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牌」月球車製造完畢

2020-11-26 中國法院網

2010-04-13 14:37:30 | 來源:新華網-法制晚報

  2013年,由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華牌」月球車將乘坐「嫦娥三號」探月衛星「親近」月球。目前,該月球車已製造完畢。

  昨日,在重慶向各大高校學子作主題為《嫦娥一號與深空探測》報告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最新透露,我國至少已研製出了十幾架月球車。

  葉培建稱,月球車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面移動,並完成探測、採集和分析樣品等複雜任務的機器人。

  「要記住,這個月球車是『中華牌』!」葉培建反覆強調,該月球車是由中國自行研製的。

  葉培建透露,目前,中國國內至少研製出了十幾架月球車,其中準備登月的「中華牌」月球車由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主要負責研製。

  據介紹,在該月球車研製過程中,中國教育部以湖南大學為核心,以多個高校為支撐而成立的「深空探測中心」為此工程提供了不少技術支持。

  按照時間表,2013年,「嫦娥三號」計劃將「中華牌」月球車送上月球,使其完成月球軟著陸過程,並實施無人登月探測,主要探測月球表面及內部情況。預計到2017年,中國可實現月球車對月球的無人採樣並返回。

  葉培建同時透露,「嫦娥二號」探月衛星今年年內將擇日奔月,「嫦娥四號」探月衛星工程也已進入初樣階段工作,進展良好。

  新聞聚焦

  中國航天關鍵靠自力更生

  「中國航天發展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外國人,因為他們什麼都不賣給我們。」葉院士在透露月球車進展時,同時做出上述幽默表示。

  他說,外國能賣給中國的東西,我們的發展都很慢。但火箭、飛彈、衛星買不來,我們反而發展起來了。中國的航天技術能夠發展,最關鍵的就是自力更生。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嫦娥三號"所攜月球車樣機已製造完畢
    專題:2009年兩會頻道  昨日,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表示,「嫦娥三號」將攜帶的月球車,其樣機已製造完畢,並成功地在模擬月球環境中行走。
  • 【新華網】2013年天宇期待「中華牌」月球車 艾森彗星變數最大
    「中華牌」月球車遨遊「蟾宮」;「好奇號」火星車探測外星生命;太陽風暴正當峰年;艾森彗星驚豔太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說,今年以這四大天文事件最值得關注。 而其中變數最大的當選艾森彗星,它可能扶搖直上,驚豔長空;也可能表現平庸,黯然謝幕。中國月球車將遨遊「蟾宮」。
  • 中國月球車名為「中華」號 為太陽能運作
    中國月球車名為「中華」號 為太陽能運作發表於:2013-02-21 00:00:00     來源:中國日報索比光伏網訊:中華月球車由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主要負責研製,自重120公斤,可載重20公斤,壽命為3個月,可在月球上3公裡範圍內連續行走10公裡,具有自動避障等功能。
  • 專家釋疑中華牌"月球車"如何適應月球兇險環境
    換句話說,月球車等於處在宇宙輻射的「天羅地網」之中,這增加了月球環境的還原難度。難點二:如何在微重力狀況下減少微塵對儀器設備的磨損。由於太陽紫外線輻照的影響,月壤細粒會周期性的升起,而月球重力僅為地球的1/6,月球車行走時更容易帶起大量月壤細粒,進入甚至覆蓋月球車所載儀器設備。為此,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科學家們提出利用磁場製作月球空氣過濾器的設想。
  • 中國月球車將在月球工作3個月以上 將徵集名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4日對新華社記者說,嫦娥三號搭載的中國首部月球車重量達100多公斤,將在月球工作3個月以上,未來將向公眾徵集名字。  葉培建說,由於月球的運行規律、地質環境等與地球大不相同,因此月球車要克服諸多技術難題。首先,月球繞地球轉一圈需要28天多,月球自轉也是28天。
  • 日本豐田汽車有意製造一系列探測月球的月球車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將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製造一系列探測月球的月球車。  共同社6日以多名知情人士為消息源報導,豐田汽車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定於12日在日本首都東京舉行的一場聯合研討會上宣布這一合作計劃,豐田汽車執行副總裁寺師茂樹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副主席若田光一將出席。
  • 豐田「跨界」航天項目 準備參與製造月球車
    新華社電   全球知名車企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把目光瞄向了月球,準備「跨界」參與製造月球車。這家公司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日宣布,雙方將就太空探索任務開展合作,利用豐田的燃料電池技術,研發載人增壓月球車。    據介紹,計劃研發的這種月球車長寬高分別為6米、5.2米和3.8米,大小相當於兩輛小麵包車。
  • 嫦娥三號試驗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月球車指日可待
    1 「中華牌」月球車活動範圍達5平方公裡2013年前後,我國將發射首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它由著陸器和巡視探測器(即「中華牌」月球車)組成,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獲取月球內部的物質成分並進行分析,將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測」引申至內部探測。
  • 中國「月球車」樣機 首次亮相
    【財新網】(記者 於達維)11月5日,即將在2013年12月隨嫦娥三號發射到月球表面的「中華」「月球車」,其原理樣機在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公開亮相。  「月球車」全名為「月面巡視探測器」,是集航天系統工程和智慧機器人為一體的太空飛行器,能完成月球探測、考察、收集和分析樣品等複雜任務。
  • O牌車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廣東不取消O牌特權車?
    CFP供圖  委員:廣東為何還不取消O牌車 很多省已取消  「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已經取消O牌『特權』車,廣東為何還不取消」?省政協委員潘瑞新在一份提案中表示,河北、廣西、湖南等大部分省區市黨委嚴格規範公務用車管理,均已取消了O號牌車,建議廣東也要跟上,儘早取消粵O號牌車。  科普:O牌車是什麼意思?
  • 浙大製造「八隻眼」讓月球車 在月球上走路自如
    昨天,浙江大學玉泉校區信電系3樓實驗室裡,浙大教授劉濟林給在場觀眾展示了月球車如何地來去自如。他說,月球車在月球上走路時也能這樣來去自如。  月球車上裝著8隻「眼」  月球車為什麼能如此自如地行駛呢?  浙江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研究所劉濟林教授介紹,和汽車在地球上行駛一樣,在月球上月球車想要達到一處位置就必須知道方向和距離兩個要素。  「月球上沒有磁極,沒法用指南針,也沒有GPS定位系統,月球車就成了路痴,找不著北了。」他說。  劉濟林介紹:「無人駕駛的月球車在脫離地面遙控的情況下,要想順利繞開各種障礙物正常行駛時就需要4對攝像機『眼睛』。」
  • 日本公布智能月球車計劃,登月進度領先中國
    而俄羅斯也公布將在將在2025年前完成月球南極著陸任務,最終再2040年之前完成月球永久居住基地建設。而國內的登月計劃自2004年正在穩步進行中,目前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實驗完畢,嫦娥五號返回式月球探測器已經踏上徵程,可以說十年之內完成載人登月計劃還是未來可期的。由於二戰戰敗國條約,日本在火箭技術的發展上存在不少阻力。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呢?「月球車」是前蘇聯發射的,於1970年11月成功落地,它是美蘇太空爭霸戰的產物之一。與「月球車1號」不同的是,這輛月球車是有人駕駛的四輪驅動裝置,長3米,寬1.8米,重209公斤,以電池為動力,最高的時速為16公裡。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人類為了探索月球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嘗試,歷史上已經有非常多的月球車登上了月球,也還有很多在整裝待發,準備出發月球。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呢?月球車1號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輛登上月球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是前蘇聯發射的,於1970年11月成功落地,它是美蘇太空爭霸戰的產物之一。「月球車1號」前後共有8個輪子,能夠在月球上實驗,收集巖石,還能夠爬緩坡。
  • 「陸地巡洋艦」之後,豐田推出載人加壓月球車「月球巡洋艦」
    [釘科技編譯]根據《rocketrundown》消息:如果人類想要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基地,火箭、漫遊車和著陸器僅僅是第一步,還需開發交通運輸工具,用來建造幫助人們建設月球基地。
  • 阿聯打算2024年實現月球車登月
    &nbsp&nbsp&nbsp&nbsp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29日宣布,阿聯製造的月球車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
  • 阿聯打算2024年實現月球車登月
    (新華社發,張澍民攝)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記者吳寶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29日宣布,阿聯製造的月球車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謝赫穆罕默德在社交媒體推特寫道,參與月球探索是阿聯太空戰略的一部分,「一輛阿聯製造的月球車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表面人類不曾探索的區域」,將傳回那一月表區域的數據和圖像,與全球研究機構共享。他沒有說明這輛月球車將如何登月。這輛月球車命名為「拉希德」號,以紀念謝赫穆罕默德過世的父親、阿聯前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拉希德·本·賽義德·阿勒馬克圖姆。
  • 月球車「玉兔」與珠峰
    筆者想到了月球車&34;。月球是遙遠的太空距地球最近的星體,表面完全真空、強輻射、晝夜溫差從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的極端環境。玉兔是我國第一輛月球車。2013年12月15日,玉兔順利抵達月表面,留下我國在月球的第一個足跡,並啟動科考工作,順利傳回月球影像。
  • 月球車是什麼意思?月球車概念股有哪些?
    分為無人駕駛月球車和有人駕駛月球車兩種。1970年11月,前蘇聯發射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1號成功降落在月球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月球車,1971年7月,美國阿波羅15」號太空人戴維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歐文進行了人類首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行駛。  2013年12月發射的嫦娥三號的任務是要實現落月就位探測和巡視,它不僅要在月球表面上實施軟著陸,並且還要在月球上釋放我國首輛月球車。
  • 最好的火星車,月球車都在這裡了
    從1970年代蘇聯的第一架月球車到即將發射的2020年火星,這些機器人執行的任務對人類來說都太危險或平凡,並走訪了遙遠星球的最偏遠,極端地形。 為了慶祝我們學到的一切以及我們仍然發現的東西,我們匯總了最好的太空機器人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