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2020-07-26 渡多維

最近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可喜可賀,但是火星探測的行家,美國也將在下周發射最新最先進的火車探測車了。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美從1974年開始,陸續向火星發射了22個火星車,其中美方NASN火星好奇號勇氣號火星探測車現在依舊在工作,但是美方依舊不滿足常規的火星探測車了,他們將研發更為先進的火星探測車。

在位於愛達荷州東部的核研究設施是美方核心研究所之一,美能源部和NASA將評估愛達荷州東部的核研究開發小型反應堆的方案,美能源部在周五發布的通知中寫道:「小型核反應堆可以提供美方感興趣的太空探索任務所需的能量。」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該研究所在美國先進反應堆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就包含了一些微型反應堆,而其他反應堆無需水即可冷卻(水冷核反應堆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反應堆)。

美希望建造能在月球和火星上運行的核電站,並於上周五要求其個人公司提出有關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想法,於是美國能源部提出了正式要求,即建立所謂的核裂變表面電源系統,該系統可以使人類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長期居住。

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的是受美國承包商能源部管理的,美國宇航局(NASA)和巴特爾能源聯盟(Battelle Energy Alliance)計劃在8月,舉行一次政府與行業的網絡技術會議,以討論對該計劃的能否落地。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該計劃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開發反應堆設計。第二是建造一個測試反應堆,並且把反應堆被送往月球,同時還要開發可以將反應堆運送到月球的飛行系統和著陸器。目標是在2026年底前準備好反應堆,飛行系統和著陸器。

該反應堆必須能夠產生10千瓦以上的不間斷電力輸出。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數據,美國普通住宅每年平均使用約11,000Kw/h。美能源部表示,可能需要多個連接的反應堆來滿足月球或火星上的電力需求。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此外,該反應堆的重量不能超過3.5噸(7700磅),大部分可以在太空中自主運行,並且至少可以運行10年。

美能源部表示,該反應堆旨在支持月球南極地區的勘探。該機構表示,尚未確定後續火星表面上的特定勘探區域。

非營利組織「關注科學家聯合會」核動力安全總監擔心設計和時間安排的方案最有可能使那些使用高濃縮鈾的反應堆成為武器。因此,各國一直在努力減少生產濃縮鈾的數量。

核動力安全總監說:「這可能會推動或開始一場國際太空競賽,以建造和部署需要高濃縮鈾的新型反應堆。」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美方已經成功的在火星降落了幾輛火星探測車,並計劃在下周把最新的「毅力號」再次發往火星,本次發射的火星探測車也將搭載核動力,可以為火星探測車持續提供110瓦的能量,可以讓「毅力號」穩定運行14年。

美方官員們說,在月球上運行一個核反應堆將是建造改進版本以在火星上發現的不同條件下運行的第一步。

「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在強調美國在核創新方面的全球領導地位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並有望在INL基地展示先進反應堆,」 INL核科學技術局副實驗室主任在一份講話中說「在月球表面部署先進反應堆的前景令人充滿挑戰,但令人興奮。」

在火星能夠成功降落的火星探測車不足50%,美國能夠擁有多輛探測車,不得不承認美國的航天技術遠遠領先其它國家。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還有在本周早些時候,阿聯發射了名為「希望」的火星軌道衛星,如果一切順利,阿聯將在明年二月成為第4或第5個可以環繞火星的國家。

當然我們也是不甘落後的,我國在本周四用胖五發射了「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車,一次發射,同步實現繞、落、巡三步曲,如果成功,這將是第2個成功登錄火星的國家。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不過略微遺憾的是,我們本次發射的火星車依舊採用太陽能驅動,工作時長和巡視距離還有待繼續提升。

在不遠的將來,希望我們合肥的核能研究所也可以研發出微型核電設施,讓我們的太空飛行器也不再受制於動能不足,可以完成更多的研究工作。

火星探測為什麼這麼重要呢,是因為火星在40億年以前,氣候與地球相似,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還有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變成這個模樣。探索使火星的氣候變化的原因,對保護地球的氣候條件具有重大意義。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更何況火星探測是許多新技術的試驗場地, 這些技術包括大氣復原的利用火星資源的取樣,制動氧化劑和燃料補給的製造、返程技術控制的和遠程通訊等一系列高精尖技術的考研,這些也都是為了火星移民而準備。

相信在未來實現星際旅行後,我們就能極大豐富物質儲備,開發出多個人類家園,實現人類更多夢想,為夢想實現的科學家點讚。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原創科技新聞。

相關焦點

  • 【讀圖】Cyber Monday VS 1111:中美節日促銷大比拼
    【讀圖】Cyber Monday VS 1111:中美節日促銷大比拼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2-12-06 摘要:天貓1111購物節從開始到現在僅三年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月球一直是人類探測太空的一個熱門地,不僅僅是因為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的距離比較近,相對於其他的行星來說探測的難度較小;更是因為月球上同樣隱藏著很多關於太陽系形成、地球形成的秘密。
  • 中美農民收入差距為什麼這麼大?真的是因為國外的月亮圓?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就對中美的農民做了一番比較。說美國的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10—20萬美元,而中國農民來自於農業的收入不足一萬人民幣。作者將中美農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歸結為兩點:一點是美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程度高,產量高;另一點是美國農產品價格高。做為一個鄉鎮幹部,雖然知識有限,但對此觀點真的不敢苟同。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月球一直是人類探測太空的一個熱門地,不僅僅是因為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的距離比較近,相對於其他的行星來說探測的難度較小;更是因為月球上同樣隱藏著很多關於太陽系形成、地球形成的秘密。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呢?
  • 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
    大約在8月初,一艘新的肩負著火星探測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將被發射,在半年後,這艘探測器將在火星上降落,並開始對火星進行為期2年的探測任務。這就是&34;號火星漫遊車計劃,這個計劃是美國&34;的一部分,火星漫遊車將對火星進行長期的探索。&34;號的主要任務。
  •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什麼不控制人口?看完終於知道了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什麼不控制人口?看完終於知道了現在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是對於印度來說,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了,印度的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呢?看完終於明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起來看看。
  • 中國,阿聯和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的大比拼
    在剛剛過去的7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和美國分別發射了自己的火星探測器,這三家探測任務各有什麼亮點?阿聯的「希望號」將像氣象衛星一樣繞火星最近赤道軌道運行,收集星球上不同區域在不同季節和不同時間的全天候氣象數據,還有其他相關數據,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氣候條件。
  • 登陸小行星、月球和火星哪個難度最高?中美日這三項探測告訴你
    ,在火星表面著陸之後將對火星進行鑽孔探測,並且有可能會釋放一架無人機,在火星的表面進行長距離的觀察探測。不過這麼小的小行星並不容易探測,對它的定位和降落也需要很高的技術。 但是登陸火星就又不一樣了,火星的質量是月球的7倍多,因此火星的引力又比月球大得多,那麼探測器降落火星的時候受到的火星牽引力將更大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將一舉追上與美國火星探測50年的差距
    但去往火星要比去月球難得多,主要體現在距離上,因為火星和地球一樣都在繞太陽運行,地球在火星軌道的內側,它倆之間的距離變化比較大。這個時間點估計在明年的二月份,如果這時探測器依舊沒有失聯,那只能說明這次火星探測任務才成功了1/3。因為我國這次要一次發射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這在國際上是史無前例的一次壯舉,最難的部分就是落。
  • 中美兩國即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太空競賽要開始了?來看看我國實力
    根據參考消息網6月3日的消息,我國計劃在今夏進行首次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計劃在夏天進行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屆時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運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而美國的新一代火星車「毅力號」也將由運載火箭運上太空。
  • 中美「火星探索」競賽,中國能彎道超越美國嗎?
    那麼中美兩國之間,探索火星的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國有沒有機會彎道超車?我們在這篇文章裡試著來回答這些問題。,對比了中美及其他國家的水平,並展望了未來的發展。實際上,火星二號的發射時間比水手九號還早了十一天,就這麼悲催地與第一名擦肩而過。
  • 中國打破火星探測記錄!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在西瓜視頻創作人『52赫茲實驗室』的科普視頻中曾經介紹過,天問一號是中國在深空探索領域技術積累的集中展示,將打破人類火星探測的多個記錄,把中國與美國在火星探索水平上的差距至少縮短32年!在天問一號之前,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以俄羅斯和美國為主,人類已經發起了45次火星探測任務,其中有17次是帶著火星著陸的目標,但僅有8次成功,都是美國來完成的
  • 兩個火星探測器先後升空,兩架X37B同時在軌,中美展開太空競爭?
    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毅力」號探測器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前往火星。這樣一來,今年窗口期發射的三個火星探測器,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均已在飛往目的地途中。特別是中美兩國的探測器,將會在火星表面降落和巡視,開展許多科學探測活動。
  • 日本的生活壓力有多大,看日本的夜晚,就知道中國和日本的差距了
    原標題:日本的生活壓力有多大,看日本的夜晚,就知道中國和日本的差距了  咱們國家在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更是讓很多國家感到了驚訝,目前為止也是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說是受到了很多的關注,尤其是「中美差距」,更是成了很多國家關注的話題。
  • 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這個消息令廣大航天迷十分振奮,這不僅是官方首次披露火星探測任務的具體時間,而且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就來一個大動作,我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車將會登陸。
  • 日本第一高樓與中國第一高樓對比,看完才知道,差距原來這麼大!
    因此如今有很多國家為了凸顯自己的經濟實力,瘋狂的建設一些高樓大廈,每建一棟都朝著世界級的方向靠攏,如今全球上每個國家基本上都有至少一兩棟展現自己實力的建築,從這些建築中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日本第一高樓和中國第一高樓之間的差距。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序言中美阿三國爭霸火星大賽已經陸續開始。其中兩個已經出發:一個在7月20日,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成功發射升空。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序言中美阿三國爭霸火星大賽已經陸續開始。其中兩個已經出發:一個在7月20日,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成功發射升空。我會從科技方面來分析下,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裡面會用到哪些技術。火星任務首先從它們各自的任務來說吧。咱們的"天問一號"主要任務是地質勘測。
  • 不看不知道,原來差距這麼大!
    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有車一族。然而,在買車之後,給車子加油便成了家常便飯。同時加油也成了養車過程中的一大筆開銷。因此,在給車子加油的時候,車主一般就會選擇油品更好、更耐燒的加油站。
  • 從F35戰機上的螺絲,看中美工業實力差距
    關於「中美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很久,各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有完美無缺的加工技術,才能保證航空發動機可靠的品質,才有可能在國際殘酷的競爭環境中存活。現代飛行器噸位大,還要考慮油耗、使用壽命、維護、加工成本、總壽命成本等等,「既想讓便宜馬兒跑得快,又不想讓馬兒多吃草」,在如此多的約束下生產一個能滿足大批相互矛盾需求的發動機,可想而知有多難。2我們來看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