殘如上古恐龍,還是溫柔如現代水豚,都逃不過自身的限制,如果生存的環境發生劇變,最終也會走向命運的終點。然而今天要講的這種生物可沒有這種自身限制,即使生存環境劇變也難以傷它絲毫,堪稱地表最強生物。
  •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也有弱點,科學家:全球變暖是它們的剋星
    緩步動物(Tardigrata),也被稱為水熊蟲,它們通常被認為是地表最強的生物。但是它們也是有弱點的。水熊蟲的個頭非常的小(0.3到0.5毫米),然而它們卻可以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太空中生存,科學家們在珠穆朗瑪峰、南極甚至深海中都有發現它們的身影。它們能夠在-272℃的超低溫下生存2分鐘,在-20℃的環境下能生存30年,甚至被冰凍30年後仍然能夠復活。它們不僅耐低溫,還耐高溫、耐高壓甚至連宇宙射線都殺不死它們——這才是打不死的小強!
  • 能在太空中生存的生物被發現,水熊蟲體內原來含有發光物
    我們都知道宇宙的環境是非常可怕的,各類輻射可以在一瞬間就將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設備的人類給摧毀,按照正常理解來說,是不可能有生物能夠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活的,不過萬事無絕對,通過實驗,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太空中生活的生物,並且這種生物還來自地球,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種生物的體內還隱藏著一種神秘的發光物體
  • 它是生命力最強的生物,科學家用盡方法,都無法將它殺死
    我們的地球上有很多數不盡的生物,每一種生物的生命不論長短,它們都會努力的生存下去,直到完成自己生命的意義,但是地球上也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條件,會導致生物的死亡,就連人類也不例外,這個時候就很考驗生物們的生命力了。
  • 水熊蟲在極為惡劣的外星環境中,為何也能生存?
    自從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成功開展了載人登月計劃,全人類的太空夢就都隨之被點燃。此後,伴隨著世界大環境的穩定,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除了美國之外,也陸續有國家向月球成功發射了探測器,雖然並不是載人登月,但是卻也足夠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科技實力。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筆者-菲君此前,以色列發射的首個登月探測器「創世紀」因登月失敗將一批水熊蟲遺留在了月面上,不少人相信,水熊蟲你那個作為地表最強生物很快就會適應月球的惡劣環境
  • 570顆原子彈都炸不死,地表最強水熊蟲真沒弱點?科學家:也怕人
    去年4月,以色列登月失敗,讓一種地球生物意外的完成了月球移民,或許未來會成為月球上的生命之一,這種生物,便是被稱作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可能大家會說,月球上的環境是不適合生命的,水熊蟲即使被遺忘在了月球上,也會很快就死掉了,為何說它可能會成為太空中的新物種呢?
  • 地表最強!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
    這種小動物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和彪悍的生命力,它們能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生存30年之久,進入隱生狀態後還能忍受極端高低溫、輻射,甚至能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存。曾經有一隻經過水合後重生的水熊蟲,科學家們利用碳十四測定後發現該水熊蟲隱生了超過120年。聽起來雖然不可思議,但其實隱生狀態中的水熊蟲沒有任何抵抗物理傷害的能力。如果有其他生物將它們作為食物給吞吃下肚,或者刻意用物理手段將它們的身體碾碎,它們也是會死的。
  • 地球最強3種生物,第3種生活在火山口和冰層,它在太空都能繁衍
    筆者:三體-小遙對人類來說,生命自誕生之初就一直在不斷適應外界的環境。尤其是在一些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的地區,動物們的生存十分不易,寒冷的兩極地區就是典型的例子。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巨海鱗蟲的絨毛在保暖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較有限,它們更多情況下用來運動,並且還能夠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巨海鱗蟲對食物的要求也並不高,往往只要有肉,無論新鮮程度如何都可以成為它們的盤中餐。其次,是冰蟲。
  • 日本科學家發現,異常球菌能在惡劣太空環境中生存長達八年之久
    2018年,一艘太空飛行器載著不尋常的貨物離開國際空間站:在太空中度過多年的細菌群。這些微生物是作為Tanpopo任務的一部分返回地球的最後樣本,這是一項研究空間環境對簡單生物體影響日本天體生物學實驗。如果微生物在長期暴露於真空中倖免於難,這將對有爭議的被稱為「有生源說(panspermia)」的理論產生重大推動作用,該理論表明生命在小行星、彗星和太空塵埃之間的行星間飛行。
  • 誰才是地表最強生物?這種微型昆蟲奪得桂冠,甚至能在太空中存活
    地球生物的多樣性表現在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棲息地多樣性,幾乎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例如變色龍會根據環境來變化自己的體色,從而達到偽裝躲避敵害的目的。今天要介紹的一種生物並不屬於宏觀世界,而是微觀世界的水熊蟲。這種微生物只能夠透過顯微鏡才能夠觀察到,而且外形看起來像是昆蟲,那麼它到底有哪些特別之處足以吸引科學家們的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