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華達州上的試驗場裡,分布著恐怖的「隕石坑」

2020-10-18 蚊知



在美國內華達州奈縣的內華達試驗場,散布著美國核時代的「遺物」。

在這個地方曾經進行過近千次的核試驗,其中約一百次是大氣試驗。

這些核測試產生的蘑菇雲,遠在160公裡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看見。

而核試驗產生的震顫感,讓遠在104公裡外的拉斯維加斯也可以感覺到。

休倫·金核試驗引起的沉陷坑

核爆炸遺物:「隕石坑」

從1960年代早期開始,出於對核塵埃的擔憂,美國人將核測試推進到了地下。

而在隨後的30年裡,超過900枚核裝置在地下被引爆。

而這些爆炸引起的地面深坑,使得該地區的地面形似月球表面。

尤其是在尤卡平原進行的大量核測試,在地面上形成了標誌性的碟形「隕石坑」。

衛星圖像下的內華達試驗場,宛如月球表面

當然,除了爆炸後的蝶形坑,還有各種損壞的軍事硬體。

也包括銀行金庫,火車棧橋,地下停車場,房屋,社區廢墟。

在該核測試地點附近上,人們會發現一座奇怪的建築。

它是核試驗的遺物,是一個大型的核測試真空室。

該真空室是在1980年,專為休倫·金核試驗所建造的。

休倫·金真空測試室。

恐怖的電磁脈衝

我們知道,核爆炸會產生巨量電磁脈衝。

而它足以產生高水平的電流和電壓浪湧,來燒毀電子設備中的敏感組件(如半導體)。

從而對電氣和電子系統造成二次破壞。

電磁炸彈可以摧毀電網並破壞通信設備,從而使依賴電力的任何現代社會毀滅,並使之失去功能。

1962年,美國進行了代號為「Starfish Prime」的高空核試驗中,

他們在太平洋中部400公裡處引爆了當量1.44兆噸TNT的核彈。

結果,而在1,400公裡外的夏威夷,因此次核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而炸毀了整個地區的路燈,並引爆了防盜警報器。

此外,在該次測試之後的幾個月內,至少有六顆低軌道衛星由於受到輻射而損壞報廢。

而前蘇聯同年也正在進行著核爆炸電磁脈衝的類似研究。

比如,同年,前蘇聯在哈薩克斯坦上空的290公裡的高度,引爆了一顆300核彈。

為了測試爆炸引起的電磁脈衝影響,

他們串起了一條570公裡長的架空電話線,並為其安裝了保險絲和充氣過電壓保護器。

儘管該核彈當量很低,但是它還是產生了「恐怖」的結果。

無一例外,測試產生的電磁脈衝將所有保險絲燒斷,所有過壓保護器在測試線上起火。

此外,電磁脈衝導致1000公裡長的淺埋電力電纜產生感應電流,導致卡拉幹達市的一家發電廠著火。

而美國對「敵人」可能採取電磁脈衝技術而產生了滿滿的擔憂和興趣。

而休倫·金測試的目的,就是來檢測其是否能有效抵擋該影響。

休倫·金核測試

1980年6月24日,美國人進行了休倫·金核測試。

其目的就是用來研究如何抵擋核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的。

在當時,人們已經禁止進行大氣核試驗了。

為此,他們設計了一種新穎的解決方案:將核試驗轉移到地下。

為了測試電磁脈衝影響,他們打造了一個50噸的真空室,該真空室是為模擬太空真空而建造的。

而將要測試的衛星被直接放在該真空室內。

操作彈藥箱

隨後,他們鑽了一個300米深的井筒,並在其底部放置核爆炸裝置。

而裝有牽引裝置可移動的真空測試室,被停放在豎井的地面的頂部。

當核彈爆炸時,爆炸產生的輻射可通過豎井直接射出,而使衛星暴露於電磁脈衝中。

而在引爆核彈之前的非常短暫的時間(不到1秒)裡,真空室要快速將機械蓋合上,以此測試屏蔽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的效果。

彈藥箱操作示意圖

休倫·金核測試表明,電磁脈衝屏蔽的作用取得了預期效果,測試衛星沒有遭受到嚴重的功能損壞。

核爆炸剛平息後的休倫·金測試地點:爆炸引起的塵埃仍漂浮在空中

該次測試花費了1,030萬美元(1980年),相當於現在的3500萬美元。

而它的測試箱再也沒有使用過。

至今,我們仍然可以衛星地圖上查看到這些核爆炸引起的「隕石坑」。


相關焦點

  • 探秘月球車沙漠試驗場:挖10多個隕石坑模擬月球環境[2013-12-05]
    雖然中國沙漠面積比較大,但是很多地方都是有草的,這是我們不期望的,因為月球上沒有草。所以我們選擇降雨量最小的地方。」賈陽說。此外,還有一個試驗要求就是不能有大風,因為月球上沒有風。「我們查了所有沙漠的平均風速,遴選在試驗季節平均風速最小的地方。」
  • 俄試驗場事故又有新說:爆炸發生時在測試新型「核電池」
    俄媒稱,俄羅斯飛彈試驗場爆炸事故發生時,該試驗場正在測試一種新型「核電池」。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15日報導稱,本月8日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導致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5名專家遇難的爆炸,與「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的測試並無關係。
  • 中國的隕石坑—岫巖隕石坑
    因多年來一直關注隕石坑地質學的研究進展,2018年4月專程前往參觀了巴林傑隕石坑,了卻心中多年願望。為此將歷年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而成就本文,期望能有助於相關知識的普及。2018年5月22日於新疆克拉瑪依    在世界上領土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千米的國家中,隕石坑的分布為:加拿大31個,美國28個,澳大利亞27個,俄羅斯19個,巴西7個,中國只有1個,即岫巖隕石坑。
  • 銀幣與隕石坑的邂逅,紐埃2015年澳大利亞狼溪隕石坑鑲嵌隕石銀幣
    有人宣稱狼溪隕石坑是地球上至今「第二明顯」(相對地較少因為侵蝕而變形)的隕石坑,是地球上保留完整的隕石坑裡排列第二大,第一大完整隕石坑即是前文介紹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巴林傑隕石坑。Jaru 部落的人因此稱呼狼溪隕石坑「Kandimalal」,並且對該部落而言當地在文化藝術上是相當重要的。
  • 隕石坑裡的隕石去哪了?
    但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這些隕石在地球上形成巨大的坑後,隕石卻不見了。例如美國的巴林傑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直徑1.26公裡,深度170米,數學家利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形成這個隕石坑的隕石初始重量有30萬噸,直徑有40米。
  • 化石是在隕石坑衝擊波裡形成的
    化石是在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形成的。中生代的地球是淺海環境。白堊紀末期小行星環撞擊地球導致地臺活化,地軸傾斜,地球體積增大;隕石坑連接形成環太平洋斷裂帶和特提斯構造域。這樣,大部分古生物實體被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氫聚合的碳、烴「碳化或降解」,只有少數形成化石。
  • 我國將建三大海洋能海上試驗場
    記者從第四屆全國海洋可再生能源年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正在規劃建設3個海洋能海上試驗場,預計到2020年基本完成淺海海上綜合試驗場、波浪能試驗場和潮流能試驗場建設,並開展相關試驗與測試、標準體系建設及裝備定型等工作。
  • 隕石坑裡的隕石去哪了,為什麼隕石坑都是空的呢?
    導語:隕石坑裡的隕石去哪了,為什麼隕石坑都是空的呢?現在有許多人都喜歡去看流星,覺得在流星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事情,當天空當中的流星去許下心願,那麼也是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夠成真。那麼這樣美麗的流星帶著一抹明亮閃過的星火。
  • 隕石坑裡的隕石究竟去哪了?
    但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這些隕石在地球上形成巨大的坑後,隕石卻不見了。隕石是很常見的天外來客,前天吉林省松原市就有一顆隕石從天而降,事實上地球上每年都會有不少的隕石降落,而伴隨著隕石一起而來的,還有地面上形成的巨大隕石坑,有時還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 中國第一隕石坑的流星雨,和剛剛認證的中國第二隕石坑
    2017年,由於心慕這樣一個震撼的場景,我從湖南千裡迢迢趕往在中國第一隕石坑,遼寧岫巖隕石坑去觀賞和拍攝了象限儀座流星雨。岫巖隕石坑上的象限儀座流星雨 星語者 攝岫巖隕石坑上的象限儀座流星雨 星語者 攝岫巖隕石坑在遼東省岫巖縣蘇子溝鎮古龍村,由於這裡地形呈環形,被當地人稱作「羅圈溝」,隕石坑內被稱作「羅圈溝裡」,「入坑」只有唯一的一條鄉村公路。
  • 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新華社杭州11月26日電 題:來雲上農業試驗場,看未來智慧農業長啥樣? 新華社記者崔力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24日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在距離大會會址僅10分鐘車程、擁有7000年馬家浜文化的譚家灣遺址公園原址上,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作為大會新推出的「一館一園一場」之一,以沉浸式體驗和交互式場景生動展示了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賦予未來農業的全方位變化。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那麼,現在在地球表面上能夠找到的最大隕石坑有多大呢?月球表面清晰的隕石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位於北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由於長期的地質作用結果,該隕石坑在地表不可見,距推測,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裡。
  • 根據巨石上的隕石坑推斷小行星貝努的壽命為175萬年
    根據巨石上的隕石坑推斷小行星貝努的壽命為175萬年(CREDIT:Universityof Arizona/Johns Hopkins APL/York University)(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李言):小行星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與其他物體碰撞時的強度(撞擊強度)。
  • 35億年了,火星上的生命進化:很可能還不會超過單細胞階段!
    根據火星引力的強度,並假設火星這顆紅色星球上沒有植物,科學家們估計,傑零隕石坑的三角洲,至少需要20到40年的時間才能形成。圖示:科學家們認為,內華達州託亞貝盆地麥克勞德斯普林斯水洗中心一條沒有植被的蜿蜒河流,與火星上古老傑零隕石坑的溪流類似。
  • 小行星「龍宮」上新發現人造隕石坑
    中新網5月10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9日宣布,除了探測器「隼鳥2號」4月全球首次在小行星「龍宮」表面製造的人造隕石坑之外,還發現形成了10個左右直徑約1米的比較小的人造隕石坑。據稱這些隕石坑是在上空爆炸的碰撞裝置的碎片衝擊地表而形成。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這比子彈的飛行速度還要快上許多倍,所以這顆與地球親密接觸的小行星,大部分都已經在撞擊中氣化了。即使有一小部分在撞擊後飛散在隕石坑附近,在漫長的歲月裡也會風化。「所以,有人問我能不能在依蘭隕石坑附近發現隕石碎片,我只能做個比喻,這絕不亞於大海撈針。」  如何發現依蘭隕石坑?
  • 地震試驗場不能缺少震能量
    震公常平地震預報儀專利人地震科學試驗場三峽大壩開建前也有試驗場,可是這個是理念正確,試驗求證理論正確,最後試驗場成功。可是地震試驗場理念,就拋棄了震,做的是反地震試驗場。地震是華夏文明初心、是地球自然現象科學名詞,地震在漢語裡是一個單句,地是主語提問怎麼了?震是謂語動詞回答了地的提問震了。也就是說地上宏觀破壞現象的頑兇,就是天體內震能量湍流,降臨地面作功引起的。
  • 科技車站第1期:內華達州是未來汽車的綠燈區
    內華達州,位於美國西部,它是美國第36個州。1859年,一個名叫卡姆斯託克的人在內華達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銀礦,並在19世紀50年代這裡掀起了掏銀熱潮。然而內華達州人自知礦藏並非取之不竭的,於是,他們將目光轉向了更有潛力的領域---未來汽車的製造業。
  • 月球上的隕石坑有的直徑很大,但為何深度較淺呢?
    有不少人在看到月球的圖片時,往往都會被上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所震撼,有的隕石坑直徑很大,但從圖片上看到深度卻很淺,這是怎麼回事呢?能夠到達地月系統的地外小行星,絕大多數都來自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以及海王星外側的柯伊伯帶,根據科學家們估算,這兩個區域內擁有小行星的數量分別達到50多萬顆和200多萬顆。
  • 地壘、地塹的形成與白堊紀隕石坑中央錐的關係
    在郯廬斷裂帶的分支沂沭斷裂上,地壘是白堊紀王氏組含礫砂巖,地塹是白堊紀火山碎屑沉積巖。地壘是由小行星運行軌道上沿切線飛出的若干個體,在從南向北墜落的過程中燒結形成的。由於小行星墜落時與地球自轉的相對運動,使入射角附近淺灘裡的土層與古生物碎屑及小行星的鐵質氧化物混合、浸染、燒結、受力而出露於地壘的西側;地壘的東側則被爆炸濺起的覆土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