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意外收穫!小行星「龍宮」上新發現人造隕石坑

2021-01-18 光明網

  中新網5月10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9日宣布,除了探測器「隼鳥2號」4月全球首次在小行星「龍宮」表面製造的人造隕石坑之外,還發現形成了10個左右直徑約1米的比較小的人造隕石坑。據稱這些隕石坑是在上空爆炸的碰撞裝置的碎片衝擊地表而形成。

  JAXA認為,這些隕石坑今後將成為重要的觀測對象。有望通過調查隕石坑的大小等,幫助推測「龍宮」表面的強度和年代。

  報導稱,碰撞裝置在「龍宮」上空約300米處爆炸,使金屬彈加速撞擊地表,當時散落的碎片中落向小行星表面的碎片在10多處地點製造了小隕石坑或移動了地表巖石,使地形發生變化。

  據稱,從上空看小隕石坑等分布在直徑100米左右的圓周上。

  另一方面已確認金屬彈製造的大隕石坑直徑為10米、深2至3米。JAXA將在5、6月詳細調查小行星表面,探討第2次著陸。

  候選地點有11處,各為直徑6至12米的區域,均可能有從隕石坑飛散的巖石等落下。包括大隕石坑內,將尋找適於著陸和採集樣本的場所。

[ 責編:張璋 ]

相關焦點

  • 日本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炸出的首個人造隕石坑有多大?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日媒報導,今年4月,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製造了全球首個人造隕石坑,這隕石坑到底有多大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就此前未確定的範圍,指定了「寬度最長15米左右的半圓形凹坑」。
  • 日本「粉碎小行星」探測器發現了相當年輕的太空巖石!
    科學家發現,龍宮可能是一堆鬆散的,多孔的碎石,大約有50%的空間是空的。為了弄清龍宮的組成和構造,隼鳥2號發射了4.4磅(2公斤)重,比網球稍大一點的銅質炮彈,它在行星上的速度為每小時約4475英裡(7200km/h)。這次撞擊形成了一個人造隕石坑,遠程分析並噴射一股煙狀物質暴露了在龍宮表面下的原始物質。隼鳥2號的照相機詳細記錄了這個煙柱的演變過程。
  • 對小行星龍宮的人工探索的初步發現
    2020年3月20日,作者:Bob Yirka,Phys.org信用:JAXA遍布日本多個機構的一大批研究人員通過在其表面發射銅球揭示了小行星龍宮的年齡和其他特徵。該小組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描述了他們迄今為止在模仿隕石坑形成條件方面所學到的東西。
  • 科學家意外發現,小行星龍宮上居然一塵不染,誰在幫它清理灰塵?
    【ALENG 自媒體】8月2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日本宇航局的隼鳥2號探測器已經在小行星龍宮上進行了近10個月的科學研究,雖然該探測器已經對這個黑不溜秋的傢伙進行了全身掃描,基本上弄清了龍宮上的地形和地貌,但是最近的一個偶然發現卻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小行星龍宮上居然一塵不染,好像非常乾淨整潔,沒有一點灰塵,那麼,是誰在3億公裡外幫助這個碳一樣黑的小行星
  •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據日本共同社10月28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的團隊通過探測器「隼鳥2號」的觀測發現,位於小行星「龍宮」南極的巨大巖石表面與其他部分相比,暴露在太空的時間較短,可能比較新。
  • 小行星「龍宮」的秘密即將揭曉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表面的假色影像,圓圈標記為隕石坑。「龍宮」與太陽的相互作用改變了我們對小行星歷史的了解。2019年2月和7月,「隼鳥2號」號太空飛行器曾短暫降落在近地小行星「龍宮」的表面上。當時研究人員通過各種儀器得到了這個寬達1公裡小行星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數值。這些發現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龍宮」、其他小行星、甚至整個太陽系的歷史。
  • 龍宮小行星探測:尋找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的密碼
    龍宮於1999年被發現,由美國宇航局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LINEAR)項目發現。根據日本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的考察結果,龍宮是一個直徑約900米的小行星,外形像鑽石,7.6小時自轉一周,474天繞太陽公轉一周。龍宮公轉的運動軌跡 照片顯示,龍宮小行星外觀近乎全黑,被認為這或許是由於龍宮富含大量碳元素所致。
  • 在進行了人工射擊之後,日本在龍宮小行星發現了什麼?
    在進行了人工射擊之後,日本在龍宮小行星發現了什麼?研究團隊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在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迄今為止從模擬隕石坑形成的過程中了解到了什麼情況。早在2014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就發射了太空探測器「隼鳥二號」(Hayabusa2),目的是前往Ryugu小行星並了解更多有關它的情況。該探測器於兩年前抵達Ryugu小行星,並開始了它的探測任務。
  • 來自隼鳥2號的禮物,竟摻雜了人造材料
    這些樣本是由日本的隼鳥2號任務收集的,經歷了五年的旅途,詳盡周密的計劃及執行力,最終對著小行星龍宮,取得這些寶貴的石頭。在2010年,最早的隼鳥號太空船從絲川小行星返回時,帶回了第一個近地天體的直接樣本,但其表面物質的總量不到1毫克,即便如此,仍足以得出關於這顆小行星的年齡、地質歷史等重要資訊。
  • 日本探測器在小行星「龍宮」上製造撞擊坑
    新華社東京4月5日電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5日發布消息說,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 「隼鳥2號」撞擊小行星新論文發表:隕石坑如公交車般大小
    當地時間周四,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詳細描述了由「隼鳥2號」太空撞擊發現的隕石。 去年,隼鳥2號在離開目標小行星「龍宮」之前進行了一次更近距離的觀察,當時,其在那裡炸出了一個約10米寬的半圓形彈坑,相當於一輛公交車大小。
  • JAXA將搜索「隼鳥2號」是否在小行星造出隕石坑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1日宣布,本月25日前後將開始搜索「隼鳥2號」打出的大金屬彈是否在小行星「龍宮」表面製成了人造隕石坑。「隼鳥2號」將接近「龍宮」上空1.7公裡處,拍攝其表面。
  • 小行星紅色物質之謎——日本探測器著陸「龍宮」的瞬間
    在2019年著陸到「龍宮」上之前,日本的小行星取樣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度過了長達5年的漫長旅程。視頻顯示了「隼鳥2號」探測器著陸到小行星上的瞬間,它將收集小部分巖石體樣本帶回地球。探測器早期觀察顯示兩種顏色不同的物質構成了「龍宮」的表面,其中一種有點紅色,另一種則有點藍。但科學家還無法預測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小行星表面這種奇怪的顏色差異。隨著「隼鳥2號」著陸到小行星上,它自帶的相機也捕捉到了採樣過程的諸多細節,展示了探測器從「龍宮」上採樣的過程中對小行星表面造成的幹擾。
  • 「龍宮」小行星為何缺水?
    兩年前,日本隼鳥2號宇宙飛船在小行星「龍宮」附近飛行時拍下了這張照片。後來,飛船將小行星的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上個月,日本的「隼鳥二號」飛船帶回了在近地小行星「龍宮」(Ryugu)上收集的巖石樣本。雖然樣本分析任務才剛剛啟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通過飛船上其他儀器的數據揭示「龍宮」的歷史細節。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月5日報導,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中發文,解釋了「龍宮」為何不像其他小行星一樣富含水分——「龍宮」的遠古母體很可能在其形成之前的某次加熱事件中已經丟失水分,因而使得「龍宮」比預期更乾燥。
  • 日本發射彈丸過猛,撞擊坑意外擴展
    如果說難以程度的話,小行星可能還相對比較困難,而近日,關於日本對「小行星龍宮」的探索消息又出現了,大家又在熱議之中,因為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探索小行星龍宮的「隼鳥2號」將返回到地球上,也就是它的整個探索歷程結束了。由於它攜帶回來的樣品,可能解開太陽系生命之謎,所以我們還是挺期待的。小行星「龍宮」上發生了什麼?
  • 「隼鳥2號」在「龍宮」上扔了兩個反光球
    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已對名為「龍宮」(Ryugu)的小行星進行了一年多的觀測,希望能對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有更多了解。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在此期間,探測器採集了巖石樣本;製造了一個人造隕石坑;並於近日在「龍宮」表面投放了兩個目標標記,還拍攝了一張照片,記錄下了這一珍貴時刻。
  • 隼鳥2號在龍宮星發現疑似人造物體
    日本宇航研發局(JAXA)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 2)最近已經返回抵達地球。JAXA在第一時間打開探測器的採集艙查看樣品。JAXA在推特上發布了樣品密封艙A和C開封後的照片。密封艙A內所盛納的樣品是探測器在2019年2月第一次著陸小行星龍宮(Ryugu)時採集的樣品。密封艙C內的是2019年7月第二次著陸時採集的樣品。密封艙B並不是用於採集樣品,裡面是空的。JAXA把密封艙A和C的照片並排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第二次著陸的時候,探測器發射了爆炸物,在小行星的地表炸出一個凹洞,採到更深一些位置的巖石樣品。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撞出坑,採樣後將返回
    日本航天局稱,「隼鳥2號」5日成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製造隕石坑,為採集有關太陽系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鋪平道路。
  • 探測器向小行星發射金屬彈,擊出隕石坑,這是人類的首次意義重大
    隼鳥2號為世界首枚採集小行星樣本並返回地球的「隼鳥號」後續機型,發射目標是抵達小行星「1999JU3」,該小行星上可能有含有機物質和水的巖石。隼鳥2號探測器的目標小行星是一顆名叫龍宮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是一顆巖型(碳質)巖石小行星,距地球約3.4億公裡,科學家認為,這種巖石小行星可能在很久以前與地球的碰撞中,將生命的基本構成元素送到了地球上。
  • 打開龍宮小行星樣本密封艙 日研究員驚呆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採樣小行星「龍宮」的任務達成,裝有樣本的密封艙在澳洲降落後被送往日本,但研究人員一打開艙體檢查當場就被嚇得目瞪口呆,因為裡面的樣本比想像中更好更多。此前,隼鳥2號在太空漫遊了6年,並於龍宮小行星上方繞行了好幾個月,然後使用小型炸藥炸出坑洞並收集產生的碎片。12月6日,裝有樣本的密封艙在澳洲內陸著地,經過初步檢查後送到日本,一群研究人員在JAXA研究中心外興奮地迎接。 另外,JAXA在密封艙回收後,對從其中採集的氣體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據相關人士介紹,已確認氣體並非來源於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