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年了,火星上的生命進化:很可能還不會超過單細胞階段!

2020-10-18 博科園

從太空中可以看到起伏的陸地條紋,揭示了河流曾經流經火星表面,但火星這些水流淌了多久呢?根據史丹福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有足夠的時間記錄火星古代生命的證據。科學家們推測,火星上的傑零隕石坑,也是美國宇航局(NASA)下一輛火星漫遊車前往火星這顆紅色星球的地點,可能是尋找生命標誌的好地方,一項對衛星圖像的新分析支持了這一假設。

通過模擬火星古代河流注入隕石坑時,在三角洲沉積的沉積層所需時間長度,科學家得出結論:如果火星表面附近曾經存在生命,那麼三角洲層中可能會捕捉到生命的痕跡。主要作者、史丹福大學地球、能源和環境科學學院(Stanford Earth)地質科學助理教授馬修·拉波特雷(Mathieu Lapôtre)表示:火星上的水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那裡的環境很可能是宜居的,即使那裡可能是乾旱的。

圖示:美國宇航局火星2020「毅力號」火星車預計將於2020年7月發射,將在傑零隕石坑著陸,如圖所示。這張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上的儀器拍攝,該軌道器定期捕捉未來任務的潛在著陸點。

研究發現沉積物沉積得很快,如果有有機物,它們就會很快被掩埋,這意味著它們很可能會得到保存和保護。傑零隕石坑被選為美國宇航局下一次火星車任務的部分原因是:該地點包含一個河流三角洲,在地球上,三角洲被認為有效地保存了與生命相關的有機分子。但在不了解三角洲形成速度和持續時間的情況下,這種類比仍然是投機性的,其研究發表在《AGU Advance》期刊上。

從地球外推

研究為火星樣品回收提供了指導,以便更好地了解火星古代氣候和美國宇航局前往火星的「毅力」號火星車取探測三角洲形成的持續時間。預計將於2020年7月發射,作為第一次火星樣品送回任務的一部分。這項研究納入了科學家關於地球的一項發現:岸邊沒有植物生長的單線蜿蜒河流橫向運動速度大約是有植被河流的10倍。根據火星引力的強度,並假設火星這顆紅色星球上沒有植物,科學家們估計,傑零隕石坑的三角洲,至少需要20到40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圖示:科學家們認為,內華達州託亞貝盆地麥克勞德斯普林斯水洗中心一條沒有植被的蜿蜒河流,與火星上古老傑零隕石坑的溪流類似。

但這種形成很可能是不連續的,可能分布在大約40萬年的時間裡。這很有用,因為火星上最大的未知數之一就是時間,研究人員通過找到一種計算流程速率的方法,可以開始獲得該時間維度。因為單線蜿蜒的河流最常在地球上發現植被,它們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直到不久前才被發現。科學家們認為,在植物出現之前,只有由多條交錯河道組成的辮狀河存在。

圖示:美國宇航局在火星表面運行的「毅力號」火星車。

現在,研究人員知道要尋找它們了,科學家在今天的地球上發現了蜿蜒的河流,那裡沒有植物,比如內華達州託亞貝盆地的麥克勞德斯普林斯沼澤(McLeod Springs Wash)。這是以前沒有人做過的研究,因為沒有植物的單線河流,並沒有真正出現在雷達上。對於在有植物之前,地球上的河流可能是如何運行的,這也有很酷的影響。研究人員還估計,在古代火星上,有利於顯著三角洲堆積的潮溼時期頻率大約是今天地球上的20倍。

火星生命可能的進化

現在,科學家們越來越多地思考這樣一個事實:即火星上的水流可能不是連續的,有些時候會有水流,有些時候會出現乾旱。這是一種新穎的方式,可以對火星上可能發生的流動頻率施加數量限制。來自傑零隕石坑的發現,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地球生命是如何進化的。如果火星傑零隕石坑那裡曾經存在生命,那麼它很可能不會進化到超過單細胞階段。這是因為零度隕石坑形成於35億多年前,在地球上的生物成為多細胞生物之前很久。

如果火星表面曾經存在過生命,那麼它的進化就會因為某種未知的事件而停滯不前,這些事件使火星絕育。這意味著火星隕石坑可以作為一種時間膠囊,保存著生命的跡象,就像它曾經可能存在於地球上一樣。科學家能夠利用另一顆行星作為實驗室實驗,研究生命是如何在其他地方開始的,或者更好地記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這實際上可以教會我們很多關於生命是什麼的知識。這將是人類在火星上看到的第一批巖石樣本,然後帶回地球,所以這是相當令人興奮的。

博科園|研究/來自:史丹福大學

參考期刊《AGU Advance》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地球生命已進化35億年,生態環境咋存在如此之久?幾乎得感恩一切
    地球已經形成約46億年,生命出現也已經35億年,在這35億年中,生命物種不斷進化,由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由水生生物到陸生生物,生命形式的進化越來越高級,以至於出現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物種。雖然地球生命史上至少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現象,其中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甚至消滅了地球上95%以上的生命物種,但是地球上仍然有大量的生命物種存活下來繼續繁衍發展,這說明地球的生態環境從來沒有嚴酷到毀滅一切生物的程度,所以在地球迄今為止上溯35億年的漫長時間中,地球的生態環境一直都可以養育生命物種,那麼為什麼地球會擁有長達35億年相對安全的生態環境呢?
  • 跨越了40億年的生命史詩(從單細胞到人類)
    自己單獨存在的,是沒有生命的,是不能繁衍的。比如鐵原子(它沒有聚成分子,就是以鐵原子存在),那麼請問,鐵能繁衍,有生命嗎?答案當然是沒有。第三,所有生命都是以細胞為單位進行繁衍生存的。世界上的生命體,基本可以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生命兩種。
  • 火星上發現了多少次,可能存在的生命?
    這暗示,火星在36億年前可能存在原始形態的微生物。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美國各大媒體都在大力爭相報導,他們都在宣稱:火星上存在生命,我們可能來自火星!當時並沒有定論,只是認為,不排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這種可能。我們在追尋地外文明的過程中,這種一驚一乍的「發現」,並非僅此一次。推測火星上存在生命,最早的是,1877年火星大衝時,義大利的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發現,火星上一條條的暗線,連通著一塊塊的暗區,看上去就像一條條的河流連通著大海。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科學家揭開十億年前的生物進化大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谷曉峰課題組、張芃芃課題組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獲得了綠色植物界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在表觀組和轉錄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揭示了植物單細胞到多細胞進化和陸生植物起源的機制,補上了生命進化研究過程中一直缺失的重要節點,對認識整個生命系統起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生命的誕生—細胞 | 進化的歷史008
    細胞形態的出現是一次質的飛躍,是生命起源過程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細胞是生命真正的開始,它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化石是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單細胞細菌化石。根據同位素年齡測定距今約35億年。這說明在距今至少35億年前地球上就開始有生命了。最初的生命都是單細胞生命,澳大利亞西部的最古老的細菌化石類似於現在的藍藻,它們是一些原始的生命肉眼不可見。它的大小只有幾個微米,到幾十個微米。包括所有古細菌和真細菌和很多原生生物。它們都生活在水中。
  • 人類是一系列進化的奇蹟,其他星球極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
    同時也算出了,最終產生當今人類技術文明的第一個多細胞生物進化所需的時間,大約需要40億年。包括了在35億至41億年前的非生命物質中出現了原始生命、大約18億年前真核細胞(那些帶有封閉核的細胞)的出現、有性生殖的演變、多細胞性和智力本身的進化等等。如果其他星球上確實存在智慧生命,按道理它也需要經歷一系列類似的進化過渡。
  • 火星生命的幾種可能, 第5種最可怕
    我們能夠在火星上發現生命嗎?火星形成後的前15億年可能是一個水世界。Kevin M.Gill火星上從來都沒有生命火星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生命。雖然早期火星和地球有相同的原材料,同樣的水環境,但是能夠導致生命出現的關鍵性因素卻從未在火星上出現過。所有地質和化學過程都在發生著,但一切都是無機的。30多億年前,火星的大部分大氣層消失了,液態水消失了,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模樣。這是最保守的一種觀點,但也是最有可能的。
  • 從單細胞開始,滿足你所有的好奇心!貓貓狗狗完整進化史(上)
    可是我們要告訴你,你的老師說的,其實是其實是對的第一隻…第一頭…匹…第一位單細胞生物出現的時候,還是35億年前。35億年啊,太長的時間,如果你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35億年已經足夠你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溜達兩三萬個來回。
  • 人類發現外星生命:如果只是單細胞動物,那意義何在?
    尋找外星生命的歷程,充滿了艱辛和不可思議。人類很早就幻想天上的群星是眾神的居所,希望自己並不是孤獨的智慧生命,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依然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行蹤。退一步說,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生命,卻發現僅僅是一種單細胞動物,這種發現有意義嗎?
  • 人類發現外星生命:如果只是單細胞動物,那意義何在?
    尋找外星生命的歷程,充滿了艱辛和不可思議。人類很早就幻想天上的群星是眾神的居所,希望自己並不是孤獨的智慧生命,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依然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行蹤。退一步說,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生命,卻發現僅僅是一種單細胞動物,這種發現有意義嗎?
  • 用望遠鏡尋找外星生命?不,還得用上顯微鏡
    浩瀚的宇宙 (圖片來源:必應)1976年,美國宇航局「海盜一號」飛船登錄火星後採集了土壤樣本,在飛船內置的實驗室進行了檢測分析,試圖利用地球微生物喜歡的有機營養物「激活」樣品中「可能存在的生命」,但這並沒有獲得外星生命存在的確鑿結果。
  • 細菌能在太空中存活3年的意味:莫非地球生命真的可能來自外星?
    該團隊此外還發現,埋在 0.5mm 之下的一個細菌顆粒在太空存活了 8 年。這一系列發現對於支持「泛種論」的人來說,絕對是好消息。該理論起源於上世紀 70 年代,支持者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銀河系中的微生物,它們通過星際隕石來到地球,從而進化出生命。
  • 探索一處藏在火星上的「大秘密」
    《科學》和《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論文表明,火星上存在液態水,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一、火星曾有過海洋,它是一顆「死去」的行星從以往的研究來看,科學家們有理由相信,遠古時期的火星曾存在過大量液態水。證據表明,30-40億年前的火星表面,大部分區域被火星海洋所佔據,而剩下的陸地上,也遍布著江河湖泊。
  • 單細胞如何進化成複雜生命?這個過渡期非常不簡單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生命醫學#系列徵文科學家們可能發現了單細胞和複雜細胞之間缺少的聯繫,這些細胞構成了所有的動物、植物和真菌。科學家認為,被稱為古生菌的單細胞生物介於原始細菌(缺乏細胞核)和進化時間線上更複雜的細胞或真核生物之間。
  • 《生命進化的躍升》講透40億年進化史
    40億年前,最早的單細胞生物出現在地球上。然後是多細胞生物、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小K一直很好奇,是什麼力量使得生命變成了現在的樣子。40億年前,海底熱泉偶然成為生命的起源之地;之後,DNA的複製密碼讓生命得以繁衍。
  • 如果在火星上發現了生命,對於人類來說,有可能是一個壞消息
    這個時候,我們對於地外生命的探索了解進入了新的階段。而在古人的眼裡,地球之外的世界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有三個,分別是月球,金星和火星。雖然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在火星上發現生命,但是種種的跡象表明,很久以前的火星有可能也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有磁場,有厚厚的大氣層,也有廣闊的海洋。我們有理由相信,火星曾經有可能也存在過生命。
  • 40億年前,火星曾發生過大洪水,那時火星宜居且可能孕育了生命
    NASA的聯合科學家團隊表示,大約40億年前,火星上曾經出現過一場大洪水,當洪水退去,火星上也曾經出現過一段短暫的溫暖宜居期,這意味著,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這次發現火星上曾經爆發過大洪水,就是好奇號火星車找到的,研究發現,位於火星赤道地區的蓋爾隕石坑中沉積物中,記錄著火星早期曾經發生過大洪水的珍貴數據,從時間上來看,這場大洪水來自於40億年前。
  • 寒武紀生物大爆炸對進化論的衝擊:難道生命進化停滯了好幾億年?
    (Darwin,1859,307頁) 達爾文拋出自己慣用的理由,想了結這個令人難堪的問題——化石記錄如此不完美,以至於生命歷史上大多數事件的證據我們都尚未找到。但是,即使是達爾文自己也明白,他最拿手的招式在這個問題面前顯得有些勉強。他的這一理由,用以解釋單一譜系在某個階段的缺失尚可。但是,這種不完美的(化石不能留存)方式,真的足以毀滅所有證據嗎?
  • 多細胞動物可能並非單細胞進化而來
    也就是說,動物王國所有細胞的「高祖母」可能並非單細胞,而是與幹細胞非常相似。最新發現將有助人類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幹細胞以及癌症。  昆士蘭大學教授伯尼·德根領導的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這一發現顛覆了生物學家數百年來對動物進化的認知——多細胞動物是從一個單細胞祖先進化而來的,這種單細胞祖先類似於被稱為領細胞的現代海綿細胞。
  •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從火星帶來的?
    這暗示,火星在36億年前可能存在原始形態的微生物。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美國各大媒體都在大力爭相報導,他們都在宣稱:火星上存在生命,我們可能來自火星!如果恆星質量太大,則它的壽命就越短,這就不利於生命的孕育,因為生命的孕育需要時間,並且要進化到高級生命的話,起碼也得有上億到幾十億年的時間。比如質量是太陽5倍的恆星,壽命就只有2億年了,這個時間還來不及讓生命進化到高級形式。再比如一個質量是太陽60倍的大恆星,它的壽命也就360萬年。這個時間,對生命的演化來說,是非常非常之短的。地球誕生後8億年,才開始出現最原始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