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洞探潛者:最新微型月球車能夠揭曉月球地下世界

2020-12-03 新浪探索

  月球崎嶇表面分布著被稱為坑洞的陡壁洞穴,這些地質結構也被稱為「天窗」,可能與延伸遠處的地下熔巖管相通,這些熔巖管是數十億年前月球地質活躍期形成的。目前,科學家最新技術可使人類探索月球天窗、熔巖管和洞穴,這意味著未來不久人類就可以探索月球地下環境。

  美國卡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教授威廉·惠塔克(William Whittaker)稱,如果人類可以進入月球洞穴,這裡將成為月球表面免受輻射、極端溫度和微隕石危害的避難所。

  「未知之窗」

  惠塔克是地外探索機器人設計領軍人物,他說:「組裝能在月球上探測深坑的短壽命機器人現已取得顯著進展。」

  他在9月份舉行美國宇航局創新先進概念項目(NIAC)的一次網絡會議上匯報了最新工作進展,據悉,NIAC現已資助研究團隊設計移動機器人,它們未來可以探索地外星球的地下環境。

這是藝術家描繪的微型月球探測車勘測月球坑洞的情景。

  惠塔克說:「月球天窗是通向月球表面洞察未知事件的一個窗口,微型月球坑洞探測車能在短期內承擔探索任務,並且是一個可行方案,此外,在過去十年時間裡,數以百計的月球天窗被發現,促使科學家產生未來人類進入月球坑洞探索的長期夢想。」

  坑洞測試中

  惠塔克和同事們正在忙於設計「坑洞漫步者機器人(PitRanger)」,這是一款微型月球陸地探索機器人,重量為15公斤。

  研究人員在地球上模擬和測試了一個坑洞,從而充實機器人的設計和功能。據悉,該坑洞的攝影測量模型是依據美國猶他州西部沙漠天坑周圍26個地點1萬多張探索透視圖創建的。這些坑洞深100米,寬75米。

猶他州西部沙漠天坑已成為微型探測車的訓練基地,這些探測車被設計用於探索月球坑洞。

  「坑洞漫步者機器人」配備一部遠程相機和一個頂部太陽能板的平底鍋裝置,這種微型機器人利用一個面板傾斜設計將攝影頭對準洞坑內部。他說:「執行月球坑測任務的探測車必須與以往的探測車有所不同,它們具備與小型登陸器兼容,能夠穿過陡峭的坑洞,提供強大的計算功能,並獲取所需的坑間圖像。」

  快速探測

  惠塔克說:「微型探測車能夠對月球坑洞進行勘測,獲取坑壁、坑底、洞穴的圖像,之後形成坑洞模型。」自動快速探測是一項關鍵技術,因為小型太陽能探測車不能攜帶地面遠程操控的無線電裝置進行監控或者引導。

在月球近側的馬呂斯山丘區域,一個巨大熔巖管打開了天窗。

  此外,惠塔克還指出,月球探測車必須在月球單照明周期內成功完成任務,因為它需要太陽能作為驅動能量並加熱。一個月球日相當於14個地球日,一個月球夜晚會持續很長時間,對於月球探測車僅有12天,而不是12年來完成任務。

  微型探測車還配備智能軟體,能對月球坑洞拍攝「最佳圖像」進行裁剪和預處理,之後將這些精美圖像傳送到探測車系統進行建模。這款小型機器人會重複操作,多次返回坑洞獲取更多的圖像和測量數據。

進入月球坑洞可能非常危險,所以微型探測車必須小心謹慎。

  探測車能夠自動生成行動指令、計劃和成像決策,從而下達指令佔據高地俯瞰觀測坑洞,每次抵達坑洞都會拍攝數千張圖像,然後定期返回並下載至登陸器。平均而言,探測車行進的最高速度是每秒2.5釐米。

  「鬥牛犬」的特徵

  從月球登陸器發送的原始坑洞模型圖像傳輸至地面後將進一步改善圖像質量,惠塔克稱,最終的結果將是一個高清晰度、3D圖像質量的坑洞模型。

微型探測車可能需要多次機動操控,才能描繪月球坑洞輪廓。

  他補充指出,通過平衡圖像質量和探測車在坑洞旁遇到的風險,可以確定坑洞的俯視位置。在探測車每次俯瞰觀測時,將在多個平坦/傾斜組合視度下獲取圖像,從而觀察坑洞底部和四壁的狀況。

  惠塔克說:「所有的觀測結果將獲得令人驚嘆、近距離觀察月球坑洞輪廓的機會,這比繞月軌道飛行器實現更好的觀測,月球坑洞除了能勘測月球地下環境,還是一個獨特的科學分析窗口。坑壁是月球唯一可以觀察的原始地質結構,它們是觀察火山、地貌和更多地質特徵的獨特機會。」

與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的輪子相比,最新設計的月球探測車體積較小。

  這將歸功於微型探測車具有「鬥牛犬」的特徵,它非常頑強,或將揭曉月球坑洞的神秘面紗。惠塔克總結稱,這有點像貝爾發明的第一部電話,隨後掀起了通訊技術革命。(葉傾城)

相關焦點

  • 坑洞探潛者:最新微型月球車能夠揭曉月球地下世界!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月球崎嶇表面分布著被稱為坑洞的陡壁洞穴,這些地質結構也被稱為「天窗」,可能與延伸遠處的地下熔巖管相通,這些熔巖管是數十億年前月球地質活躍期形成的。目前,科學家最新技術可使人類探索月球天窗、熔巖管和洞穴,這意味著未來不久人類就可以探索月球地下環境。
  • 月球現天然坑洞或為地下熔巖管道入口(組圖)
    月球馬利厄斯丘陵(Marius Hills)上的這個坑洞非常大,足以容納整座白宮。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愛麗絲夢遊仙境》裡,小愛麗絲跟隨大白兔進入一個洞裡,結果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 用微小的深坑探路者機器人探索月球的地下世界
    月球崎嶇的地貌上點綴著陡峭的巖洞,被稱為坑。這些特徵,也被稱為天窗,可能與月球的的地下熔巖管有關,這些熔巖管是幾十億年前地質活動活躍的月球形成的。惠特克在9月由美國宇航局創新先進概念(NIAC)項目舉行的一次虛擬會議上介紹了他的最新工作。NIAC資助了他的團隊對移動機器人探測其他星球地下環境的設計研究。惠塔克說:「月球天窗是通往月球表面之下,探索巨大未知奧秘的窗口。在短期內,微型月球車礦坑勘探成本低廉且可行。」此外,在過去十年中發現了數百個月球天窗,其中一些天窗可能會提供人們夢寐以求的洞穴通道。
  • 月球地下或存在巨大熔巖管道,科學家稱可作人類永久基地
    月球地下可能存在一個巨大的熔巖管網絡。直徑0.6英裡(約合1公裡)以上的月球熔巖管結構非常穩定,可以作為人類的永久性基地。如果能夠棲身這些熔巖管,未來的探月太空人便可應對嚴酷的月球環境。
  • 日本航天局證實月球存在長達50公裡的地下坑洞
    北京時間10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航天局(JAXA)近日宣布,該機構的太空探測器收集的數據證實月表下方存在一個長度約50公裡的巨大坑洞,或為建立未來月球基地的理想地點。
  • 月球地下是什麼?嫦娥四號最新發現,幫助揭示月球數十億年的演化史
    著陸數小時後,「玉兔二號」月球車從嫦娥四號釋放。利用玉兔二號月球車搭載的測月雷達,中國科學家首次揭露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層結構。這一研究對於了解月球上火山活動與隕石撞擊的歷史,以及月球的地質演化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 月球地表下存在巨大坑洞 將來或可作為探月基地
    月球地表下存在巨大坑洞"← →"翻頁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0月18日宣布,日本探月衛星「輝夜」(又稱「月亮女神」)的觀測數據表明,月球的地下存在全長約
  • 月球背面地下有什麼?玉兔二號對月球「做CT」
    月背地下3個地層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國家天文臺供圖【核心閱讀】基於「玉兔二號」月球車高頻通道雷達所探測到的數據,國家天文臺李春來、蘇彥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下分層結構。
  • 月球車(VIPER): 你需要知道關於NASA 最新月球漫遊車的一切
    下面將揭曉什麼使VIPER月球車成了完成這項任務的最佳選擇?該設計目的是什麼?什麼時候發射?月球車將發射到月球南極,探尋水冰。對於長期的人類探月任務來說,水是至關重要的資源,並且能夠使月球成為探測火星的發射臺。除了支撐在月球的日常生活外,水也能用於製作火箭的推進劑,讓太空探索任務像宇宙加油站一樣利用我們最近的鄰居。
  • 玉兔號月球車最新消息:無法移動仍工作採集數據
    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雜誌刊載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肖龍教授的一篇題為《中國觸摸月球》(China's touch on the Moon)的評論文章,詳細介紹了嫦娥3號以及玉兔號月球車的一些最新情況,玉兔號雖無法移動但仍在進行數據採集工作。
  • nasa發現月球神秘坑洞 外星人在嗎
    9月18日消息,NASA發現月球神秘坑洞中神秘能量,外星人在這?近日,NASA在探索月球的時候發現了月球表面的坑洞中有神秘能量源出現,但奇怪的是,這能量源時有時無像就像是地球上的某種機器,專家推測月球坑洞中隱藏我們尋找多年的外星人,是這樣嗎?
  • NASA公布月球背面照 驚現神秘坑洞(組圖)
    NASA公布月球背面照 驚現神秘坑洞  NASA公布月球背面照:美國宇航局月球探測器目前在月球軌道上運行,NASA月球飛船在月球背面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現象,對背面進行飛掠觀測到許多神秘的坑洞,目前NASA正在研究為什麼會形成這些坑洞。
  • 科學家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神秘面紗
    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繼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著陸月球背面之後,中國科學家對月球背面的科研再次創造一項人類首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基於嫦娥四號任務,首次揭曉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這也是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
  • 月球軌道勘測飛行器八大「重大發現」,震驚全人類!
    這張圖是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捕捉的阿波羅11號飛船著陸地 的最新照片,清楚地顯示了下降段(直徑約為12英尺,即3.66米)的位置以及太空人的腳印及其布設的各種設備。這張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因為它給阿波 羅返回地面的樣本提供了依據。除了用於科學研究以外,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到的所有六個「阿波羅」任務著陸地的照片令許多人不禁想到美宇航局太空探索的驕 傲歷史,同時給人類未來所能嘗試的探索注入靈感。
  • 美國最新太陽能月球車將執行探月任務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好奇」號已開始在火星表面展開考察,月球也將在不久後迎來一輛名為「北極星」的月球車,執行水冰勘探任務。10日,美國宇航機器人技術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揭開了「北極星」的神秘面紗。這種月球車有望於2015年10月搭乘SpaceX公司的火箭登上月球。
  • HeroX和NASA呼籲眾包微型月球探測設計
    NASA正在為月球探測漫遊車提供小型有效載荷的眾包設計資料來源:HeroX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眾包領導者HeroX今天發起了「親愛的,我縮小了NASA有效載荷"競賽,以尋找可以發送到月球的微型有效載荷的設計,以"填補戰略性月球知識空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它希望將大小如iRobot Roomba吸塵器的小型機器人遊車送入地球的月球。
  • 「親愛的,我縮小了NASA的有效載荷」|NASA計劃在2022年發射第一輛微型月球車
    NASA認為未來對月球及更遠的深空探索將需要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工具,總有一天NASA會派出更小的月球車來幫助探測月球表面。「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核心在於使人類從對月球的探索向在月球表面永久居住的方向發展,原位資源就十分重要。現有的科學有效載荷太大、太重,月球車需要太多的動力,這就促使人們開發新的、小型化的有效載荷設計,實現對月球上發現的資源的就地利用。
  • NASA計劃推出新一代高科技月球車,可以在月球夜晚繼續工作
    而且VIPER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因為VIPER是以NASA去年砍掉的一個名為「資源勘探者」(Resource Prospector)的項目為基礎的。這一次,這輛漫遊車將會是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急先鋒。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月球車1號」前後共有8個輪子,能夠在月球上實驗,收集巖石,還能夠爬緩坡。它在月球上總共的行駛裡程是10540米,共考察了月球上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收集了很多關於月球輻射的數據。玉兔「玉兔」是中國人在2013年12月發射的月球車,和嫦娥三號一起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上天。「玉兔」是長方形盒裝的樣子,是一個六輪驅動裝置,,長1.5米,寬1米,身披「黃金甲」能夠有效反射月球的強光和宇宙輻射,腹中藏有10多套科學探測儀器。
  • 月球車大比拼,哪家最強?
    月球車1號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輛登上月球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是前蘇聯發射的,於1970年11月成功落地,它是美蘇太空爭霸戰的產物之一。「月球車1號」前後共有8個輪子,能夠在月球上實驗,收集巖石,還能夠爬緩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