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抽血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需要空腹準備,簡單來說,就是不吃早飯。
但是真的只是不吃早飯這麼簡單嗎?
記得曾經有一次小醫生半夜11點的時候被小夥伴叫出去吃夜宵,吃到一半小夥伴聊起自己明天早上要去體檢。
看著天真的小夥伴一手拿著烤雞腿,一手拿著啤酒,滿嘴都是肉的問我,「老賴,明天體檢空腹是不是就是不吃早飯就行了,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嗎?」
「那個,明天的報告看看就行了,隔兩天再去複查吧……」我的表情是滿臉黑線,但是有些不忍心告訴他事實。
同樣之前還有一個同事,家裡有個小胖墩,為了引起孩子的重視,她屢次在小胖墩晚上出去吃了好的之後的第二天去給小胖墩查血。查完之後,就是各種指標飆升,這樣,這個媽媽就有了限制孩子飲食的理由了。
而且這孩子也在上高中了,所以還是還會自己去百度這些指標升高的結果。
百度看病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加上媽媽在一旁添油加醋,每次看著這個孩子都被嚇得半死,原諒小醫生在一旁覺得既可憐又好笑。
其實,這個媽媽有這樣的「妙計」,不是憑空想出來的。
藝術畢竟來自於生活,而像我的小夥伴和小胖墩這樣的情況,小醫生經常見到。每次被嚇個半死的,也不只是小胖墩一個人。
查血不只是不吃早飯就夠了,醫生給你說的空腹,要求多了去了。
首先,在醫院採空腹血的時間一般是在7~9點,這也是指南規定的最佳的採血時間。
那空腹的時間到底要多長?
至少要8小時,最佳時間,12~14小時。
算算,按照8點採血,如果為了達到最佳時間,大概需要在前一天大概是8點左右就不能吃東西了。
所以體檢前一天超過8點還是吃了東西,甚至才吃晚飯的小夥伴有多少?舉個手?
我相信應該不會少。
其實,為什麼醫生給你說不吃早飯,是因為會默認你會在8點前吃晚飯,默認你不會吃夜宵。
當然,這個潛規則,在年輕人中,似乎越來越不適用。
你想想,夜貓子們熬夜熬餓了,在12點後吃個夜宵是常有的事情,那距離第二天抽血的時間不說最佳空腹12~14小時了,連基本的8小時可能都保證不了,出現異常值也就真的只能怪自己了。
總之,查血前一天,早點吃晚飯,早點睡覺,不要吃夜宵。
那醫生,我是不是可以前一天不吃晚飯呀,尤其是,如果,我想要讓我的指標變得正常。
打住!不要相信網絡上那些奇奇怪怪的辦法,說什麼前一天不吃飯,第二天本來異常的各種體檢指標會更正常之類的。
不吃飯,由於過度飢餓,反而會讓一些指標出現異常。
所以空腹不是時間越長越好,最多16個小時,無論如何,記得吃晚飯。一天是改善不了你之前長時間影響的,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總而言之,空腹的時間是很重要的。
和空腹的時間一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前一天吃什麼。
如果和我同事家的小胖墩一樣,前一天吃一大堆炸雞,第二天指標不異常才會怪。
當然,也不能吃得特別差。你想一想,吃得特別差的極端就是不吃,不吃會導致異常,吃得特別差,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那到底怎麼吃呢?
其實很簡單,正常吃啥就吃啥。我們體檢本來就是為了反應大家正常情況下的身體狀態。
所以大家在空腹血檢前一天,正常對待自己的三餐,按照自己平時的習慣來吃就行了。
記得清淡一點,避免油膩,避免燒烤之類的高鹽食物,避免過高蛋白和嘌呤的食物。
等等,小醫生,前面的我都懂了,那你這麼說來,如果禁食12小時的話,我是不是在前一天晚上8點後就不能喝水了,而不是我一直認為的,只是早上不能喝水?
其實,如果確實渴了,是可以少量喝水的。
指南指出,空腹期間可以少量喝水。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給少量一個具體的定義,所以醫生們都乾脆直接說不喝水算了。
但總之,在前一天晚上,如果真的口渴,喝一點水,100ml左右是沒問題的,但是第二天就不要喝了。
還有,如果對於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要吃藥的情況,用水送服是沒問題的。
但是,一定記得,不要喝飲料,咖啡,酒精,茶。這些都會導致指標異常。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都還是比較清楚,到底應該怎麼準備空腹了吧。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第二天早上不吃飯就行了吧,其實還是有些複雜的。
下一次查血記得注意喲。